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人往高處流,長生也不覺得自己如今改弦易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鄴朝舊臣卻不會這么想,方淮稱帝后,便有不少老臣離京,與地方藩王湊在一起企圖舉事,只是不成氣候罷了。 如今方淮離京,正是這些人的最佳時機,京師作為國朝首都,除了鮮明的政治意義,還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 只是這一切早就在方淮的預料中,方淮的長子方爭勝留京,此子雖不過二十歲,但卻靠著方淮留下的五千精兵,固守京城,抵御攻戰十余次,未曾讓外城一兵一卒踏入京師。 方爭勝的出色表現,讓長生和柳無益都松了一口氣,也讓跟隨方淮的官員吃了一顆定心丸,繼承人的優秀,也代表著方淮政權的活力和未來。 地方大員歸附自長生開始,瑕省倒向方淮,接著被異族占領過的幾個省份也納入方淮羽翼之下。 長生不僅率先倒戈,還當了一把急先鋒,跟隨方淮安定天下。 方淮看到了長生在瑕省軍方的影響力,哪怕他心再大,也不敢再將軍權交給長生,程廣因著傷病的緣故,也只是將他高高供起,并未給任何實職。 方淮領兵,長生負責戰后的建設工作,算是官職最大的后勤官。 兩年后,秦昕然生下一子,循著羅氏家訓“格物致知,意誠心正”,長生給這個孩子取名羅正寧。 三年后,方淮一統天下,改國號為理,改元神壽。 長生也終于卸下旁的職務,回京入內閣,任內閣大學士,又兼戶部尚書一職。 這次回京,一家人終于團聚,至此,長生也算放下心來,羅楚楚提了很久的心也終于能放下來。 神壽元年,新帝登基,開恩科,長生的好友趙臨入京。 長生再次見到趙臨,他已經由原來的偏偏美少年,長成了一個沉穩的俊美青年人。 一場戰亂,秦如陌失去了消息,如今還能聯系上的好友也就只有趙臨了。 “如今江南那邊鬧得兇,不少舉子聯合起來,意欲罷考。”趙臨想了想,又猶豫道:“羅兄如今在江南那一片名聲很差……” 長生不禁笑了起來,道:“左不過是那些酸話罷了,不必放在心上。” “只是到底名聲有瑕,羅兄也該想想辦法。”趙臨說道。 長生卻不在意,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對于讀書人來說,供的是哪尊帝王,又有什么重要的,他們如今罷考,日后后悔的也是他們自己。” 第137章 新的開始 長生毫不在意的態度鎮住了趙臨,如今雖已經改天換日,但大部分人其實尚未完全緩過神來,畢竟大鄴王朝多年通知,僅僅五年內的混亂,竟然就推翻了一座傳承百年的王朝。 方淮并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是蕭規曹隨,全國的政府組織架構沒有太大的改變,而長生這個心上人的戶部尚書,除了承擔原有核算部門功能,還承擔著創收的功能。 任憑方淮幾次旁敲側擊,長生也沒有拿出什么新事物出來,為了充盈國庫,長生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將戶部的資料檔案全都看了一遍,心中大致有了底。 長生仔細比對了幾個省份的氣候條件,又以戶部名義向全國各省份發布命令,要求每個省份上報發展計劃,長生打算用他在陵南府發展油茶和野菊的案例,來督促每個省份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 僅僅靠這個舉措,自然不夠,長生將刀子對準了手工業,長生以懸賞的模式,要求匠人改進紡織機。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個月后還真有人做出來了,新式紡織機約莫能提高兩成效率,長生還是不夠滿意,只是履行承諾賞了那匠人百兩銀子。 原本沒能改進成功的匠人們全都垂頭喪氣,長生又宣布若還能繼續改進的,賞銀照舊,如此過了三個月,集合一堆匠人心力制造出了一個效率翻一倍的紡織機來。 長生心下覺得這樣估摸著是極限了,再厲害也許要用到現代的工藝,長生又命眾工匠一起對這個產品進行打磨,改進一些小毛病,最終發明了一個工藝十分成熟的紡織機。 長生剛走出戶部衙門,便見路邊一個眼熟的仆從站在那里。 “羅大人,我家主人有請。”那人卑躬屈膝的說道。 長生嘆了口氣,雖不想去,但著實拒絕不得。 兩人進了一間茶室,里面已經有一男子在等著了。 男子容貌俊秀,渾身帶著一股肅殺之氣,正是方淮的二兒子,被封為懷王的方爭遠。 “微臣參見王爺。”長生躬身行禮。 方爭遠將長生扶了起來,臉上帶著微微笑意,長生不知道方爭遠尋他何事,但大致也能猜出來,如今儲位未決,方淮四個兒子皆已成年,且全都跟隨方淮上過戰場,因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對大位有一爭之力。 四子皆為嫡出,方爭勝為嫡長子,又有戰時保衛京城的功績,按理說當立為太子,若是他被立為太子,也能斷了下面人的念想。 方爭遠自覺不比大哥方爭勝差,天下一統之后,他心里也起了心思,而長生,年紀輕輕便位高權重,一直是四位皇子拉攏的重點對象。 對于四人的拉攏,長生煩不勝煩,卻又不能翻臉,只能與他們虛與委蛇。 方爭勝見長生露出熟悉的面癱臉,也不生氣,替他斟了一杯茶,笑著開口道:“聽聞羅大人家中,尚有一meimei,將將及笄,卻尚未定下親事,本王如今府中尚有一側妃位,不知羅大人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