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這樁婚事,兒臣應下了
永樂三年,長安城。 朱紅色的宮墻內,梨花落了滿園。 本是四月正好時節,喬明錦卻無暇顧及這滿園春色。 她步履匆匆,一襲煙霞色曳地長裙伴隨著陣陣暖風卷起落在青石板上的梨花。 待穿過御花園,她便直直地朝著金鑾殿的方向走去。 算著時間,明齊帝此時應正在金鑾殿內與永安候商議著她的婚事。 商議著她大齊嫡公主與驃騎將軍顧慍和的婚事。 顧慍和是個什么樣的角色她再清楚不過,表面上溫潤有禮,實際上卻陰狠毒辣。 世上沒人比他待她更殘忍了。 腦海中閃過他那雙宛若寒潭的雙眸,喬明錦不由得步子一頓,深吸了一口氣。 明齊帝要她嫁給那個男人,豈不是要將她推向虎口。 前世她受夠了他,今生絕不可能會再給他折磨自己的機會。 前面便是金鑾殿了。 喬明錦收起滿身銳氣,嘴角擠出了一抹乖巧的微笑。 確實是擠出來的笑容,看起來既勉強又瘆人。 守在金鑾殿門前的守衛只瞧了她一眼,便立馬為她敞開殿門,不敢有半分怠慢。 錦公主性情暴虐,這一點整個皇宮的宮人都心知肚明。 只有不惜命的人才敢去惹她。 偏偏唯有她自己活兩輩子了,還一直以為這一路暢通無阻是因為自己的美貌晃了眾人眼球。 還未邁入殿內一步,喬明錦便聽見了永安候的聲音; “陛下英明,驃騎將軍豐神俊朗,錦公主亦是舉世無雙,這二人的的確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喬明錦微微挑眉,這永安候原是在永樂三年便養成了拍馬屁的壞習慣。 沒關系,這一世她有的是時間教他好好說話。 “天造地設?” 伴著一陣輕笑,喬明錦的聲音傳入大殿。 永安候聞聲心底咯噔一聲,連忙轉過身拱手朝著緩步邁進大殿的喬明錦行禮: “微臣...參見公主殿下。” 喬明錦這時已走到永安候身旁,她故作驚詫模樣,作勢還要去扶一下他。 “侯爺為何如此多禮,快快請起。” 永安候連忙站好,絕不給她分毫碰到自己的機會。 喬明錦杏眸微瞇,將他的動作盡收眼底。 這永安候年紀不大,瞧著也確實是個美男子。 這么怕她,是怕她一個高興把他收入公主府? 喬明錦勾唇一笑,轉眼卻又挽住了明齊帝的胳膊,嬌聲道: “父皇,您瞧瞧,您都將永安候當作自家人了,連兒臣的終身大事您都與他商議,可他對兒臣卻是極其生分呢。” 這下子不光永安候身子一顫,就連明齊帝也愣了好大一會兒。 喬明錦是他與婉皇后的唯一一個女兒。 自喬明錦出生起,他便將他的阿錦捧在手心里供著。 只是他的阿錦自六歲那件事情之后便不再與他親近,無論他做什么,她都是冷眼瞧著。 時間久了,他以為她厭惡自己,他怕她生氣,與她說的話便越來越少。 兩個人就這樣越來越生疏了。 盡管,他是大齊的皇,她是他的長女。 從始至終,不管她如何待他,他都未曾惱過她。 這般親昵的一幕,明齊帝不知在心底幻想了多少次。 他分明早已欣喜若狂,嘴里的話卻依舊是極其正經。 “阿錦,這里是金鑾殿,父皇在與永安候商議正事,別胡鬧。” 喬明錦撇了撇嘴,“父皇,您口中所說的正事,乃是兒臣的終身大事,您怎么寧愿與永安候商議這事,也不愿與兒臣說上一說?” 一語落罷,喬明錦又將目光落到了永安候身上,用只有殿內這三人能聽到的音量委屈的嘀咕了一句: “到底還是永安候在父皇心里的份量重。” 語氣不輕不重,正好能讓明齊帝心頭一緊。 他此刻整個人的注意力都在喬明錦身上,生怕她再蹙起眉頭。 “阿錦既是想留在這里,那便留下吧,正好父皇也想問一問你愿不愿意。” 說罷,又補充了一句:“阿錦若是不愿意,那這樁婚事就此作罷,誰也不能再次提起。” 喬明錦輕輕嘆息:“兒臣確實是到了該嫁人的年紀,只是...兒臣還不了解這位驃騎將軍,想聽永安候再講一講,兒臣與這位顧慍和,怎么就天造地設了呢。” 永安候被她瞧得渾身不自在,他垂著頭,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答道: “驃騎將軍生得豐神俊朗,錦公主風華絕代,將軍與公主堪稱是郎才女貌,自是天造地設的。” “哦?豐神俊朗?”喬明錦沒忍住笑出了聲音。 原來他永安候也有才思枯竭的這一天,左右不過這幾個詞。 前世他上書彈劾她喬明錦的時候,不是挺能說會道的嗎? 明齊帝還以為喬明錦是因為未曾見過顧慍和才會忽然說這樣一句話,他對她道: “阿錦,那位驃騎將軍生得確實不錯。” 喬明錦側眸,望向明齊帝,問道:“父皇覺得他不錯?” 前世,是他顧慍和親自領兵血洗長安。 他只是持劍駕馬經過,卻讓明齊帝用這一生守護的長安城一時間只剩下無數亡魂。 這一生,她的父皇竟站在她的面前,對她說他不錯? 喬明錦面上笑容愈濃,眼底的殺意一閃而過。 看來這一世,她得提前讓明齊帝看看顧慍和的真面目。 還未等到明齊帝回答,她便道:“年少盛名,文韜武略皆遠超于同齡人,這個顧慍和,確實不錯。” 明齊帝與永安候對視了一眼,二人眸里皆是掩不住的驚訝。 長安城中最為目中無人桀驁自持的喬明錦竟然也有一天會夸贊他人? 這么多年以來,她對待旁人,向來都是惡語相向,從她嘴里,斷不能得到一句好話。 怎么如今到了顧慍和這里,她就好似變了一個人一般? 二人還未緩過神,喬明錦卻再次開口: “既是不錯,那父皇不如早些擇個良辰吉日吧。 這樁婚事,兒臣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