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書迷正在閱讀:國寶女配躺贏娛樂圈、反派表面一本正經(jīng)、星際之星海無盡、在眾人追悔莫及時我重生了、玫瑰軟刺、我被逃生游戲boss撩了、后媽覺醒后[七零]、朕柔弱不能自理[女尊]、地球最強仙尊、獸世悠然田居
老夫人聽他明面潑冷水實則又提當年勇,不欲理會他,跟連氏又說起話來,連氏在一邊忍了笑道:“先前沅兒也送信來說陳允之這次秋闈也是中了的,明年春天沅兒也要跟他一道進京來,等過完了春才回去。” 老夫人聞言又是高興至極,還有些不滿道:“怎么今年不干脆來了,冬至一過就是五丫頭的及笄禮,她們姐妹感情如此深她不到場如何好,明天春來奔波,又有春寒,不如叫她跟陳允知冬日里來,在家里面休整些時日養(yǎng)好身子去科場。” 連氏聽了也心動,“那我回去就寫信去催她來,上次見面還是今年她送我們來東京時。” 老太爺也贊同,“這陳允之當初來時我考校他學問,不比你侄兒懷衍差,若說這一科誰必能中,我看就他二人了,還有懷衍那幾個同窗,聽說里頭有個十歲就進了應天書院的,他也有幾分勝算。” 連氏知道老太爺識人之準,聞言如何不欣喜,一個是女婿是娘家侄兒,笑道:“有父親這句話,不論結(jié)果如何我都是歡喜的,我看徽兒和丘兒兩個,還是要獎賞他們的,不如兒媳給他二人各置一套文房四寶,再給成氏、周氏二人加上三兩月銀,她二人教導也是有功的,最重要的先生那里……” 老太爺聽她說得興起,便應允她去,連氏這才應下離開了。 老夫人看她背影風風火火笑道:“云豐這媳婦,瞧她這高興得,到時候徽兒春闈真要中了,豈不是要辦了流水席慶賀。” “徽兒這次真要中了進士,別說她,我睡夢中都要笑醒了。”老太爺也感慨道:“懷衍那個同窗,我叫人打聽過,是有神童之名的,徽兒卻未有如此天賦,全憑苦讀罷了。家中其余幾個孩子,焱兒既有天資又肯苦讀,老大卻壓著不許下場,丘兒天資好卻不肯用心,下頭兩個小的還看不出來,我看近幾年家中科舉艱難了。” 老夫人卻笑道:“哪有你這般的,陳允之不也是杜家女婿,到時候榜下捉婿,叫云豐多帶些護衛(wèi)去,家里不是又有了?” 老太爺果然大笑,撫著胡須道:“是極是極。” 作者有話要說: ①齊云社是南宋著名民間蹴鞠社團,就是足球俱樂部。 第60章 秋闈在京中也并非沒有泛起水花來,有許多名次靠前又尚未婚配的,家中門檻都被踏破了。 杜家竟也有媒人上門來問,連氏急忙打發(fā)了走,那媒婆出去之時還想爭取,“杜二太太,他家真是誠心的,如今郎君年紀小不打緊,他家姑娘也才十二歲,咱們先定下,等郎君及冠了,到時候金榜題名、新婚花燭正好雙喜臨門。” 連氏哭笑不得,叫紫煙打發(fā)了銀子,委婉道:“多謝娘子美意,只是我家三郎如今不過是秋闈上榜,正要忌浮夸之氣,此時為他定親實在不妥,再者家中長輩也是有其他考慮的,今日辛苦娘子跑一趟了。” 媒人還要勸上幾句,連氏又好言好語地拒絕,心中叫苦這些媒婆最是得罪不得,憑一張嘴走遍東京,若是得罪了她們,家中兒女親事有得坎坷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人,連氏已是滿頭的汗珠,紫煙忙用帕子為她拭汗,同紫茵一起扶她回去,“太太回去換身衣裳罷,這幾日起了寒風,您又冒了汗,當心著涼了。” 連氏點點頭,“這天冷得如此快,難道是東京比江南要早入冬?才剛過重陽沒幾日,這鎮(zhèn)日早晚冷颼颼的,我看今年的冬衣都要做得更厚些。” 三人回了昉硯齋中,連氏換了身衣裳又叫來撿香,“你去驛站問問,沅兒的信怎么還不到,這些時日也該到了。”撿香便領命出去,過了幾個時辰才回來說是未曾有信,叫連氏又焦急了幾天。 又過幾日才有人送了信來,連氏打開才看了幾行就喜笑顏開,等到兩張信紙都讀完,更是喜得合不攏嘴。 撿香在一邊做香囊,見了就問道:“姑娘寫了些什么?太太竟如此開懷,莫不是姑娘已經(jīng)動身來東京了?”說著她也喜悅起來。 連氏卻搖搖頭,“非也,正好相反,她此時最動不得身子。”撿香是生過孩子的,聽了這話手上動作一停,驚喜道:“姑娘莫不是有了身孕?” 連氏連連點頭,撿香也喜不自勝,“姑娘如今有幾個月?” 連氏小心將信紙疊起來,“才兩個多月,說之前收到我的信時身子就不舒服,她從來不知道婦人妊子之事,連著幾日寢食不得好,還當自己生了病,不敢寫信怕我擔心,大夫去了才知道是懷有身孕了,這信才來晚了。”說著就站起身來,“這好消息我得告知老夫人去。”撿香忙跟在她身后。 阿魚此時尚在鹿鳴院聽陸先生講《左傳》,雁影坐在廊上,聽到陸先生瑯瑯之聲,“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執(zhí)虞公。①”這是說的春秋虞國君主借道的故事,陸先生在誦讀之前阿魚已為文章做好了句讀,陸先生誦讀時她便跟著誦讀聲檢查。 “可有錯誤?”陸先生讀完問,阿魚便上書給她看,陸先生點頭,又說起注解來,“……虢虞兩國,便若表里唇齒,輔車相依……一國若亡,則一國難存,故曰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阿魚邊聽邊做注解,等陸先生講完就聽她問道:“五姑娘若以此作策論,如何破題?”陸先生為杜家姑娘們講課時,也常問以科舉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