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節
我則一點也不奇怪。 那不會是矯詔,因為長公主既然已經打算一搏,不會連這點誠意也不給。 再看向公子,只見他也看著我,面上毫無詫異之色。想來他在得知的時候,已經想到了緣由。 “可知秦王大軍有多少?”我問。 “當有五萬。”公子道。 “如何部署?” “秦王入城之后,即刻分兵三路,兩萬人前往慎思宮戡亂,一萬鎮守雒陽各處城門,而其余兩萬則以護駕為名,陳列宮前。” 潘寔和杜良皆目瞪口呆。 “秦王遠在遼東,怎會……怎會一夜之間帶著數萬兵馬到了雒陽?”潘寔說話時,竟有了些結巴。 “這還用問么。”桓瓖冷冷道,“只怕是早已謀劃好的事。” 公子沒有回答,卻看著我。 “霓生,你可有計策?”他問。 我正要開口,一個內侍匆匆地走過來:“桓侍郎!”他行個禮,道,“桓侍郎,桓中郎!豫章王正在前殿等候,請二位過去一趟。” 公子頷首,沒多言,轉身往前殿而去。 豫章王已經回來,正在殿內踱步,神色沉沉,而寧壽縣主立在一旁,蹙眉不語。 秦王突然殺到,顯然讓他也很是措手不及,那臉上已經沒有了先前的鎮定,狐疑而焦慮。 見到公子入內,他不待見禮,即刻問道:“長公主何在?” 公子與桓瓖對視一眼,道:“我等方才去了永壽宮,母親并不在宮中。” 豫章王目光定了定,驚詫不已,隨即變得逼人。 “不在永壽宮?”他冷冷道,“莫非真已經離開了皇宮,去勾結了秦王?” 我想,這豫章王雖然后知后覺,倒也是個清醒的人,事情才出來就嗅出了味道。 “母親不在宮中,定是有了要事。她一向心系圣上,必不會去做不利圣上之事。”公子正色道。 豫章王的神色無改:“既如此,長公主可曾交代你話語?” 公子遲疑了一下,道:“不曾。” 他自然不會拿這樣的事來騙人。秦王突然出手,打亂了所有的計劃。長公主必然是已經趕去應對,連公子這個寶貝兒子也無暇顧及,否則,她不會讓公子留在這太極宮里。 豫章王再度變色,正待說話,寧壽縣主忙插話道:“父王,桓公子說得對,長公主乃圣上親姊,行事定然自有道理。如今事急,父王還是思索眼前才是,不知父王有何計議?” “計議?”豫章王重重“哼”了一聲,片刻,問潘寔,“圣上現下如何,可有好轉?” 潘寔道:“圣上仍在沉睡之中。” 豫章王的眉頭鎖得更深,對杜良道:“那為圣上治病的蔡太醫何在?請他過來。” 第101章 真容(上) 杜良不敢耽擱, 應下,忙轉身離去。 沒多久, 蔡允元來到。 他進門之后, 首先將目光朝我掃過來, 而后即收回, 在豫章王面前一禮。 “蔡太醫,”豫章王問道:“圣上現下如何?何時可全然恢復?” 蔡允元道:“稟殿下,圣上的燒熱褪下了些許, 仍在昏睡之中。不過人各有異, 圣上何時可全然恢復, 小人實不知曉。” 他這話與先前無異, 豫章王似乎料得他要這般說, 沒有追問, 卻道:“如今形勢危急,宮外之事, 想來太醫亦知曉。圣上的身體, 不可再拖延, 太醫可還有良藥?” 他話里的意思甚為明白, 倒是與我想到了一塊去。 不過我告訴過蔡允元, 那半路仙之事,我知他知, 但凡有一人泄露給第三人知道, 對我和他皆是滅頂之禍。 只見蔡允元即刻伏拜在地, 道:“殿下在上, 小人不敢相瞞。圣上病體如今恢復至此,已是盡力。殿下亦知曉,此藥雖靈,卻甚為兇險,為醫治圣上,小人亦是將全家性命提在了刀尖上。如今之計,唯有安安穩穩待圣康復,否則圣上一旦有失,只怕連殿下和長公主也擔當不起!” 他道說著,聲音已是驚惶:“殿下明鑒,就算要殺了小人,小人也實無良策。” 那醫治皇帝的藥,眾人雖不知緣由,卻知道它甚是兇猛,蔡允元這么說,其實也并非虛言。 豫章王無奈,揮揮手,讓他退下。潘寔和杜良為照顧皇帝,也告辭而去。 剩下的人立在原地,皆各有心事。 豫章王的神色忽而變得疲憊。 他走一旁的榻前,坐下來,少頃,長吁一口氣。 “懷音。”他的聲音緩下來,卻更是低沉,“你現在即刻去大夏門,程裕在那里。你讓他帶上一千兵馬,即刻送你離開宮城返國。” 寧壽縣主聞言一驚:“父王何出此言?父王乃奉詔護駕而來,就算秦王亦是奉詔護駕,父王與他并無沖突。” 豫章王苦笑。 “你以為他真是來護駕?”他說,“秦王非尋常之輩,你何曾見過他為朝廷之事這般熱心過。”他說著,揮了揮手,“你去吧,再遲些,只怕秦王的人馬連大夏門也要圍住,便出不去了。” 寧壽縣主猶疑不已,看著他:“那……父王……” 豫章王目光深深:“為父老了,此生本想安居國中,不問世事,然圣上與為父乃少時至交,如今他危在旦夕,為父不可棄之不顧。” 寧壽縣主望著他,雙眸一動,倏而通紅,哽咽不已。 我亦很是詫異,不由看了看公子。 只見他面上亦有了些動容之色。 原以為豫章王這般懂得審時度勢的圓滑之人,必是明哲保身,須得我在他開溜之前恐嚇恐嚇逼他就范,如今看來,卻是不必。 “父王不可留下。”寧壽縣主懇求道,“要走一道走,兒必不讓父王只身涉險!” 豫章王臉色拉下,喝道:“懷音!你莫非連為父的話也不聽?” 寧壽縣主淚流滿面,正要開口說話,公子在一旁忽而道:“在下以為,縣主所言不差。” 父女二人皆訝,看向公子。 只見公子神色鎮定,道:“殿下,秦王意欲何為,殿下比我等更是明了。他有五萬兵馬,就算將別處諸侯私兵及諸州郡之兵星夜調往雒陽,那也亦是一場難分勝負的惡戰。殿下自是高義,欲以性命護衛圣上,但不知殿下可曾想過縣主、世子及王后?秦王全力攻城,殿下定然難以抵擋,而一旦秦王攻入,莫說圣上與殿下的性命不保,只怕殿下的聲譽亦要一并毀壞。到時罪名落下,殿下家人雖在豫章國,又豈可置身事外?在下疏淺之言,還望殿下三思。” 我不想公子會說出這么一番話來,不過此言確實在理,再看看豫章王,果然,他也露出了猶疑之色。 “那么以你所見,該當如何?”他說。 公子眉頭蹙了蹙,道:“秦王率五萬部眾兵臨城下,就算是梁王和皇后的人馬全部加起來,也不是秦王對手。不過他既是為護駕而來,為今之計,只有待圣上康復,親自坐鎮宮中,方可教秦王退兵。” 豫章王嘆口氣,道:“我豈不知。可如今情勢你亦知曉,秦王既這般迅猛而來,便定然是不打算容得我等拖延。” 我看著他們,知道此事該我說話了,輕咳一聲,道:“此事,奴婢倒有一策。” 眾人皆看向我,訝然。 “何策?”桓瓖在一旁即道,“快快說來。” 我說:“如我家公子所言,秦王既是趁圣上之危而來,如今亦只有圣上方可解危。秦王來京的由頭,乃是戡亂,若圣上不可主事,其戡亂之后,必留下不走,繼而入主宮中。反之而言,只要圣上親自現身招撫,秦王便無不走之理。秦王不肯撤兵,就是公然謀反,就算現下雒陽城中無人可當那五萬兵馬,但圣上一旦號召天下討逆,各諸侯州郡群起而攻之,便是將遼東之兵全投進來,秦王也難以抵擋。秦王此來,乃是想討個便宜而非玉石俱焚,這點道理,他不會不知曉。” 豫章王不耐煩:“這言語我等方才不是說了許多?圣上如今尚在昏睡,如何親自招撫?” 我說:“圣上雖現在尚在昏睡,稍后卻即可康復。” 眾人皆愣住。 豫章王大惑不已:“可方才蔡太醫……” “蔡太醫醫者仁心,所言皆出自常理判斷,故不敢妄言。”我說。 公子似乎聽出了我的話外之音:“你是說,圣上將康復,乃是非常理?” “正是。”我說。 “說下去。”豫章王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我說:“圣上乃天子,本是位列天庭仙班五方五老之首的東方青靈始老天君□□下凡試煉,雖一時病重孱弱,卻有天命護佑,時辰一到即可復原。” 眾人:“……” “霓生。”公子看了看豫章王父女,低低道,“不可妄言。” 我眨眨眼,道:“我不曾妄言。公子,此乃方才奴婢入夢時,得仙人所示。那仙人渾身金光,正是奴婢為公子和表公子輔弼時所見的那太上道君。” 公子:“……” “太上道君?”豫章王聞言,倏而精神一振,將我打量,“你莫非就是桓府中那有傳說中那命格奇特且身懷占卜奇術的侍婢?” 我笑瞇瞇,無視公子面無表情的模樣,對豫章王道:“奴婢正是。” 豫章王顯然從寧壽縣主或者不知道什么人那里聽說過我那些神神叨叨的事跡,此時也不再有先前那般疑惑之色,即刻道:“太上道君如何示下,快快說來!” 我說:“他說此番劫難,乃是彗星犯紫微,那彗星所化者,正是秦王。厄氣強悍,東方青靈始老天君代萬民受擾,故有病危之兆。太上道君奉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之命,特來賜我大計。如今圣上及天下危在旦夕,唯有豫章王可救,讓我千萬將此策告知豫章王,教殿下順應天意庇護真龍,日后定然可長命百歲,福澤萬年,子孫昌泰……” 豫章王看上去顯然頗為受用,卻擺手打斷:“旁話不必多言,孤如何庇護?” 我說:“太上道君說,殿下乃東方青靈始老天君座下首輔東斗星君降世,他在夢中教給了奴婢一套法術,只消在龍榻前作法。將殿下一魂三魄暫借與圣上,可助圣上迎來東方青靈始老天君真身臨世,抵御災厄。” 眾人聽著我這番云山霧繞之言,一時沒了話語。 唯獨公子看著我,目光平靜。 “你這說的借,卻是如何借?”寧壽縣主首先開口,疑惑地看著我,“如你所言,我父王將那一魂三魄借與圣上,他會如何?” 我說:“人有三魂六魄,殿下借出了一魂三魄,不過沉睡不醒,于性命無妨礙。東方青靈始老天君借東斗星君之力,降于圣上之身,以撥亂反正,消除人世災厄。待得禍患解除,那一魂三魄自會歸位,豫章王可醒轉無恙,圣上亦當恢復康健。” 寧壽縣主神色不定,正要開口再說,豫章王打斷道:“待圣上恢復之后,又當如何?如今宮城外一片混戰,豈知他們會聽天子號令?” 我說:“皇后和梁王手下的軍士,雖各擁其主,但最終仍是圣上的人,圣上親自出面,無人敢不降。尤其是梁王,他如今最是進退兩難,而他既然名義上是奉詔討逆,圣上康復主事,正好可給他解圍,他是樂得歸順。我等須得認真對付的,乃是秦王。而有豫章國兵馬和北軍、內衛的京師之眾,就算秦王有反骨,也不敢公然胡作非為。” 寧壽縣主狐疑道:“如今整個內宮都在我等手中,若只是讓秦王收兵,何不以圣上名義下詔?” 我說:“且不論圣上玉璽在皇后手中,就算我等可以圣上名義下詔,秦王千里奔波而來,豈會為一紙詔書嚇退?他只要聲稱那是矯詔,豫章王挾持天子,便大可以清君側之名攻入宮城,那時,倒是縣主與豫章王要坐實謀反之名。” 寧壽縣主面色一白,不再言語。 “秦王確實不是傻子,”這時,公子忽而開口道,“還有龐氏,秦王和梁王都是奉詔討逆,在圣前有臺階可下,龐氏卻無。若他們發起瘋來死守慎思宮,而秦王以此為由不撤兵,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