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書迷正在閱讀:國寶女配躺贏娛樂圈、反派表面一本正經、星際之星海無盡、在眾人追悔莫及時我重生了、玫瑰軟刺、我被逃生游戲boss撩了、后媽覺醒后[七零]、朕柔弱不能自理[女尊]、地球最強仙尊、獸世悠然田居
臨懷堂中坐著的,除了杜丘跟杜徽,還有陳允之及連懷衍兄弟二人,阿魚跟杜杙也被老太爺拉來,還有鹿鳴院幾位先生也坐在一邊,按老太爺的說法,這是集思廣益。 等文章發(fā)完了竟還剩一些,杜丘看了便笑道:“祖父,嚴參政可真能罵,這么多呢!” 老太爺睨他一眼,又嫌不夠,拿著折扇敲他腦袋,“他罵了十余年能不多?再說你,你有什么資格坐在此處,州試都過不了,肯叫你來湊數就不錯了。”杜丘被罵得委屈,偏老太爺說的又是事實,不敢反駁他,乖乖拿著文章看了起來。 阿魚跟杜杙坐在后方,今日連懷炘倒是未曾出言調戲,也是知曉科考為大的,她二人才得以安靜在此看文章。阿魚手上的是一篇名為《待漏院記》的文章,在她印象中這是前朝王禹偁所寫,往下看去便見嚴淶正是改自那一篇,開頭一句引用的就是原篇“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后面卻是“是以人人皆守,不取其漿飲……” 通篇看來,竟是嚴淶痛斥在待漏院外,杜老太爺跟他搶炊餅、漿飲之事會為家國帶來多大的損失,她雖看得好笑,卻也發(fā)現了嚴淶此篇文章雖有詭辯,但是跟王禹偁的也有異曲同工之處,與其說是罵人,不如說是在其中參雜了他對朝政的憂慮與批判,若從文風來看,清新平易,句式也有特點,整齊勻稱,兼有紆徐之致。 老太爺看眾人都已看完文章,就要諸人起來陳述所感。 杜徽拿到的是兩首詩,便率先道:“祖父,孫兒手上這一篇是嚴參政寫的詠雪與詠竹詩,崇杜子美、白樂天之清新平易,又蘊含世道人心。若是他文風如此,這一科孫兒怕是不得過,我如今文辭僻澀詭誕,書讀百遍卻不能喻理現實,只依托典故。” 老太爺聞言卻欣喜道:“不錯,本也不指望你這科就能中,你能如此反思,登榜不是在三年后就是在六年后。”杜徽受此勉勵也十分愉悅,痛快坐下。 連懷衍也拿到了一篇文章,名為《飲馬賦》,談論了當朝軍事,連懷衍便道:“我手上這篇文章頗有韓、柳‘文以明道’之風,簡明純實,全文無有雕章琢句,如此看來嚴參政的文風應是崇韓昌黎與柳河東二人的。” 一邊連懷炘卻有不同意見,向老太爺問道:“姑祖父,我手里這篇文章也是如此文風,但是我記得前年嚴參政曾為金明池大會作賦,他那篇辭藻華麗,又多浮靡,而如今王相公做宰,實為無毀無譽,只合一個庸字,嚴參政也常對他有所逢迎,與其說文以明道,不如說嚴參政如今是更趨中庸,您給我們看的這些文章,都是幾十年之前的了,我們焉能知他如今文風還如從前一般?” 鹿鳴院幾位先生也不由點點頭,如今嚴淶的鋒芒確實收束了許多,當年蘄州一貶損了他不少銳氣,但是幾個先生卻都不認為嚴淶如今喜文風矯飾,仍建議三個舉子寫文以明道。 老太爺聽完先生們的話笑道:“這就是我要你們都集在臨懷堂的原因,是為集思廣益。”又叫杜杙跟阿魚也說說看法,“你們兩個雖為女孩兒,但是讀書不比世上諸多男兒少,盡管說。” 杜杙便道:“懷炘表哥所擔心的并非沒有道理,嚴參政這些年既然少有詩文流出,僅見的那幾篇便該拿來細細研究才是,并非要學了文辭矯飾,但也未必要文賦試論全篇無雕琢。” 阿魚確有不同意見,認真看著杜杙說完后溫聲道:“祖父,我跟幾位先生的看法是一樣的,這些詩文算來,應是他年輕時所寫,應當不超過三十五六。” 老太爺點點頭,“最遲的,是我貶滁州他貶薊州那年,他才三十五歲。” 阿魚便道:“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手中這篇不過是嚴參政嬉笑怒罵,但是也蘊含了許多他對朝政的憂慮批判,按文后落款年月來看,那時嚴參政不過二十六七,我一個閨閣女子都讀出了他的濟世之憤,可見于他而言,入官場便是為了濟世,如此看來文以明道,才是文章所為。” 老太爺聞言不置可否,倒是陳允之又有了不同看法,堂中一時熙攘,老太爺任由他們爭執(zhí),阿魚跟杜杙又不好參與了,來到老太爺身邊為他奉茶。 又過了半個時辰,老太爺看他們爭執(zhí)之聲漸漸低下來,才出言道:“也差不多了,你們都是一個路子寫了十余年的,文風易改內涵難變,今日叫你們四個來就是想讓你們明白文章內涵、切記科考本心,只要文盡意,不會有多差的結果。不過徽兒不同,既知此科艱難,倒不如極盡僻澀詭誕、全篇用典,叫考官一看就知你家中藏書眾多。” 杜徽失笑,“祖父這是叫我另辟蹊徑。” 老太爺卻搖頭回道:“非要非也,是叫考官憐惜你文采,索性黜落了你的文章,以免落個同進士出身。 杜徽這才恍然大悟,老太爺便叫眾人皆去松鶴堂中用午膳,用過午膳又囑托道:“科考事宜已經都跟你們說過了,后日進了貢院,切記平心靜氣,將硯臺放遠,不要近了試題,以免臟污。鎖院之后三日食宿皆在其中,貢院寒涼,若是運氣不好還能碰到蟲蟻……” 眾人都耐心聽著,連氏兄弟二人這幾日也都住在杜家,杜家考生多,規(guī)矩也嚴,連進入貢院之后的一切飲食用具也皆由杜家拿去。 阿魚跟連氏一起檢查四人的考籃,進貢院前一日連氏又叫來四人告知考籃中諸物是什么用處,“筆墨就不用我說了,燭臺跟蚊煙放在最下面一層,再往上一層這是幾個油紙袋子,寫好了文章就放進去,這上面是飲食……①”連氏又一一打開跟幾人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