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節閱讀_337
看著遠去的小船,船長冷笑一聲,這樣的傻瓜會發財?簡直是白日做夢。 好在船長指給迪亞士的方向是正確的,沒過多久,迪亞士就看到了陸地,還遇上了大明巡海的舟師,但這并不意味著好運。 船上的明軍見他揮舞著雙手,大喊大叫,狀似瘋癲,誤以為是海賊,壓根不聽他的解釋,或許也是因為聽不懂,立刻向他發動了攻擊。 頃刻間箭如雨下,小船翻覆。 “我以為會葬身在遙遠的東方大海,只能不停的向神祈禱!”迪亞士緊握雙手,臉上又露出了夢幻般的的笑容,“神是仁慈的!” 通譯:“……” 丁千戶:“……” 被商船扔下,遇上大明舟師,被當成了海賊,竟然還能活下來,最后還被船隊救了,該說這人倒霉到家還是好運逆天? “問他到大明來做什么?” 迪亞士立刻從懷中取出一本被海水泡得不成樣子的《馬可波羅游記》,道:“自從讀過這本游記,我一直夢想著書中的黃金國度,夢想著能夠來到東方,親眼證實書中所寫的一切。” 聽了通譯的轉述,丁千戶皺眉,眼前的迪亞士,讓他想起了孟清和口中的“冒險家和殖民者”。 當時,興寧伯為他踐行,難得在席間喝醉了,口中冒出許多陌生的詞,丁千戶也有了醉意,記得的并不多,若不是迪亞士口中的“黃金國度”,他壓根想不到這些。 回憶的閘門打開,想到孟清和口中的歐羅巴人都是些什么貨色,丁千戶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他曾問過興寧伯,是如何得知這些。 興寧伯的回答是,在鄉間時,偶遇海外歸來的先宋遺民。 心中仍有疑惑未解,丁千戶也沒有繼續刨根問底。官場經驗告訴他,需要裝糊涂的時候,最好不要太聰明。 興寧伯不是會打誑語的人。 那么,眼前這個佛郎機人,就是那些為了金幣和香料不擇手段的歐羅巴強盜? 迪亞士聽不懂丁千戶的話,卻能看明白他的表情,不理解為何他突然收起了笑容,如此不善的看著自己,卻也是乖乖閉上了嘴,不敢繼續抱怨。 “看好他。”丁千戶很想現在就把迪亞士扔進海里,轉念一想,還是先帶回去給興寧伯看看,真沒用處,再殺也不遲。 “是。” 軍漢應諾,丁千戶又低聲吩咐幾句,軍漢連連點頭。 “千戶放心,標下定然看好此人,不許他踏出船艙一步!” “恩。” 丁千戶點點頭,帶著通譯離開了。沒過一會,有船工給迪亞士送來了餅子和咸菜。 咸菜里有rou末,餅子還是熱的。 哪怕在大食的商船上,付了食宿費,迪亞士也沒享受過這般待遇。拿起餅子,一口咬下去,頓時熱淚盈眶。 神啊,沒有石頭,沒有谷殼,而且是軟的! 不愧是黃金國度,給落難者的食物都是如此豐盛! 迪亞士開始狼吞虎咽,享受二十八年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餐。 在歐洲,普通的貴族也未必能吃得這么好。 不用懷疑,十五世紀初,正處于歐洲中世紀末期,不洗澡是常態,能吃飽是神的恩賜。 國王和大貴族吃的面包還會夾著谷殼,平民吃的黑面包,絕大多數硬得可以砸死人。每次用餐,斧頭和砍刀都要備好,用途只有一個,砍面包。 這絕不是夸張。 比起有專人負責城市衛生,疏通下水管道的大明,此時的巴黎還臭氣熏天,走在路上,踩到不該踩的東西,不慎中招的幾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華麗的古堡,高大的騎士,浪漫的宮廷? 抱歉,那都是傳說中的神話,需要在夢中才能實現。 現實是,不到一米七的鐵皮人,蚊蠅滋生的石頭要塞,以及不洗澡的國王和王后。宮廷舞會倒是有,但看到穿著光鮮,頭發里卻爬著虱子的貴婦,當場就能倒足了胃口。 迪亞士的感嘆是真誠的,他甚至是懷著感恩的心情吃完了這餐飯。 不會用筷子,直接上手。 吃完,碗盤比洗過還要干凈。 負責監視他的軍漢看得眼角直抽,干脆走出船艙,門一關,眼不見為凈。 鄭和的船隊繼續向安南行駛,為宣揚國威,也為探查安南的真實情況。 到南京政治避難的陳王子成日里哭訴,請求上國派遣軍隊,助他恢復舊統。 朱棣斟酌再三,幫助陳王子復國并非不可,但也不能只出力不要好處。 君臨萬邦,仁德寬厚的面子要撐,虧本生意卻不能做。 大明出人出錢,好處卻姓陳的一個人得,當他是冤大頭嗎? 明朝出兵助陳王子討逆復國,可以。 出兵之后,安南也必須有所表示。在出兵之前,同樣需要確定陳王子的身份。如果是個騙子,笑話可就大了。 于是,鄭和下東洋的行程中多了一個安南。 安南胡氏國王派遣的使團進京朝貢,在朱棣的安排下,陳王子出現在使團面前,同陳王子一起流亡大明的安南大臣裴伯奇,當殿厲聲喝問安南使臣,上演了一出好戲。 確認了陳王子的身份,接下來只等鄭和船隊回航,了解安南的真實情況,即可做下一步的準備。 在此期間,永樂帝抽空見了日本使臣一面,接受了日本的朝貢,表揚了日本將軍源道義很識時務,賞下金銀羅綺,對來訪的使團成員也加以賞賜。 帶來的二十多個倭寇,永樂帝下令交還日本,令其自行處置。 “陛下隆恩,下臣不勝感激!” 使團領隊感激涕零領,下拜叩頭,帶著明朝天子的賞賜啟程歸國。 走到寧波,等船的時候,使團眾人為換更多的絲綢茶葉,將隨身的武士刀都賣了。 東西多了,二十多個倭寇便顯得累贅。使團成員集體表決,不需要將這些人帶回日本,可以就地解決,全都殺了。獻上茶葉和絲綢,想必將軍也不會怪罪。 領隊抱著胳膊,考慮片刻,點頭,好,就這么辦。 武士刀賣了,砍不了人,捆石頭扔海里,也不保險。 干脆堆起柴火,架上大鍋,全都蒸了。 二十多個倭寇的慘叫聲傳出很遠,點火的日本人卻不見一絲猶豫。 “護送”這批日本使團的衛所官軍無不皺眉,倭人如此兇殘,一旦成勢,必是大患! 聽聞回報,朱棣沉思良久,召集近臣商議。 禮部尚書李至剛言,倭人未經許可,在大明販售倭刀,屬違法行為,應詔斥日本將軍,予以嚴懲。 朱棣搖搖頭,“卿只看到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