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節閱讀_342
得到冊封的女真各部首領同樣躍躍欲試,隨時準備跟在兀良哈身后撿漏。這項業務,建州衛指揮使呵哈出最熟。 牽一發而動全身是什么樣的概念,孟清和總算見識到了。 一系列變化,竟都是一支望遠鏡引起的,別說草原上的壯漢,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只能說,太聰明,想太多,在某些時候,并不是件好事。 值得高興的是,從二月到五月,沈瑄都要留在大寧,接替孟清和和大寧都司,掌管大寧雜造局。 在沈瑄掌管雜造局期間,制造出單筒望遠鏡的工匠都被遷出戶籍,另外造冊。 孟清和知道,等沈瑄離開大寧,這些工匠也將一起離開。好在他們都帶了徒弟,師傅走了,徒弟總能留下,也算是個安慰。 不想定國公卻搖頭,徒弟也要一起帶走。 孟清和瞪眼,“國公爺,過分了點啊。” 沈瑄挑眉,“此為皇令,瑄亦無法。” 孟清和磨牙,朱家人不厚道! 沈瑄順毛,在孟清和耳邊低語幾句,孟清和眼珠子轉了轉,嘿嘿一笑,突然挑了一下沈瑄的下巴,“子玉此計甚好。” 膽大包天,撩撥國公爺的后果,興寧伯兩天沒去衙門,公務全部在家中辦理,大部分都是定國公代筆,他的力氣,僅夠拿起官印,蓋戳了事。 孟清和曠工期間,明朝邊軍晝夜巡邏,瓦剌和韃靼在草原上調兵遣將,兀良哈和女真各衛隨時準備撿便宜,邊塞之地風起云涌。 與此同時,抵達南京的鄭和船隊,在入城時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船隊成員除外,跟隨船隊前來的番邦使團和海商,著實讓京城百姓驚喜一把。 進獻大明天子的大象,馬匹,犀牛,豹子,孔雀,或被象奴牽引,或被裝在精致的籠子里,招搖過市。穿著不同服飾的使者和商人,同樣在被圍觀的行列。 初次來到大明,見識到南京的繁華,番邦之人無不驚嘆。 寬敞的街道,鱗次櫛比的房屋,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番邦的使臣和部分商人尚能自持,跟在隊伍中的迪亞士卻是瞪圓了眼睛,嘴巴成了圓形。 這就是黃金之國的京城?神啊! 路過出售絲綢的商鋪,迪亞士差點撲上去膜拜。 能換來無數金幣的絲綢,竟然就這樣公然出售?神啊! 這個一驚一乍的紅毛夷人引起了不少南京市民的注意,不是因為他奇特的發色和長相,只是他的表現,著實像在耍猴戲。 自洪武年間,幾乎每年都有番邦使團到大明朝貢,也有遠道而來的商隊,其中不乏高鼻深目,膚色和發色不同的民族。大明的百姓見多識廣,不過是個紅毛的夷人,不算驚奇。 前宋的海上貿易發達,蒙古鐵騎曾打到歐洲,洪武初年,邊塞軍隊中仍有羅剎人的后裔。又有鄭和船隊七下西洋,明朝中后期,朝廷和民間對海外世界的了解遠超后人想象。 明朝留下的史書中,不乏對歐羅巴各國的記載,這與幾百后見到洋人都要當成妖怪的某歷史時期完全不同。 如此輝煌的王朝,在后世留下的黑材料卻遠超當時的功績。 著實令人難以想象。 苦思冥想,余下的,唯有一聲嘆息。 朝貢的使團被安排住進會同館,同行的商隊沒這么好的待遇,只能自己找客棧安置。 鴻臚寺和行人司異常的忙碌,戶部上下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朝貢的使團和進京的商人都帶著大量的貨物,光是進貢,根本不需要這么多,很明顯,他們是到京城來做生意的。 戶部尚書夏元吉主張,要做生意可以,必須交稅。 禮部尚書李至剛奏請,做生意之前,必須辦理相關手續,不辦手續,私自擺攤設位,定要加倍罰款。 刑部尚書鄭賜握拳,不辦手續不納稅的,罰款之外,還要按照法律嚴懲,扔大牢里去住一段時間。 兵部尚書劉俊舉雙手贊同,抓人時,兵部可以幫忙。 吏部尚書蹇義和工部尚書黃福站在一邊,或點頭或搖頭,手挽手充背景打醬油。 “卿家所言甚是。” 永樂帝表揚了夏元吉和李至剛,拍板決定,辦手續領牌子交費,做生意交稅,不按規定辦事罰款進牢房。到大明的地盤上,就要遵守大明的法律,沒道理賺了錢不交稅,拍拍屁股走人。 換做一年之前,永樂帝絕不會做這樣的決定。 現在,皇帝表示,朕不差錢,可送上門的金銀也沒往外推的道理。 促成朱棣這種轉變,朱高煦和朱高燧居功至偉,連留在南京的朱高熾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兩個弟弟都成了實干派,朱高熾也痛定思痛,開始轉變思想。堅定立場,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奮勇向前。即便仍有拉后腿的,還是能讓老爹看到他的努力,對他改觀。 只不過,令平王就藩的命令一直未下,朱高熾想同弟弟們一樣大展拳腳,還有待時日。 文官負責安排接見使團和向商隊收稅的各項工作,每日里忙得不可開交,說話都帶著火氣。 勛貴武官們卻是整日笑口常開,排隊到有司領錢。 金銀香料,奇珍異獸,各地特產,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成國公朱能對一柄大食彎刀愛不釋手,魏國公徐輝祖拎著兩把倭刀互砍,斷了也不心疼,武陽侯徐增壽拎起一只半大的豹子,絲毫不在意半空中撲騰的爪子。被調回京的鄭亨跟著張輔來湊了一回熱鬧。張輔很大方,直接出讓兩箱香料。 東西成箱的往家里扛,五軍都督府上下,幾乎像在過節一般。 有皇帝手中的小冊子作為分配標準,領多領少,大家都心里有數。 不在京中的藩王,有專人看守隨船的貨物,上交三至五成之后,利潤仍相當可觀。 丁千戶帶回的貨物足有兩船,除了孟清和要求的工匠,還有各種糧食和作物種子以及一些當地的礦石,反倒是香料和金銀一類帶得少些。 起初,許多人對丁千戶此舉不以為然,后來,見鄭和同王景弘也下令船員仿照行事,才隱約猜到這里面有文章。 無奈孟清和的信被鄭和貼身收藏,知道內容的除了他自己,只有丁千戶和王景弘。其他人想知道深層次的意義,只能開動腦筋,自己猜。 隨著鄭和船隊歸來,南京城熱鬧了整整一個月。 朱棣聽聞了航行途中的詳細回報,看到收入國庫內庫小金庫的金銀珍寶,心情大好。 從鄭和口中得知安南的實際情況,也沒能影響到他的好心情。下詔斥責安南胡氏時,臉上仍帶著笑容。這讓終于可以回國的安南使團成員心驚不已,有人當場嚇得暈了過去。 人言明朝天子刀槍不入,乃真龍降世,闖萬軍之陣如同兒戲。 如今,明朝天子在笑,一定是決定對安南動兵了,而且有必勝的把握!如果情況屬實,還抵抗什么,不跪地求饒就只能洗洗脖子等著挨宰! 安南使臣捧著詔書,對其他團員說道:“胡氏本為陳氏之婿,謀國篡位,侵犯上國,實是自取滅亡。” 言下之意,胡氏就是條破船,不早點下來,還往前湊,肩膀上扛著的不是腦袋,是石頭。 眾人紛紛點頭。 陳氏才是正統,大明才是靠山。回國之后必須眼睛放亮,為一家老小也不能行錯一步。 安南使團啟程歸國時,丁千戶也離京北上。 迪亞士跟在隊伍之中,沿途被敲暈數次,才終于安靜下來,不再叫嚷著要留在南京,覲見明朝皇帝。 對這個夷人提出的要求,軍漢們都感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