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158節
另一座在山陽郡,其地在大野澤之南。 西漢初,彭越從這里揭竿,投劉邦擊項羽,后于此地封為梁王。 漢七王之亂,梁王劉武抵擋吳楚聯軍,周亞夫于此地堅壁固守,大破吳楚聯軍。 東漢末,費亭侯曹cao任兗州牧于此。 從戰國至魏晉,這一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冶造中心、軍事重鎮。 一般冶煉之所,都是交通便利,方便運輸之地。 西漢成帝永始三年,山陽郡鐵官徒蘇令等二百二十八人不堪官府壓榨,起兵造反,攻殺長吏,盜庫兵,自稱將軍,經歷郡國十九,殺東郡太守、汝南都尉。 李躍帶一千親衛趕去山陽郡昌邑縣的鐵坊。 鐵坊就建在泗水之側,略顯破落,里面兩三百人敲敲打打,顯得無精打采。 魏晉以來,這些工匠形同奴隸,不是被官府,就是被士族豪強們無情壓榨,每天干著沉重的體力活,卻只夠糊口。 打出來的東西,跟他們半點關系都沒有。 時間一長,熱情也就沒了。 打鐵全靠一雙手,屬于重體力活,比種田還累。 后人常說魏晉風流,若是出身士族,自然妙不可言,但若是出身底層,那就真是苦海無邊,軍奴、農奴、牧奴、鐵奴、家奴等等,總有一款適合你…… 山陽太守曹凝猜出李躍來意,“都督可是要打造兵器?” 李躍眉頭一挑,“這群人是鐵官徒?” 曹凝道:“回都督,這些人都是觸犯律法的刑徒,在此打鐵?!?/br> 幾個從吏提著鞭子就去抽打他們。 李躍撿起一把剛剛打好的鋤頭,手上稍一用力就折斷成兩截,“讓這些人都散了,所犯律法,發回刑曹重審,你再將鐵匠召來。” “遵令?!辈苣B忙吩咐身邊的從吏去辦。 趁著這個功夫,李躍在鐵坊里轉了一圈。 鐵坊規模頗大,該有東西都有,還修建了水排,李躍大感興趣,水排上下兩端各有一臥輪,下臥輪裝有葉板,置于水中,隨湍流吱呀吱呀的旋轉,帶動輪軸,輪軸連接排橐,不斷往高爐中送氣。 無需人力cao作。 高爐為三丈高兩丈直徑的橢圓,爐上開了四道風口,每道風口外面都有排橐往里面送氣。 李躍看的大為驚嘆。 兩漢的鹽鐵專營詬病頗多,但也促進了冶煉技術的迅猛發展。 漢軍的強大除了自身勇武,另一大原因便是堅甲利刃。 霍去病輕騎八百深入漠北,斬首捕虜二千二十八級,李陵五千荊楚步卒,能殺的八萬匈奴騎兵雞飛狗跳。 看了一陣,李躍心中差不多就有數了。 雖然破落,但收拾一下,縫縫補補,還能派上用場。 過不多時,鐵匠尋來了,二三十人,頭發灰白,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爛爛,跟乞丐沒什么區別。 “恢復冶煉,需多少時間?”李躍問道。 “回、回使君,少則一年,多則四五年?!?/br> “太久了,一個月內,鐵坊必須運作起來!”李躍掃了眾人一眼。 二三十人撲通一下跪在面前,“使君……若要小人性命,直接拿去便是,何必為難我等……” “我要你們的命作甚?鐵坊必須運作起來,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另外,某會調陳留、東郡諸地的鐵匠過來。” 大力出奇跡,整個兗州的資源集中過來,還弄不起一座鐵坊。 鐵匠們這才起身,一臉尷尬。 曹凝道:“你等的好日子就要來了,還不多謝都督?” 這群人又要跪下,李躍揮了揮手,“正事要緊。” 第二百零五章 鍛造 做事之前心態很重要,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奴隸,還談什么工匠精神? 李躍直接從山陽府庫中調來一千石糧食,就堆在鐵坊之內。 “今日起,每人每月三石糧,若能提升冶煉之術,賞十石糧!” 一個月三石糧,三百六十余斤,足夠讓一家人吃飽。 工匠們眼神都直了,正在遣散的鐵官徒急忙高呼:“使君,我等亦是熟手,乞留于此!”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這群鐵官徒打了幾年的鐵,熟能生巧,身體強壯,缺的是激勵。 “那就留下吧,每月一石半?!崩钴S手一揮,讓親兵開始分糧。 沒幾天功夫,各地鐵匠紛紛趕來。 第一件事便是分糧食,第二件事則是新衣。 李躍則觀看他們冶煉的手法,東漢流行炒鋼法,將生鐵燒至半熔融狀態,然后不斷攪拌,往里面添加鐵礦粉,最終熔煉成鋼。 既然是“炒”,就很考驗工匠對火候的掌控。 不同人炒出來的鋼質量也不一樣。 無規矩不成方圓,李躍當即各種獎勵措施。 帶出一名合格徒弟,賞五石糧。超額完成任務者,賞五石糧。能提高工藝和質量者,賞十石到百石。 別人砸的是真金白銀,不過這時代糧食比金銀更值錢,金銀不能吃不能喝,有錢也很難買到東西,糧食能救命,效果也更好。 炒鋼法的好處是鐵匠熟能生巧后,質量會越來越好,效率還算不錯,取決于多少人手。 而人手也是最容易解決的。 冶煉無法流水線,鍛造卻可以。 每個步驟都可以分拆開,李躍將其分為鍛打、淬火、定型、打磨、拋光、裝飾、質檢七步驟。 又將所有工匠編成什伍隊曲部,設什長、伍長、隊率等。 若哪個環節出錯,則集體罰沒祿糧。 刀、矛、槊、箭、斧、狼牙棒、鐵甲片,其中鐵甲最容易打造,華夏盛行札甲,也就是將一片片鐵甲片串聯起來,如竹簡札形似,所以叫札甲。 只需要一塊二寸長的冷鐵片不斷鍛打,無需加熱,打成三寸長,然后編成札甲。 比火鍛甲更為堅韌,也更輕便。 難的是弓弩,需要用到的東西很多,牛筋、牛角、機括、陰干的木材等等,短時間難以弄出來,只能從荊襄購買。 流水線這種玩意兒也不是什么新奇東西,秦代已經誕生,其箭簇、箭桿、箭羽差別極小,可以隨意更換,箭鏃上還有工匠的標記。 這說明已經具有初步的標準化和可追溯性。 當然,跟后世相比,只能算雛形。 “鐵坊你先代為管理,日夜不停,分甲乙丙三部,糧食、rou食我會優先供應,你多花些心思?!崩钴S還想多待幾日,等到批量出產之后回去。 但秋收之后,各地形勢明顯緊張起來。 枋頭、鄴城、許昌、陽城、洛陽、黎陽等地都在厲兵秣馬,仿佛在等待著什么。 就連關中也風起云涌起。 鐵坊能這么快弄起來,離不開曹凝的調度。 煤礦、鐵礦、糧食、人進進出出,都不是簡單的事。 衣冠南渡之后,北地太守、縣令素質反而上了一個層次。 地方上無錢可撈,遍地流民盜賊,還要面對羯趙的壓迫,沒點本事還真坐不穩。 前段時日司馬勛攻關中,關中豪杰殺各地太守縣令響應之…… “屬下遵令?!辈苣笆?。 交代完一些細節之后,李躍便帶著親衛返回陳留。 這一去一回,都快一個月了。 秋風乍起,遍地肅殺之氣。 外出狩獵、捕魚、平賊的黑云軍差不多都已返回,包括那幾百黑云郎。 前后也才兩個多月,氣勢明顯不一樣了。 少了幾分稚氣,多了幾分沉穩干練,也更像軍人了。 看著他們騎著的戰馬,李躍忽然想起石遵北上奪位時,石閔送給自己的兩百多件馬鎧。 陳留府庫中也有六百多套。 黑云驍騎多為輕騎,給戰馬披上一層皮甲,就當作重騎兵用,士卒的傷亡和戰馬的損耗都極大。 而以后無論是中原大戰還是河北大戰,沖鋒陷陣的重騎兵必不可少。 這是十六國到南北朝的發展趨勢,一直到隋唐遼宋金元,都有具裝重騎的身影,直到火器的出現…… 不過馬鎧有了,合格的戰馬卻極少,一套馬鎧分面簾、雞頸、當胸、身甲、搭后、寄生,加起來重七八十斤,再加上披甲的騎兵連同兵器,兩百斤左右。 戰馬馱是馱的動,但若是沖鋒,則力不從心。 黑云軍的戰馬五花八門,很多都長期羸弱,今年才吃上了精飼。 這時代最好的戰馬自然是在遼東以及河套地區。 選來選去才湊出五百多匹,讓黑云郎裝備上,勉強弄出一支兩百人的重騎兵。 十月末,天氣轉冷,寒風終日呼嘯在大河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