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漢首輔_分節閱讀_179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炮灰打臉成神、[綜]九九歸一、[綜漫]荒川之主、顧影后是個小傻瓜[GL]、百科情書、逃跑的老師、休想刷我好感度、傅先生婚后每天都在吃醋(1v1)、小傻逼(H)、情非得已(1v1H)
“傻孩子。”張湯笑道,“你能有這么大的出息,對我來說才是最值得高興的事情,再說你這不是來看我了嗎?” “我奉陛下的旨意去河西傳達關于西域都護府的一些事情,正好還有一些空閑,就取道雁門,只不過……”張賀看了一眼蘇武,“孩兒聽說子卿之父蘇太守身體欠佳,因此恐怕不能在雁門久留,還要去代郡一趟,拜訪一下蘇太守。” “我和蘇建在朝為官的時候交情不深。”張湯沉吟片刻說道,“但自從我們同為邊關太守之后,一直保持聯絡,彼此間關系也密切了很多,他重病一事我也聽說過了,你是該去看望一下他,也代表我送一些慰問的禮物去。” “好,就依阿翁說的辦。”張賀點了點頭。 張湯讓下人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宴招待蘇武,夜晚將要入睡的時候,張湯輕敲張賀的房門,在外面問道:“睡了嗎?” 張賀打開房門:“孩兒尚未睡下,阿翁有何事指教?” “你們父子二人久未見面,明日你又要動身離開,為父想和你秉燭夜談,可好?” “全聽阿翁安排。” “賀兒,你今年已經二十一歲了,也到了應該談婚論嫁的年齡,為父人在邊關,一直沒有過問此事,聽你娘說,你還沒有心儀的姑娘?” 聽張湯說起此事,張賀一時有些心虛,他回答道:“孩兒最近忙于公務,一時還沒有心思用在其他方面。” “我聽說你和太子走得很近,史良娣已經為太子誕下一子,聽說陛下賜名為劉進,太子也只是比你略長幾歲,你也可以考慮起來了。” 張賀心知張湯其實有些懷疑,但他和劉據交往一向十分謹慎,很少有人知曉內情,所以張湯雖然懷疑,但沒有證據,作為父親也不好開口向兒子詢問此事。 雖然很心虛,不過張賀覺得現在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向張湯攤牌的機會,于是便使出撒嬌大法,對張湯說道:“阿爹,那是太子,國家的儲君,一舉一動都關系著國家命脈,我稍微晚幾年娶親又不是什么大事,你看那蘇武比我大上許多,還不是剛討了個媳婦?” 張湯見張賀說得有幾分道理,也沒有繼續追問,只是說道:“男子漢建功立業固然是好的,也要堅固小家。” “我知道了。”張賀笑道,“倒是弟弟安世明年就要及冠,我會為他在陛下身邊找點事情做。” 張湯知道如今的張賀是有這個能耐的,就放心地點頭道:“我不在長安的日子里,家里要你多照看著了。” “邊關辛苦,阿翁還是早些調回京城吧。”張賀趁機勸說道,“蘇武之父病重,讓孩兒想了很多,阿翁一個人在邊關,萬一有些病痛也沒個人照顧,現在孩兒已經能在朝廷中獨當一面了,阿翁就放心卸下仕途的重點,回長安和阿母好日團聚。” 張湯默不作聲,顯然是在慎重考慮這件事。 第二天天剛將明,張賀就拜別父親,和蘇武一起動身前往代郡。 在代郡,張賀看到了纏綿病榻的蘇建。他當年見到蘇建的時候,對方還是個威武的將軍,現在他躺在病床上,兩頰凹陷,看起來仿佛蒼老了十歲。 蘇武作為家里的次子,從小就是被寵愛大的,看到父親這副模樣,當下眼圈就紅了,跪在榻側哽咽著說:“阿翁,孩兒來遲了。” 蘇建從被子里伸出干枯的手,摸了摸蘇武的腦袋:“別哭,我還沒病得那般嚴重,你難得回來見我一面,我們爺倆見面都得高興才行。” 蘇武這才擦干眼淚,詢問起蘇建的病情來。 原來蘇建這病是從年初得的,但一直沒有醫治好,反而越來越嚴重。按照漢代的醫療條件,這病估計是治不好了,只是用湯藥拖著時間罷了。 當然蘇建并沒有告訴蘇武全部真相,只說自己用了湯藥已經漸漸好轉了。 蘇建又拉著兒子的手,細細詢問起了蘇武在西域的見聞,聽到蘇武做出的成績,蘇建的臉上洋溢著慈愛的微笑。 下人上來說要熬制一劑湯藥,孝順的蘇武自然隨著下人去親自熬制去了。 剩下張賀和蘇建兩人獨處,張賀嘆了一口氣問:“蘇將軍,既然已經病成這樣了,為什么不告病回京?” 蘇建咳嗽了數聲,看向張賀:“你也看出來了吧?軍醫說我最多熬到明年。” 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但聽到本人說出來,張賀還是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您如果向陛下上書,陛下會容許你榮歸故里的。” 蘇建搖了搖頭:“我打仗沒有什么特殊的本事,靠跟著大將軍才取得軍功封侯,后來全軍覆沒而失侯,我想到那些因為我而犧牲的將士,就覺得我要在代郡把邊關給守住了。現在我也上了年紀,對于這里也有了感情,就讓我給陛下站好最后一班崗吧。” 元封四年春,代郡太守蘇建病死在任上,由蘇武護送靈柩返回長安,因為他在先帝時就是臣子,所以由劉徹下令恩賜陪葬景帝陽陵。 在蘇建的葬禮上,張賀見到了前來吊唁的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 當年張賀重生見到衛青的時候,他還是溫文爾雅的青年,而霍去病則是熱烈張揚的少年。現在少年變成了穩重的青年,而曾經的青年已經被歲月催生出華發,看著曾經的戰友離去,衛青沉默地站在那里,不知道在思索著什么。 “大兄。”熟悉的聲音在身后呼喚。 張賀轉過身,看到自己的弟弟張安世正朝這邊走來,就連當年香噴噴的奶娃娃,如今也快到了及冠的年齡,雖然此時仍然高高扎著馬尾,但面龐卻越發接近當初蠶室初見時的樣貌。 元封四年的風急急吹過靈堂,將那些沉淀在時間中的思念,再次如沙般吹散。歷史的漩渦,有過痛苦,有過抉擇,有些已然發生了改變,有些卻兜兜轉轉,依然走到了那個既定的十字路口。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歷史上無數像蘇建一樣不太出名但一輩子兢兢業業的軍人,組成了那座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長城 下章的內容,你們懂的……我看看明天能不能寫出來,寫的不滿意就申請拖延一天,再看吧 第155章 傳承 元封四年, 張安世及冠成年, 靠張賀的舉薦做了郎官, 他寫得一手好字,因此供職尚書。 在劉徹巡幸河東的時候,丟失了三箱很重要的書, 下詔詢問有沒有人知道這三箱書, 張安世具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 他之前整理過這三箱書的內容,就將書籍的名字和內容都詳細列出來, 靠著他提供的信息, 劉徹很快找回了這三箱書, 原來卻是丟在巡幸的路上了。 因為這件事, 劉徹賞識張安世的才能,提拔他做了尚書令,這升職速度比張賀當年還要快。 朝廷里和張賀關系親近的官員都來祝賀, 說張家小公子前途不可限量。張賀一面謝過那些人, 一面等到張安世跟隨劉徹南巡回京時, 私下里好奇地向他打聽:“陛下到底丟了什么書?竟然如此著急要下詔尋求。” 說到這個張安世也疑惑地撓了撓腦袋說道:“大兄,這事我也奇怪,那三箱書不過是《倉頡篇》、《急就篇》之類的識字開蒙讀本,還有一些市面上到處可見的兵書,都非常舊了,不知道陛下為何如此重視。” “天子的心思我們也猜不透。”張賀心里隱約有了一個荒謬的想法,但他可不想嚇到自己單純可愛的弟弟, 于是就換了個話題,“你呀,跟著陛下身邊,少說多做,好好表現吧。” “我知道的。”張安世乖巧地點了點頭,“我可是一直以大兄為榜樣的。” 到了這年秋天的時候,烏師廬率領的小股匈奴騎兵在車師以北作亂,劉徹派遣將軍郭昌、趙破奴屯兵車師以西,將軍衛伉屯兵天山以北。 衛伉這次出征已然可以獨當一面,還帶去了弟弟衛不疑。大軍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劉據在長安城西市包了一座酒樓,為兩位表弟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