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太平可以直接處置張氏兄弟,而對于自己的兩個兄長,太平卻是有些猶豫。作為母親,武則天想要對兒子如何,總算還符合這個時代的禮法觀念,畢竟,她又是父母,又是帝王,自然可以對兒女生殺予奪。而太平卻是meimei,她若是對兩個兄長太過殘酷,那么,她的名聲就要變得很糟糕了。所以,要處置李顯和李旦,最好是在武則天還在的時候。 武則天也不希望給女兒留下太多的隱患,因此,在處置了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之后,武則天就在朝堂上表示,李顯這么多年在房陵不僅沒有反省,反而變本加厲,勾結內臣,意圖顛覆朝堂,罪無可赦,表示要直接賜死李顯。 太平呢,便站出來表示七兄并無此意,無非就是為人裹挾,才做了糊涂事,請母皇饒恕云云。說是求情,其實還是將圖謀不軌的罪名給李顯扣上了。但是武則天的態度卻很堅持。 朝堂上一群人也是嚇了一跳,雖說知道武則天是個心狠的,但是以前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幻想著,虎毒不食子,做母親的人總要比父親心腸柔軟一些的,誰能想到,如今定下儲君之后,這位就準備為小女兒掃清障礙了!不過想想也是,李顯再無能,終究占了年長還有性別的便宜,尤其他本身是李治臨終前冊封的儲君,在禮法上就占據了優勢,若是不能解決掉李顯,對于太平來說,就是個心腹之患。 所謂唇亡齒寒,另外就是許多人還真是存著一點萬一的指望,因此,這會兒不少人跳出來給李顯求情,武則天卻是冷颼颼地說道:“朕如今還在呢,他就這般按捺不住,朕這把年紀,等朕百年之后,難道還要讓新君忍無可忍,擔負殺兄之名嗎?” 這會兒,一個大臣小心翼翼地出列說道:“陛下所憂,無非便是廬陵王或有不軌之心,以致有蕭墻之禍,不過,為全陛下母子之情,太女兄妹之意,不妨效仿藏王舊事!” 太平也是眼睛一亮,她如今也算是成熟了,這會兒擺出一副泫然欲泣的姿態:“還請母皇三思啊!” 武則天故作猶豫一番,終于松了口:“既是如此,不知諸位卿家覺得,廬陵王該冊封到何處???” 一個大臣小心翼翼地問道:“不如冊封天南?” 武則天頓時皺起了眉頭,天南跟高原比鄰,回頭這對兄弟聯手,可就要做出不小的勾當了,所以,還是不要給他們犯錯誤的機會了。 另一個大臣猶豫了一番:“如此,不如冊封安東之地?” 比起高原,其實安東的環境要好很多,那里是真的物產豐富,雖說苦寒了一點,尤其再往北一點,那真是一年里有半年是冬天,可以說是特別坑,但是,這總比廬陵好吧,那里種植大豆還有稻米乃至棉花,加上還有一些礦產,這些年,那些世家貴族在那里不知道賺了多少,將李顯封過去,許多世家還不怎么樂意呢,因為那幾乎是要從他們口中奪食了。 武則天沉吟了一番,終于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封李顯為遼王,在安東劃分三郡,為遼王封地!” 下面大臣紛紛下拜:“吾皇圣明!” 李顯的事情解決了,然后就有人想到了李旦,李顯屬于不穩定分子,李旦其實也差不多,這兩位都是做過皇儲,做過皇帝的。李顯自個不省心,李旦是孩子不省心,誰知道回頭李旦會不會有什么想法呢?因此,最好將李旦也跟著打發出去。 但是,要將李旦打發到什么地方,就是個問題了,李顯去了東北,李賢在西南,李隆基這貨又在東南,那么,李旦能去的也就是安西了,為了防止這家伙跟李賢勾搭上,最好再往西一點,距離李賢起碼得快馬行進十天以上的距離,如此才會比較保險。 李旦這會兒還被關在自個的郡王府里頭,他這幾年一直在擔驚受怕,這回得了旨意之后,反而是松了口氣。他當年也沒打算當皇帝,畢竟,他是小兒子,誰能想到之后居然還有那么多的變故呢?他跟李顯還不一樣,李顯那會兒雖說太后攝政,但是他是真的掌握過那至高的皇權的,而李旦呢,從他當皇帝的時候開始,就沉浸在朝不保夕的恐懼之中。所以,他對此畏之如虎,恨不能避而遠之。他一直做噩夢,夢見自己的母親臨死之前,命人給他送來了一壺毒酒,準備帶他一起上路,如今反而是好了,他被封為戎王,在西域那邊劃了一塊地盤給他,以后那里就是他的封國,他的子孫可以世世代代鎮守其中,雖說遠離了中原繁華之地,但是那里終究不是什么不毛之地,真要是如此,當年西域諸國也不至于那般富庶,以至于被突厥乃至吐蕃當做肥羊,時不時就要來劫掠一把。 隨著李顯和李旦的先后就封,絕大多數人都明白,第二個女皇的上位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第172章 事實上,太平其實很想要將兩個兄長都打發到海外去,不過除非將這兩位流放到倭國,否則的話,距離中原比較近的地方,都已經差不多是李悅的地盤了。李悅如今雖說還是藩國,但是誰都知道,這個藩國的義務其實就是隔個兩三年朝貢一次,意思意思送點貢品就行,至于其他的,那是沒有的。你要是想要在這個藩國分一杯羹,也別怪對方跟你翻臉。 不過,能夠將人攆得遠遠的,太平還是比較滿意的,事實上,她已經想好了,自己將來的兒女,除了繼承皇位的之外,也會直接分封出去,就像是李悅對他的幾個孩子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