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節
來人笑著指著桌上的硯臺說: “楊老師,你還在我們家買過一方端硯,就是您現在用的這方?!?/br> 楊瑾看看人,再看看端硯,怎么也想不起,便笑著道歉,“對不住了,我只記得端硯,卻沒認出人來?!?/br> “沒什么,我們這些人,眼里看的都是古玩,別的都還在其次。 我姓白,我們家專門做古硯生意,上古的石硯、漢代的磚硯、魏晉時的瓷硯、唐代的澄泥硯…… 只要叫得出名堂的,在我家都能找得到。” “下次楊老師用什么,只管來雅博苑。” “對了,最近我新收了一方明代蓮葉形青玉硯。 雕工十分流暢,玉質又堅硬又細膩,用起來發墨快,出墨細,還不損筆毫。” “我來的時候帶著就好了,沒準兒楊老師能喜歡呢,”白老板有些遺憾,“當時就想著寫匾,聽了消息就跑過來了。” “那塊青玉硯果真難得,楊老師或者自己用,或者收藏,都極好,若不是我先前有了一塊和田玉硯,怎么也舍不得賣。” 楊瑾聽了果然動了心思,“你幫我留著,三天后,我寫好了字送過去,順便看硯……” 魯盼兒聽兩人說得有趣兒,又見白老板熱情健談,便好奇地問: “您與王玉楠很熟?” 這兩個不似一路人呀。 “也熟也不熟。” 白老板就說: “北京做古玩生意的,差不多都知道那小子,是個混不吝,為了錢什么規矩、道理都不講! 有一次我到農村收硯,原本已經談好價了,他不知怎么聽到了,闖進門把錢扔下抱著硯臺就跑。 貨主和我追也追不上,只得罷了?!?/br> “不久前他到潘家園,就在我家旁開了個店,名字叫興慶和。 我聽這個名不像做古玩的,就好奇地問了問,他就說本要換個名的,可楊老師寫匾要一千元,太貴了就沒換…… 我一聽,楊老師答應寫匾了,別說一千元,就是再多也值得呀! 楊老師寫的匾掛在店里,懂行的便知道我們家的東西不錯,便急忙拿一千元錢過來了!” 原來是這樣! 接著潘家園又有不少店鋪來家里求匾,多半都是玉楠幫忙“宣傳”的結果。 楊瑾賣字賺了錢,可他有了錢哪里留得住? 尤其是在潘家園賺的,有時還沒拿回家就一轉手又花在潘家園,甚至倒貼些錢,換成東西帶回來,其中就有那塊青玉硯。 魯盼兒對古董一向看看就罷了,唯獨喜歡上這方荷葉形的青玉硯,先是擺在書桌上玩賞,后來也時不時地寫上幾個毛筆字——畢竟有這么好的硯,不練練字好可惜的。 三月里的一天,魯盼兒從公司回到家,就見豐美正和于大姐一起擺飯,又驚又喜,“什么時候回來的? 怎么不提前打電話? 我早些回家做幾個好菜?!?/br> “姐,”豐美回頭笑了,“今天的菜都是我做的,嘗嘗怎么樣?” “你工作那么忙,好不容易回北京,還是多歇歇吧。” 豐美之所以能成為襄平縣最年輕的處級干部,表面光鮮,其實背后付出了數不清的辛苦。 她從畢業后就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就連過春節也只休息了兩天,魯盼兒很是心疼。 “其實,姐比我還忙呢。” 豐美就說: “過去又當民辦教師又做衣服,現在管著好多工廠和店鋪。 論起來,我可比不了姐?!?/br> 魯盼兒早習慣了,根本不覺得自己忙,被豐美一說便笑了,“我是做生意的,忙也只為了自家掙錢,比不了你這位政府官員忙的都是國家大事?!?/br> “誰說做生意只為了自家掙錢? 姐的幾個廠子和幾十家鋪子不只給國家交稅,還解決了上千人的就業,帶動了經濟發展……” “嗬,我們豐美講起道理一套又一套的,我又比不過了呢?!?/br> 魯盼兒笑著問: “你這次來北京是開會?” 過去師兄就常來開會。 “我的級別比張廳長差遠了,還夠不上到北京開會呢?!?/br> 豐美笑瞇瞇地說: “不過,我這次雖然有工作任務,卻能在北京住些日子?!?/br> 聽說豐美能在家里住些日子,魯盼兒很開心,又問: “韓冬呢? 他沒跟你一起回來?” “他最近書寫得特別順利,所以連作協的例會也沒回來參加,家閉門謝客專心創作。 說是如果一直這么順就寫下去,萬一卡文了再來北京?!?/br> 正說著話,楊瑾和兩個孩子也到家了,大家吃了飯又聊。 豐美便說到了工作,“姐,我這次來北京的工作任務是為襄平縣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 當年陳港生、李老板等人正是在國家招商引資的政策下回國,在國內做出一番成就,“襄平縣也要招商引資?” “對!” 豐美點了點頭,“改革開放以來,襄平雖然有了變化,但是經濟發展還是太緩慢了! 所以我們要引進外面的資本和先進的管理、技術,帶動縣城的發展——姐,我是來爭取你回來幫助家鄉的經濟建設。” 魯盼兒一怔,“原來你說的工作是這樣啊。” 想了想,“為家鄉做些事是應該的,只是我不懂怎么做呀?” “姐,其實你已經做過了,”豐美笑著說: “當年東平安堡村種果樹,不就是你幫忙出的主意,又和姐夫在北京找了林學院的同學郵回不少果樹栽培技術的書箱和材料,如今才有了上百畝的果林,東平安堡村也才能成為縣里唯一一個萬元戶村!” “其實我們不過幫點兒小忙,真正帶著大家的致富的人是小春嬸兒……” “雖然姐可能覺得出個主意、找點技術不算什么,但其實小春嬸兒一直說,如果沒有你的提議,她恐怕想不到種果樹;還有,即使種了果樹,如果沒有技術,也不能種得這么好,產量這么高?!?/br> “姐,你可是我們襄平縣走出去的最有本事的人呢?!?/br> “現在襄平縣就是需要姐這樣有能力、也有實力的人幫忙?!?/br> 豐美拉著jiejie,“對農業收入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襄平縣城來說,我們實在是太缺乏這些建議、技術和投資了。” 看豐美急切的神情,魯盼兒不由得笑了,“你果然是襄平縣的領導干部了,一心為襄平著想?!?/br> 第262章 招商引資 豐美是家里最小的, 一向有些嬌慣, 上班后在大家面前變得老成了, 可回到家里在jiejie面前又不一樣,馬上撒嬌地說: “那是當然! 我這一次來北京, 不管用什么辦法,一定要替襄平縣招到商引來資金,讓襄平縣盡快發展起來!” “哇,我們豐美可是下了決心呢?!?/br> “姐, 你只說你答應還是不答應?” “就算為了豐美,我也要答應下來呀?!?/br> “我就知道姐會答應的!” 豐美開心地笑了,“所以我來北京先到家里,第一個動員姐回家鄉投資?!?/br> “不過呢, 我勸姐回襄平縣投資,幫助襄平發展經濟,但也是希望霓裳羽衣能夠贏利。 畢竟投資不是兒戲,就是再有錢,也不能拿著錢往水里扔。” 與方才半開玩笑的撒嬌不同,豐美鄭重地說: “我們襄平縣政府考慮到這些實際問題,為到縣里投資的貴客們制定了幾項優惠政策: 第一,在縣城外劃出一片幾十畝地做為開發區, 可以免費用地十年;第二, 招商引資到襄平辦實業的, 免稅三年……” “這條件還真讓人動心, ”魯盼兒方才答應只是出于道義和感情, 如今聽豐美說了這些優惠政策,更是動心,考慮了一會兒有了決定,“我把編織廠挪到襄平縣!” 霓裳羽衣真正的第一家工廠在阜城門外,當初魯盼兒只花不多的錢買下一個大院落,建起了一圈三層小樓,將制衣、編織兩個廠都設在那里;后來,霓裳羽衣越做越大,她便將制衣和編織兩個廠分開,但那時阜城門外已經買不到合適的地建廠,只能將制衣廠挪到了京郊;再后來,她從巴黎拿到一些服裝加工訂單,又在更遠的地方建新廠。 最近,阜城門外已經建起了不少高樓,編織廠那邊已傳出拆遷的風聲,她一直在京郊找新廠址,但大片的空地很少,價格又貴。 建廠的成本最終還是要加在服裝的價格上,而價格又會影響銷售。 襄平縣偏僻,交通也不夠發達,建廠的問題不少,但有這么多優惠政策,差不多就能抵銷那些不利因素了。 “姐,我也贊成你回襄平辦編織廠!” 豐美在北京讀書的幾年時間中,空閑時間都在霓裳羽衣幫忙,那時磁器口街道的店里前面賣衣服,后面放著編織機,她都很熟悉,“編織廠技術簡單,又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最適合在襄平辦了?!?/br> “工廠用地免費十年,頭三年還免稅,再加上襄平的工資比北京低許多,只有運輸費會多一些,”魯豐美算算帳,“姐,你的投資很快就會收回成本,利潤也比在北京開廠高!” 魯盼兒就笑了,“襄平縣也賺了呀,地雖然是免費用的,但是建廠我總要買各種建材,要請人施工,要招工人,三年后生產規模上去了,也就要開始交稅了。” “這就叫互利互惠嘛。” “我們豐美要是不從政,做生意一定賺大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