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節閱讀_331
推舉賢能? 上山下海也未必能再找出一個興寧伯。即便找出來,沒有定國公的支持,沒有漢王和趙王的大開綠燈,想在大寧有所作為也不是件容易事。 坐在龍椅上,永樂帝一下一下敲著手指,瞇著眼,抖著胡子,說啊。怎么不說了?奏疏上引經據典,要見真本事的時候就蔫了? 大寧都司上下串通一氣,圖謀不軌? 簡直是笑話!當錦衣衛北鎮撫司是擺設? 開互市,辦儒學,提高邊軍待遇,招撫化外邊民,一件件,一條條,早已寫成奏疏和錦衣衛的條子擺在御案之上。 信不過興寧伯,還信不過自己的兒子? 洪武帝能將二十多個兒子分封出去,給他們軍隊,令其鎮守一方,就是因為在老子跟前,做兒子的永遠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如朱棣這樣的猛人,不也是等老爹大行之后才敢造侄子的反? 以朱高煦和朱高燧,更不敢輕易在朱棣面前玩心思,何況還要再加上一個沈瑄? 給儒學和邊軍的獎勵,都是大寧都司發的,名義上,卻是天子的恩賞。 學子和邊軍感激大寧都司不假,忠誠的卻仍是他這個天子。 從錦衣衛送回的密保可以看出,興寧伯清正廉潔,朝廷發給他的寶鈔,多以天子之名又發了出去,這讓永樂帝十分感動。 不想著摟錢,卻為國散財,這得有多高的思想覺悟! 至于孟清和派人隨鄭和船隊下東洋,計劃同東洋各國互通有無一事,被永樂帝直接無視了。 “用人之道在得其心。體其情,恤其弱,人有感恩之心,如此,再圖其功,未有不得其力者。” 這番話是朱棣講給兒子聽的,如今看來,卻是要再提點朝臣一番。 能不能體會其中深意,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有造化的,必將得到重用。 腦子轉不過彎來的,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就只能一路后腿,徹底被同僚甩在身后。 暫時壓下朝堂上的聲音,朱棣再次召見楊鐸,隨即,錦衣衛北鎮撫司做出了一番調動,隨同孟清和北上的錦衣衛回京述職,其后再前往山西,云南,福建等地公干。 楊鐸親自帶人前往北京,再往大寧,開原,宣府,傳達天子敕令。 朱棣掛心的,不是孟清和等人的忠誠問題,而是要清查某些不安定因素,揪出一些背后勢力安插在幾地的探子。 部分機密之事,北京巡按御史都未上報,朝中的一些人是如何得知? 李景隆和邱福被彈劾的風波尚未過去,朱棣始終有個猜測,卻一直沒能得到證實。 他需要確認,即便有丁點的蛛絲馬跡,也不能放過。 朱允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本該死去的人,不應該再活過來。朝堂之上,懷有異心的人也必須盡早處置,下獄的下獄,罷官的罷官。 他已經殺了不少人,如果硬要和他作對,妄圖動搖他的江山,他不介意再次舉起屠刀。 既然早已血流成河,多掉幾顆人頭又有何妨。 永樂二年十一庚戌,孟清和再得天子厚賞。 同日,定國公以巡視邊塞的名義到訪大寧,同興寧伯就戍衛和屯田等多項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隔日,定國公出發繼續向北,興寧伯再次告假。 大寧都指揮使司上下深感興寧伯為國之心,徹夜cao勞,實乃吾輩楷模。 面對屬下敬仰的目光,孟十二郎的心情很是難以形容。 該不該解釋? 考慮半晌,最終得出了否定的答案。 還是繼續誤會下去吧。 十一月丙辰,鄭和船隊送回消息,鄭和以明使的身份見到了日本將軍源道義,宣讀了天子的詔令。 源道義跪接詔書,并已下令緝拿倭寇,保證嚴查邊民入寇大明一事,還表示,他本人十分敬仰大明,將派遣使臣到大明朝貢。 信使到京時,日本的使臣團隊已經在前來大明的路上。除了供上的方物,隊伍中還有二十多名倭寇,將押送到南京,交由大明處置。 得知消息,朱棣很高興,令禮部賜源道義金印,寶鈔,彩幣,以示獎賞。 好事似乎是一樁連著一樁。 十一月丁巳,翰林學士解縉等四十七人,獻上奉皇命修撰的書籍初稿。永樂帝大喜,賜書名為《文獻大成》,重賞了參與修書的解縉等人,并賜宴于禮部,對解縉等大加表揚。 負責監督工作的道衍和尚對這部初稿很不看好,提醒過解縉,無奈解縉不聽,還是將書獻了上去。 道衍無法,只能在賜宴之后覲見了永樂帝,甭管怎么說,監督的責任他是盡到了,那幫清貴的翰林不聽話,真不是他的問題。 果然,道衍的預料沒有錯。 在大致翻閱過這部《文獻大成》的內容之后,永樂帝臉黑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子之怒 啪! 一卷書稿被狠狠的摔在了地上,暖閣內的宦官和宮人頓時噤若寒蟬。 白彥回大著膽子探頭看一眼,隨即躬身低頭,額頭冒汗。 皇帝很生氣,誰敢這個時候冒頭,絕對和找死無疑。 “豎儒,安敢如此欺朕!” 永樂帝坐在御案后,牙齒磨得咯吱作響,怒氣值不斷攀升,臨近爆表。他可以容忍解縉的某些投機行為,卻不能容忍他不認真做事,不好好干活! 他下令修的是一部足以留存后世的典籍,結果翰林院獻上來的是什么? 當他不識字嗎?敢這么糊弄他?! 嫌脖子上扛著的東西太沉了,想挪挪地方? “白彥回。” 皇帝叫人,不能再裝背景,白彥回立刻上前,恭聲道:“奴婢在。” “把解縉給朕叫來!立刻!” “是!” 白彥回退出暖閣,叫來兩個小宦官,問清解縉和黃淮今日入值文淵閣,點了點頭,當即帶人前往。 值房內,解大學士正同黃編修對著即將送往大寧的敕令皺眉。 文淵閣七人中,黃淮掌制敕,深知天子對興寧伯和定國公的厚待。賞賜不斷,隔三差五還要發敕令表揚幾句。這段日子,朝中因大寧都司掀起的風波未平,送往大寧和北京的錢鈔布帛卻不見減少,甚至有增加的趨勢。 放下筆,看著新擬好的敕令,黃淮同解縉相識一眼,都不免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