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而所謂的難產,這還只是婦人和幼兒的第一大難關,其余的還有男人,老人等。 每年死在病痛折磨下的大秦百姓可不少。 “種植藥材?”醫家人聽了不由一愣。 藥材也能像糧食一樣進行種植么? 別說現在大秦的藥材,就是再往后推上幾百年,藥材的儲備量依舊靠著認識藥材的醫者們進山采摘。 “對,你們把常用到的藥材都寫出來,朝廷專門給你們開辟出一塊田地種植藥材。”趙燕歌道。 醫者們眼睛不由一亮,道,“這樣一來,那些普遍病痛的藥費就能降下來了。” “能不能制作出一種特效藥,能夠應對大秦百姓們的大部分反應?”趙燕歌想到了后世的家中常備藥。 “這,陛下,挺難的,要知道每個人的病痛癥狀都是不同的,就像發燒,有的人是低燒,有的是高燒,不同的病痛有著不同的配方,其中劑量也會根據病情的輕重有所刪減。”醫家人不由為難道。 “說的也是。” “至于那些難產婦人那里,讓你們醫家的女醫聯系那些民間的穩婆們,向她們傳授接生的醫者知識,這事我會讓民報配合你們醫家行動。”趙燕歌道。 如今民間的穩婆都是怎么給人接生的?那都是靠著自己過來人的經驗,基本根本不成系統。 當然也有以接生為職業的穩婆,只是那樣的人數太少,少到面對那些難產婦人們,她們連朵水花都濺不出。 “喏,陛下。”醫家人領命道,連忙去通知醫家的女醫們。 沒過多久,大秦全國各地的民報就報道起了這件事。 第117章 附近有女醫的,就讓女醫們去教導,而沒有女醫的,就請那些附近專業的穩婆們。 一個好的穩婆可以做到把難產的婦人轉危為安,這就涉及到接生的專業領域了。 民報面向百姓們,卻也同屬于大秦官方的一員。 平時它沒事和百姓們侃侃八卦,話話家常,有事時卻能當做大秦的官方渠道來用。 減少大秦婦人難產這一問題,不僅民報宣揚,官報上也讓地方官員們注意,更是張貼了官榜,多渠道的宣揚這件事情,讓大秦的百姓們以最快的途徑收到這個消息。 不同于官方正經語言的官榜,民報上面的消息經過家們潤色,說皇后娘娘年紀也快到了要孩子的年紀,這不陛下就關心起了婦人的安危問題,可是誰承想,一經探查, 得知大秦每年就有三成的婦人倒在生產的難關上。 “婦人,有哺育后代之職,是有功大秦者,不該承受那么多難產之痛,故讓女醫和天下穩婆教導婦人們生產一事。” 帝王家里面的八卦引申出了天下婦人難產這個問題,讓百姓們受到吸引的同時也深感共鳴。 “聽說咱們皇后娘娘比咱們陛下小上兩歲,也快到了要孩子的時候了。” “哎呦,要不怎么說是陛下呢,你看那些普通男人,自己媳婦有身子了,能像陛下想的那樣深遠么。” “三成,這豈不是說十個孕婦,就有三個有可能遇到難產?”這個難產的比例真真嚇人,起碼嚇到了百姓們。 這種和她們身邊和家里人息息相關的事情,一聽到朝廷讓女醫和專業的穩婆們教導,各地的女子們紛紛打聽在哪里接受教導。 至于未婚女子該有的羞澀,在生死面前完全忽略不計。 朝廷也鼓勵天下女子都來聽女醫們的婦科講座。 府衙內,專業的穩婆們齊聚,來領府衙給發的工資,“辛苦幾位多跑一些地方了。” 民間專業穩婆的數量不多,自然得輾轉多個地方。 “不辛苦,不辛苦。”穩婆們連忙道,“同為天下女子,我們自然也是想要那些婦人們平安順產的,只是接生靠的是手感和經驗,只是教導的話,她們恐怕根本就學不了多少。” 她們自問這輩子接生的孩子不少,可是當老師卻還是頭一次。 身上擔負起教導她人的職責,這讓背負“三姑六婆”之名的她們感受到了來自靈魂的顫栗。 從沒有這個時刻,穩婆這個職業這么萬眾矚目過。 “如果你們愿意的話,我們府衙可以送你們去咸陽城那里進修,學習外科的剖腹產,那種方式可以把婦人難產的成功率提升到九成五。” “九成五,這么高的成功率!”穩婆們驚呆道。 什么樣的接生手段可以把難產的成功率提升到這么高?接生了一輩子的她們真的很好奇。 “所謂的剖腹產就是把難產婦人的肚子剖開,而不傷到里面的孩子,把孩子取出來以后,剪斷臍帶再把婦人們肚子上的傷口用線給縫合。”官報上有詳細介紹過剖腹產的流程,讓他們這些官方職員頭皮發麻到炸。 這種剖腹產的方式把他們這群大老爺們給嚇到了。 “這不就是開膛破肚么,這樣腸子什么的不會全都流出來么?”穩婆們問道。 “聽說不會,頂多就是在肚子上留下一道疤。” 以疤換命,絕對賺了。 “大人,如果我們真的想去咸陽城,你們會給來回花費么?”穩婆們心動的問道,有些想去見識見識咸陽城繁華和女醫們的手段,又怕她們負擔不起來回的花銷。 “如果你們想去,就來府衙報名,府衙給你們包來回的食宿。”府衙里的人道。 人口問題一直都是各個郡縣想要提升的政績,現在穩婆們如果能把婦人的難產率給降低,那來年他們郡縣的新生兒數量一定能上去。 現在朝廷對民間的政策寬松了許多,人頭稅已經下降,這樣一來百姓們自然會想著要更多的孩子。 至于百姓們之前隱藏在山林和家中的孩子們,在家里人掙到錢以后也紛紛上了戶籍,不再是一個黑戶。 因為貧困問題情有可原,讓那些人把之前的人頭稅交上以后,對那些百姓們并沒有多為難。 相反,那些明明家中富庶,有錢交人頭稅,卻不想交稅反而藏匿孩子的人自然也被各地的府衙們狠狠的收拾的收拾了一番,薅了一把羊毛用作地方財政,而后把那些孩子們都給送到了福利院。 女醫和穩婆們走遍周邊各地,向當地的女子和婦人們傳授生產時的訣竅。 “難產這回事有時候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在孕期不能把肚子吃的太大,要不然孩子個頭也大,這不就難出來了么。”穩婆們對周圍一圈圈的女子和婦人們道。 “吃胖?咱們普通人家的婦人怎么有吃胖的機會啊。”上了年紀的婦人們不禁感慨道。 “我見過不少大戶人家,衣食富足的婦人們,懷了孕后就吃的多,一不小心就把胎兒喂大了,可不就難產了,同樣的,懷了孩子后也不能多動彈和不動彈,要不然孩子也不好生。” “對,對,我記得年輕那會我懷著身子洗衣服做飯下地干活,結果孩子當即就生到了地頭里,我連床都沒躺。”過來人的婦人們不禁唏噓道。 她這一說,不少過來人都紛紛響應道,“可不是,我就說當時生孩子怎么就那么輕松呢,合著是干活的緣故啊。” “這話可不對,孕婦的運動量得適中才行,活干多了生孩子是很輕松,可是它也容易掉。”穩婆面色沉肅道。 這話一說,眾人的聲音不由瞬息,良久才有人道,“活干多了會沒孩子?” “干什么事都得有個量,要知道肚子里面的娃娃才多脆弱啊,你們這些當娘的干活,他們也跟著受累,弱一點的,可不就直接掉了么,能順利生下來的那都算孩子命大。” “是啊,我們自己能行,可是卻忘了孩子是不是能受得了累。”這個問題以前她們都沒有想過,孩子掉了,傷心幾天就又去干活了,卻不知道他們為什么會掉。 現在想來,原來那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你們現在知道也不晚,以后懷了孩子都注意點,那些小媳婦們不知道,你們這些老一輩的都提醒一點。” “陛下不是說了么,生了孩子的婦人們需要臥床靜養一個月,只有把身體給養好,之后才能更好的生下一個孩子。”穩婆道。 “這是不是就是陛下所說的“月子”?沒想到“月子”居然需要一個月那么久。”眾人驚訝道,尤其是民間的婦人們,她們生孩子不費力,基本都沒怎么休息過。 反倒是那些貴族的婦人們,會進行產后修養。 “不過為了以后能更好的生孩子,這個“月子”得坐。”婦人們道。 把從府衙培訓到的東西說給婦人們聽以后,穩婆就開始講解起了如何摸婦人的胎動。 如何隔著一層肚皮來為孩子們做各種檢查,聽的婦人們只覺的大開眼界。 對于孕婦“坐月子”還有剖腹產等各種生產知識,陸陸續續的出現在民報上面,讓看到的男人們面紅耳赤的同時,卻也對婦人們的生產有了更多的了解。 比如肚子里面的孩子幾個月大就可以接收到來自外界的信息,這個時候,孩子的父母就已經能跟孩子講話,讓知道的百姓們感到非常的稀奇。 民報的出現讓之前只是零散產后修養的“坐月子”一下擴大了規模,并且在這之后,大秦漸漸形成了“坐月子”的慣例。 向當地的婦人們傳授完自己的畢生經驗以后,全國各地的穩婆們分批前往咸陽城進修。 平坦開闊的大馬路上,行駛著一輛慢悠悠的驢車,幾位衣著樸素,打扮干凈利索的老太太撩開車簾,看著路兩邊的風景,唏噓感慨道,“沒有想到干咱們這一行的也有去咸陽長見識的一天。” “可不是,要不是咱們陛下不避諱婦人生產一事,我們哪能得到這機會啊。” 她們是誰?“三姑六婆”。 地位和之前的“九流”相當,是社會的最底層。 卻不想時來運轉,她們居然也能從偏遠地方走出來,去見識咸陽城的繁華。 就在穩婆們向天下婦人們傳授接生經驗時,咸陽城外一塊廣袤的土地正在被開墾出來。 這是趙燕歌給醫家人種植藥材的地方,占地面積寬廣,種植的草藥種類繁多,一眼望去,幾乎看不到邊際。 能支撐一個帝國的藥園自然不能小了,咸陽城這里只是其中一塊藥田。 藥材對水土有要求,這些都需要醫家人去親自查看并侍弄,畢竟一般人根本就不懂得藥材怎么種植。 “陛下,您要的水車已經做好了。”墨家和公輸家的人過來道。 水車是用來給田地灌溉的,尤其適合多水的南方,當然,北方有水的地方也適用。 第118章 南方多水,水車正好適用。 九米多高的巨大水車佇立在渭水河道,已經開始“嘩啦啦”的運轉著。 大型機器帶動的水流量非常驚人,不過一會的功夫就有河水順著管子流到了需要灌溉的農田中。 這個效率比人們打井汲水快的多,看的岸邊的百姓們歡呼不已。 當然,水車水車,自然得在有水的地方才能起到作用,從這點看,南方水車的使用率要比北方高。 水車的規模可以根據河流的大小進行調試,成品出來以后,有關于水車的精細圖紙已經送到了南方,讓正在挖渠給南方容易發生洪澇的大河分流的工人們身上為之一松。 大熱天的,正在挖河的工人們聚集在河道里面,就像是一群黑黝黝的螞蟻一般,熱火朝天工作著。 偶爾有過來販賣冰棒的商販過來,沒一會就被搶購一空。 經過數月的努力,他們的河道已經挖的差不多,現在只剩下和大河連接處的泥土沒被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