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節閱讀_384
“侯顯,派人傳旨,召平王,趙王,武陽侯等共赴大寧邊軍駐營處。” “奴婢遵旨。” 侯顯領命離開,孟清和知道事情已無轉圜余地,只能奏請先到郊外點清軍卒,清理場地。 “可。” 朱棣手一揮,準了。 孟清和叩謝,起身,離開皇帝的視線,一路飛奔。 今日之后,手里這五十個人,連帶火炮火銃馬刀,九成以上的可能又要交公。 來之前,他早就料到了……咬咬牙,一切為大明! 縱然如此安慰自己,出了宮門,騎在馬上,迎著午后的太陽,還是忍不住的心酸,淚水橫流,借著飛馳的駿馬,很好的詮釋了什么叫做“淚奔”。 一同出宮的楊鐸,看到此景,饒是心硬如鐵,面冷如冰,還是控制不住的抽了一下嘴角。 興寧伯果真是國之良將,非……尋常人。 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機營 孟清和一路飛馳出城,駐扎在城外的大寧邊軍得知天子欲觀火器隊cao演,激動之余,迅速行動起來。 兩門火炮,三十支火銃,五支短銃,均被裝上改造過的戰車。 兩百騎兵,五百步卒迅速集結,各小旗口中的木哨引起了楊鐸的興趣,孟清和干脆從荷包里取出一個,遞給他。 “木哨,楊指揮應當見過。” 楊鐸點點頭,捏在手中,遞到唇邊,卻沒吹響,而是收進了自己懷中。 孟清和瞪眼,天子親軍就這樣? 楊鐸淡定自若,轉頭看向以旗幟號令軍卒的百戶,道:“興寧伯練兵,果真有獨到之處。” 有獨到之處也不能白拿東西不給個說法! 一個哨子不算什么,這種風氣不能助長! 孟清和繼續瞪眼。 楊鐸繼續淡然。 很顯然,錦衣衛指揮使的抗壓能力,不是孟伯爺能比。 孟清和眼睛差點瞪脫窗,楊指揮使仍巋然不動。 隊伍集結完畢,不遠處響起一陣轟隆隆的馬蹄聲。 錦衣衛打出儀仗,在前方引路,金吾衛羽林衛迅速清場,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或在馬上,或散布于四下,不放過任何可疑跡象。 永樂帝依舊是一身明黃—色常服,腰間的玉帶換成了金帶,懸掛的玉佩也被摘下,換做了一柄漆黑鯊魚鞘的長刀。 馬背上掛著弓箭和箭筒,以箭頭的鋒利程度來看,絕不是做裝飾用途。 以侯顯為首,五六名宦官緊隨在永樂帝身后,均是一身藍色圓領窄袖衫,胸前背后有葵花圖樣,腰束革帶,佩長刀,掛硬弓,有兩名宦官背負短槍,身材高大魁梧,古銅膚色,面容硬朗。除了沒有胡子,比邊軍更顯彪悍。 將馬韁交給親衛,孟清和步行上前,目不斜視。盡量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還是忍不住的眼紅。 身為大明的宦官,需要這么勇猛彪悍嗎?需要嗎?!這讓純爺們怎么活! “陛下,火器隊已齊備。” “好。”永樂帝抬臂,馬鞭遙指前往一處開闊地,已有邊軍立起木板和草人,還有數處石堆,“便擇此處演練?” “回陛下,正是。” “可。” 朱棣點頭,孟清和立刻下令輔兵將火炮推往預定處。考慮到觀看者的角度和安全問題,原本設定的炮位做了改動,兩門火炮減至一門,火銃兵后增加了騎兵,為首三名騎兵各負一支半壁長的短銃。 這樣的排兵布陣很是稀奇,不只朱棣,一同前來的朱能等人也是滿面疑色。 火炮不是搭載于車上,而是在兩側裝有木輪,以輔兵推動。目測至少兩百斤以上的重量,竟不需駑馬,以人力即可運行自如? 更甚者,火銃可在馬上使用? 太多的問題,一起涌上,朱能和張輔等武將均是滿腦袋問號,“陛下,這……” “暫且細觀。” 朱棣抬起右臂,止住了朱能的話頭。 他想問的問題一樣多,現在還不是時候。 孟清和請示cao演是否開始,朱棣點頭,“可。” “遵旨!” 身為火器隊的創建者,孟清和不能置身事外,打馬上前,立在隊伍中,抽—出新佩的長刀。 刀鋒一亮,又是讓張輔等將領一陣眼紅。 好刀! 看看興寧伯手里的,再看看自己的,不免心中火熱。 若是能得一把,就不虛此行。 刀身平舉,炮兵已填裝子炮。 令旗揮下,戰鼓聲響起。 伴著轟然巨響,一陣火光從炮口射出,立在百米開外的石堆木板已然塌落,幾點火星引燃了木板,火光迅速燎原。 三聲炮響之后,列成三排的火銃手越過火炮,瞄準木靶草人,前排發射,最后一排填裝火藥鐵丸,中間傳遞火銃,以保證射擊不斷。 三段式射擊法,朱棣早已知曉,但大寧火器隊明顯有了改進,且更為嫻熟。 五輪齊射之后,兩排火銃手調換,五輪之后再換,立在前方的草人和木人無一不傷。火銃性能優良是其一,火銃手技藝熟練更為重要。 “大寧邊軍果然驍勇。” 大寧雜造局制造的鳥銃性能雖優于明軍現有火銃,但連續發射十五次已接近極限。 銃身熱得燙手,不炸膛,也有將人燙傷的危險。 “火銃散,騎兵沖鋒!” 號令以鼓聲和令旗傳達,三排火銃手迅速向兩側散開,散開時沒有轉身,而是橫托火銃,目視前方,依序后退,此舉又讓觀看的朱能等人眼前一亮。 不過瞬息,火銃手已讓開道路,五十名身著皮甲的騎兵,列成錐形,轟然發起了沖鋒。 大寧騎兵以兀良哈及邊軍精銳為主,待遇極優。自永樂三年,歸附的草原部落和野人女真接連成為兵源,競爭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