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566節
“令君所言甚是,昔日匈奴頻頻侵擾大漢,圍漢高于白登,公然侮辱呂后,方有文景二帝勵精圖治,孝武皇帝橫掃漠北。”李儀這段時日活躍不少,圍著李躍身邊打轉,主動與王猛、房漠、桓沖等重臣名人結交。 李躍斜了他一眼,“照你這么說,朕不該北征草原?” “兒臣不是此意,代國必須誅滅,然則草原如此遼闊,鮮卑人覆滅,必有其他部族崛起。” “你這話倒是不錯。”李躍點點頭。 依現在形勢看,滅亡代國應該難度不大,代國內部一團亂麻,矛盾重重。 難在有效控制草原。 “我兒長進不少,朕于漠北設周國,封你為周王如何?”李躍滿臉期待。 接觸久了,忽然發現這個兒子優點頗多。 首先,見識不凡,其次,城府比較深,再者,極為隱忍。 “父皇這不是為難兒臣么?”李儀連連搖頭。 王猛笑了一聲,“周為尊爵,位在諸國之上,正合大殿下。” “令君何必消遣小侄——”李儀拉長了臉,插科打諢,糊弄過去。 “朕不跟你東拉西扯,你倒是說說,如何控制草原?朕聽說你最近借著經營茶陵酒家的名義,招了不少幕僚,養了不少——門客。”李躍笑道。 換作別人,早就嚇破了膽,李儀卻一臉坦然,“果然什么都逃不過父皇的眼,先說草原,兒臣認為大梁可以滅亡代國,然則難以長期占領草原,雖然這一代將士忠于陛下,愿意為大梁赴湯蹈火,但幾十年后,必然無人愿意北戍,而那些留下來的將士,也會漸漸化為夷狄。” 這幾年文學館從典籍中翻出不少有價值的東西,很多草原部落都或多或少與華夏有聯系。 例如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秦漢時,冒頓崛起,向西擴張,兼并西面的白種部落。 鮮卑,皇帝最小的兒子昌意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鮮卑為號。 也就是草原上原本沒有這么多部族,都是中土遷徙到草原,不能耕種,以游牧為生,逐漸與中原不同。 就連現在的代國,也有很多五胡亂華時投奔過去的中原人,他們已經逐漸被同化為鮮卑人。 李躍這一代或許能維持對草原的統治,但下一代、下兩代,控制力必然會衰弱。 生產方式不同,習俗注定會隨之改變。 “繼續說。” “兒臣以為與其費力不討好攻戰草原,不如分而化之,以狄制狄,大梁只須控制一些肥沃草場即可。” 李儀的建議也有幾分可取之處。 不過他能想到了,李躍早就想過無數次了,“莫非華夏只局限于農耕?” 這句話一出口,兩人同時愣住。 站在農耕文明的角度,草原問題無解,但李躍心目中的大梁,是以農耕為主,游牧、航海為輔的三元文明。 “羌氐、鮮卑、烏桓,皆為華夏!”李躍望著二人道。 這話不是李躍說的,司馬遷在史記中認為:秦人、楚人、吳人、越人、蜀人、西南夷、匈奴、古朝鮮皆為華夏。 孔子也說過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 幸好華夏文明不是基于血緣認同,而是文化認同。 羌氐、烏桓、匈奴其實早已漢化,劉淵自稱是劉邦外孫,還給劉禪立了宗位,石勒更是夸張,誰要是敢在他面前提起“胡”字,立即砍頭。 司馬家八王之亂,這些部族提刀為司馬家征戰,不過打著打著,忽然發現司馬家如此弱雞,才紛紛起兵。 這年頭周邊部落,都想來蹭一蹭華夏的榮光。 不然也不會一個個的削尖腦袋往中土鉆。 “朕可以選拔善牧之子民,移居漠北!” 沙俄奴役東歐草原上各大部落為其征戰,清朝能控制蒙古諸部,李躍覺得大梁也可以。 關鍵在于統治水平政治手腕。 “父皇雄才大略。”李儀懶洋洋的拍了個馬屁。 “你說的也不錯,分而治之,以狄制狄,朕雙管齊下。” 李儀的建議與李躍并不沖突。 這么大的草原,大梁肯定管不過來,所以必須讓草原諸部不合,在草原維持一定的兵力,然后效仿后世某國的“離岸平衡”之術。 “那么再說說你弄這么多門客幕僚,意欲何為呀?”李躍似笑非笑道。 種種跡象表明,這小子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人畜無害。 而且他也沒有刻意掩飾。 第七百五十八章 志向 “兒臣已經想好了,準備在鄴城、薊城、廣固、彭城、廣陵、江陵、成都、長安、姑臧、許昌、敦煌等城各開一店,皆用西域胡姬樂女,勢必將酒樓打造成銷金窟,這年頭做生意,沒點護衛,如何壓的過地頭蛇?”李儀滿臉堆笑。 “只是如此?”李躍望著他。 他也望著李躍,眼神清純的就像茶陵酒家里拉客的胡姬樂女,“不然還能如何?” “如此多城池開業,殿下財力不菲也!”王猛一句話就點出要害。 李躍一愣,無論是幕僚門客,還是開業,都需要啟動資金,他從哪兒弄這么多的錢? 茶陵酒家兩成的盈利顯然不夠。 “令君日理萬機,還能如此牽掛小侄,小侄感激涕零。”李儀話中有話,“常言道,窮則變,變則通,小侄自知財力不足,所以向鄭、裴、柳、衛諸家借了那么一點點,將來盈利了,再還給他們也就是了。” 王猛看了李躍一眼,欲言又止。 錢進錢出,人情往來,利益也就逐漸捆綁在一起。 鄭、裴、柳、衛等士族借錢給他,肯定不是為了賺錢。 “惟幾能成天下之務者,我兒是也!”李躍還是夸贊了一句。 “父皇英明神武,兒臣無論如何,也不能給父皇蒙羞不是?”李儀一記響亮馬屁。 李躍揮揮手,“去吧。” “兒臣告退。”李儀拱手而退。 王猛卻一直盯著他的背影,直到看不見了,又望了望李躍,“大殿下之志不可小覷。” “哦,景略看出什么了?” “臣些須淺見,不如陛下陛下深謀遠慮。” “你這話云里霧里的,朕聽不明白。”李躍笑道。 “陛下子嗣皆人中龍鳳也,太子殿下平定江南,勞苦功高,一回洛陽,便主持棉花推廣之事,他日定為一代賢君。”王猛正色道。 李躍知道他是在提醒自己,不過這顯然有些多余,李儉位居東宮多年,早已深入人心,平定江南,軍功加身,又有自己的班底,已經不是李躍輕易能動搖的。 動他就是動國本。 “景略何須多言?朕自有分寸。”其實李躍也想看看李儀能有多大的本事。 他手上一無兵權,二無名分,怎么跟李儉爭? 殿外,李儀跨上馬車,拉上窗簾,默默出宮,轉過幾道拐角。 避過人流龐雜處,駛入一條小巷,停在最里面的一間矮屋前。 等了片刻,確定周圍沒人,馬夫才輕拍了幾下木門。 “吱呀”一聲,門內走出一五十上下文士,掃了一眼周圍,然后一低頭,身子靈活的登入馬車。 “拜見殿下。” “權先生,不必如此見外。”李儀沖此人拱手。 此人赫然是當年叱咤天下的權翼。 “陛下沒有起疑心?”權翼老邁了不少,眼神也黯淡了許多。 “父皇何等人?早就知道我的心思,有校事府在,如何能瞞過父皇的耳目?” 奪嫡自古都是明牌。 再小心翼翼,也逃不過有心人的眼睛,更何況上面還是李躍和王猛,想隱瞞也隱瞞不了。 “恕在下直言,太子地位穩固,陛下英明神武,奪嫡勝算不大,還不如爭取實封三吳,遠離是非之地,暗中積蓄實力。” “你當我那太子弟弟是蠢材么?父皇不會答應的,即便冊封,也是荒蠻之地,不是西域就是嶺南或者漠北,去了那些地方,生不如死,還怎么積蓄實力?最多一草頭王,稍有反志,便會被中原誅滅。” “嘶……既然陛下都知曉,為何還要奪嫡?”權翼也是被趕鴨子上架,本來在隴西老家隱姓埋名,憑當年積累的財富,過舒坦日子,卻被李儉派人請了出來。 既然能找上門,肯定跑不了。 為了一家老小,權翼只能硬著頭皮入京。 “你不必擔心,父皇其實默許了。” 李儀一句話讓權翼驚的說不出話來。 “哎呀,知曉父皇心思的,全天下恐怕只有兩人。”李儀伸出兩根指頭。 “何人?”權翼望著面前的年輕人,忽然感覺自己老了,有些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 大皇子的才智只怕還在他之上。 “第一個自然是王景略,第二個便是我。”李儀一臉自傲之色。 “吱呀、吱呀……” 車廂中沉默起來,只有車轱轆有節奏的轉動聲。 “請恕在下遲鈍,不知陛下為何坐視二子奪嫡?”權翼恭恭敬敬的拱手。 “先生可知當年東吳二宮之爭?”李儀自稱學富五車,絕非虛言。 東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奪嫡,將吳國的各大士族牽扯其中,進而清理打壓了國中各大士族,連一代名將陸遜都因此而死。 “這么說來,陛下是借殿下清理士族?”權翼睜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