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軍工系統 第689節
書迷正在閱讀:吃瓜!惡毒男配被讀心大佬爭著寵、三國開局斬關羽、纏撩!白月光欲誘!頂流開屏求寵、入幕之臣[重生]、清穿之嬌養太孫妃、穿書后攻受反目成仇了、別再把我寫進同人了!(gl純百)、女教師攻略手冊1(高干 百合1v1)、戀綜搭上影帝后賺得盆滿缽滿、觀音兵(骨科)
其次就是以這片伏擊區為中心布設兵力做好準備,后者就有很多種,比如在民舍里埋下地雷、定向、炸藥包等等。 李云龍經常干這種事,這種埋伏的好處不只是能殺傷敵人,還能在心理上讓鬼子陷入猶豫……如果有一次,鬼子真的突破了八路軍的防線沖進城內,這時候他們心里就會想:這是不是又是八路軍有意放他們進來的?是不是又是埋伏?這些民舍是不是又被做了手腳的? 因為有這些擔心,鬼子在這時原本可以大殺四方的,卻變得謹小慎微不敢貿然前進,八路軍就可以利用這時間填補上防御缺口。 做好這些準備后,李云龍一聲令下,城墻火力就依次出現缺口,有些部位還真發生了爆炸:一聲巨響帶起一片火焰和煙霧,然后八路軍的機槍就不響了,看起來就像是鬼子的炮火無意間精準的命中了目標。 其實這是八路軍自己引爆了炸藥包營造出的效果。 這時估計鬼子的炮兵觀察員都一臉懵:我好像沒有指示炮火轟炸這部位,它怎么就爆炸了呢? 但在戰場上而且還是在黑夜中,炮彈在頭頂上飛來飛去的,誰知道那是炮兵打的還是怎么炸的,反正敵人火力點被炸防線出現缺口就對了。 鬼子步兵就更沒想那么多,吆喝一聲就從缺口沖了進去。 沖進缺口后第一時間就是沖進民舍借助其掩護與八路軍打巷戰…… 林芳太郎那邊是接連得到一長串的好消息: “第一大隊突破敵人防線!” “第三大隊突破敵人防線進入城內!” “第二大隊進入城內展開巷戰!” …… 按林芳太郎的想法,第110師團一萬多人,而且他們還是長期在呂梁山上與八路軍作戰的部隊,這要是沖進城內與八路軍展開巷戰,那基本上就意味著戰斗結束了吧! 正常情況下的確如此,因為巷戰就是敵我之間在民舍間短兵相接,雖說八路軍有連發步槍在這樣的戰斗中更占優勢,但怎么也抵不住鬼子像潮水般一批批的涌來。 然而,這卻不是正常情況。 是時林芳太郎其實也是有懷疑的,因為三個方向為什么會幾乎同時突破敵人防線?這也太巧了吧? 但林芳太郎沒有多想,畢竟部隊已經攻進城內,是福是禍都要讓他們打打看。 不久,林芳太郎就驗證自己的猜測了。 城內突然爆炸聲槍聲響成一片,突入城內的三個大隊都遭到了八路軍的伏擊。 更可怕的還是,就連他們的入口也就是其退路都被八路軍用火力給封鎖住了……用火力封鎖一個入口并不困難,它不需要在這缺口直接布置部隊將它嚴嚴實實的擋住,只需要兩側斜向布置幾挺機槍再加幾門迫擊炮,然后就會形成交叉火力外阻援軍內阻敵人逃跑。 那些被封鎖在城里的鬼子是什么結局就不用說了,他們以為進來是打巷戰,其實根本就是給人當靶子: 那些看起來可以被用來當作掩護的民舍,大多都是在承重墻處被埋了炸藥包的,鬼子不進去還好,一進去就“轟”的一聲整個塌成廢墟,連挖墳墓的力氣都省了。 有些民舍沒有埋上炸藥包的也會被埋上地雷。 有的是跳雷一炸開就是鋼珠亂飛的,有的是壓發雷炸開就能將頭頂上的隔層炸得從頭而降往下砸的,最損的其實還是一種跟燃燒彈聯動在一起的組合雷……這種雷其實很簡單,就是普通地雷再加上一枚火箭筒的燃燒彈。 戰士們都知道火箭筒隔遠了就打不準,而且打火箭筒時還有一定的風險,射手必須探出上半身射擊很容易被敵人擊中。 像這種組合雷就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 那一炸開整幢民舍都從里頭燒起一片火焰,通紅通紅的就像在黑夜中點起了一個火炬。 又由于民舍通常有木制隔層以及房梁、屋頂和家具,所以這燒起來并不會短時間熄滅,火勢甚至還會連到隔避的民舍繼續燒。 因此他就給八路軍戰士一個絕好的光源使敵人在明而我軍在暗。 被埋伏的三個大隊的鬼子反應各有不同,其中兩個大隊選擇繼續向八路軍防線沖鋒,一個大隊則選擇從原路突圍返回。 兩個都不是好選擇。 前者幾乎就是朝八路軍防線發起自殺式沖鋒。 鬼子也是硬氣,他們借著黑暗的掩護抱著手榴彈和炸藥包朝八路軍的防線沖鋒。 他們也知道在這時步槍幾乎不起作用了……拉栓式步槍射速太慢,而且在跑動時很難瞄準目標,要射擊通常要突然停下舉槍射擊,但這么做就是敵人的靶子,不僅無法命中目標還會被敵人一發子彈輕松帶走。 還不如不停的跑動,敵人想命中還要多耗些子彈,如果能跑進幾十米的距離就有可能將手榴彈拋進敵人所在的民舍內。 然而,八路軍卻對此早有準備,他們設置的防線通常在一條空蕩蕩的大街后,也就是鬼子必須要沖過一段毫無遮擋的地段……原本這里是有遮擋物的,比如石頭、廢墻等,但都被八路軍清空了。 戰時有時就是這點小細節就決定了生死,戰士們在這方面一點都不敢大意。 八路軍做好了準備,反過來就是鬼子要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鬼子一排排叫喊著沖上來,不一會兒就成片成片的被打倒在血泊中。 第1241章 迫擊炮 這其中如果說鬼子有什么東西能威脅到八路軍的,那就是鬼子手里的擲彈筒了。 擲彈筒這玩意打的是曲線,不僅射程較遠還打得準,鬼子躲藏在廢墟后只要大概估算下目標的位置就能將手榴彈打到目標附近……這在打擊八路軍的同時還可以完美的避開連發步槍的火力。 不過獨立團的兵一個個都是與鬼子打過交道的老兵,他們又怎么會對擲彈筒沒有防備,戰士們早就在二線布設好迫擊炮。 這些迫擊炮大多是在大同鬼子的倉庫里繳獲的,它們其實不能算是鬼子的裝備而是頑軍50兵工廠生產的31式60mm口徑迫擊炮……這種迫擊炮抗戰時期華夏生產數量最大的火炮,抗戰后期每月的產量達到100門。 但是這些迫擊炮有相當一部份都落入鬼子手里。 它們會出現在大同,是因為鬼子正規軍尤其是甲級師團不怎么看得起迫擊炮初期甚至沒有迫擊炮的編制也就是沒有裝備迫擊炮。 這是由于鬼子近戰有擲彈筒遠戰有92步兵炮……在鬼子的眼里92步兵炮比迫擊炮好用得多,它既可以像迫擊炮一樣曲射又可以像加農炮一樣直射,打得還比迫擊炮遠也比迫擊炮準,那為什么還要把資源浪費在迫擊炮這玩意上? 理論上說的確如此,但實戰又是另一回事。 隨著戰爭的深入,鬼子發現92步兵炮這玩意造價太高無法大規模裝備,精銳的甲級師團一個大隊也就裝備四門,尤其這玩意雖說可以拆解運輸,但在山地以及地形復雜水網密布的地形作戰還是有諸多不便,其數量和靈活性遠都不如迫擊炮。 而擲彈筒的射程又遠不如敵人的迫擊炮。 于是無論擲彈筒還是92步兵炮都出現被敵人迫擊炮壓制而沒有反制手段的情況。 尤其在太行山、呂梁山上與八路軍作戰就更是如此。 其實這是鬼子在軍工設備上的戰略性錯誤,迫擊炮這東西其優點就是輕便、廉價適合批量裝備適合移動作戰,而鬼子卻一味的強調精準,其研發裝備的94式90mm口徑迫擊炮居然有大型火炮的復進裝備,結果一門迫擊炮就重達159.9公斤,要知道一門92步兵炮也只有212公斤。 鬼子打著打著就發現不對勁了,于是就將從頑軍手里繳獲的大批迫擊炮運至大同打算分發到后方部隊手中用于對付游擊隊和太行、呂梁再線的山區作戰。 沒想到這些迫擊炮還沒發出去就落到八路軍手里。 頑軍生產這種迫擊炮主要就是用來壓制鬼子的擲彈筒的,其射程比擲彈筒遠達到1000米,再加上威力更大而且輕便,全炮只有40斤,炮手可以抱著它到處跑,這使它在抗戰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此時在大同,八路軍也充分利用了這種迫擊炮的優點,他們把迫擊炮布設在距離前線三百米左右的位置。 這個距離是經過精確計算的:鬼子擲彈筒如果打專用彈就能打三百米左右,打手榴彈就只能打兩百米。 迫擊炮如果布設在離前線三百米距離就能保證鬼子擲彈筒無法打到迫擊炮。 而迫擊炮的射程卻達到一千米,打到鬼子擲彈筒毫無壓力,即便鬼子用擲彈筒打八路線陣地最前沿……300加300為600,依舊在迫擊炮的射程范圍內。 困難就是在這距離上迫擊炮必須是盲打。 但這對獨立團也算不上什么,電話線一牽,炮兵偵察員前置,觀察到鬼子擲彈筒的位置馬上就指揮一個炮排展開轟炸。 (注:一個炮排編三門迫擊炮,每門迫擊炮編制10人,攜彈36到40發) 通常兩輪炮彈過后鬼子的擲彈筒就會被打掉……這應該是得益于鬼子所在的位置到處都是碎磚破瓦,炮彈往那附近一炸,那碎片就化身為彈片四處亂飛,躲在廢墟里的鬼子迫炮射手哪里能躲得過。 如果有什么位置被鬼子突破,比如鬼子沖進了八路軍占領區探制了某幾幢民舍,這時八路軍就會玩起一個近似作弊的cao作……直接調來謝爾曼坦克把鬼子占領的民舍撞塌,將鬼子連人帶房全埋在一塊。 這是對付距離近的民房,這種民房不方便用迫擊炮炸,因為擔心炮彈偏離會誤傷友軍。 距離稍遠一些就用火箭筒轟,再遠一些就上迫擊炮。 這樣打了半個多小時,鬼子是越打越看不到希望。 因為他們完全看不到原先預想的“巷戰”和“近戰”。 雖然這戰斗足夠近,有時民房就在前方不過隔了幾米遠,但他們始終無法接觸到敵人。 而鬼子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于是鬼子越打越少,越打士氣越低落……他們幾乎就是在用生命換那些毫無價值的民房,確切的說是廢墟,因為民房一旦被鬼子占領用不了多久就會成廢墟。 很明顯,繼續這樣打下去,鬼子就只有全軍覆沒的結局。 第二大隊的鬼子指揮官吉田少佐近乎歇斯底里的大喊:“我們的戰車呢?我們的大炮呢,為什么不朝敵人開火?” 鬼子的確有戰車,第110師團在太原補充了一個戰車聯隊,只不過那些大多都是95輕戰,它們根本就無法在這黑夜闖進八路軍的防御圈,如果強行闖入,等著它們就會是火箭筒…… 鬼子的確有火炮,甚至其火炮還占據優勢。 但問題是,八路軍打的是迫擊炮,迫擊炮體積小可以在城內分散布設不說,它的曲射特性還能很好的利用建筑遮擋炮口發出的火光,其輕便性還很適合打完就跑,笨拙的重性火炮又怎么能對其進行有效壓制? 然后沒過多久連鬼子都打崩潰了。 他們不顧一切的往來時的缺口撤退,雖然明知道那里已經被八路軍的火力封鎖。 撤退可能還有一線希望。 不撤退,那就沒有任何希望,只有死在這里一條路。 李云龍這戰術甚至都給鬼子留下了心理陰影,使其在隨后的戰斗中輕易不敢突破八路軍沖進城內。 第1242章 信心 最終的戰果,就是殺進城內的三個大隊三千余人就只有四百多人活著逃了出來,這還是林芳太郎不顧一切用炮火為部隊提供火力掩護的結果…… 按正常情況,林芳太郎在鬼子攻進城內后是無法用炮火對部隊提供火力掩護的,主要是因為有城墻的阻隔,另外就是敵我占領的民舍犬牙交錯即便有炮兵觀察員在城內也很難將炮火引導到正確的區域實施轟炸而不誤傷友軍。 但是…… 林芳太郎做了一番這樣的計算:如果再這樣打下去,城外的部隊又無法進入救援,還不如冒險一搏還有點希望。 于是,林芳太郎幾乎是咬牙切齒的下令:“開炮!對準城墻,掩護部隊撤退!” 鬼子炮兵幾乎是用炮彈為被困的部隊炸出了一條退路,他們對城墻處實施無差別的地毯式轟炸,來來回回的犁了兩遍,這才壓制住八路軍布設在缺口兩側的交叉火力。 所謂的“壓制”,指的就是原有火力點被炸毀駐守的戰士犧牲了,準備補充的戰士和火力又因為炮火的原因一時上不去。 鬼子就是乘著這個間隙把殘余部隊從城里拉了回來。 即便如此,鬼子依舊死傷慘重,而且還是在鬼子丟棄傷兵的情況下才撤了出去……鬼子拋棄傷兵是常有的事,他們對敵人狠對自己人也狠,簡單的說就像是只講生存的野獸,那些負傷的傷員對他們來說是累贅,平時有條件的話還有可能帶著一起走,否則,他們就會塞給傷兵一個手榴彈或炸藥包,美名其曰“玉碎”。 然后就是八路軍戰士看到的,當他們跟著鬼子后頭追殺出去時,就發現那些傷兵一個個大喊著拉燃了手榴彈和炸藥包的導火索…… 這成功的阻止了八路軍追殺的腳步,不過也省了八路軍一些麻煩,他們不必再接收什么俘虜了。 此戰下來,八路軍僅僅只抓了七名俘虜,由此也可知這場戰斗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