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唯有方立安因為國家圖書館位處郊區,離家太遠,依舊住在單位宿舍,每周只有輪休的時候才能回家呆兩天。 方三山和許巧梅在倒賣幾波電子表后,發現相同時間內電子表的銷量在慢慢變少且趨于穩定,就決定不再像之前那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地打游擊賺快錢,想找個較為穩妥的生意做下去。 一整個暑假里,他們因著電子表賺了接近小五萬,除去買房買家具等花費,家里存折上還剩三萬塊錢。 錢賺的多,苦也吃的多。兩個月下來,方三山和許巧梅不僅黑了,還瘦了。尤其是許巧梅,本來是白白凈凈的富態相,現在整個人精瘦精瘦的,不過精氣神卻是以前不能比的。 在家休息沒幾天,兩人就閑不住了,找了個大家都在的日子討論以后做什么。 結果三個孩子(方立業還小,不考慮他的意見)覺得做什么都行,主要還是看爸媽的喜好。 想來想去,最后許巧梅決定開餐館,她的手藝算不上出眾,但好歹在機械廠大食堂浸yin多年,做飯水平也算中等偏上了。 方三山覺得這事可行,他們夫妻倆沒什么特殊技藝,不管做什么都是賺個辛苦錢,開餐館挺好的,民以食為天嘛。 選址的時候,方立安提議去各大高校旁邊找找,有沒有要出售的門面房。一來,學校附近人流量大,學生的錢好賺;二來,家里錢不少,放銀行又沒什么利息,不如用來買房子,省去了租金不說,以后還能升值。 方三山和許巧梅當然沒意見,他們現在奉行“小女兒說什么都是對的”政策,照做就好,虧不了。 于是,九月份開學沒多久,首都大學旁就多了個“方家飯館”。 另一邊,除了回學校上交畢業論文,方立安都在圖書館正常實習。 九月上旬的一天,她終于收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回信。 《科學》雜志物理專欄主編萊昂.費爾南多對她的論文給出了高度贊揚,并表示該論文將在九月刊登在他們的雜志上,稿費隨后會跟當期雜志一起郵過來。 鑒于雙方相隔半個地球,信件往來耗時長,效率低下,來信最后還留了主編萊昂.費爾南多的辦公電話和私人電話,希望她有問題可以直接來電交流,他本人隨時歡迎。 這封信是八月中旬寄出來的,算算時間,在路上顛簸了近二十天。而《科學》每個月一號發刊,估計再過幾天就能收到雜志和稿費了。 看著信上的電話號碼,方立安決定明天早上敲一個給對方,告知對方來信已收到,自己就不再回信過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方立安開始專注于準備她的研究生入學申請。為了提高錄取的概率,她寫了三份同樣的申請材料,分別郵寄給了三所學校,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他們的物理專業皆處于全球金字塔頂端。 九月中旬,首都大學的圖書館按時收到了《科學》雜志的九月刊,圖書管理員和往常一樣把雜志分發到學校各個學院的各科負責人手中。 之后,生命科學學院的一名教授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科學》上的某篇論文作者署名竟然是他們學校物理學院的某某某,一時間震驚不已。 然而他在學校從未聽說過這位“方教授”的尊姓大名,按理說,能在《科學》上發表論文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寂寂無名才對,于是他連忙捧著雜志去找物理學院的同僚確認。 結果,物理學院的老師直接被他問懵了,個個都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lian fang? 他們學院并沒有姓方、房、訪、放的老師,不過有個叫方立安的學霸學生! 可是一個大四的學生在《科學》上發表學術論文? 開玩笑的吧? 不會是哪個老師署名署錯了吧? 結果等院長把整個學院的老師召集起來開會,里里外外問了個遍,才發現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為這個課題目前根本沒有人組織研究。 而方立安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高教授指出,方同學前不久提交的開題報告似乎就是雜志上的題目,他剛看了個開頭,還沒有和她進行進一步的交流。 所以,這篇論文是方立安同學獨自撰寫的?從頭到尾沒有任何老師輔導參與?或者提供任何幫助? 老師們集體失聲了,心里瘋狂地怒吼著:這年頭學生已經這么厲害了嗎?這真的是自己親手教出來的學生嗎?有點不敢認啊!咳咳……怎么還有點……咳……自豪啊! 慢慢的,老師們的嘴角紛紛翹起,最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還有人鼓起掌來,拍手叫好,這學生真給咱們長臉! 之后,學院用最快的速度派車把方立安接了回來,老師們與她就這篇論文進行了長達幾個星期的討論研究。 消息一出,學校內外傳的沸沸揚揚,到處議論紛紛。 方學霸之前在學校里大小也算個風云人物,后來又因為實習單位滑鐵盧事件慘遭各種白眼和冷待,如今竟然上演了驚天大逆轉! 《科學》在科學領域的盛名學術圈內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在上面發表論文的人十個有八個得了諾貝爾獎! 自建國以來,方立安是第一個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的中國人,這在某種程度上足以說明她的學術價值,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她在某些物理研究方面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最重要的是方立安現在才十九歲,還沒到她的巔峰時期,可謂是前途無量啊! 一時間,全校同學看她的眼神都變了,欽佩有之,仰慕有之,艷羨有之…… 那些曾經疏遠嘲諷過她的同學表情和眼神更加復雜,只不過方立安根本不會去理會其中的含義,因為她從未把他們放在心上。 第57章 因著論文的發表,方立安在華國學術圈內狠狠地火了一把,全國范圍內大大小小、知名的不知名的研究所紛紛向她伸出了橄欖枝。 但方立安很清楚自己幾斤幾兩,她不過是知識儲備超前幾十年,占據了先知(外掛)的優勢,拾人牙慧而已。 這種時候去人家研究所,進入一些高端實驗室,不說她根本沒有屬于她自己的思維研究模式,未來很有可能發展為吃老本。 所以她十分冷靜地拒絕了各家研究所提供的優厚的福利待遇,回到國家圖書館,繼續實習,投身于浩瀚的書海中。 對于方立安的選擇,外界的評價好壞參半。 有人認為,她有自己的堅持和信念,是個有想法的人;有人覺得她不識趣,認為有眼力勁兒的人就該趁著這個機會搏個高位才對;還有人覺得她崇洋媚外,喜歡舔外國人的臭腳,心心念念的都是國外的空氣。 然而流言蜚語并沒有對她產生絲毫影響,畢竟又不是第一次受到質疑,習慣就好。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她已經能做到對外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她現在的狀態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當然,在這些招攬人才的研究所中,不乏想從其他方面下手的人,比如試圖說服方立安的父母,結果卻意外地讓“方家飯館”紅了起來,生意一度火爆整條街。學校內外從上到下都知道這是方立安家開的店,慕名而來的老師和學生絡繹不絕。 只是前來勸說的各方人馬全部鎩羽而歸,方家父母竟然覺得女兒怎么選都好,無論如何夫妻兩都舉雙手雙腳贊成,他們半點也不干涉。 后來還有通過方立新和方立平想辦法的人,奈何這家人對方立安都有一種迷之信心——小妹說的都是對的,最終只能偃旗息鼓,退而求其次,希望她能夠就發表的論文給大家做幾個講座。 方立安當然不會拒絕,于是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就在穿插各色講座和漫游圖書館中過去了。 中途她陸陸續續收到了三封錄取通知書,分別來自當初申請的三所大學。他們提供的條件非常優越,除了全額獎學金,還有學費減免等等。 方立安最終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決心專注于理工科專業研究。 由于m國大學存在春季入學,方立安在大四畢業前就開始著手辦理各項出國手續。打算這邊一畢業,那邊就可以拎著行李去上學。 走之前,她把自己的可見光收入全部兌換成了美元,用她的隱藏收入偷偷購買了許多年代品,包括縫紉機、電視機、自行車、搪瓷盆等等。每樣東西買一點,連小孩子看的連環畫和貼畫紙都沒放過,尋機會放進了空間。 下次回來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這些有年代特色的東西隨時可能被淘汰,反正她現在也不缺錢,買點東西留作紀念吧。 方立安將空間商務寫字樓騰出一個房間專門存放這些東西,房間門上貼了張便利貼,上面寫著“7080”,算作自己的第一個收藏室。 另一邊,方三山夫妻兩和方立新兄妹三人知道方立安即將出國,歸期不定,心里俱是不舍,但是孩子長大了,總要飛走的,只能對她細細交代,殷殷囑托,為她收拾行李。 這一收拾就不得了了,看著眼前堆放的大包小包,方立安心中一片哀嚎,這是搬家去的還是逃荒去的? 可憐她一個年方十九的妹子,就算再怎么身強體壯,面對這八個包裹也分身乏術啊…… 于是,她當著大伙兒的面直接精簡掉了六個包,只留一個她在首都百貨商場買的行李箱和一個新的書包。 行李箱里面只塞了幾件換洗衣物和幾件常用的生活物品,書包里放了一本看了一半的書、一本用來寫寫畫畫的本子和一只圓珠筆。此外,還有一些零食,比如糖果、餅干什么的。 方立新和方立平覺得自家小妹怕不是對出國有什么誤解吧?這可是要飛到地球的另一端生活好幾年,怎么被她弄得比暑假回老家還簡單? 方立安把身上的錢掏出來,放到書包里,對面露不解的親人們解釋道:“我身上有錢,缺什么到那里再買就是了,這七八個包我拎著也不方便,回頭丟了還不得急死。等到了學校還有獎學金,三千美元一年,換成人民幣有五六千呢,夠我用的了,你們就別擔心了。” 怎么能不擔心?兒行千里母擔憂,眼看著方三山和許巧梅這幾天都愁瘦了,饒是方立安再怎么扮演貼心小棉襖也于事無補。 臨行前,她和父母一起回了趟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老人家年紀大了,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看一眼少一眼。 在老家呆了一個星期后,三人回到京城。接著在家又呆上兩天,方立安就踏上了飛往m國的飛機,開啟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途。 第58章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早上六點,方立安和一家子送別的人來到首都機場1號航站樓,這個航站樓剛投入使用一年多,各項設施都新的很。 盡管這時候坐飛機新鮮,但想要坐飛機并不是有錢就可以。一般買機票,需要憑單位介紹信和本人工作證購買,要是“階級敵人”或“審查對象”,是肯定開不到單位的介紹信的,方立安的介紹信是學校給開的。 八十年代初乘飛機幾乎沒有安檢的概念,只是在辦理登機手續的柜臺旁邊有一張告示說明哪些東西不能帶。 寄行李時工作人員問了一下是什么東西,但沒有檢查,更沒有安檢儀器或設備。對帶茶水登機也沒有限制,方立安就眼睜睜地看著有的乘客拿著裝滿茶水的大玻璃瓶施施然地走了進去。 乘國際航班辦理登機手續時,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托運問題,因為超重費等于天價,所以在裝行李時精打細算,隨身行李用足政策,辦托運手續時軟磨硬纏,實在不行時就讓等候在旁的親友帶回去,付費是絕對舍不得的。 辦好登機手續,方立安揮手告別一眾親友,獨自一人去登機。 登機時,有的旅客帶的東西實在多,為了登機后能有地方放,大家爭先恐后,在登機廊橋上擠成一團。 方立安的隨身行李就是一個書包,箱子已經托運,上飛機后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系上安全帶。 坐她旁邊的是一名白人男子,看起來二十幾歲的樣子,見她主動系安全帶,目露驚訝地瞧了她兩眼,然后對她豎起大拇指。 方立安微笑點頭,對方便用英語解釋,他坐飛機,很少見到華國乘客主動系安全帶。 確實,這時候在安全帶的問題上,很多乘客不以為然,空乘也不嚴格檢查。而且乘客中很多是領導,空乘常用“首長”相稱,也不敢檢查。 飛機起飛后,有空姐貼心地提供各項服務。有免費的綠茶,咖啡和糖果。有的糖果放在一個推車拖盤上,多少由己,自持身份的一般用手指撮三五顆,有些人就抓一大把,空姐也只是笑笑。 除了一些常見的零食飲料,比如紅寶橘子汁、奧林匹克可樂,飛機上還免費供應特供茅臺酒。百貨商場里特供茅臺售價大約十塊錢,是大多數人月工資的幾分之一。 不過,因為坐飛機已是“天價”,很多人便認為飛機頭等艙、甚至普通艙上供應茅臺也不足為怪。 方立安乘坐的航班,早上八點從北京出發,途經上海、舊金山,飛行十四個小時,當地時間中午十一點半抵達紐約,整個行程長達十六七個小時。 為了確保到達目的地時精神滿滿,飛機起飛后不久,方立安就開始醞釀睡意,試圖讓自己睡著。她早上起的太早了,再加上這幾天各種雜事纏身,累得不輕,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等她一覺睡醒已經是四五個小時后了,坐著睡覺,睡眠質量略差,脖子酸痛無比。 鄰座的白人男子見她醒了便試圖小聲跟她搭話,方立安閑著也是閑著,便有一搭沒一搭地跟人家聊起來。 白人男子叫丹尼爾.布魯克,他是紐約《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在圣誕節前請了年假來中國旅游,在首都玩了一個星期,現在回去過年。 當得知方立安拿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時,他整個人瞬間化身小迷弟,贊美之詞接連不斷。 之后強勢地把自己的名片塞給她,要求她收好,強調以后來紐約一定要聯系他,他會是最好的向導。 沒想到自己會遇上如此熱情的外國人,方立安有些吃不消。但她還是很禮貌地把丹尼爾的名片收到書包里,并掏出自己帶的零食和他分享。 一路上說說笑笑,時間過得倒是很快。 飛機落地前,方立安又強迫自己睡了三個小時,勉強算是調整時差了。 下飛機后,她并沒有在紐約逗留,而是找到了一輛前往波士頓的大巴,直接乘車前往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