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軍工系統 第476節
書迷正在閱讀:吃瓜!惡毒男配被讀心大佬爭著寵、三國開局斬關羽、纏撩!白月光欲誘!頂流開屏求寵、入幕之臣[重生]、清穿之嬌養太孫妃、穿書后攻受反目成仇了、別再把我寫進同人了!(gl純百)、女教師攻略手冊1(高干 百合1v1)、戀綜搭上影帝后賺得盆滿缽滿、觀音兵(骨科)
鬼子在兵力不足、沒有重炮支援又不能打毒氣彈的情況下,還真不敢輕易硬捍獨立團……獨立團這時可是用五千兵力另外還有坦克、大炮甚至還有飛機支援的,基本已經能稱得上是一支現代化部隊了。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鬼子此時與頑軍在河南打得熱乎無法在八路軍這邊投入太多的兵力,否則以鬼子的實力打獨立團依舊能做到。 初時的幾天李云龍一直緊崩著神經,他擔心鬼子不顧一切的對防線發起毒氣進攻,到時他就不知道該怎么應對了。 這就有點像是在唱空城計,區別在于諸葛亮的空城計是沒兵,而李云龍的空城計則是沒毒氣彈……確切的說是不能用。 只要鬼子一用,就玩砸了。 但過了一周鬼子都沒動靜,李云龍才慢慢放松下來,對王學新說道:“鬼子八成是上當了,不敢對咱們下死手!” 王學新對此表示同意。 因為鬼子完全沒有必要冒這個險,他們還有另一個選擇,等河南戰事穩定了把重炮調來……那時就不需要用毒氣彈冒險也能打下運城,至少他們是這么認為的。 直到這時,李云龍才有空處理火車上那些“偷”來的機器。 處理方法并不難,把火車往礦洞外倒,然后在外頭早就準備好的汽車馬車一輛輛的把機器運上就奔赴三家店。 之所以選擇三家店,一是交通便利二是有許多山洞便于設廠,三是還有許多做買賣的人才……三家店這村就是以做買賣起家的,幾乎人人都會生意經,這對將來八路軍的貿易很有利。 有人認為應該將這些廠分散開,甚至認為不應該把這些工廠與兵工廠設在同一個位置。 對此王學新能理解。 因為按以往的經驗,八路軍有價值的東西是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這么做很容易被鬼子一鍋端了。 但王學新卻反對這種做法。 王學新給總部發了封電報做了解釋: 首先,今時不同往日,以前我軍沒能建立起防線無法擋住鬼子進攻,于是鬼子想進攻哪里就進攻哪里,我軍只能躲躲藏藏的。現在我軍防線保障了后方的安全,就應該考慮效率。 其次,將工廠集中在一處有利于節約時間和成本。 如果工廠分散到各地,我軍就需要針對多地修建多條公路才能實現運輸,如果集中在三家店就只需要針對三家店修建一套公路就能達到要求。 再次,集中一處有利于機器的維護和人才培養。 比如機器壞了需要零件,需要發電機,需要熟練的技工……各個工廠部件有可能互通,技工也可以互相交流學習。 首長看到王學新的電報就點了點頭,贊道:“這個小東北,不只是會打仗會發明,搞經濟也是一把好手嘛!” 這方面王學新倒還真不敢托大,他只是記得一些高中地理的知識而已,什么工業的聚落啥的,雖然學得不精,但也知道工業聚集在一起會有許多好處,其中一個就是可以共享基礎設施。 比如現代建設工廠,如果這里一座那里一座,是不是說電線就要牽來牽去那處都是?是不是要為每個工廠都通一條公路甚至鐵路?是不是要為每個工廠都建設上相關配套,比如醫療、教育、購物、飲食。 但如果許多工廠聚在一起,這些東西就全都只需要一套就夠了,多幾套就能形成良性競爭關系,比如餐飲業。 再比如紡織機器又會帶動當地的染布業、還有制衣業、服裝買賣、運輸等等。 因此,工廠能帶來的就業和利益遠不只是工廠能生產出的產品本身,它是帶起與工人生活、教育、交通、購物等一系列的就業和利益。 這些方面就不是王學新需要考慮的,首長自然知道怎么安排。 三家店因為新設了工廠需要人手,而頑軍那邊又轉移來了許多難民……正好安排他們去三家店做工嘛! 于是,原本只是坐吃山空的格局:難民被送到根據地,無論如何八路軍也得給他們一口飯吃,總不能讓他們餓死吧! 然而因為難民基數太大,八路軍雖說有許多存糧,但坐吃山空用不了多久就會陷入危機。 但如果是安排難民工作生產出商品,比如罐頭、壓縮餅干、布匹、服裝,然后再把這些商品賣出換來糧食及其它生活必需品,就把這死棋給盤活了,就不再是坐吃山空了。 王學新有些擔心,史上河南災情僅僅只是餓死的人就有150萬。 正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如果河南百姓知道八路軍能給他們一口飯吃甚至過上好生活,那涌過來的人就不應該以150萬計……甚至不只是河南,還有其它省份的百姓也會涌入,到時根據地是否能承受? 后來王學新才發現自己想多了。 頑軍發現八路軍有能力將這些災民轉化為生產力,又哪里會那么大方的放災民過來成為八路軍的一份子。 第845章 原型機 工業生產和難民的安排方面就不需要王學新cao心了,這些自有總部派人去調度解決,然后就是生產和銷售的問題。 在這方面王學新還是很有信心的,雖說八路軍在市場經濟和工業生產方面還不是很成熟,但重點是災民肯干,于是勞動力成本極為廉價,另一方面就是八路軍從鬼子那繳來的機器以及投降來的技工對頑軍又有技術和設備上的優勢,于是生產出來的產品就能碾壓頑軍自產的。 這會產生什么結果就不用說了,至少在現階段以及未來幾年時間內,或者說只要華夏對外公路不開放頑軍還有能源危機,頑軍都不太可能在這方面超過八路軍。 于是,生產不會有什么問題,銷售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八路軍的路就越走越寬,工業也就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大了。 運城這邊的戰斗告一段落,王學新就急匆匆的往完縣機場趕了。 李云龍還打算留王學新幾天,他對王學新說:“我說小東北,現在完縣機場已經走上正軌了,沒你指揮也一樣打得好好的不是?遲幾天回去沒啥問題,在這多享幾天福!” 王學新回答:“團長,我這不瞞您,那頭還有急事等著呢!” 說著附了上去跟李云龍耳語幾句,李云龍“哦”了一聲就點了點頭,說:“快去快去,改天得空就回來看看!” 王學新沒有跟李云龍說實話。 因為“高精度火箭彈”這玩意還是高度機密,輕易不能說。 王學新對李云龍說的是:“團長,我要是不坐鎮完縣,那飛機指不準就要去增援哪里,還能成天盯著咱們運城嗎?咱們八路軍一百多個團,每個團都要求空中支援,憑啥就只增援咱獨立團啊?” 李云龍這一聽就著急了,這話說的對啊,獨立團這坦克部隊不都派了丁偉的新二團來搶了嗎?說什么……要讓戰術擴散出去。 既然坦克都搶,飛機還能不搶? 這可不成! 飛機要是丟嘍,那坦克也就保不住啦! 于是二話不說,趕忙就叫來汽車再為王學新等人備上點干糧,就催他們馬上回去了。 王學新現在的指揮部可是有些人數了,兩個參謀再加一個通訊排,另外還有一個警衛排一個炊事班,全部加起來都有近百人,汽車都要三部才坐得下。 這要是在以前就是個大問題了,三輛汽車在公路上跑肯定會引起鬼子偵察機的注意,白天在公路上跑幾乎跟找死沒區別。 現在,白天幾乎已經看不到鬼子偵察機的影子,反而時不時的看到幾架八路軍的霍克81在空中巡邏……這證明了一點,八路軍已初步在運城一帶取得了有限的制空權。 鬼子的“零戰”雖說還是這一帶戰斗力最強的戰機,但一來它數量少無法常態巡航,二來霍克81在有了新戰術后,對“零戰”也并非沒有一戰之力,于是“零戰”反而不敢到運城上空“如入無人之境”了。 汽車搖搖晃晃的開到了完縣機場,在經過重重檢查后總算回到了指揮部。 王學新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蘇教授那看“高精度火箭彈”的情況。 進度超乎尋常的快,蘇教授等人甚至已經制出了兩架原型機,不過見蘇教授等人臉上并無喜色,王學新就意識到他們碰到困難了。 果然,正在擺弄原型機的蘇教授見王學新走進倉庫,就上前解釋道:“營長,有圖紙又有鷹醬維修飛機的設備和材料,另外還有許多現成的零件,制作原型機就不困難了。洋人還笑我們呢,說咱們是在做模型飛機玩!” 王學新一看那兩架原型機,還真有些像飛機模型,只不過比飛機模型更大一些。 “同時我們也成功將陀螺儀與飛機的控制系統進行連接!”和志民一邊擦試著手里的機油一邊說:“我們經過初步測試后證明,它的確有可能像營長說的那樣工作!” 和志民不愧是從鷹醬那留學回來的,而且讀的是飛機制造,他在求學時就有不少實cao經驗,現在就把技工的活一并干了。 據說與鷹醬后勤人員設計、制作等方面都是和志民cao刀……從鷹醬那留學回來的他會一口流利的英語,跟鷹醬飛行員交流毫無障礙。 “困難是什么?”王學新直接問。 蘇教授沒說什么,把王學新帶到機身部位將沒有封死的蒙皮打開,說:“這是以陀螺儀為中心的控制系統,當機身發生某種偏轉時,陀螺儀會第一時間感知到并通過控制系統做出反應以保持機身穩定。然而……經過測試后我們發現很難掌握做出反應的量。” 聽到這王學新就明白了。 這說的其實就是王學新之前所說的“數據”問題。 簡單的說,就是陀螺儀雖然會做出反應,但機器畢竟是機器,它不會像人一樣依靠感覺進行微調,然后逐步將機身調整穩定。 因此,如果想讓原型機順利起飛并穩定方向飛向目標位置,原則上機身出現每一種特定的狀況都需要通過實驗模擬,然后記錄下應對的數據并將數據轉換成控制系統應有的反應。 這在沒有計算機的時代是一個海量的工作量,尤其獲得數據還需要通過真人試駕。 漢斯就是用這種方法,但前后一共用了幾年的時間才獲得成功,由此可知其中的難度。 蘇教授接著又把王學新帶到一個控制臺前,說道:“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控制臺模擬出原型機飛行的狀況,但效果并不理想。我們沒有風洞,無法模擬出原型機實際飛行的狀態……” “用真人試駕!”王學新說:“以此獲得數據進行修正!” “營長!”蘇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真人試駕……先不說危險的問題,就算飛行員愿意這么干,只怕也不是短時間能搜集到所有我們需要的數據……” 王學新沒有回答,只是反問了聲:“除此之外,還有別的辦法嗎?” 蘇教授與和志民對望了一聲,然后默默的搖了搖頭。 第846章 試飛 也難怪蘇教授與和志民都沒辦法,飛機研發……v1導彈的研發過程實際上就是小型飛機的研發,原則上說甚至比飛機研發更困難,因為它確切的說是無人駕駛飛機,比飛機研發多了“無人駕駛”的過程。 當然,這么比較也不太客觀。 因為飛機是需要長時間使用的,需要考慮機體結構強度、機動性、防彈等性能和指標。 但v1導彈是一次性的,只要能飛到目的地就大功告成了,于是這些方面都不需要考慮,這也是蘇教授等人能這么快就造出兩架原型機的原因。 v1導彈的難度就是無人駕駛。 而這方面,即便是以漢斯的科技都需要飛行員真人試飛然后得出數據,而且這數據還不準確……這直接導致v1導彈在攻擊日不落本島時精度感人,偏離目標十幾公里都是常態。 輪到王學新研發,以華夏現有的條件以及技術水平,想要在實驗室里就能把各種數據都整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找飛行員試飛就是繞不開的一個課題,而且可以預想,這還必須有長期的危險的試飛過程。 蘇教授想了想,就提議道:“營長,這飛行員……須要飛行技術過關才行,否則……” 王學新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這主要是原型機的問題。 這原型機根本就沒試飛過也沒驗證過,發動機也是十分廉價的火箭發動機,這東西就連推力都時強時弱不太穩定,這要是讓技術不過關的飛行員來飛……只怕一上來就是機毀人亡了。 這結果是什么就不用說了,研發團隊不只得不到試飛數據犧牲了飛行員,還把原型機給搭進去需要重新生產。 王學新遲疑了下,就說道:“這事交給我了!” 說著起身就往飛行員營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