第167章
叔孫通心中明白,至少終秦一朝是絕無可能了。 而隨即傳來的天音祭文,其中深意,就連叔孫通都為之一驚! 可轉念一想,下發縣中的進士科《經學》教材,儒家也只是占了半部啊。 一切早已有跡可循,眼下也就不足為奇了。 【刑名至圣,商君鞅者,懲jian明法,移風易俗……】 【道德至圣,老子李耳,修身養性,清靜無為……】 【兵家至圣,孫武長卿,御辱靖患,圣典十二……】 叔孫通不僅精于儒學,也略知百家要義。 自然聽得出,法、道、兵二家至圣所指其人,內含大秦的平衡考量。 但也確實是各家的大家名士。 大秦定其為至圣,或有爭議,卻也皆非浪得虛名之輩。 以今日為始,百家圣人名分已定矣! “仙使之言,已經表明了大秦對百家的兼收并蓄。” 叔孫通已經徹底想通。 “始皇帝胸懷寬廣可容山海,自亦可納百家至圣。” 【墨子翟者,尚賢節用;縱橫張儀,縱橫捭闔; 醫家扁鵲,望聞問切;農家許行,農本民食; 名家惠施,敏捷善辯;陰陽鄒衍,五行生克; 小說稗官,聽說四方;百家諸子,亦行大道。】1 孔鮒再次嘆道:“果如通所言,秦欲兼收百家。” 如此,始皇帝和仙使的態度已經表露無遺,后面的華麗辭藻都不必再聽了。 孔鮒和叔孫通一行數百儒生,埋頭疾奔行于大街。 等趕至孔廟外時,雷霆天音已經停下。 仙使周邈‘哭孔廟’也已結束。 因為身份所限,不能正式地祭拜,來時也就沒攜太牢二牲。 念完祭文,周邈執一支青銅禮器酒爵,往其中倒滿酒漿。 而后傾倒在面前的地上,也就算祭拜過了。 不倫不類,不甚正式的祭拜之禮。 卻令人似乎看見仙使與孔子故友對飲的場景。 “且飲一杯,借以消愁罷!”仙使周邈神情傷感,長聲嘆氣道。 叫圍觀黔首一看便知,仙使在替孔子的門徒不肖而傷懷。 …… “儒生孫鮒,拜見仙使!” 趕在周邈收起酒爵,準備收場離去前,孔鮒終于來到他面前。 周邈看向孔鮒,褒衣博帶的儒生穿著,沒有記憶點的長相。 這就是那個‘為陳王涉博士’的史上第一個造反的讀書人,‘魯壁藏書’的孔子八世孫孔鮒啊? 話說秦始皇焚書,幸得孔鮒將儒家經書藏于孔子故居的墻壁中,儒家經典方得保存的‘魯壁藏書’的故事不知真假。 但做過陳勝的博士,這事卻是史記明確記載了的。 作為始皇陛下唯粉,對于孔鮒說不上多大惡感,卻也沒什么先天好感。 周邈不言不語,受了孔鮒率數百儒生,齊齊躬身對他行的天揖大禮。 既說‘拜見’,沒行跪拜之禮,這算不算禮儀詐騙? ——好吧周邈承認,他就是在挑刺! 從近前來見后,仙使周邈都不曾發一言,神情清冷,不辨喜怒。 但無論如何,箭已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孔鮒開口道:“儒生孔鮒,幸為孔子八世孫,卻不能約束門人,昨日竟叫二十狂生攔路仙使,實在羞 愧啊!” 周邈神情不似惱怒,開口卻是:“儒門又非孔門,爾倒也不必為所有儒生的言行負責。昨日二十儒生的倨傲不遜之舉,與你孔鮒又有何干?” 孔鮒:“……仙使仁善,方不遷怒吾等。” 孔鮒裝聾作啞,孔襄喜形于色。 叔孫通見此情形,便知尊師是拉不下臉來,幻想糊弄過去了。 仙使·陰陽師新手·周邈:難得他陰陽怪氣一回,就這? 孔鮒到底會察言觀色,立即找補:“然孔鮒幸為孔子世孫,沾了孔子的光輝,儒生難免禮遇兩分。” “孔鮒既得擁護,便該盡到垂范與約束之責,為正儒門風氣而略盡綿薄之力。” 最終請罪道:“因而孔鮒率眾儒生前來請罪,亦將二十儒生捆縛前來,聽憑仙使處置。” 說完,孔鮒躬身長揖不起。 周邈:你這說了知道是請罪,不說還以為是糾集數百儒生,來找他行逼迫之事呢! #我都帶著數百儒生親自來給你請罪了還想怎么樣# #你是接受便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周邈看著長揖不起的孔鮒,就像在看#你不接受我求婚我就不起了!# 呸!換個說法:#雖然我家人犯了罪但請看在我的面上饒恕了他們,不然我就不起來了!# 在此光陰似乎被無限拉長的焦灼里,叔孫通也是心思急轉。 不能說孔鮒臨陣變卦,他確實如事先商議的那樣說、那樣做了。 然一切都在天音響徹全城時就徹底變了,何況仙使哭廟的言外之意,也已經決定此時他們的言辭,應當與時變化。 果不其然,對面的仙使不曾叫起孔鮒,反側頭與一身邊下吏耳語起來…… 周邈小聲問:“陛下有給我帶什么話嗎?” 連夜往返咸陽送信的吏員,心中不由暗嘆:陛下果真料事如神! 也小聲答:“陛下曾言,若仙使問臣此話,便轉告仙使:[可見機行事,朕信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