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眾人走近一看,發現不少人都聚集在機械工廠的附近,都是附近的村民們收到消息跑來這里看熱鬧。 “李村長,這個工廠什么時候開工啊?”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者向村子的村長打聽道。 如果這個工廠真的有說的待遇那么好,那他一定要天天守在著,到時候才好報名。 老村長不厭其煩道,“等里面都收拾好了,到時候我會通知鄉親們的。” 說話的老村長就是乞兒村的老者,整個村子里面都是上了年紀有些不良于行的老人和半大的孩子們,后來又來了不少婦人,可是勞動力上卻依舊捉襟見肘。 正當他們想為趙燕歌省點錢、糧的時候,趙燕歌把第一個工廠給建在了他們村子的旁邊。 第63章 工廠工人們的工資不少,完全夠他們生活,比起他們在地里種地所受到的苦,工廠內的活計簡直不要太輕松。 一些不怎么需要力氣的崗位,老村長決定留給那些老人和婦人們。 那些有心想要用余力給家里面掙錢的人,并不需要擔心會報不上名字,因為里面能工作的工作崗位很多。 三公們過去,拿出信物,說想進去工廠里面看一看,老村長不由一愣,而后連忙去取鑰匙打開工廠一側的小門。 其余人面帶羨慕的外面站著看著,三公們隨著老村長走了進去。 工廠里面,流水線等所有東西都已經準備的七七八八。 老村長道,“現在就等原材料過來了,只要原材料的數量足夠,我們工廠這邊就可以開工了。” 聽到老村長為他們講解每一條線的作用,三公們的腦海中大概勾勒出來工廠以后的樣子,他們可以想到,這里以后必定會有大量的人來人往,把這個現在空曠的工廠給徹底的填滿。 “工廠里面一般都會招哪些人?”左相關心道。 “一些輕巧的崗位,會讓老人和婦人們來做,其余的崗位有年輕力壯的青壯來做,除了小孩子和一些真正不能工作的人,工廠內基本全都會要。”老村長道。 三公心中暗自點頭,這個時候的老人可沒有退休的說法,能在年老之際還能給家里面掙錢減輕一些負擔,老人們可以說是最積極的一批人了。 更別說工廠內包每日三餐,光這一點就足夠外面的那些人擠破頭也要進來。 三公們在心里算了一下,工廠的工資在他們看來并不高,去除掉賦稅以后,也就只夠每月的家庭嚼用,可這只是一個人的工資,如果全家都進工廠里面,那加起來一年的收入可比在地里面種地強的多。 想到這,三公的眉頭皺了起來,道,“不要錄用全家,要給每個家里都留點足夠的勞動力種地。”他們怕百姓們被工廠待遇吸引,以后會無心種田,就像以前那些商人們,只是跑一趟就能賺的滿盆金缽,誰還有心思勤懇的種地。 “喏,大人。”老村長把這點記在心里面,等以后實施。 看過機械工廠后,三公們在回去的路上都閉目養神,心里在思索著工廠出世所帶來的另類沖擊。 別的不說,工廠的待遇不錯,是百姓們的一個好去處。 最大的缺點就是工廠太少,能容納的人口有限。 第二天,三公們和趙燕歌說起這件事,趙燕歌道,“先把第一個工廠做起來看看效果怎么樣,如果可行,之后就由國家出資建設更多的工廠,包括不限于畜牧、紡織、糧食等行業。” 三公們明白了,只要他們想,工廠的類型可以囊括各個行業。 不過現在就只有一個機械工廠,他們一步一步慢慢的來吧。 看過工廠,了解過后,三公們就把心思都放到了秋試的考題上,每天都要去龍衛轉轉,看看試題的印刷進度如何。 試題在龍衛內直接印刷,絕無被泄露的可能性,而暫時借住在稷下學宮的學子們每日在房內溫書寫字,心中期待著秋試的到來。 待暑氣全消,咸陽城憑空多了一絲涼意,人們已經用不上大蒲扇的時候,咸陽城三年一度的秋試即將來臨。 科舉棚處,已經匯聚了不少賣小吃和小攤位,就算那些學子不買,來看熱鬧的百姓們多多少少也會掏錢買一些,在這段期間他們往往都能小賺一筆。 天還不亮眾學子就從稷下學宮內魚貫而出,還不待朝陽升起,他們就已經來到了考場外面等候。 經歷過嚴格的搜身和檢查過后,眾學子們只身著一片單衣帶著自己的筆墨硯臺進場,不同于以往,這一次科舉棚內管飯,他們不用再帶那些干巴巴的饅頭和面餅進場。 科舉過的學子們都知道冷飯有多么讓人難以下咽。 看到完全嶄新的科舉棚,眾學子們全都詫異的瞪大眼睛,只是在考場內不讓人交頭接耳,他們只能把話憋在肚子里面,埋頭去找他們的考號。 打開房門,看到里面的布置,學子們紛紛睜大眼睛,嘴巴大張的可以塞下一枚雞蛋,這次的考號比起他們之前坐的那些考號,簡直就是是孤兒和有爹有娘的對比一樣,天差地別。 最讓學子們喜極而泣的是這次的科舉棚他們居然不用弓著腰身,有足夠的自由活動空間。 等數千學子都入場后,外面剛開始出現太陽,這個時候趙燕歌才剛起床。 他又不用考試,自然不用起那么早,等趙燕歌和百官們一同用上熱乎乎的早飯時,科舉棚內的眾考生們也迎來了一碗熱乎乎的粥飯。 粥里面的食材用料十足,很頂餓,這還是他們考試生涯這么多年,頭一次在考棚里吃到熱乎的食物,不少學子們都哽咽的想要落淚。 跟現在的情況比起來,他們當初簡直就是住的狗棚,吃的豬食,簡直就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等用完飯,上面開始發放試題和答題紙,還有用來打底的草稿紙。 草稿紙后面是需要收上去的,因為上面會有學子們的解題思路步驟,可以用來核對筆跡等。 三年一次的大考的考題量囊括寰宇百家的知識點,三天一場,一共要考五場,一共下來小半個月的時間打底。 第一題,是一道律法題,這題的出現讓不少學子都目光為之一凝,問的是和平時期律法是否應當變得寬松一些。 不同思想流派的學子對于刑法也各有各自的理解。 一名法家考生看到這題一愣,不由回想起了前幾天,他們跟一位法家少年一同探討的律法觀點,和這題基本大同小異。 那個時候他們是怎么回答的呢?有的人說和平時期律法應當寬松,亂世才當用重典,和平以后自然需要適當的減輕刑法。 也有人說律法不可輕易更改,不能因為環境變了就把律法也隨之改變,長此以往,國將不穩也。 眾人基本都是這兩個觀點,可是直到那位法家少年站出來,提出太平盛世才更當用重典,如此才能保國之安穩。 嚴晏的思想和眾人迥異,可以說是截然不同。 “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哪里,在做什么?”那名法家學子道,他是堅持法不能輕易更改的那批人,饒是同為法家出身,他也沒敢贊同嚴晏那套“太平盛世更當用重典”的理論。 因為他身單力薄,怕被儒家的人撕。 而此時,正在被人念叨的那名于秋試開考之際,被法家的一位大佬帶到了趙燕歌的面前。 “嚴晏,過來見過陛下。”右相聲音和藹道。 一個年約十七、八,不到二十的少年人聞言上前一步,腰身微躬,拱手行禮于眉心處,道,“晏見過陛下。” “坐下吧,給我說說你的法家思想。”趙燕歌讓他們兩個坐下,看向那個比他大不了多少的法家少年。 嚴晏身穿一身很具有法家特色的衣服,就差把律法寫到衣服上,神情嚴肅緊繃,一副少年老成的姿態。 別看嚴晏年紀不大,他都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爹了。 自認比他小不了幾歲的趙燕歌初次聽到的時候簡直驚呆了。 “喏,陛下。”嚴晏深呼一口氣,待理清思路以后,就把那套“太平盛世用重典”的想法說出來。 哪怕面前的是大秦的帝王也沒能更改他一絲一毫的思想,當然,太過絕對的思想有時候是不會受到上面人賞識的,因此,等把自己的思想一股腦的說完以后,嚴晏就心里緊張的等待著來自帝王的宣判。 身為積極入世的法家出身的他,是真的想讓自己的才華得到上面賞識,從而讓他能一展心中的抱負。 趙燕歌聽后面上一點波動都無,輕飲一口茶后才慢悠悠的說道,“大話誰都會說,只是你有那個實踐到底的決心么?” 他這段時間見過的人也不少,除了少數幾個,大部分其實都是夸夸其談,紙上談兵,這也是年輕人為什么需要把他們磨礪一段時間,讓他們好好的沉淀一下才能用的原因。 真正能為了自己理想而背負前行的人,真的很少很少。 “陛下請放心,晏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嚴晏堅定道。 他非常明白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有多難走,可以說是阻力重重,可是他不能因為看見了困難就選擇退縮,就是因為看到了那些困難,他才更要前行。 “既然這樣,那就做給我看吧。”趙燕歌看著嚴晏輕笑道,雖然還很稚嫩,可是嚴晏身上的法家之風濃郁,別的不說,他就算不能承擔起右相職責的重擔,也能依靠著這個性子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 對于人才,趙燕歌是不吝嗇給他們一個想要展現的舞臺的。 接到趙燕歌給予的律法任務,嚴晏不禁睜大眼睛,心“砰砰砰”劇烈的跳動著,激動莫名。 “右相,距離科舉結束還有多長時間?”感受著已經清涼起來的秋風,趙燕歌問右相道。 “還有一月有余,這場秋試才能正式落幕,陛下。”右相道。 學子們考完試,還有考官們的批卷期,前后加起來的時間可不會短。 “還有一個月啊。”趙燕歌輕聲道。 “左相那里怎么說呢?” “左相說那些人的手段雖然還很稚嫩,卻也能夠用了。”右相道。 一想到手里掌握的百官罪證,就連身為右相的他多多少少都感到了那股沉重的壓力。 也不知陛下會如何處置那些人? 心里思索著,右相出了咸陽宮,宮外,嚴晏還在等候。 見到右相出來,嚴晏連忙迎上去,行禮道,“老師。” “這是陛下給你的一次機會,你可一定要把這個機會抓住。”右相對嚴晏道。 “學生會謹慎行事的。”袖子里拿著趙燕歌給他分派的任務,說實在的,饒是嚴晏這種少年老成的性子也感到了沉重的壓力。 王田律法。 光是從名字上就能感到一股風雨欲來之勢,一旦這個律法由他來主持推行,屆時他將會成為風口中心的活靶子,將會承受來自外界所有的詆毀和風暴。 這是重擔,也是磨礪。 看到學生這個樣子,右相問他,“怕么?” “不怕,怕就不進法家了。”嚴晏道。 別的不說,哪個人會待見制定律法管束他們的人,上面的那些人先不說,底層的百姓們也見不得會對他們有多感恩,法家的地位就是這樣孤獨,嚴晏早就知道了。 “好,你有此心性,未來朝堂上面一定有你的一席之地。” “跟著,我好好給你說說陛下,讓你對陛下先有所了解。”右相道,嚴晏連忙跟上。 師徒兩人宛若閑庭漫步一般,邊走邊說。 右相需要嚴晏這個法家出色的晚輩快速成長起來,要不然等他一離開右相這個位置,法家地位受到沖擊,律法的地位有可能會不穩。 法家就是大秦律法的維護人。 “不過在陛下身邊倒用不著擔心這個問題,就算那些人想,陛下也不可能同意律法修改的。”說到這,右相不由輕笑道。 就他看到的,陛下還想推行更多的律法呢,那些想要律法寬松的人只怕會碰到釘子。 “那老師,你覺得陛下會喜歡我的思想么?”嚴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