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國]_分節閱讀_125
書迷正在閱讀:我和死敵的糧真香 完結+番外、孽海(骨科1V1)、詭行天下、從弟弟到男友再到老公、快穿之女配上位記、重歸、每天懵逼全世界[劍三+修仙]、帶著男神穿六零、[修仙]頭疼每一天的少萌主、被我干掉的魔王來找我復仇了
李睦和周瑜攜孫紹也不帶親兵護從,只劃一條小舟,載幾卷竹簡,飄然而訪。 竹屋草舍,碧色蔥嶸,岸邊站著一名身材高大,樣貌斯文的年輕人一身青色細麻長袍,他們的船方靠到岸邊,就朝他們拱手致意:“博陵崔鈞,見過吳侯,見過州牧?!?/br> 荊州牧雖然是李睦,但這荊州境內大小官員的任命,還多半是周瑜一手cao辦的,李睦頂多挑幾個眼熟耳熟的名字勾出來。這博陵崔氏,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過崔氏子弟都以閑散之人,無心政務為由拒絕出仕。但李睦剛通過徐庶表示有意讓孫紹拜在龐德公門下,素與龐德公素有往來的崔鈞崔州平倒是主動表示可來州頭相迎,從中引見。 既不想孤注一擲站明立場,也不愿得罪了李睦,崔氏一族的取舍應對,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士族對于李睦為荊州牧的態度。 一葉扁舟,乘風乘水,看似優雅瀟灑的畫面其實半點都沒有想象當中的意境。 小舟不比戰船,吃水淺,船舷低,只要人在船上稍稍一動,就能帶起一陣毫無規則地左右搖擺,水花拍打著船舷,幾欲漫進船里來。 李睦是只旱鴨子,騎得了馬卻下不得水。被晃了半晌,雖不至于暈船,卻一時不禁有些腳步發飄。 相比之下,孫紹這個小家伙從小出生在水鄉里,倒是半點都不怵。提著衣擺,當先從船頭躍下,先匆匆朝崔鈞回一禮,然后轉身向李睦伸出手:“二叔小心腳下。” 周瑜輕輕一笑,一手撐住竹篙,借著微微側身的動作,不動聲色地騰出另一手穩穩托住她的背脊。 前面由孫紹扶著,背后又有周瑜托著,李睦慢慢起身,慢慢下船,站穩了腳步,方才向崔鈞拱手。 崔鈞的目光在孫紹身上一掠而過,目中透著幾分出乎意料地驚異之色。他們幾個知交平日里論及天下之事,說到江東這對叔侄時,多半都以為憑孫權的軍功名望,他的讓位之舉孫紹未必能領情。但此時孫紹回身攙扶李睦的動作實在太過自然,若是真心如此,則此子重情而性端,確是可教之才。而若只是做給他看的,這點年紀就能有如此城府,此子將來……也必能有一番常人不能及的成就。 感覺到孫紹有點緊張,李睦很自然地摸了摸他的頭,將他被風吹得微亂的額發理了理,這才與崔鈞寒暄:“久聞崔州平才名,今日得見,實在有幸。” 崔鈞心里已然判斷出這叔侄兩人之間的關系如何,笑容疏朗,連道不敢,又向最后下船的周瑜施禮:“吳侯沖齡便有開辟鹽田之決斷,活民無數,富一郡而充一州,州牧又不戰而屈曹兵,使荊州百姓免受戰爭之苦,兩位仁心德政,方是吾輩之幸。” 世人皆知吳郡鹽田乃是周公瑾之妻太史氏之創,但他不好當其面而言其妻,只能言孫紹和李睦的功績,卻向周瑜深深一揖。 周瑜聽出他言外之意,笑著抬手還禮。 李睦在孫紹的肩上輕輕一拍:“如此,便有勞州平為阿紹引見龐公,我與公瑾便在此處靜候佳音。” 崔鈞一愣:“兩位不同去?” 周瑜微微一笑:“龐公乃世外高士,我等貿然而來,怕已惹他不喜。若是同去,怕是要連帶著誤了阿紹?!?/br> 李睦是荊州牧,他是南郡太守,督領三軍,他們兩人送孫紹前來求學拜師還能說一個是叔侄之情,一個是君臣之義,但要是一起湊到龐德公面前,怕是這位立志一世隱于山林之間,卻又有一族人在身后的高士要生出些旁的誤會來。 其實,崔鈞等人在收到徐庶的來信時,也是以為李睦是要以送學為由,請龐德公出山。故而他家中族長才會同意他主動來迎。若是李睦能請得動龐德公出山,崔氏一族為其效力,也未嘗不可。 李睦當然不是不愿意請龐德公出山,她只是有自知之明而已。歷史上經劉表、劉備和曹cao、孫權,都沒能請動他,她可不認為和這幾位相比,她有虎軀一震,就能令人納頭來拜的本事。 因而,她把主意都動到了孫紹身上。 龐德公雖不出仕,但其門下弟子,以及交游的友人,無一不是赫赫有名的千古名士。再加上他的聲望,在荊州士族及北方士族中,都極有影響力。孫紹若是能拜入他門下,那與這些人不是同窗,便是舊時,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句話,李睦早就給他講過。 就像是后世為孩子辛辛苦苦擇校,又送孩子去學校面試的家長,李睦看著孫紹跟崔鈞往另一頭的竹舍方向走去時,不由突然生出幾分忐忑來。 “若是龐德公不愿收阿紹入門……” “不會。”看她認認真真地擔憂,周瑜不由笑出來,于是也認認真真地給她分析,“龐德公不愿出仕,卻有從子族人。阿紹要其師門同窗為人脈,他的從子族人,以及知交好友,乃至友人家中族人,難道就不要以阿紹為人脈么?” 孫紹這個娃娃吳侯雖然看著像是胡鬧,但李睦和周瑜不論政務軍務,都帶著他一起處理。他的見識和眼界又豈能是尋常孩童可比?有識之士只要和他稍論兩句,就能看出不同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打得是兵馬,更是國力。她此番不戰而得荊州,其實就是想把純粹的戰爭拼兵力慢慢地引導到國力底氣的比拼。 這個時代的北地經濟人文發展還領先于南方,赤壁一戰曹cao雖然元氣大傷,但若論綜合實力,還是遠高于才發展了寥寥數年的江東之地。但李睦已經把鹽產的底子打下去了。再接下去,曹cao已是半百之年,以十年為期,他年過六旬之時,還能有多少余力能領兵親征?再者,丕植之爭現在還未露端倪,但這十年之后的權利傾扎,李睦大可現在就打下埋伏,將來在暗中扶持曹植一把,就能令這場蕭墻之禍來得更猛烈一些,再動搖一次曹氏的根本。 而十年之后,孫紹近冠年,正是她現在的年紀。少年如旭日東升,天地無畏,乾坤暢行。江東軍中又大膽用年輕人為將,周瑜年未及而立,已是三軍都督,呂蒙才過二十,也是獨當一面的大將,徐庶也不比他年長多少,趙云、張遼、甘寧、高順現在也才而立之年。再過十年,這些人都值壯年,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基石。 以孫紹為江東之主,與曹cao能不戰則不戰。每過一天,曹cao都會衰老一點,而孫紹則將更成熟強大一點。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長江后浪推前浪。 道理李睦早就想得很清楚,但看著孫紹的樣子,就是忍不住擔心。她對龐德公的了解,還完全停留在對臥龍鳳雛的評價上,至于這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她一無所知。周瑜倒也不是沒講,只不過這些當世的口口傳言,李睦心里總有些保留——不還有人盛傳她能令水火相容,是天降神人么? 反反復復想了一遍,李睦最終長長嘆一口氣,嘀咕了一句:“這些士族文人就是麻煩,若是我兒子,直接扔到軍營里去,誰不服直接打了再說?!?/br> 周瑜聽得清楚,不禁失笑。正欲再勸,忽然反應過來,一怔之后,目中露出狂喜之色,扶了李睦的肩膀,望向她的腰腹:“兒子?阿睦你……” “胡喊什么!”李睦一時嘴快,也沒料到周瑜的反應那么大,一把按住他的嘴四下張望。這是魚梁洲,不是他的府邸,天知道四周沒有沒個把小牧童路過聽到了什么不該聽的。 “阿睦……”周瑜的唇在李睦掌心動了動,悶悶地叫她,目光湛亮,幾乎映得天上的旭陽也失了顏色。 腰里被周瑜攬著,李睦無奈,只得點了點頭,又往他額前一指,再敲了敲自己的唇:“未滿三月,不準你四處張揚!” ☆、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著夏日的到來,曹cao用郭嘉之計,圍而不打,取袁譚之降,并令子取其女聯姻,緊接著左慈就在軍中又一次故技重施,自導自演了一場“平地生雷”的戲碼,拉開了袁氏內戰的序幕。 然而,袁術匆匆招募的袁氏兵馬又都是一些從沒經過正規訓練的山野舊匪,游俠散勇,自然是無法跟曹軍百戰之師相比。曹cao以袁譚為切入口,袁術一連數場大敗,終于走到歷史上吐血而亡的結局。 袁術一死,袁譚立刻叛曹,與袁尚聯手同戰曹cao,而眼見著袁氏兄弟紛爭不斷,出路渺茫,轉而投入袁買處的左慈被轉手當做人情送到了江東。 僅僅兩個月,面對曹軍主力回撤的袁氏三兄弟先后潰散,袁譚復降而被曹cao所殺,袁尚也死于亂軍之中。 隨著曹軍對北方平定的戰事告捷,盛夏將至的時節,荊州以及江東立刻流傳出了曹軍即日又要南下的猜測。所以再接下來徐州曹軍異動,李睦離開荊州,回軍吳郡坐鎮御敵,就變得理所當然。 而那個理應隨軍一同出發的主將此時卻正坐在周瑜的軍帳中,占據了一整張大榻,正策劃自己一個月后的陣前重傷。 借著出兵的借口,把個重傷栽到曹cao身上,令她能名正言順地“借傷退養”。 養個一年左右,就當是休個產假。 然而在這個時候,李睦并沒有想到她這個產假休得遠比她計劃的長,甚至到了后來,還把昔日宣城舊傷復發的舊事也翻出來當做借口。 生個孩子要花多少力氣,連戀愛都談得不咸不淡的李睦還真沒細想過。但在一千八百年前生個孩子要經歷多大的風險,她卻是很理智地從最初答應與周瑜的婚事就開始考慮了。 只不過想得再多,事到臨頭,張仲景和華佗同時站在門外,也經不住心生恐慌。 又是柳綠燕飛,乍暖還寒的時節,荊州牧陣前中流矢重傷,復返荊州養傷,請得長沙名醫張仲景及華佗聯手救治的消息令許多江東和荊州的將士百姓終于松了口氣。 這兩位名醫在民間聲望極高,幾同起死回活的神仙,人人俱確信得此二位聯手,李睦定能轉危為安。 而實際上…… 一陣陣陣痛的間隔越來越短,李睦一身的汗,咬著牙關,壓著呼吸的節奏。周瑜則站在房外,隔著窗不停地和她說話,從少時與孫策相交說到第一次出征,每說一段,聽不到李睦的回應,還要叫她一聲。 在前世信息時代,李睦雖然沒吃過豬rou,卻也多多少少見過些豬跑。無數關于女人生孩子時的情景以影視,紀實,或者文字的形式在社會中傳播。都說這時候有男人陪著好,甚至還有男人全副武裝,陪進產房的。 但不知為何,這時候李睦一聽周瑜的聲音,眼眶就忍不住發熱,渾身的力氣也仿佛要跟著眼淚一同xiele似的,原本還能忍受的陣痛好像也如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周公瑾……你給我閉嘴!”趁著個空隙,李睦仰起脖子,直著喉嚨吼了一句。聲音帶著明顯的沙啞和哭腔,又咬牙切齒,自有一股倔強兇悍的意味。 張仲景笑著看周瑜被這聲細細弱弱的聲音吼得怔住,一派過來人的樣子拍了拍他的肩,有一句沒一句地陪他聊天,仿佛沒看到這位舉世名將緊張得不停地摩挲著腰間佩劍的劍柄。 而華佗則又是搖頭又是好笑。他原是聽聞曹cao頭疾發作,晝夜疼痛難當,要去為他診治,半途被李睦派人十萬火急地請來。還以為是什么了不得的疾病,不想竟只是生個娃娃! 他醫者之心,只顧診治病癥,而從來不管病人是誰。李睦也好,曹cao也好,哪怕是漢天子,于他也和庶民無異。卻不知正是這么一趟,會要了他的性命。 但他既然到了荊州,再要走,周瑜又怎肯放人? 就在這時候,一員小校從回廊另一頭一路奔來,一面奔,一面將一聲“報”喊得蕩氣回腸,令周瑜驀地回過神來。 “報都督,劉備遣人過江,求見……” “讓他等著!”不等那小校把話說完,幾個聲音,以不同的口氣同時把他后半句話堵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