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大明嫡子在線閱讀 - 大明嫡子 第352節

大明嫡子 第352節

    故人還鄉,今人還在。

    聚寶山下送行官員們默不作聲。

    翟善目光遙送著詹徽的馬車遠遠離去,緩緩轉身看向面前的同僚們,雙眼漸漸的鋒利起來,只是幾下閃爍后,臉上便已經是一團和氣,滿面微笑。

    只見翟善搖搖手,輕笑道:“諸位,陛下交付我等送行太保之事已畢。今日乃是上林苑監紅薯收成之日,我等還是早些趕過去,莫要比陛下還要去的晚。本官還想嘗嘗那紅薯到底是個什么滋味呢。”

    新任吏部似乎是個很絮叨和氣的上官吶。

    這是官職卑微,落在人群后面的官員們的心聲和想法,對新任吏部的揣測。

    最前面的郁新、王儁等幾名尚書,則是默默的帶著笑容。

    “翟尚書所言極是。”

    “還請翟尚書先行。”

    翟善搖著頭邁出腳步,三兩步后,又回頭拉住了任亨泰和茹瑺兩人的手腕,面朝著為了讓路推到兩側的郁新和王儁:“幾位,隨本官一起過去吧。”

    ……

    從皇城前往神烈山下上林苑監的道路上。

    由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開道,親軍羽林衛及諸上直親軍衛護衛左右,一架沉重宏偉卻極盡簡樸的皇帝鑾駕,緩緩的行進著。

    鑾駕里,朱元璋今日只穿了一身粗布麻衣。

    如果這個時候再裝點些草木泥土,便是活脫脫的田間老農了。

    太子朱標則是一身的深藍色常服,配坐在一旁。

    朱允熥自是如今京中年輕人最喜歡的一身曳撒。

    朱元璋看著寶貝大孫子,臉上帶著掩不住的笑容,沒來由的夸贊道:“還得是這緋黃色一撒最顯吾家少年郎。”

    一撒,也就是曳撒的別稱。

    費黃色,也就是紅橙深色。不算亮眼,卻有著少年人的活力。

    朱允熥臉上帶著笑:“今日算是大喜的日子,孫兒自然也是想著這身合適些。只是不曾想爺爺您……”

    朱元璋擺擺手:“農家把式活咱會,你小子還能也會?回頭別給你爺爺我添亂,就是好事了。”

    朱允熥笑著低下頭,不由的看向自己的手掌。

    當真是好多年的四體不勤了。

    朱標這時在一旁輕聲說道:“詹少保此時應當已經離京了,百官奉旨相送,想必他心中的怨氣也能少些。”

    朱元璋哼哼了兩聲:“有怨氣才好,若不是朝政如此,咱其實還想讓他多干幾年的。現在就讓人家告老還鄉,若是再不讓人家心中有怨氣,咱就是不講理了。”

    朱標點點頭。

    老爺子登基之后,沒多少年就裁撤了丞相的官職,皇帝盡收天下權柄。

    大明朝如今也不會再提什么輔政大臣的事情。

    用人勞心,用人于人也。

    朱允熥則是低著頭,心中卻是浮想聯翩起來。

    官員是一群極其敏銳的動物,這個時候的朝中官員,大抵已經嗅到了老爺子執政的思路轉變。

    洪武十三年,以圖謀不軌誅殺丞相胡惟庸,徹底廢除丞相官職,牽連一萬五千多人,隨后繼續擴大牽連,肅清朝堂文武及淮右功臣。

    洪武二十三年,又一太師李善長與胡惟庸案有交通謀反被賜死,此后株連亦是繁多。

    只是這兩年,漸漸平定下來。

    如果不是自己的到來,去歲洪武二十六年,涼國公藍玉案也就要爆發出來,那又將是一直持續到老爺子駕崩西游之前,十數萬人被肅清株連,只為了如今的炆廢人能夠順利掌權而為。

    眼下,藍玉案自不可能再有。

    但很明顯,不論是自己,還是在老爺子心中,對文官們的不信任,從來就沒有消失過。

    詹徽以一品大員的身份榮退,只不過是開端而已。

    朝堂上人人自危之下,又有幾人會扛不住,又有多少地方會爆發出來。

    誰也不清楚。

    朱允熥終于是抬起了頭,目光平靜的看向已然在期待著今日紅薯畝產收獲的老爺子。

    屠刀依舊掌握在老爺子的手中,大明的皇權還不曾被剝削。

    甚至,朝廷遠比過往更加有錢有糧,民心向往。

    孰勝孰負?

    “臣吏部尚書翟善,與百官恭迎陛下,今日共襄盛況,來日史筆載卷。”

    當朱允熥的思緒徹底發散時,鑾駕外已經傳來了新任吏部尚書翟善的恭迎聲。

    朱允熥攙扶著老爺子起了身,卻在走出鑾駕前,被老爺子揮手推開。

    站在鑾駕最前端,朱元璋目視由翟善帶領的官員們。

    “今天不論君臣,你們也放下官架子,陪著咱這個老農啊,就在紅薯地里面刨食。”

    皇帝要當老農民,翟善這些臣子卻不敢當真了,紛紛殷勤的上前圍著鑾駕。

    另一邊,上林苑監的一旁官員,則是在監正袁素泰的帶領下,被這幫同僚們擠到了最外面的位置。

    最后沒法子了,袁素泰就將麾下的官員們都趕去了紅薯地,自己帶著兩個人候在這邊,以備皇帝隨時可能的問詢。

    朱元璋繞過眼前這一幫子的禽獸,終于是在上林苑監衙門前尋到了袁素泰的蹤跡,當即招招手,向著對方走去。

    “袁卿,這紅薯是長在里上林苑監地盤上的。你和咱透透底,這紅薯的收成到底如何?”

    說著話,朱元璋已經是拉著袁素泰的手,向著琵琶湖紅薯地那邊走去。

    留下一幫臣子,雙眼羨艷的盯著被皇帝拉手的袁素泰。

    朱允熥陪著老爹走在后面,瞧著這幫官員的模樣,微微一笑。

    “諸位,還是快些跟過去吧。”

    “爺爺可是說了,大伙可是要一起去地里刨食的。”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十石的連天臭屁

    琵琶湖算得上是一塊風水寶地。

    山清水秀,坐落在皇城的東北角。

    目下時節,琵琶湖和前湖中間松軟沙土上的紅薯地,已經被成片紫紅色枝干和漸漸由綠變黃的葉片覆蓋。

    被上林苑監雇傭的神烈山周邊的百姓,這時候已經是扛著釘耙帶著一只只的竹編籮筐等候在了紅薯地旁。

    釘耙是四齒造型,釘耙桿插在中間的兩齒頂部,外緣的兩齒則是包裹著中間的兩齒。

    典型的江南地帶農具。

    朱元璋拉著上林苑監監正袁素泰,君臣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的到了紅薯地旁。

    眼看著皇帝來了,等候在這邊的農戶們已經是惶恐不安的跪在了地上,口呼陛下萬歲萬安的吉祥話。

    朱元璋笑吟吟的招招手:“都起來吧,今天咱就是來和你們一起干活的。這塊紅薯被你們伺候的很好,今天是收成的日子,咱前二十年也是在莊稼地里頭刨食的,今天就是為了看看這收成如何。”

    說著話,朱元璋便從旁邊的百姓手中接過了一柄釘耙。

    將釘耙放在手上顛簸了兩下嘗試著手感,朱元璋嘿嘿一笑:“到底是多少年不做農活了,上手便覺得手生。”

    幾名老農簇擁在一旁,滿臉擠著笑容:“陛下是治理天下的天子,哪能做俺們這些活計。”

    袁素泰在一旁卻是衷心的歡喜著,皇帝能夠重視農桑,對他和上林苑監來說就是天大的好事。

    現在皇帝不光是重視農桑,還對紅薯的栽種格外的上心,為此已經是第二次親自前來。任上林苑監上下,便是整日里都待在泥地里,都不會再有怨言。

    袁素泰亦是取了一柄釘耙:“陛下,昨日臣帶著人扒了一個坑的紅薯,長勢甚好,比幾個月前太孫帶過來的那幾顆紅薯還要喜人。”

    朱元璋用腳踢了踢腳下的紅薯地壟,外面的沙土崩飛,露出里面黑乎乎的肥土。

    皇帝的臉上露出笑容:“你們做的很不錯,為官卻勢必親力親為,紅薯有你們盡心照料,定然產量不差,上林苑此番有功。”

    當朱元璋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翟善等人已經是趕了過來。

    一聽到皇帝還沒有刨出紅薯,就開始要為上林苑監論功,眾人心中不免就是一陣感慨。

    翟善左右瞧了瞧,卻是立馬上前,臉上洋溢著笑容:“袁監正執掌上林苑監多年,臣時常聽聞,監正便是回家都是帶著一身塵土。家中夫人為此,可是每每都會埋怨,說袁監正好歹也是大明的三品大官,還不如當初在老家讀書種田時候。”

    吏部尚書開了口,周圍一圈的官員便是齊聲附和著。

    這番話看似是在為袁素泰打抱不平,有些調侃。卻是實實在在的為袁素泰夸功,做著花花轎子眾人抬的事情。

    果然。

    朱元璋聽到這話,便瞪了翟善一眼,而后笑容滿面的看向手上滿是老繭,臉頰黝黑盡是褶子的袁素泰:“你是個實誠的人,為大明做事,咱不會忘了你的功勞。回頭讓宮中議定,給你夫人一個誥命,也算作咱感謝她的體諒了,莫要再罵咱的大臣了。”

    翟善等人立馬露出善意體恤的笑聲。

    袁素泰則是顯得有些措手不及,黝黑的老臉上露出一抹漲紅,低頭拱手:“臣微末之勞,賤內婦道人家,無才無德,哪知朝堂社稷,臣今日回家便好生的說教一頓。”

    說完之后,袁素泰不自然的抬頭看向翟善。

    翟善笑了笑,站出身:“陛下,袁監正的功勞,吏部都記著呢。今日陛下還要帶著臣等在這紅薯地里刨食,若是再不動手,恐怕要耽擱許久了。”

    朱元璋瞧了瞧這些臣子,呵呵一笑:“干活吧,一人領一條紅薯地壟,干不完的今天就莫要走了。”

    皇帝一發話,今日前來的官員們紛紛應聲附和。

    別管能不能真的手握著釘耙,將這一條條長度不下百米的紅薯地壟刨完,還不會廢了雙手,這個時候是個人都去找邊上那些百姓要釘耙,一副磨刀霍霍向紅薯的模樣。

    文華殿大學士、戶部尚書郁新,和工部尚書王儁走在了一塊,兩人并肩而行,看著已經興高采烈指揮著翟善等人分配紅薯地壟的皇帝一眼。

    王儁低聲開口:“敦本兄,你是戶部的堂官,執掌天下田畝賦稅,你說今日這紅薯到底能有多少的收成?”

    郁新接過眼前一名百姓殷勤遞過來的釘耙,在手上丈量了一下重量,亦是低聲道:“沒瞧出袁素泰今天的樣子?他可是說了,昨日剛剛扒開了一個紅薯坑,想必是不差的,說不得就和太孫當初所說的一樣……”

    紅薯大概真的是個高產的莊稼作物了。

    郁新心中卻有些糾結和徘徊,高產就代表著如果能夠在大明鋪開,百姓們日后自然能吃的更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