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書迷正在閱讀:養(yǎng)了四個龍傲天后我渣了他們、天生反骨[快穿]、將軍轉(zhuǎn)業(yè)成神棍之前、我要跟鏟屎官談判、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被偏執(zhí)神明盯上后[快穿]、鏡像法則[無限流]、食魂天師、驚叫循環(huán)[無限流]、成了影帝的貓后我紅了
而季云祺也一動不動地站在他身后,帶著一點笑,甚至在想,等父親回來的時候,看到煥然一新的京城,會是什么心情。 這十年,等得也值了。 “季云祺,”蕭方忽然回頭:“賦稅這么高,這幾年的國庫收入,都花在哪里了?” 季云祺心下寬慰,展顏一笑:“公子,此事說來話長,快到中午了,要不要先去吃個飯?” 其實蕭方本來也對生活質(zhì)量要求不高,什么日子都能過去,對在外邊吃飯興趣并不大,沒有蔥姜蒜胡椒大料醬油花椒孜然辣椒,宮里做的御膳也吃得差不多了,外面的更翻不出太多花樣。 還不如下單點個黃燜雞外賣好吃。 在季云祺的指路下,他們很快進了一家酒樓,看起來有些年歲,卻也鶴立雞群般醒目,牌匾上寫著三個金色的字:明月樓。 “這里傳說是當年景德帝與楚相相遇的地方,”落座之后,季云祺介紹道:“就在這間名為‘落日’的廂房里。” “哦哦哦,”蕭方知道他說的必然是大檀之前發(fā)生的事,也不敢胡謅接茬,只緊著問:“你繼續(xù)說剛剛的問題,國庫收入。” 季云祺笑笑:“皇上,關于收支問題,皇上本該問戶部尚書才好,臣不過是粗野武夫。” 在早朝上,蕭方不是沒聽過戶部尚書說話,跟端了機關槍、子彈又不要錢似的,還沒等他理明白說的是什么事,那邊已經(jīng)說完了。 而且再怎么樣,他跟季云祺也是一起跪過大門口的交情,總比別人熟悉點。 “沒事,一事不煩二主,你就一起說了吧。” “臣僭越,臣所知也只是一星半點,改日請戶部將明細整理成冊,再拿給皇上過目。” 季云祺謙虛一句,才聊起來:“這幾年銀錢開支最大的,應當是太后宮中。” “太后?”蕭方不明白:“太后能花多少?” 難不成跟慈禧太后似的,一只鞋上綴三百顆珍珠?沒見到老娘那么奢侈啊。“不知道,太后究竟怎么用了那些錢,應該只有太后和張公公知道。其次是太后供養(yǎng)幾位大師的用度,再次便是工部修建祈福塔的費用。” 蕭方眼前發(fā)暈,合著這么多錢全都是太后一個人禍禍了?不過這倒是好解決的事。 “不用擔心,太后那邊我去看著。” 季云祺拱手謝過,才說起之前的正事:“方才在御書房中,俞相托臣問皇上,今年秋收的籍田禮,皇上如何打算?” “籍田禮?”蕭方一頭霧水:“那是什么?” “大檀先祖曾定下規(guī)矩,每年春種秋收時,皇上率百官親自到田中耕作,以鼓舞農(nóng)耕,之前幾年,皇上都龍體欠安,不知今年能不能行籍田禮?” 蕭方明白了,小皇上必然不肯干這種粗活,每年都裝病,但對他來說無所謂,甚至還覺得是個可以揚眉吐氣的機會。 別看他在這群百官面前像個白丁弱雞,可好歹幫外公干過不少農(nóng)活,是時候輪到他碾壓一把了。 “當然去!” 季云祺對這個回答并不意外。 他們說話間,小二已經(jīng)帶人過來,殷勤地為他們上齊了飯菜,蕭方客套之后嘗了一圈,明顯格外中意糖醋鯉魚這盤菜。 季云祺看著他的筷子幾次伸過去,忽然想起來,那個人似乎也很喜歡甜口的魚,每次食堂有松鼠桂魚的時候,必然會“忍痛”奢侈一次,出神了片刻才回道:“謝謝。” 蕭方這才意識到,從去陳家村起,季云祺對自己的態(tài)度似乎一直有些奇怪。 照理來說,季云祺難道不應該對他的英明決定高呼“吾皇圣明”嗎? 為什么一直都是“謝謝”? 第37章 晚安 季云祺回到府中時, 天已擦黑,晚飯早在花廳擺開,弟弟在等他一起吃飯。 自從弟弟從宮里回來, 更像個小尾巴一樣, 有空就粘著他不肯放。 他面上嚴肅,心里也忍不住心疼許久未見的弟弟, 吩咐廚房做的都是弟弟愛吃的東西, 調(diào)理了這么些時日,終于能看著那張小臉又圓潤一些。 他們一天里難得有這樣安穩(wěn)坐在一起的時間,季云祺便問起弟弟的功課和白天在宮中的見聞事宜。 沒說兩句,他猶豫一下,問道:“今天皇上說要教你的獨門絕技,是什么?” 這是他一天都始終記掛的事, 帶著一點私心和微渺的希望。 “啊?”季云楓有點為難,想了半晌才吞吞吐吐回答:“哥,皇上……他說,不許我告訴別人。” 季云祺默不作聲地點點頭, 也不再追問, 只給他夾了些菜。 季云楓心里發(fā)慌, 他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對哥哥隱瞞過任何事, 尤其是見到哥哥沉默的樣子,更是心里沒底。 皇上對他再好,也肯定比不上親哥啊,反正關上門之后, 皇上也什么都不知道。 左思右想,他索性一咬牙一跺腳:“哥,你別跟皇上說啊。” 季云祺沒攔他, 只是夾菜的手停住,卻能從有些不穩(wěn)的筷子尖上看到……自己越來越劇烈的心跳。 “叫……大海無量乾坤大挪移葵花點xue手急急如律令。” 不是空中重刀…… 季云祺像是沒有聽清一樣,不死心地又追問一聲:“叫什么?” “大海無量乾坤大挪移葵花點xue手急急如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