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節(jié)
“對啊,大半夜問我這個問題,你會讓我晚上睡不著的……”宋天宇的眼神濕漉漉的,聲音也變的黏答答。 不僅晚上睡不著,說不定第二天還要起床洗褲衩。 喬御:“行,那我白天再來問你。” 說完,他掛斷了電話。 宋天宇:“……” 等等,我不是這個意思。 系統(tǒng)再次發(fā)出一聲冷笑:“呵,直男。” 第二天,喬御就開始閱讀學習系統(tǒng)為他搜集來的資料,在學習的間隙,也在瘋狂自學大一到大四的教材內(nèi)容。 雖然在高中的時候,林楓就曾教過他一次,但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大概是因為上輩子當過學渣,這輩子在生博士的教室內(nèi)持續(xù)當學渣,喬御鮮少有驕傲自滿的情緒。 他知道自己很強,但是也知道還有人比他更強,他滿打滿算,也不過才學三年半,而世界上多的是研究了三十年、五十年的老前輩。 天賦重要,努力也重要。沒有任何成功是輕松的,哪怕是有系統(tǒng)也一樣。 換個意志力不行的人撿到系統(tǒng),哪怕是有系統(tǒng)督促,也未必能有現(xiàn)在喬御一半的成就。 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將是喬御獨立設計的第一個實驗項目。 他在高中就做過生物酶鉆井液,但那屬于拾人牙慧。若沒有路德維希在前面指路,給出大概方向,喬御可能都不知道要怎么去努力。 而后續(xù)一些實驗,也有林楓的指導。 他目前能指揮的一共有三個實驗室,一個是在天海,由王晨領(lǐng)導,另外兩個在燕京。 在他高考結(jié)束后這么長一段時間里,王晨也沒閑著,拿到了研究生畢業(yè)證,并且準備考燕大的博士生。等著早日和喬御匯合。 張開偉的基因?qū)嶒炇遥壳坝蓪ぐ采镏扑幫顿Y,一共6個人。 拿到投資后,張教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底下科研人員的工資翻了一倍。勉強安撫住了他們躁動的內(nèi)心。 這樣的話,喬御能用的人手大概是7.5個。還在考博士生的王晨算半個。 而李東偉的實驗室在中西村高新區(qū),臨近華國科學院北京分院,旗下35名科研狗分工明確,品種優(yōu)良,膘肥體壯。實驗室大門正對著高分子蛋白國家實驗室,走兩步就能去其他院士家里串門。 怎么看都像是歪瓜裂棗對上正規(guī)軍。 喬御把系統(tǒng)給他的學習資料也復制了幾分,分別發(fā)給了這批人。 喬御:這是未來打算的實驗方向,因為需要嘗試的方向過多,我打算三個實驗室同時進行實驗。你們先看看。 一周后—— 喬御:看完了嗎? 微信群里靜悄悄。 張開偉點開頭像,和喬御私聊。 張開偉:喬啊,17篇論文,還都是英文原版,一周時間,大家是看不完的啊! 他們這,有些英語不好的,光是翻譯就要一天一夜。 喬御陷入了沉默。 多年來,他一直保持著一天兩篇論文的學習速度。一開始有些累,需要不斷磕精力藥水,但是自從知識儲備量到達一定程度后,他看論文的速度已經(jīng)顯著提升。 除非是那種特別深奧的數(shù)學難題,在專心學習的情況下,只需要三個小時,喬御就能閱讀理解完一篇60頁左右的論文。 智商是理解力、記憶力等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 喬御對系統(tǒng)道:“把這批人智商也統(tǒng)計一下。” 片刻后,喬御得到了答案。平均112,只有王晨上了120,已經(jīng)是普通人里極其聰明的那一類人。 其實,在系統(tǒng)的鑒定里,大部分人智商都在95100左右。 喬御:行。那再給一周時間吧,剩下一周我?guī)Т蠹乙黄鹂础?/br> 喬御自己看完了論文。 現(xiàn)在白天除了上課,剩下的時間里,他都在自己的實驗室內(nèi),研究那臺冷凍電鏡。 要說在國內(nèi),清大的生科院院長施文教授*絕對是冷凍電鏡第一人。依靠冷凍電鏡,他曾三次在《nature》上發(fā)表文章,在膜內(nèi)蛋白酶與γ分泌酶領(lǐng)域做出重大貢獻。 施教授曾在國內(nèi)撰寫過論文綜述,回顧了華國從上個世紀來冷凍電鏡的發(fā)展史,并呼吁更多的學者進入這一領(lǐng)域。 要討論的話,施教授絕對是首選。 而燕京大學和清光大學真的非常近。 所以喬御轉(zhuǎn)著轉(zhuǎn)著,就不小心到了清光大學校區(qū)。 喬御思考片刻,給還在清大上學的鄭清華打了個電話。 十幾分鐘后,鄭清華氣喘吁吁地來了:“喬啊,你怎么來清大了?對了,我最近天天跑3000米,給你看看我的肌rou。” 說完,鄭清華舉起胳膊,秀出自己的肱二頭肌。 鄭清華從小就喜歡和喬御比較,如今在學習上是趕不上了,只好從其他方向找一點微弱的成就感。 喬御解開扣子,擼起了袖子:“你是說這個嗎?” 鄭清華:“……” 媽的,怎么好像比他的還大?? 鄭清華不動聲色套上外套:“不是,大晚上的,你來我們學校干什么?總不可能是來看我的吧。” 喬御道:“的確不是。” 雖然早就知道這個答案,但是在聽到的時候,鄭清華心里依然被哽了一下。 “你們學校生科院辦公室在哪?你說我能見到施文教授嗎?” 鄭清華:“……臥槽,我數(shù)學院的,我怎么知道!” 縱然如此,鄭清華依舊詢問了自己的學長,要到了地址。 清大校區(qū)挺大,兩個人騎著共享單車朝目的地趕去。 鄭清華問:“你找施教授干嘛?” 施文教授在他們院內(nèi)的大名可謂如雷貫耳,在十幾年前還教書的時候,被人稱為掛科狂魔,平生最煩沽名釣譽之輩,也不喜歡半灌水響叮當?shù)娜恕?/br> 喬御:“有個研究項目,有些不確定。想得到施教授解答。” 晚上八點,早過了老師們的下課時間,但施文卻依然在辦公室沒走。 作為清大生科院院長,在科研之余,總是要犧牲一些時間,來處理工作上的瑣事。 成了晚上有課的,生科院其他教授都走的差不多了。 施文正在審核院內(nèi)教授提交的科研項目。作為全國拿國家科研經(jīng)費最多的大學,學校對每年發(fā)表論文的篇數(shù),都是有硬性規(guī)定的。 這也導致學校內(nèi)大部分教授,一年四季總沒停過。往往一個項目完成,又展開新的課題。 就是這個情況下,辦公室大門被敲響了。 施文頭也不抬,道:“請進。” 木質(zhì)的大門被推開又關(guān)上,發(fā)出一聲輕響。 “施教授好。”說話的人態(tài)度十分尊敬。 施文抬起頭,看了他一眼:“我認識你,喬御。” 國內(nèi)做生物研究的,最近想不認識喬御都難,畢竟一張臉天天在相關(guān)公眾號上刷屏。 有些人覺得喬御牛逼,但也有些人覺得,喬御就是運氣好,背靠默克爾集團,換他他也行。 但是施文清楚,換這些人還真不行。 科研的敏銳度,不是說有就有的。孫瑞搞心肌干細胞搞了七八年,不也什么都沒發(fā)現(xiàn)。 施院長嘿嘿一笑,放下了手里的鋼筆:“是來辦轉(zhuǎn)校手續(xù)的嗎?” 第133章 喬御沉默了一下:“不是。” 施文低下頭, 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那你可以走了。” 喬御咳嗽了一聲:“施教授, 其實這次來, 是我有一個實驗項目和結(jié)構(gòu)生物學有關(guān), 希望您能幫忙掌一下眼。” 施文頓時雙手抱胸, 哼哼唧唧道:“你怎么不找葉勤學。” 如果此時, 在施文面前的是個馬屁精,那回答自然是“葉教授在結(jié)構(gòu)生物方面比不過您”,好讓施教授日后在酒桌上也能和別人吹吹牛。 但喬御雖遠離職場許久,卻依然深諳辦公室斗爭之精髓。 他回答道:“葉教授最近比較忙, 讓我過來找您。” 施文對這個回答勉強滿意。 “行,把你那什么東西, 拿給我看看吧。” 喬御遞上了隨身攜帶的文件夾。 施文掂了掂,笑著說:“很重啊, 功課做的挺多,讓我看看你怎么水的。” 他翻開第一頁, 看了眼標題, 喃喃自語道:“冷凍電鏡單顆粒分析技術(shù)……” 冷凍電鏡單顆粒分析技術(shù)作為結(jié)構(gòu)解析法的一種, 是近些年的熱門研究領(lǐng)域之一。 目前, 這項技術(shù)已經(jīng)能將分子量超過3000kda且生化性質(zhì)穩(wěn)定的蛋白質(zhì)解析到接近原子分辨率的水平。 但想再進一步, 進行小分子量蛋白質(zhì)的高分辨解析, 無疑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為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下, 小分子量蛋白質(zhì)顆粒在冷凍樣品中很難達到合適的襯度。 喬御給出的項目課題,是測量鏈霉親和素蛋白在冷凍電鏡下的單顆粒三維重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