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好在,這三家都不是傻的,家里都有聰明人。黃老漢大哥一直對弟弟很信任,也受自家親兄弟幫助良多。 沒等村里開會,第二天,就全家湊了錢,緊挨著黃老漢家的位置買了十畝地。黃老漢大哥家有兩個兒子,三個孫子,家丁暫時沒有黃老漢家興旺。 十畝地,直接就給兩個兒子一人分了五畝,這五畝地,準備按黃老漢提議的前面暫時不動,后面先建起房子住人。 黃老漢問他哥要不要多買點地,錢不夠,他來想辦法,黃大爺爺拒絕了,他覺得十畝地足夠了,人有多大的嘴就吃多少的飯,貪多嚼不爛。 隨后去買地的是開完會后的族長,買了十畝。七爺爺猶豫再三,看黃老漢大哥和族長都買了,也去買了五畝地。 七爺爺家三個兒子,五畝地住是沒問題了,但是以后孫子輩多了就要往外圍建房了。 按黃豆同學的規劃,前面統一門面,后面統一住宅模式。這個黃家也和鎮長談過,不管誰在這里建房由鎮里統一管理,房型和朝向要求統一。 還有路的問題,他們買的地是不包含中間貫穿的一條六米寬的路。也就是說黃家兩百畝地,是在道路兩邊各一百畝。 原本黃豆還想路再寬一點,最少八米寬,可惜鎮長不同意,他覺得是他們是想以路的名義多占地,要知道南山鎮里的路才三米。 后來,等黃家和一批在此買地建房的人,按要求在規定朝向和樣式建起房子,中間留了足足六米路,綠化排水都做的非常好。 鎮長才不得不佩服起黃老漢的高瞻遠矚,這樣的村鎮模式,那是在任何一個地方也達不到的。 這也讓后來的黃港碼頭,因為道路寬敞,房屋規劃整齊,倉庫安全性更高而出名。 不過,現在這里就是一片荒地,最先建起來的,也不過是一片或土屋或石屋的普通房屋。 黃家溝人,看族長和七爺爺,黃老漢兄弟都去買地建房,心開始慌了。在古代,族居才能獲得更多的保護和安全感。 黃姓家族的人開始紛紛來買地兩畝三畝,最多的也就四五畝。 而每次有人來買地,黃老漢都會苦口婆心地勸他們多買點,哪怕現在沒多少錢,可以建房的時候簡單點。 可是少有人聽他,甚至有人對他抱著怨恨的態度,覺得就是他煽動了族長和七爺爺來這里買地,才逼得他們花錢到這里買地建房的。 要知道,就是一畝地,想建三四間房肯定是沒問題的。不過這片荒地,要求是最少前二后二的房型,那么一畝地是不夠的。 更多人的選擇都是花二兩銀子買兩畝地建套前三后三模式的房子。畢竟,前三后三才是這片區域最常規的房型。 而且,還能留出足夠寬闊的院子,以后,還能在院子中搭建廂房。 黃豆去碼頭找了趙大娘,詢問她家有沒有想去買地建房,旁邊聽見黃豆說話的王大妮也感興趣地問了又問。 趙大娘說,等晚上問問兩個兒子的意見,王大妮也表示,晚上會回去問問爹娘的意思。 王大妮是災民來的南山鎮,她和趙大娘一家一樣,迫切地想在南山鎮買地建房。 王大妮在碼頭賣花生瓜子,又加了鹽炒豆子,和一些應季水果。王大妮的爹在碼頭扛包掙錢,王大妮娘平時在家炒花生瓜子豆子,順便照看王大妮弟弟王新玉。 南山鎮的鎮里已經沒有公有土地可以買賣,他們只能買私人想售賣的房屋,不過最低三十多兩一套房的價格,也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 要是去買荒地,二三畝地的面積完全可以建一套非常寬敞的前后屋帶院子的房子。再加上建房錢,就是青磚烏瓦的屋子也不要二十兩就能建成了。 第二天一早,趙大山來了黃家,請黃老爺子幫忙買地,趙家決定買三畝地,他們家手里全部家產只有六兩不到銀子,留三兩銀錢勉強能建三間土坯房先住著。 看著趙大山面紅耳赤,說家里沒錢的時候,黃豆突然有點可憐他,一個已經快成大人的孩子,站在黃老漢面前狼狽的樣子,只是因為他沒有父親,而他是長子,他比別人付出的辛勞就要比別人多的多。 黃豆把爺爺叫進東屋商量了幾句,黃老漢出來對趙大山說:“大山,這樣吧,你買六畝地,然后爺爺再借五兩銀子給你建房安家。等你以后有錢了,再還我。” 趙大山一愣,看看站在一邊假裝若無其事的黃豆,心里明白,這五兩銀子肯定是黃豆叫她爺爺借的。 可是,趙大山不能借這個錢,黃家買地建房也是要錢的。 “大山,你聽爺爺一句勸沒錯,你兄弟倆,買六畝地,一人三畝地建房,以后哪怕孩子多點也能住的開。現在鎮外那些災民也要在這里買地建房,那些人大概有七十多戶,買地的應該會有四五十戶。你們兄弟倆總不能一輩子住一起,你總不能以后給你兄弟分到那群人中間去。你們靠著爺爺,爺爺也放心點。” 黃老漢這一番話,說的趙大山眼睛都紅了,他知道黃老漢是把他當親孫子待,才這樣照顧他們兄弟倆的。他拒絕不了一個老人的好意,卻又覺得受之有愧。 趙大山接了黃老漢遞過來的五兩銀子,跪下來恭恭敬敬給黃老漢嗑了一個頭,喊了一聲:“爺爺。” 慌得黃老漢忙伸手去扶,趙大山站起身又瞅了一眼,在他跪下已經悄咪咪溜到門口準備出去的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