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古代發家實錄在線閱讀 - 第43頁

第43頁

    “可是爹,雖然你現在有錢了,你也沒有想著享受富貴啊,你還在干活哩!可見,你當了世子,也不會閑下來的。”

    沈來秋點點頭,贊同道:“是啊,我就是種地的料,閑不下來了!”

    爹是種地的料,我是什么料?沈黎沉思。

    開春了,沈黎快要念書的時候,得知先生要去繼續科考,他表示非常不舍,也不愿意去讀書了。該讀的書,他都讀過了。這里的字,和他當年照著古籍學的字差不多,論積累,這里的哪位老師也比不上他。

    況且,這時候科考還規定了年紀,他才七歲,得等到十歲才能考試。十歲到七十歲,是可以科考的年紀,因為考官害怕考試強度大,死了人就造孽了。

    天氣漸漸暖和的時候,大家開始犁地,這里不算缺水,所以水田旱地產量都很不錯。

    沈來秋覺得田地夠了,也就沒有再花世子給的一千兩銀票,那張銀票被藏得好好的。家里的碎銀子還有五十兩,銅錢三十貫,完全夠用。因為田地大多在莊子那里,所以沈黎一家人搬到莊子里住著。

    沈黎還不知道這會子用的犁地工具居然還是長直轅犁,這種犁很笨重,而且回轉困難,耕地非常困難,曲轅犁就不一樣了,犁架很小很輕,轉彎和掉頭很方便。而且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犁評和犁建,可以更好的適應深耕和淺耕的不同要求。

    做出來曲轅犁之后,沈來秋本來不想試,因為祖上流傳的直轅犁,總不會有大錯處,可是在沈黎的一再堅持下,他還是愿意試一試。

    “哎呦,這個可真是太輕便了,這是啥?居然可以把土碾碎,還能推到一邊去,這真的很省事啊!”沈來秋干脆把牛牽到一邊休息,自己套上曲轅犁犁地,沈黎看著自己的爹跟哈士奇一樣在地里撒歡,不由得扶額。

    沈黎道:“爹,多做幾個,我們家田肯定能早點犁好,還能把這個租給村里的人。”如今鐵器昂貴,雖然曲轅犁只有犁鏟,犁壁是鐵做的,可是尋常人家估計不愿意花那么多錢,他家有錢做曲轅犁,多做幾個,廉價租給村人,或者隔壁村人。他家虧不了,別人用著也方便。

    沈來秋點點頭,“好,你自己找鐵匠去打,叫木匠給你裝好,等做好了叫莊仆陪著你去取。村里那邊我去通知。”

    沈黎想了想,“爹,恐怕還不夠,世子給我留了張玉牌,這個曲轅犁是好東西,說不定可以推廣。”

    沈來秋抹了把汗,“確實,買不起牛的人家,有了曲轅犁,也能自己犁地了。有牛的人家,有了曲轅犁,也能給牛省省力氣。”耕牛多寶貴啊,怎么寶貝都不為過。

    沈黎覺得,反正曲轅犁都整出來了,筒車做出來也挺好的。但是筒車結構稍微復雜一些,尤其是高轉筒車,當年他學歷史的時候,非常好奇這種農具,還專門找了模型觀看它到底是怎么運作的,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的。

    他們這里不算缺水,可是灌溉仍然需要人力,這么多人力節省下來,可以賣多少豆腐,養活多少家人?往小處說,這是給人省力,莊稼也能長的更好,往大了說,這就是在挽救農人的生命。高強度的活計,難免會消耗大量精力,一旦過度,身體的損耗日積月累的沉積著,所以古人活不長。

    他做了三天,才成功做出一套模型。但是沈黎還是不滿意,普通筒車,高轉筒車,風力水車,他每種類型都做了一個相當精密的模型。

    做完了,才把相關的用法和建造方式寫在一張絹布上,密密麻麻的,看得縣令腦袋疼。但是別人寫得東西,他不看也就罷了,左右是請求提拔自己做官的。可是沈黎不一樣,上來給了這么些精細的模型,豬腦子都明白這是好東西啊。

    他讓農事官給做了個曲轅犁,他親自去試著犁地,一試,感覺不到哪里省力氣了。他娘子就嘲諷道:“你一天到晚就知道整理案子,何曾下過地?你可知道以前的犁,有多重,多難使用嗎?你去試一試吧,保證你晚上腰都直不起來。”

    縣令不服氣,“我也是耕讀人家,怎生瞧不起人?”

    不一會兒,縣令扶著自己的腰從田里掙扎著出來了,虛弱道:“確實很省力,是好東西。”

    這下放心多了,知道不是沈黎在無的放矢,他就能安心把這些東西快馬加鞭,運到王府去,靠著玉牌求見了。

    沈黎不知道后續,他自己的莊子已經開始制造筒車了。莊仆聽說以后種地連水都可以自動澆灌田地了,不由得用一種像是看天神一樣的眼神看沈黎。

    不過筒車也不是哪里都適用,它需要在水流很急的岸邊打下兩個硬樁,制作一個大輪,再把大輪的軸擱在樁叉上,大輪的上半部分需要高出堤岸,下半部分要浸泡在水里,可以自由轉動。

    “......大輪一轉動,這外面的收水板子上斜著系的竹筒就會盛上來水,水桶的水滿了,轉到輪子頂部的時候,筒口就向下傾斜了,這樣水恰好就能倒入水槽中,并沿著水槽流到田間.”

    在一處皇家莊園,聞柏鶴正在跟大昭地位最尊崇的人介紹筒車,他手下能人多,三五天就把這東西做好了,并且上奏明言這是功在千秋,利在萬代的好東西。

    農政官找人示范給宣帝看,宣帝撫掌大笑:“妙極!天佑我大昭!如此好用的農具,若是傳遍天下,該有多少農人減輕種地之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