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坦誠相待
渠無惑面色驚變:“晉王這是何意?” 云衍淡道:“有證據指向殿下牽扯兩起兇殺案,需要你配合調查。” “哈!” 渠無惑冷笑出聲:“本王還以為晉王文武雙全,沒曾想,竟是個不長腦子的。本王千里迢迢跑來議和,卻閑著沒事干去殺人?我瘋了?這么明顯的栽贓陷害,看不出來?” “你說是栽贓陷害就是栽贓陷害?這里是西孰國,是襄州城,晉王在此,豈容你叫囂!” 方才拿劍指著渠無惑的親兵聽令上前,渠無惑的親信立即將主子圍在中間,拔刀相見,一觸及發。 渠無惑倒是半分不急,懶洋洋地望著云衍,幽幽道:“晉王這就沒意思了!本王是帶著誠心而來,一心一意求娶安寧郡主,想與西孰成為真正的一家人,往后不分你我。有北狄在,別說十年二十年南戎掀不起風浪,只要西孰一句話,就是滅了南戎又如何?到那時,北狄與西孰共擁這天下,相親相愛一家人,千秋萬代,永盛不衰,豈不快哉!” 云衍牽牽唇,“殿下慢慢做夢,本王先辦要事。” “還等什么,都拿下!” 話音剛落,幾百精兵便烏泱泱地涌上來,幾名戎人瞬間被制服。渠無惑見勢不對,身子一縱,還沒躍起來,便被一只大手死死抓住,驚怔間,人已經被不可擋的力量推至精兵面前,無數只手齊上,將他按住不得動彈。 “云衍!” 渠無惑一聲暴吼,雙眼嗜血通紅,“這就是你西孰的待客之道?不想議和就直說,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陷害于我,當真覺得北狄軟弱可欺!” “殿下言重,本王說了,只是請你配合調查。” 云衍再未看渠無惑一眼,緩步走到高臺邊,墨發黑袍,眉宇朗若乾坤,氣勢如虹,宛若神祇般俯視萬眾,靜默。 襄州百姓,對云衍并不陌生。 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和萬千將士,從戎人手里一點點奪回來。 從破瓦殘垣到欣欣向榮,曾經威震八方的大將軍,到如今姿如帝王…… 他是他們的天,是永恒不變的信仰。 被輿論驅使,是因為恐懼,不僅怕戎人的殘暴冷血,更怕天會蹋,信仰會成笑話! 可當那雙浩瀚如蒼穹般的深眸凝視著他們時,所有的躁動與恐慌如潮水般退去。 仿佛只要他在,天永不會蹋,信仰永不會倒! “為人臣者,以富樂民為責,以貧苦民為罪。” 高臺上的人終于開口,開口便是自責:“城內連出兇案,驚擾民心,是官府失職,是本王失職。民要討說法,官就該坦誠相待!” “今日,本王就當眾審案,請諸位見證!” 話音落,百姓瞬間炸開了鍋,聲浪一波又一波地往后傳去。 “晉王要當眾審案!” “晉王沒有坐視不管,已緝拿狼崽子!” “晉王在,公理在!” 一聲聲的高呼隨風傳入長街,又一聲聲地疊傳回來,全城震動,君民之間被輿論沖散的心頃刻間似乎又聚在了一起。 渠無惑被深深震憾,隨而,深目中泛起狡黠之色,咧嘴笑開。 他就說,他又不是瞎子,怎會看錯人! 同樣被震憾,又突然心安的人,還有韓玥。 她望著云衍寬厚堅毅的背影,沒來由地松了口氣。 君,舟矣;民,水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顯然,他非常懂得。故,不以威壓人,不以暴制暴,而是以心換心,以真相換信任。 云衍再次開口,威聲遠傳:“官盡官職,民做民事,遵規守律,一視同仁!讓道,升堂!若有違者,按妨礙公差罪論處!” 狂風起,百姓分如潮水,讓出一條光明大道。 元福在前,韓沖斷后,賀遠帶著躲到州府避禍的幾名文官疾步行來,為首的乃都察院御史左清,官正三品。 其余文官均低著頭,唯有左清,官姿威儀,怒掃百姓,還未行至高臺前,便迫不及待道:“沖撞朝中官員,目無王法,妄圖干擾議和大事,罪同謀逆,刁民該死,王爺切不可手軟!” 云衍眸一厲,“敢問左大人,何為刁民?” 左清微愣,仗著官威,大著膽子道:“回王爺,刁民乃奷詐邪惡之民,蠻橫無理,窮兇極惡!” 云衍似笑非笑,“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襄州竟給左大人如此印象,是本王之罪過啊!” 左清心里咯噔一聲,忙伏低身子道:“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那是何意?” 云衍有不依不饒之勢,左清手心開始出汗,斟酌道:“陛下對議和之事十分看重,茲事體大,這些個刁……百姓卻不明事理,聚眾鬧事,對來使無禮,有損國顏。若因此影響議和,下官恐擔待不起。” “兇案詳情,百姓不得盡知,左大人可是一清二楚。”云衍眸光懾人,“左大人倒是說說看,兩名死者,都有什么共同之處?” 左清眼球左右晃動,“這,這……” “仵作牛軛何在?” 韓玥怔了一瞬,反應過來,“小的在!” 云衍頭也不回,“你來說。” 韓玥定定心神,姿態從容道:“第一名死者,乃軍烈家屬,第二名死者是富足商人,但他們都是堅定的議和擁護者。” 云衍又問:“依你之見,兇手殺他們,意欲何為?” 韓玥答:“小的認為,兇手是議和反對派,他的目的是想阻止議和!” 云衍點頭,冷目凝著左清:“仵作的說法,左大人可能認同?” 左清吞咽著冷風,“下官……能認同。” “現在,左大人可知誰才是真正的刁民?” “是,是兇手。” 一問一答,百姓嘩然,答案呼之欲出,卻又被身體里的熱血所擋,不愿直面所為的真相。 云衍目光悠遠,“這里站著的,乃邊關將士家眷,他們的親人,或永埋大漠,尸骨無還,或駐守邊關,用他們的身軀擋黃塵沙暴,阻戎人侵犯!議和,于他們而言,是希望,是不甘,是痛恨,是如鯁在喉!” “無論支持抑或反對,他們都有發聲的權利,只手遮天曾幾時,萬人有口終須說,無人可剝奪這樣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