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70節
小小一個黑云山弄出吏部、殿中、五兵,有些不匹配。 辛粲這人眼界是有的,但總有些不靠譜。 周牽做過縣吏,深諳治理之道,能力也比較出眾,僅是開通私鹽渠道這一條的功勞,就可于攻陷軒轅山相提并論。 李躍目光掃過堂中諸人,薄武一臉醉意,魏山打著哈欠,梁嘯興趣也不大,“兩位不妨寫一個詳細的條陳,集思廣益,然后定論。” “遵令。”周牽、辛粲互看了一眼。 大概是為了搶功勞,辛粲的條陳第二天就送上來了,還是換湯不換藥,沒多少新東西,也就把各曹的詳細職責梳理了一遍。 周牽的條陳五日后才送上來。 整個人都瘦了一圈,面容枯槁,眼中全是血絲,一見就知道下了苦功夫。 李躍最欣賞的就是這股勁。 世上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天才,但后天的努力一樣能成才,一樣能干出一番事業。 “戶曹、兵曹、法曹、倉曹、度支、田曹、外曹、鴻臚曹。”李躍念著黃紙上的字。 戶曹掌戶籍,黑云山有三四萬人口,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編戶入籍。 沒有戶籍,就無法征用民力,每次都靠他們的積極性,絕非長久之道。 兵曹主士卒訓練、裝備、糧草、升遷、評功等等,有了這個,士卒的管理才算走上正軌。 法曹是山上的司法部門,緝盜、調解糾紛、訟斷等等。 度支就是財務部,田曹負責屯墾開荒漁獵,外曹相當于外交部…… 李躍一一看了下去,十分全面,每個部門都各司其責,卻也略顯繁瑣,還有一些沒顧及到的地方。 原則上,李躍希望精兵簡政,官吏系統太臃腫不是好事,什么都管,反而讓山上沒有活力。 思索一陣后,李躍道:“倉曹與度支合并,戶曹既然管理戶籍,屯田漁獵是其本職,無需細分,外曹與鴻臚曹原一主外一主內,可合并之,另外,可曾設醫曹、工曹。” 這時代瘟疫此起彼伏,動不動就打仗,設立醫曹十分必要,救活一人多余多了一份力量。 而工曹重要性不再兵曹戶曹之下,兵器、房屋、農具等等都需要工匠。 一漢敵五胡,除了漢人的勇武,更是裝備優勢。 陳湯曾今直言: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 唐軍馳騁天下,一半也是靠裝備精良。 秦漢時各種弩機,幾百年過去,弩因為工藝復雜一些,反而銷聲匿跡了…… 周牽點頭道:“將軍思慮深遠,牽不及也。”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周牽縣吏出身,自然希望更細致化。 李躍在具體事務上不及他,但格局上比他強上一些。 第八十八章 主簿 戶、兵、法、度支、鴻臚、醫、工七曹,足夠管理黑云山了。 路都是一步一步走的。 以后黑云山發展了,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是刪減。 主薄為各曹主官,下設左右掾吏一人。 周牽戶曹主簿,兼管度支。 薄武兵曹主簿,魏山法曹主簿。 辛粲鴻臚主簿。 醫、工二曹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全由李躍主抓,月姬醫術高超,但年紀太小,又是女孩,很難建立威信,山上之人沒一個是良善之輩。 兵曹主簿雖是薄武,但以他的性子,根本不會插手,只是掛個名字,所以實際上兵曹還是歸李躍管。 而鴻臚曹主官雖然是辛粲,但傳什么聲,怎么宣傳,都要李躍拍板,辛粲只是維持日常運行。 黑云山缺人,李躍只能自己多辛苦一些。 此外,崔瑾為統領,鎮守軒轅山。 軍事上也做了很大的調整,以前有敢死營、戰兵、斥候三營人馬。 現在則根據魏晉舊制,設將軍府,下轄前鋒、中壘、驍騎、游擊、斥候五部,每部千人,不設校尉和司馬,只設曲長,每曲增設鴻臚一人,負責宣傳事宜。 前鋒是以前的敢死營,中壘是李躍的中軍,以弓箭手為主,驍騎是騎兵,游擊則主打山地作戰,斥候不變。 騎兵雖然沒有戰馬,但建制還是要立起來,哪怕是驢子騾子代替戰馬,至少也算是機動力量。 中原爭鋒,沒有騎兵就相當與少了一條腿。 崔瑾、魏山、徐成、梁嘯、曹堪都掛著都尉名頭,只在戰時領兵。 所有軍官都經李躍嚴格把關。 不求多英勇善戰,但忠心和品行一定排在首位,能嚴格執行軍令為上佳之選。 兩軍作戰,成千上萬人廝殺,個人武勇影響其實不大,當然,那種逆天的戰神除外,但即使英勇千古無二的項羽,也難免烏江自刎。 李躍苦習了這么長時間的《尉繚子》、《吳子》,總結出一個道理,戰場上其實沒有那么多神機妙算,更多的是看士卒的執行力和意志,以及后方的國力。 吳起河西之戰,五萬魏武卒大破五十萬秦軍…… 縱觀吳起一生,大戰七十六次,全勝六十四次,平局十二次,無一敗績,也很少神機妙算,大多直來直去,正面硬剛。 漢朝的衛青也是如此,不玩花活,率強勁的漢軍正面迎戰匈奴,然后才有霍去病千里奔襲。 同樣的還有千年以后的岳飛,面對不可一世的金人,大多也是直來直去。 總指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本身就是一種弱者心理。 而且強弱一向不是兵力決定的。 李躍覺得真正的名將,審時度勢,在關鍵時候出手,激勵士卒舍身忘死,一往無前。 韓信、霍去病那個級別的另當別論。 有了強軍,自然會有強將。 仗打多了,名將也就出來了,就像羯趙,最開始石勒不過是一介農夫,種了三十年田,八王之亂活不下去了,糾合同鄉組成十八胡騎,到處摸爬滾打,方才崛起。 如此一來,黑云山等于擴軍至五千人。 黑云山人口近四萬,排除老弱婦孺和病殘,幾乎所以適齡青壯都要從軍。 但這也是時代特色。 全民皆兵幾乎是必然,連山上的壯婦也經常彎弓搭箭,提刀握矛。 沒人覺得苦,沒人覺得累。 七曹立起來之后,山上自然有一陣的混亂期。 一個編戶入籍就難度極大,編戶需要登記一戶的人數,核定田產、勞力、牲畜等等,關鍵很多既沒有姓也沒有名。 而作這些工作的人,至少要會寫字、計數,還要紙張、筆墨、繩尺等等物資支持。 周牽忙的腳不沾地,將山上所有識字的人都召集起來。 紙張筆墨不夠用,用竹板代替,每家一塊竹板,以小刀刻之。 沒名字的,現場取一個。 進度非常慢。 不過此事再慢也要完成,不編戶入籍,黑云山就永遠是一座山賊寨子。 亡羊補牢猶未晚也,李躍干脆開了一座尚武堂,也就是軍校,五歲以上,三十以下,皆可入學,包一日兩餐。 辛粲啟蒙,教讀書寫字,李躍主抓思想、武藝。 這批人起來了,忠心肯定沒問題,黑云山的所有問題也就解決了。 不過很多人對識字并沒有興趣,讀書習字需要時間,還不如打獵捕魚劃算,因此十二以上的人來的極少,二十以上的青壯,基本要承擔一家人的生計,更沒有時間。 在李躍強令下才弄來了八百多人。 八百多人擠在一起,讓辛粲頭皮發麻,每天都在李躍面前叫苦連天。 李躍只能把月姬和當初的十幾個少年都弄進去當了教習。 好在這時代的人異常刻苦,即便五歲的孩子也從不哭鬧,認認真真的跟著讀書,在沙地上練字。 魏晉時期,漢字總共不超過兩萬字,去掉一些生僻的,不常用的,也就兩千七百多字。 一個一個的死記硬背,差不多一個月也就記的七七八八了。 而且在尚武堂的學習環境下,每個人都竭盡全力,特別是十多個二十歲上下的青年,頗有遠見,看出這是一條快速上升的通道,下了死力,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練習。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有人六七天,就差不多能讀寫常用字。 派到周牽處,在實務中磨練,掌握的更快。 編戶入籍常用的也就那幾個字,又不是作文章,用多了也就熟練了。 越來越多的人手加派給周牽,大大提升了編戶入籍的效率。 入籍之后,人心也就定了。 其他幾曹也陸陸續續步入正軌。 山上偷盜、搶奪、欺凌之事大為減少,魏山雖然大大咧咧,但為人性情耿直,剛正不阿,處理各種糾紛,哪怕是乞活軍舊部也從不偏袒。 “趙羊、孫黑石、范馬兒、楊鐵刀……凌辱婦人兩百七十五人,搶掠他人糧食一千兩百三十二斤,殺害無辜十七人,罪大惡極,證據確鑿,爾等認罪否?” 魏山穿著一身盔甲,殺氣騰騰。 吸納的新流民,不可避免的與黑云山土著發生沖突,人性本來就是如此,歧視無處不在,江東土著們也沒怎么善待過北方流民,稱其為“傖子”,諷刺其骯臟鄙陋低下,充滿了巨大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