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子攻略_分節閱讀_151
這件事怪不了林彥弘,但李景承也不能明目張膽地怪皇宮里那位,最后只能拿自己發脾氣,愈發不說話了,也不在房中玩耍了,昨夜抄了一遍林彥弘殿試的卷子,今天又開始抄心經。 林彥弘相信他肯定知道自己進屋了——裕王世子可機敏了,更何況外面還有影衛。 他默默走到李景承的身邊,看他寫字,挽起袖子,任勞任怨地幫他磨起墨來。 李景承微微抬眼看了看林彥弘的手,終于停了下來,把筆擱到一邊。 林彥弘見狀,溫聲道:“晚上在哪里用的晚膳?又是跟惠王世子他們一起?” “沒有,一個人。”李景承回答道。 林彥弘聽出他語氣還很郁悶,不禁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腕:“都吃了什么,跟我說說。” 然后不喜說話的某位世子殿下,就一個詞一個詞的,老老實實地把自己晚膳的內容說了一遍,沒有一點覺得這個問答十分傻氣的感覺。 雖然眼前這家伙已經越長越高大,但林彥弘還把他當個孩子,再加上有小狼崽子會撒嬌,所以對李景承說起話來,自然而然就帶著一些寵愛和隨時隨地都在哄人的意味。 對此,裕王世子表示極其受用,所以就算回答一些明顯是岔開話題的問題,也甘之如飴。 林彥弘聽了連連點頭:“世子府的伙食這么好,聽著就讓人羨慕。” “跟我住。”某人想也不想,立刻提出建議。 林彥弘聞言,嘴角微翹:“傻話,我又不是世子府的長史,怎么跟你一起住?” 他說完,就把李景承剛剛默的心境拿了起來,看了一遍:“說起來,悟覺大師今年冬天,也會來天京小住吧。” 自那一年今上忽而召見諸王,太后請華音寺高僧入京做法事,之后每年的冬天,悟覺大師都會到天京,暫住宮中。 除了第一次,后面的行程都是比較隱秘的,只因為林彥弘一直跟大師保持信件來往,對方并沒有瞞著林彥弘自己的行程,免得他遲遲得不到回信會擔心。 林彥弘雖然不知道梁帝的夜魘癥越來越嚴重,才不得不請悟覺大師來天京,但他也猜到,悟覺大師忽然頻繁地離開華音寺,多半是跟今上有關。 他和李景承在一起的時候,一般盡量避免提到這方面的事情,免得遇到什么皇族辛秘,讓李景承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會有些為難。 林彥弘相信,該讓他知道的,李景承決計不會瞞著他。 至于那些李景承不會主動提及的事情,要么就是與林彥弘完全沒有關系的,要么就是讓他知道了也并沒有好處的事情。 及第之后,林彥弘給悟覺大師送了信件,算算日子,也快到巫山了,所以他想起來就隨口問了一句。 畢竟在幾年前離開巫山之后,林彥弘就再也沒有見過悟覺大師,頗有幾分想念。 李景承一邊點頭,一邊從林彥弘手里把那心經拿了過去,揉成一團丟開去。 林彥弘笑道:“寫這么辛苦,不是白寫了嗎?” 他見李景承束發的發帶有些松,就伸手幫他重新系了下:“你既然真不喜歡這個表字,不用它來叫我不就好了?” 林彥弘忽而想到了什么,笑得更加明顯:“殿下不若跟彥思一樣,喚我做哥哥如何?” ——能占裕王世子的便宜,恐怕普天之下也只有他林彥弘可以了。 李景承聞言,捉住了他的手腕,目光沉沉地盯著他看。 林彥弘回望他,卻總是被那種專注的眼神看得有些心慌,于是斂了笑意,想抽回自己的手。 可惜動了一下,沒成功,再動又怕這家伙不高興,只能眼神瞟到別的地方,胡亂承諾了一句:“總之你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咱們當那表字不存在就好了。” 剛剛還說被今上取字是件榮耀的事情,現在又要把它“當不存在”,某人一點也沒意識到自己“翻臉無情”的程度,比起某個在佛寺長大的小狼崽子,也不逞多讓了。 …… 大概是林彥弘哄人哄到位了,起碼之后裕王世子再沒有因為這件事而氣悶了。 晚上的時候,李景承再不老坐在書桌前抄抄寫寫,更多的時候是變成狼形,賴在林彥弘身邊玩耍,就好像過去一般無憂無慮起來。 林彥弘自進京以來,也只有最初幾天被表兄帶著出去“見世面”的時候放松了些。 后來一路為了會試、殿試林彥弘滿頭苦學,之后又有金殿傳臚、授官和恩榮宴,總之事情累累,讓他好不疲憊。 如今暫告一段落,林彥弘難得在家中休整了幾天,又有小狼崽玩……咳咳,是陪著小狼崽玩,過得十分愜意。 他自己是放松了,但有人卻因為他放松不了。 鴻臚寺卿齊光嚴這段時間為了侄子和兒子的任調多方謀劃,但真正讓他不得不小心謹慎、絞盡腦汁的,卻是對林彥弘這個外甥在京中的安排。 庶吉士的考核之后,二甲第一的陳宇峰等數名新科進士也如林彥弘和趙廣穎一般進入翰林院。 只不過庶吉士是暫時進入翰林院,一甲三人卻是直接授官——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庶吉士的任期一般為三年,期間會有翰林學士院中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之以各種知識。 三年后,在下次會試前,翰林學士院會對院內全部庶吉士進行考核,稱“散館”。 其中成績優異者可留任翰林,授編修或檢討,正式成為翰林,也就是所謂的“留館”。而其他人等會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或者被派到各地方任官。 總得來說,庶吉士們起碼還有這三年時間作為緩沖,可以慢慢熟悉朝廷,慢慢上手。 但翰林學士不僅要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還要修書撰史,為皇室成員侍讀,早就有“天子私人”之稱。 在分工上,學士起草任免將相大臣、宣布大赦、號令征伐等詔制,稱為內制;中書舍人則起草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稱為外制。 所以翰林院也就漸漸成為養才儲望之所,幾乎成為閣老重臣的必經之地。翰林學士地位清貴,常被視作“儲相”。 但“儲相”這名頭,可不是白白擔的。 林彥弘再如何優秀,也只有十六歲,比起馬上要行冠禮的狀元韓齊來,更要引人注目,再加上恩榮宴上的那一出,更是令人很難不在意。 說林彥弘是在各方關注下入朝為官,一點也不夸張。 齊光嚴雖是朝廷的三品大員,統執鴻臚寺各項事務,但也無法伸手進翰林院這等機要之處,所以現在對林彥弘的照拂,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