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選駙馬
這幾句話說的楊皇后臉色泛白,心里難受不已,心口翻涌著,一時間怔怔的說不出話來,只是盯著楊夫人愣愣的看。 楊夫人見楊皇后不說話,立馬就不樂意了:“怎么,你父親的話你也不聽了,沒有你父親在朝堂上,你覺得你這皇后之位還坐的穩嗎?” 楊皇后譏諷的說道:“母親這話說的真輕巧,楊家女入宮倒也能成,可這駙馬爺說的好像多容易一樣,公主下嫁都是萬歲爺說了算的,這件事我插不上手。”楊皇后即是心驚又是傷心,她母親這是怎么了,怎么一點都不體諒她在宮里舉步艱難,反而……反而句句威脅她。 話都說破了,楊夫人也不在繞圈子了,直接道:“你父親的話我也說了,聽不聽由你,怎么辦你也仔細思量一番,家里是對你失望不已,別做錯了事讓家里徹底放棄你。這話原是我不該給你說的,可誰叫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rou呢。母親言至于此,也是為了你好,好好想一想吧。”說道這兒便福一禮:“臣婦告退。” 楊皇后看著那一道大紅福祿百蝶紋五彩平金繡朝服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宮道里,雙眼怔怔的落下淚珠子,她做錯了什么,今日母親的話著實讓她傷心,可父親的抉擇更讓她覺得心冷。 這皇宮里沾滿了鮮血,也透著無窮無盡的寂寞和哀愁,這些她尚能堅持,可母親的這一番話實實在在的讓楊皇后心痛不已,也驚懼不已。倘若家里真的放棄她了,以后的日子又該如何繼續?她的蘭陵還是晗月她都不愿讓她們嫁入楊家。 聽聞要為公主選駙馬,高麗的使團也來湊熱鬧,要求娶蘭陵長公主以結秦晉之好,高麗的嫡公主和嫡王子也隨著使團到來了,高麗王為了表示誠意,愿嫡公主嫁到大魏,也希望嫡王子娶到蘭陵長公主,兩國和平相處共同發展互通貨物。 成帝把接待高麗使團的事交給梁王,一時間宮里熱鬧不已,選駙馬可是本朝的大事,又事關兩國,這樣的盛世難以遇見。梁王是第一次辦差事,謙和有禮,風度翩翩,共事的各位大臣贊口不絕。 綠枝歡歡喜喜的跑進來,手里拿著一封信,激動的嚷道:“娘娘,娘娘,長寧長公主來信了,長寧長公主來信了。” 慕桑聞言噌的站起來,不敢相信的問道:“真的嗎?快拿來瞧瞧。”長寧長公主自從出嫁后,就一直沒有她的消息,如今這信寄來的多么金貴和不容易,讓慕桑一直掛念不已,如今就來了一封信,當真是一封家書抵萬金。 信封上娟秀的字體寫到:娘娘親啟。 展開信紙,撲面而來的是大漠的蒼涼,好像仔細聞一聞還能聞見沙漠的氣息。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娟秀的小花簪一如既往的慰人心舒,仿佛還能看見碧妝嘴角含著縱容的微笑,清麗的聲音。 娘娘萬福金安。 年節將至,奴婢碧妝問娘娘安,娘娘近來可喜樂安康?奴婢一直念著娘娘。奴婢在察合臺汗國一切都好,巴圖爾對奴婢也很好,他前不久繼承了大汗的汗位,尊奴婢為大妃。奴婢現在也有好消息了,若是誕下子嗣定為娘娘報喜。 王嬤嬤、積翠、路有福都好,我們都一直想念娘娘,在月下為娘娘祈福。 奴婢愿娘娘福泰安康,平安喜樂。 娘娘勿念。 奴婢碧妝字。 明明都是安好,明明都是安慰之語,可看著看著慕桑的眼眶濕了,遠嫁他鄉,從此再無歸程。綠枝柳嬤嬤見慕桑哭了,相互看了看,眼睛里全都是擔憂,碧妝這是出什么事了?慕桑用手指抹去了臉頰上的眼淚,開心道:“碧妝一切都好,她現在是大汗的大妃了,還有喜了。” 綠枝也是抹著眼淚抱怨道:“都是娘娘惹人掉眼淚,明明是好事。” 這是好兆頭,新年的大喜事,可是心里的酸楚無法言語,只能用眼淚來表達一切。只要好好活著就好,別的無所求。 眾人在悲傷喜悅里徘徊,一道清朗的聲音打破了一室的氣氛:“這是怎么了,一個個都抹著眼淚,是元宵的湯圓不夠分了嗎?” 原來是成帝來了。眾人急忙行禮問安,慕桑嬌嗔的抱怨道:“陛下慣會拿我取笑了,是碧妝來信了。” 巴圖爾對大魏忠心耿耿,長寧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帝對此局面很滿意,笑容滿面的贊嘆道:“長寧不錯,巴圖爾對她很好,他現在是大汗了,對長寧敬愛有加,封長寧為大妃。你現在可放心了,若是長寧能誕下王子,為邊疆的穩定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長寧是大魏的英雄,為大魏和察合臺汗國的邊疆和平起到了了不可估量作用。長寧應該被史書記載,千秋萬代將永垂不朽。” 鮮血流多了總是盼望穩定,分離久了總會期待重逢,長寧是察合臺汗國和大魏之間的紐帶,也讓別的國朝看到了大魏的大度,體現了大魏是禮儀之邦,仁德治國。 慕桑聽到成帝對長寧有如此之高的評價,即是對她的的欣慰又是對她的難過,欣慰她所做的一切都有人理解有人承認,難過她從此再無歸期,一生不得歸故里。“若是長寧知道你如此這般夸獎她,她定會開心的,我一定要把這個好消息寫信告訴她。” 成帝笑著點點頭,手里拿著青花祥云鳳凰紋茶盞,有一下沒一下的刮著漂浮不定的茶葉。慕桑看著他心不在焉的,就忍不住問道:“怎么了,可是有什么煩心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心里拿不定主意。”成帝定了定神,慢慢嘆了一口氣,道:“高麗王子要求娶蘭陵,朕心里一時沒了主意,蘭陵嫁到高麗去,皇后肯定不愿意,若是嫁別的公主又該嫁哪一個?” 慕桑取下成帝手里的茶盞,坐到成帝身邊溫柔的開導:“蘭陵自小就在陛下跟前長大,體貼又孝順,陛下舍不得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