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軍工系統(tǒng) 第50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吃瓜!惡毒男配被讀心大佬爭著寵、三國開局斬關羽、纏撩!白月光欲誘!頂流開屏求寵、入幕之臣[重生]、清穿之嬌養(yǎng)太孫妃、穿書后攻受反目成仇了、別再把我寫進同人了!(gl純百)、女教師攻略手冊1(高干 百合1v1)、戀綜搭上影帝后賺得盆滿缽滿、觀音兵(骨科)
會議室里霎時就鴉雀無聲,誰也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方法。 第892章 發(fā)射井 這想法對其它而言,就又是一個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舉……居然能把“高火”發(fā)射陣地直接搬進坑道或山洞里? 但對王學新而言,它其實就是現(xiàn)代的導彈發(fā)射井。 只不過現(xiàn)代的導彈能做到垂發(fā),但“高火”無法垂發(fā)……垂發(fā)其實也能實現(xiàn),但目前“高火”沒有這方面的要求而且難度太大顯得多此一舉。 因為“高火”此時的任務就只有一個:保護運城不受鬼子重炮轟炸。 既然是保護運城,所有坑道和山洞開口都朝向運城準沒錯。 當然,這其中可能需要小幅度的方向角的調整,因為運城雖然是同一個方向的,但鬼子的炮兵陣地卻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 但是,這需要調整的幅度極小,八路軍只需要將坑道口做成一個小扇面就可以解決指向的問題。 會議室里沉默了好一會兒,周元凱才遲疑的問了聲:“這……能實現(xiàn)嗎?我的意思是,火箭在密閉的空間內點火,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周元凱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八路軍嚴禁這么做。 不只是火箭炮,就連火箭筒都不許在碉堡內發(fā)射……八路軍就有人這么干過,特別是在守運城的時候,躲在碉堡里自射孔朝外打火箭筒,感覺很安全。 但碉堡空間小,而且還堆滿了彈藥、糧食等易燃的雜物,火箭筒尾焰很容易造成事故。 由此,周元凱就想到了“高火”在坑道或山洞里拋射的情況……“高火”是通過火箭彈射器拋射的,這意味著要在坑道內點燃火箭而且還要持續(xù)一段時間。 蘇教授想了想,就回答道:“有可能出現(xiàn)問題,因為我軍‘高火’使用的是不穩(wěn)定的土制炸藥,彈射器在密閉空間內點燃后會使氣溫急劇上升,這有可能引燃炸藥……” 這有什么危險就不用多說了,八百多公斤的炸藥被引燃,而且還是在密閉的坑道內被引燃,一想到這情況會議室里所有人都為之咂舌。 王學新則輕松的回答道:“但這很容易解決,我們只需要改造一樣彈射器,把彈射器的推力部份放在另一個坑道,也就是在‘高火’發(fā)射的坑道內,就只有軌道和‘高火’,這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原本囂鬧的會議室再次安靜下來,誰也沒想到問題剛拋出來又被王學新頗具創(chuàng)意的想法給解決了。 其實這對王學新也不算什么創(chuàng)意。 現(xiàn)代航母的彈射器不就是分層的嗎? 下方是蒸汽彈射裝置,甲板上就只有一個推動戰(zhàn)機起飛的軌道……跟‘高火’的彈射器其實是一個意思。 而且這改造起來并不困難,甚至還可以說簡單,需要轉變一下力的傳遞方向就可以了。 見大家都不說話,王學新就問了聲:“還有問題嗎?” “不,沒問題了!”和志民點了點頭:“我認為這方法可行,而且要做到并不困難。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被鬼子飛機轟炸,往后發(fā)射‘高火’,就不需要東躲xz的了!” “還有一個優(yōu)點!”蘇教授補充道:“這樣一來,‘高火’隨時都可以處在準備狀態(tài)!極大的縮短了實戰(zhàn)反應時間,提升了作戰(zhàn)的及時性和安全性!” 周元凱聽著不由連連點頭。 身為“高火”指揮員的他并且還實戰(zhàn)過一回,當然知道發(fā)射“高火”有多大的壓力。 開玩笑,那些“高火”一個個的,可全都是攜帶八百公斤炸藥的玩意,五十枚“高火”意味著什么?那就是四萬公斤炸藥! 一旦被鬼子發(fā)現(xiàn),隨便一架轟炸機往下方丟下幾枚炸彈引起殉爆……那時就別說炸敵人了,方圓數(shù)里甚至就連作為發(fā)射陣地小山都能被炸平。 因此,周元凱全程都是提心吊膽的,全程都高度緊張的注意空中情況。 這次之所以精度這么低,打出了五十枚只有十幾枚命中,原因與這也有關系。 因為在“高火”即將準備好在作最后調整的那一刻,周元凱發(fā)現(xiàn)一架鬼子偵察機靠近……中野可南駕駛的98輕爆。 這還了得? “高火”已經(jīng)一枚枚架到發(fā)射架上并填充完炸藥了,緊急撤下肯定來不及,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它們全都緊急發(fā)射出去! 于是周元凱當機立斷,不等完全做好準備就下達了發(fā)射的命令。 所以,別看“高火”打到敵人陣地時一枚枚炸起來牛逼哄哄地動山搖的,但對周元凱及“高火”部隊而言就像是尊“瘟神”,時刻得小心著它不出意外更要小心敵人的空中打擊,只有發(fā)射出去的那一刻,懸著的心才能放下一大半。 現(xiàn)在,把“高火”搬到坑道里,雖說在密閉的空間里整這些玩意也有危險,但至少不需要太擔心鬼子的飛機了……只要坑道挖得合理,鬼子的炸彈怎么也沒辦法把炸彈投進坑道深處引爆“高火”。 這樣一來,“高火”部隊就能放心的做準備,甚至還可以事先填裝好炸藥隨時可以對戰(zhàn)場情況做出反應。 王學新見眾人都沒意見,于是就下令道:“那就這么定了,用坑道或山洞布署‘高火’!” 說著就將目光轉向蘇教授:“這事,還得麻煩蘇教授負責了!” 蘇教授當仁不讓的應了下來。 畢竟這事需要改造發(fā)射架,另外還有一系列的安全問題,不是八路軍戰(zhàn)士能獨立完成的。 王學新此時心下就暗嘆:史上漢斯因為失去了制空權于是搭建在高盧的發(fā)射架全部失去作用……這要是能跟現(xiàn)在八路軍一樣,把發(fā)射架搭建在馬其諾防線的坑道內或是馬其諾防線后方的坑道內,任憑盟軍的飛機在空中呼嘯,漢斯的v1導彈也能一枚枚的飛向盟軍的兵營和坦克群,甚至是后方運輸補給的火車站和港口吧? 如果打成這樣,盟軍該怎么進攻漢斯重新組建起來的馬其諾防線? 不過當然,這不是王學新需要考慮的。 王學新只知道,這戰(zhàn)術至少能讓岡村寧次頭疼好一陣子! 第893章 資本 “制空權”決定戰(zhàn)爭的輸贏,這話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對的,尤其是對鷹醬這樣的過度依賴后勤補給的國家……這也可以衍生到此時的列強。 因為列強已實現(xiàn)工業(yè)化,科技達到一定的水平,其軍事上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全都是圍繞其本國的工業(yè)水平和科技水平制定的,比如每個連隊配什么樣的裝備、多少發(fā)子彈、坦克需要多少油、多少零件等等。 對于這些國家而言制空權相當重要,因為一旦失去制空權就意味后方補給線將會遭到轟炸,前線的軍隊就無法持續(xù)既沒有補給又沒有空中掩護的戰(zhàn)斗,于是很快就會全線崩潰。 然而,事實卻證明事事無絕對,因為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就打了一場沒有制空權的戰(zhàn)斗。 這其實跟志愿軍的裝備較原始也有關系……因為裝備落后且一直以來都是在缺少補給的狀況下作戰(zhàn),從打鬼子起再到打頑軍,打的無一不是裝備落后彈藥奇缺的仗。 結果就使志愿軍從上到下都習慣了這種缺乏彈藥的戰(zhàn)斗,使其能在被敵人制空權壓制下建立起來的僅僅只能運送少量補給的后勤堅持戰(zhàn)斗。 所以,王學新認為,制空權對相對原始的軍隊反倒無法形成有力的扼殺。 就像曾經(jīng)的鬼子的航空兵對打游擊的八路軍也無可奈何一樣。 不過當然,有了部份制空權更好。 比如現(xiàn)在,八路軍需要構筑“高火”發(fā)射井,第一時間就從運城的鋼鐵廠調鋼材,而且是在白天用汽車運,這在以前都是無法想像的。 坑道則選擇在運城后方十五公里處的一座無名高地。 之所以選擇在這里是經(jīng)過一番計算的: “鬼子重炮能打18公里,咱們的應該恰好避開鬼子的重炮范圍!” “考慮到運城防線能往前三公里到五公里左右,鬼子重炮不敢進入這范圍……因為地遭到我軍火箭炮打擊。” “因此,我發(fā)射陣地應該構筑在運城后方十五公里較為合適!” …… 其實更安全的是布設在運城后十八公里處,這樣一來鬼子的重炮就徹底無法打到發(fā)射陣地了。 但一來這是坑道,而且每個坑道都至少有48米深度……此時的“高火”發(fā)射架需要48米,就算鬼子重炮也很難對這樣的坑道造成打擊,頂多就是其坑道口炸塌,到時費點時間修復就可以。 二來,則是“高火”布署得越靠前對八路軍越有利。 “高火”的最遠射程有50公里,扣除陣地到運城的距離15公里還有35公里,那么在地圖上從運城起往前35公里的范圍一劃……整個半圓區(qū)域全在“高火”的打擊范圍之內。 所以別小看這往前推進的3公里,這3公里就能將鬼子許多兵營和軍事設施都納入“高火”的打擊范圍了。 就在王學新忙著指揮構建坑道發(fā)射陣地時,陳松勇那邊又收到了新的情報。 “營長!”陳松勇給王學新遞上了一封電報,說道:“鬼子擴大的‘零戰(zhàn)’規(guī)模,最近又飛來了一批‘零戰(zhàn)’,現(xiàn)在鬼子的‘零戰(zhàn)’估計達到兩個戰(zhàn)隊六十余架了!” 王學新聽著這情報頗有些意外,鬼子在太平洋戰(zhàn)爭打得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居然還會把寶貴的“零戰(zhàn)”調到華夏戰(zhàn)場? 然后想想就明白了,岡村寧次這或許是利用了“高火”一把,也就是把八路軍的“高火”當作要裝備的資本了。 王學新猜的沒錯,岡村寧次的確是這么做的。 他對八路軍擁有新式裝備也就是所謂的“特殊裝備”一點都沒有隱瞞……這與鬼子指揮官甚至是岡村寧次往常的做法都相悖。 鬼子指揮官通常是報喜不報憂,也就是打了勝仗往上報,打了敗仗就極盡弱化甚至不報,以此就能獲得上級的嘉獎。 但岡村寧次這次上報的卻極為詳細,包括重炮部隊的損失以及獲得的八路軍“特殊炸彈”的所有資料。 完了后,岡村寧次還加了幾句自己的分析:“此‘特殊炸彈’至少能有三十余公里的射程,估計還會更遠,而且其裝藥量巨大殺傷力驚人,如果用于我軍與鷹醬之作戰(zhàn),尤其用于太平洋戰(zhàn)場駐守島嶼,將使敵人軍艦無法靠近!” 東京方面一聽,有道理! 射程幾十公里,又有這么大的威力,那是不是說可以將敵人的軍艦擋在三五十公里之外? 這要是布署在島嶼上,那是不是就立于不敗之地? 更有甚者,還有人想到,如果這種“特殊裝備”能裝備到軍艦上…… 這些想法還真不是不可能,因為它們往后發(fā)展其實就是反艦導彈,只不過打移動目標對控制系統(tǒng)的靈敏性以及對雷達的要求就比較高,尤其自主尋的的反射導彈還要自帶雷達能探測到目標。 誠然,反艦導彈在這時代還很難實現(xiàn),因為雷達性能差體積大,這使“高火”很難攻擊移動目標。 但鬼子不知道這些,他們只是想著既然軍艦還可以互相用艦炮射擊,為什么不能用這種“特殊炸彈”攻擊? 因此,原本海軍方面是極力反對把他們急需的“零戰(zhàn)”再次派往華夏戰(zhàn)場的,但聽說了華夏的“特殊炸彈”再考慮到它可能發(fā)揮的作用后,還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松口了。 于是岡村寧次手里就有兩個大隊一共67架“零戰(zhàn)”,這讓岡村寧次又有了底氣。 有這數(shù)量的“零戰(zhàn)”,就意味著重新掌握了八路軍的制空權,或者說壓縮了八路軍航空兵的空間。 在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八路軍那些“特殊炸彈”還能放心布署? 岡村寧次打算從三個方面針對八路軍的“特殊炸彈”。 首先最重要的是情報戰(zhàn)。 這包括地面情報人員的偵察和空中偵察,只需要知道敵人發(fā)射陣地的大概方位。 其次就是用轟炸機轟炸其陣地。 再次,就是“零戰(zhàn)”一邊對轟炸機護航,一邊做好攔截“特殊炸彈”的準備……知道敵人發(fā)射陣地的大致方位,“零戰(zhàn)”就能在附近做好準備。 以“零戰(zhàn)”的速度,即便反應時間很短,他們也有可能做到有效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