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邊關將領們連忙讓施工隊的人盡快把手里最后一點活干完,而后就撤回長城內。 雖然這座城池堡壘被他們打造的堅固無比,可是比起長城來,還是長城更有安全感。 工人們趕緊干完活,就被邊關將領們安排著回去,與此同時,邊關也給咸陽發送了急報。 好在如今大秦通訊很給力,一天半以后,趙燕歌就已經收到了來自北方邊關的信息。 他眉頭緊皺,召集醫家的醫者們,告訴他們這個消息,“你們去把邊關的百姓和奴隸們好好的檢查一遍,防止我們境內也出現傳染病。” “喏,陛下。”醫者們不敢耽擱,連忙出發。 其余百官們收到這個消息人心惶惶起來。 要知道,哪一場傳染病都是大范圍性的,不僅如此,傳染病到來的時候,人畜皆亡不說,它還會破壞附近的水源和土地,蔓延到更廣的地方,所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 所以盡管大秦境內還沒有看到傳染病的影子,百官們就已經提前擔憂起來。 大秦有專門的應對傳染疾病的方案,百官們連忙鎮定下來,積極想著應對策略。 “陛下,我們商隊的人在路上走了數月有余,人員并沒有減少,也沒有發熱等癥狀,他們的身體應該是健康的,就不用把他們隔離在外,反倒是那些奴隸們,我們需要好好的探查一番。” 畢竟就情報上面說,最先開始的是那群奴隸們有病的,而他們大秦也有不少的外來奴隸。 這一出弄得他們心驚膽戰,簡直對那些奴隸們已經有了陰影。 趙燕歌道,“除了要提倡百姓們的干凈衛生以外,我們還需要處理好那些后續問題。” 什么后續問題?以前的那些傳染病為什么能傳染的那么廣,還不是沒有人去收斂那些尸身。 只可惜,那些帶有病源的身體,哪怕埋進土地里面了也不會消失掉。 除了用高溫對那些東西進行覆滅。 趙燕歌指骨輕扣桌面,正在想著各種對策的百官們漸漸安靜下來,趙燕歌道,“在大秦全國各地修建火葬場吧,對大秦百姓們的尸體進行死后焚燒。” 文武百官們全都驚訝的睜大眼睛,對趙燕歌的話感到萬分震驚。 畢竟大秦講究入土為安,以土葬為主,火葬在某種意義上,對他們來說算是一個酷刑了。 有個刑罰名叫:挫骨揚灰,說的就是火葬了。 “陛下,這樣會不會不太好?”他們知道的這是為傳染病源善后,不知道的還以為陛下性情大變呢。 “你們先聽我說,土壤并不足以把那些病源給殺死,只有極高的溫度才能把他們身上的病源給徹底覆滅。” “至于火葬一類的,當然也不能直接用病情善后這類說法,這容易引起百姓們的恐慌,我們需要委婉點。”趙燕歌道。 畢竟傳染病還沒有來到他們大秦境內,他們不能先自亂陣腳了。 趙燕歌當即就寫了一份文案,讓文武百官們眼睛不由一亮,道,“這個說法好,既為了百姓們著想,又能讓百姓們不再抵抗火葬一事。” “那陛下,我們以后有棺木什么的,可以不用選擇火葬吧?”其余還想著自己未來土葬的官員們說道。 “這是自然,火葬一事并不強迫人。”趙燕歌道。 百官們松了一口氣,畢竟他們生性傳統,有實行土葬的資本,未來能土葬還是土葬吧。 很快,就在大秦三支外貿隊伍匯合返回大秦時,大秦的民報上頒布了火葬的建設一事。 真正的理由當然不能出現在報紙上,趙燕歌走的是煽情路線。 在土葬大肆盛行的古代,并非所有人都能買得起棺材板的,也只有帝王貴族和有錢人能夠享受的到風光大葬的滋味,世間大多數的百姓們連口棺材錢都積攢不下。 更甚者,大多數人還把能買得起一口棺材的事情當做有能力的資本,活著的時候把死去要用到的棺材給抬回來家安置好,讓看到的街坊鄰居們滿眼的艷羨。 有棺材的都還算是好的,事實上大部分的百姓們死后基本就是一個席子一裹,兒孫們幫他們把安葬的地點挖出一個大坑來,就那樣填土埋葬,再刻上石碑,這種情況都能算得上是待遇良好的。 沒有兒孫幫他們安置身后事的人們有街坊鄰居幫忙,而在秦統一之前,大多數的百姓們都是一張破席子一裹,送去山林邊緣,把尸體送去給野獸進行啃食消化,那個地方被百姓們稱之為亂葬崗。 “……陛下有感于天下百姓們身后事不易,特為大秦百姓們建設火葬場。”文人把報紙上面的話讀出來,而后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身處中底層的他們自然也知曉百姓們能買的起棺木的絕對是少數。 大秦不讓人隨便伐木,再說一般人用木頭拼接出來的木板哪里比得上人家專門做棺木的,而材質越好的棺木,所花費的錢也就越多,除了那些少數人,大部分的百姓們都是承擔不起的。 “什么叫做火葬場?是死后被燒么?”百姓們聽了不由害怕道。 文人咳嗽一聲,為他們解釋道,“你們也都看到了陛下對我們后事的關心,但是大家伙仔細想想,陛下真要是把全天下的百姓們棺木都包了,大秦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木頭用,是以,陛下才決定修建火葬場,把人進行火葬,是為了節省足夠的木材,也是為了能讓天下更多的百姓們入土為安。” “陛下說了,火葬場可以接納那些夭折的孩子們,把他們尸身進行火葬,然后用小鐵盒子裝起來,到時候就往你們當父母的身邊一埋,雖然上不了族譜,但是比起無享祭來,可好太多了。” 天下也許有人買得起棺木,會對火葬場這個提議無動于衷,但是要說夭折的孩子們,上至皇室,下至平民,哪家沒有夭折過一兩個孩子。 而沒有長大成人的孩子們按照規矩是不能葬進祖墳里面的,沒有墳墓,就是孤魂野鬼,這讓失去他們的父母們如何不肝腸寸斷。 雖然陛下沒有下旨讓那些孩子們擁有安葬的資格,但是能讓他們離自己父母身邊近一點也是好的,有父母就在身邊,那些被夭折的孩子們又怎還會是孤魂野鬼。 一想到自己家夭折過的孩子們,聽到文人解釋的百姓們不由低聲嗚咽起來。 “火葬場在哪里?我要把孩子們挖出來,然后安置在我們兩口子的旁邊。” “我也要把那個孩子重新安葬。” “別急,大家都先別急,火葬場正在建設中,到時候會給我們消息的。”文人道,連忙安撫心情激動的百姓們。 之后,朝廷又出了不少的報紙,都在向百姓們安利著火葬場的便利。 比如身后無所依,家中貧苦買不起棺材等,都可以給火葬場的人交上一筆錢去進行火葬,不僅如此,除了這個,大秦也推出了配套的公墓,沒有后輩子孫掃墓的百姓們都會被安葬在公墓處,會有專門的守墓人為他們掃墓。 為了調動百姓們對火葬場的積極性,家們使出渾身解數,把對父母和子女的關系重新定義了一番。 如那些已經長大成人,已經成家立業的孩子們,和父母們是一個漸行漸遠的關系,把孩子們生出來,好好的撫養著長大,為他們cao勞嫁娶后,就算對得起他們了,而那些中途夭折了的孩子們,和父母的緣分未盡,下輩子說不定還能再續父母子女之緣。 這話給了不少失去孩子們的父母心頭念想,準備等火葬場建立起來以后,就把孩子們給重新挖出來進行火葬。 而沒有錢財買棺木,身后凄涼的百姓們則看中了大秦推出來的公墓。 是以,火葬場還沒建設出來,大秦百姓們就被調動起了積極性。 第148章 看到民間百姓們對火葬并沒有太大的抵觸,甚至因為口子開的巧妙,還調動起了百姓們對火葬的積極性,滿朝文武都松了一口氣。 火葬并非是強制性的,你要是有能力買的起棺木,那就選擇土葬,火葬是給那些身后無所依的百姓們準備的。 而大秦,身后無所依的百姓們可不要太多。 他們不是沒有孩子,只是沒錢買棺木而已,你說一張席子和一個鐵盒子比起來,哪個更讓人有安全感? 鐵盒子雖然不大,但好歹也是方的啊,別管怎么樣,總算入土為安了不是,比用席子土葬,還擔心自己尸身哪天被野獸給扒拉出來吃強得多。 整個國家運轉的速度究竟有多快?施工隊全都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材料都是現成的,不到七天的時間,大秦各地的火葬場就已經建設完畢。 除此之外,大秦官報上還給出了有效防止傳染病擴散的各種多種方案,讓大秦各地沒有收到真相的官員們下意識的喉間干澀。 在大秦的預防準備工作中,大秦的三支外貿隊伍回歸。 生意沒有做成,大秦自然損失慘重,但是比起把傳染病給帶回來,這點虧損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 醫家的醫者們已經趕赴邊關,好好的為邊關眾人檢查身體,順手還把眾人身上的疾病給治好。 草原部落已經連人帶畜的進了長城內,城門一關,大秦和外面就會形成兩個世界。 “既然不能對外建設,那就先把我們的長城給弄好,不能讓人偷偷摸摸著進來了。”邊關將領們說道。 長城的進展比之剛開始的時候已經推進了一大截,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以前大家對長城這個軍事工程一直都有些不快不慢的,因為長城的工程量太多龐大,壓根就不是短短幾年能夠建成的,這次他們所面臨的危機給了他們當頭棒喝,立馬注重起了長城建設來。 反正暫時出不去,那就先把家里面的墻給建好。 他們不知道西域那邊的情況怎么樣了,但是短時間之內,他們是不打算再前往西域了。 這讓那些跋山涉水來到西域尋找大秦國蹤跡的旅人們心中萬分的失望。 與此同時,由代左相為主,鄭循為副,一行人經由黔中郡出使夜郎國。 離開了好路段,青銅車立馬就變得顛簸起來,不過好在青銅車是喝油的,哪怕是山林也能行駛上去,頂多就是有些費勁。 出了山林就是荒漠,聶糧突然覺得有些眼熟,道,“這里就是我們之前發現那些東西的地方。” 那是火的痕跡,因為動物們是不會使用火的,也只有人才會使用火的同時而不被灼傷手。 “蹤跡很淺,看來他們來這片區域的人并不多。”就像國土領域一般,這里應該就是夜郎國的邊緣地帶,確認了夜郎國的方向,眾人上車,復又顛簸起來。 剛開始時有多暢快,現在眾人就有多受罪。 “等著吧,我們遲早會把路修到夜郎國的大門口。” 通往夜郎國的路并不好走,有的時候還需要士兵們去開路,直到這時,眾人才明白,為什么夜郎國明明距離大秦這么近,卻還是沒有多少信息傳出來。 光是地勢這一條就足夠堵死大秦和夜郎國之間的往來。 而此時的夜郎國內,并沒有他們想象的荒涼,反而非常的熱鬧。 夜郎國內和大秦的道路不同,但是大秦只屬于夜郎國的一個方向,夜郎國其余的方位卻是通的。 而夜郎國內,則如大秦之前的春秋時期一般,各國都是獨立一般的存在,只是不同于戰國,他們互為聯盟國,并沒有像春秋諸侯時一般打起來。 當然,聯盟是聯盟,人心齊不齊就不知道了。 大秦外交一行人艱辛的來到了夜郎國外,看到陌生的一行人過來,夜郎國的守衛們驚訝道,“來者何人?” “秦之使臣,特來拜訪夜郎國。”代左相亮出他們的身份道。 聽到有國外使臣到來,夜郎國的國王不由一愣,“秦是哪個?” 上一次他們接收那邊的消息還是春秋戰國時期。 因為道路阻隔的緣故,他們并不認為那里是一個富饒的地方,反而覺得自己的地盤就很美。 和自稱為中土之國的中原人一樣,夜郎國內的人同樣也會以自己的國度為世界中心。 是以知道有國外人前來拜訪,這才非常驚訝。 當夜郎國的國王和朝臣們看到大秦的外交一行人連個馬車之類的東西都沒有,心里不由對所謂的大秦心生同情,連忙去請代左相一行人入內相談。 “你們是步行而來夜郎國的么?”夜郎國的官員們看著代左相一行人,眼中充滿敬佩。 “非也,山路難行,我們把車子停在外面了。”代左相道。 “對,外面的路段的確荒涼難行,真是辛苦你們跑這么一趟了。”夜郎國滿朝文武贊同道。 眾人:“……” 不,難行的只有你們夜郎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