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他媽的,唐知綜就是個流氓,借著離婚兩邊坑錢,坑他媽50,坑杜家20,不要臉的無賴。 所有能藏錢的地兒他翻遍了,啥都沒有。 最后,他視線落在墻角的大柜子上,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柜子,專門裝糧食用的,他眼神閃了閃,嘴角浮起絲笑來,就在手伸向柜門時,外邊傳來說話聲,他爸媽回來了,他急忙收回手,匆匆跑了出去,裝作氣喘的語氣,“媽,你回來了啊,我說淘米煮飯呢。” “煮啥飯哦,咱家的糧食都快保不住了,唐知綜就是個要債的,要逼死咱們哪。”換作平時,聽到小兒子說幫家里干活,她鐵定會夸獎兩句,但今天情況特殊,她沒心情吃飯,氣都氣飽了,吃啥啊。 蘇衛軍知道她說的哪件事,并不擔心,說道,“咱祖祖輩輩是貧農,怕他干啥,我想好了,明早就去縣里找領導舉報他壓榨我們,要他干不成隊長。” 下工回來的蘇衛山他們聽到這話,眉頭皺了下,沒有說話,各自回了院壩,以前的大院壩被柵欄隔開,設了個腰高的籬笆門,他進去后就檢查雞籠去了,李翠蘭看不慣蘇衛軍得意的嘴臉,不懟他兩句不痛快,便說道,“老四,你去縣里有啥用,最近各個公社各個生產隊都在組織老百姓交糧,你以為縣里領導是咱親戚呢,你說啥就是啥。” 挺著大肚子的孫曉華跳出來幫腔,“是啊老四,你還是在家待著吧,小心去縣里舉報不成反倒被人抓了,唐知綜收糧是為災區群眾籌糧,又不是私吞,造謠干部是要坐牢的。” 蘇衛軍怒了,“誰造謠啊,唐知綜就是唐大壯的走狗,唐大壯扶他做隊長就是要他......” “老四,你說啥呢。”蘇國良即使制止蘇衛軍接下來要說的話,唐知綜選隊長是堂堂正正投票選上的,和唐大壯有什么關系,為了避嫌,唐大壯家沒有投票,蘇衛軍的話傳到唐大壯耳朵里,不得遭來禍事? 唐大壯是隊長他們都惹不起,更別說現在是公社干部了。 況且蘇衛軍說的不是事實,唐大壯為人怎樣,村里人誰不比蘇衛軍有發言權。 蘇國良不怎么生氣,但凡他生氣就沒人敢惹,蘇衛軍也不例外,他歪了歪嘴巴,嘀嘀咕咕把剩下的話罵完才停下,問葉英,“他要糧食,咱就得老老實實給他糧食?”憑什么啊,別以為他啥都不懂,這件事是要納入隊長政績考核的,做得好,唐知綜沒準能選上公社先進生產隊隊長,有錢拿,而他們啥都撈不著。 拿他們的糧食給自己攬政績升官發財,唐知綜真是會算呢。 “不給能咋辦,其他人都給咱家不給算什么樣子。不行,我得去問問其他家給多少,不能給多了,咱家糧食自己都不夠吃呢。”說著,葉英坐不住了,抬腳就要往外邊走,蘇衛山叫住她,“媽,你慌啥,還沒開會說呢,等開會再問也不遲,先煮飯吃吧。” 他怕葉英咋咋呼呼的,去外邊說唐知綜壞話,得罪唐知綜不說,還遭人嫌棄,何必呢。 不管交多少,總之等開會就知道了。 蘇國良也兇葉英,“忙了一天,還不去煮飯干啥呢。” 等所有人吃了飯,趕到草篷準備學習,唐知綜背著背簍來了,他好像從地里扯豬草回來,后背衣衫都是濕的,發梢還滴著水,李大娘納悶,“知綜,下工了你還扯豬草啊。” 唐知綜笑盈盈的,擱下背簍,蓬蓬松松的一背簍豬草快滿出來了,他說道,“開會回來有點中暑,在家睡了一覺才好點,看天兒還早,能扯多少豬草是多少,今天我有重要的事要說,掃盲課就不上了。” 從會計嘴里已經知道事情始末了,李大娘說,“知綜啊,你注意身體,開完會曬的話就在大壯辦公室坐坐,今年天氣反常,小心出人命。” 前段時間下暴雨,冷得人把棉被拿出來,這今天又熱得死去活來,要不然外縣怎么會出現災情呢。 挨著葉英的蘇衛軍嘴唇快翹到天上去了,明明偷懶躲屋里睡覺竟有臉說中暑,臉皮比城墻倒拐還厚。 “大娘,我沒啥事,扯豬草出了身汗后好多了,人都來了吧,那我就和大家伙說說開會的內容。” 唐知綜瞥到角落里站著的唐大壯了,背簍就在他腳邊,里邊是他買的60斤糧食,他刨開豬草,拿出里邊的扇子扇風,走到平時知青上課的臺上,汗流不止的望著底下的人,“你們坐著聽吧,像上課那樣,干了一天活,也累了吧,坐坐坐。” 唐大壯扁著嘴角,滿臉嫌棄。 看人們慢慢坐下,他說道,“我去保管室的曬場看過了,總的來說,這兩塊地的玉米不錯,比其他生產隊的要好......” “多虧大家伙施肥施得勤,草除得干凈,還有知青們把蟲捉得干凈,咱半年多來的辛苦沒有白費。” 底下的人自發的拍手鼓掌,想到莊稼收成好,人人臉上洋溢著喜悅,慶幸自己多挑了兩挑糞,慶幸自己多除了半小時的草,慶幸自己沒有虛度光陰爭分奪秒的起床捉害蟲,莊稼長得好,離不開所有人共同努力,他們不禁想到唐知綜的話:想要生產隊好,單靠個人努力是沒用的,得所有人行動起來。 唐大壯嗤了聲,誰在書記面前說玉米長蟲遭霍霍了,說得他都信了,現在又說玉米長得不錯,真不知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唐大壯覺得他不去做騙子真是可惜了,沖著他能說會道的本事,做騙子絕對大有前途。 唐知綜要知道唐大壯此刻的想法,沒準會為他鼓掌,他能走到這步,離不開自己行騙的本事。 因為他本身就是個騙子! 掌聲熱烈,唐知綜抬手示意他們安靜,“你們知道我看到曬場的玉米想的什么嗎?” 眾人搖頭,又不是他肚里的蛔蟲,他想什么他們哪兒知道。 唐知綜嘆了口氣,“我想的是老天爺對我們不錯,讓我們今年有個好收成能過個好年,高興過后,我又有點難過,想到外縣的災區群眾,他們莊稼受損,房屋倒塌,家人失蹤生死不明,我們高歌歡呼大豐收,而他們守著坍塌的房屋,用本該挖地種莊稼的手撕心裂肺的刨家人的身體。”說到后邊,他聲音有點哽咽,底下坐著的人跟著濕潤了眼眶。 “當我想到他們,我心情就沒法平靜,恨不得立刻飛奔到他們身邊,幫他們重建村子,給他們個擁抱,告訴他們別怕,再大的災難終會過去,各地的人民群眾永遠陪著他們。” 語落,有幾個老婦人直接哭了起來,抽抽搭搭的抹著淚,唐知綜喉嚨擁堵,鼻尖泛紅,眼眶濕潤潤的。 “洪水越不過,我們就用身軀為墻能救多少人是多少人,山體滑坡跑不贏,我們就抱團堆成山,能活幾個是幾個,任何時候,我們要記得,我們是同胞,是兄弟,要團結,要互幫互助,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們互相依靠,互相支持鼓勵,再大的苦難我們都不怕。” 掌聲再次響起,眾人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從前,面對敵人的炮火,我們的革命同志不懼生死勇往直前,是他們的犧牲和無私奉獻換來我們的和平年代,我們要傳承他們無私無畏永不屈服的精神......” 好像有點偏題了,唐知綜清了清喉嚨,拉回正題,說道,“社會安穩,不需要我們普通老百姓扛著槍打鬼子,但我們要始終記得,新中國能取得勝利,離不開所有人的團結,所以外縣群眾受災,我們仍要團結,擰成股繩,幫他們度過難關。” 媽的,唐知綜覺得照他的進度說下去,再說幾萬字都說不到關鍵,決定直接說糧食算了,“說了這么多,就是想告訴大家,任何時候遇到困難不要忘記我們背后的人民群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互幫互助才能生活得長久,外縣糧食緊缺,我們的兄弟姐妹正餓著肚子,而糧食充足的我們,有義務支援他們,不用跋山涉水過去建屋子,通溝渠,挖公路,忍受艱苦的環境,我們只要送糧食,滿足他們溫飽就夠了。” 說得口干舌燥,他偏頭咳了兩聲,越咳越厲害,到最后咳得腰都挺不直了。 “知綜啊,你要不要喝點水,你用不著和咱說這么多,你說的咱明白,要不是災情嚴重,公社干部也不會給你們分配這種任務,這兩年風調雨順,咱生產隊糧食產量還算不錯,我家人多,一年到頭囤的糧食不多,我啊,表表心意,出30斤吧。” 說話的是李大娘,年紀大聽不得家破人亡的故事,她寧肯唐知綜直接收糧食算了。 現在她腦海里滿是洪水泛濫,山體滑坡,人們趴在坍塌的房屋邊絕望哭泣的身影,不禁難受得想哭。 李大娘是唐知綜的忠實擁護者,準確的說,豬場的大娘們都是他的鐵桿粉絲,幾人私底下商量好了,每家出30斤糧食,就當積德了。 “大娘,你的好心我會想辦法傳達給災區群眾,你們也學過不少字了,如果有什么想說和災區群眾說的話就寫下來,到時候我收起來,托人送到災區去,糧食的支援是身體上的鼓勵,溫暖的文字更能安慰人心。”唐知綜扯了扯喉嚨,剛剛咳嗽太厲害,嗓子火辣辣的疼。 “知綜,真能寫字嗎,我就會自己的名字,還有努力干活,其他不會寫,他們看到會不會笑我啊。”李大娘有點不好意思。 唐知綜笑,“笑你干啥啊,他們認識字的也不多,估計喊知青念給他們聽,得到你們這么多人的鼓勵,他們會很快振作起來的。” 說到寫字上,底下的氛圍活躍起來,前后交頭接耳商量寫什么,畢竟第一次寫信,擔心自己的字不好看,詞語不合適,你一句我一句的,壓根不說交糧的事兒了,唐知綜也不著急,任由他們討論,自己就在臺上認真聽。 待下邊聲音漸漸小點了,他重新大著嗓門說,“寫信的事兒不著急,明天我去公社買筆和紙,大家伙兒輪流寫,如果有不會寫的字就請知青教,若內容長就找知青幫忙寫,你們要知道,知青來咱生產隊是幫咱的,有什么困惑找他們幫忙,不要害怕丟臉,關起門,大家就是一家人,在家人面前,干啥都不丟臉。” 趁熱打鐵,趁著大家伙有熱情,得抓緊時間把糧食的事兒辦了。 “好了,我們說交糧的事,我是隊長,要給大家做個榜樣,我交60斤糧食,我自己窮點累點不關系,地里有莊稼,我看得到希望,不像災區群眾,屋沒了,莊稼又......” 這時,會計站起來,聲若洪鐘道,“支援災區群眾,我也交60斤糧食。” 有他們起頭,紛紛有人站起來說自家交糧食的斤數,有40斤的,有50斤的,最少也30斤,連村里的李奶奶都交了50斤,李奶奶是九十多歲了,丈夫兒子都死了,孫子也有自己的孫子了,一年到頭沒怎么出過門,她站起來說50斤糧食,人群都安靜了。 唐知綜拍手大聲鼓掌,用最大的聲音說,“李奶奶,你是咱村的驕傲!” 蘇家人是最后站起來說話的,最好都30斤,蘇衛山沒辦法,只得踩著底線走,葉英氣得渾身發抖,耐不住蘇國良要面子,說交40斤。 他們蘇家,交了100多斤糧食。 氣死人哪。 “好,我了解大家伙的心情,為了趁早把糧食送到災區群眾手里,現在大家伙就回家拿糧食去保管室過稱,我安排人連夜送到公社,爭取明天中午災區群眾就吃到咱的糧食,絕望的心能稍稍平復些。” 唐知綜催他們趕緊回去拿糧食,喊唐大壯背著糧食去保管室,開這個會,他嗓子快廢了。 唐大壯算見識到他本事了,其他生產隊吵得不可開交,誰都不肯交糧,到唐知綜這,半個小時就搞定了,他心服口服的背著糧食走在他后邊,問唐知綜,“真要連夜挑糧食去公社?” “對啊,騙誰不能騙老百姓啊。” 唐大壯撇嘴,很想揍他兩拳,瞧瞧他得意成啥樣了?轉而想想,確實有得意的資本,秦書記要1000斤糧食他覺得異想天開,根本辦不到。 不成想會超出預期,1500斤糧食都有了。 作者有話要說:待開勵志文《家祭無忘告乃翁》;lt;input type=button style=;quot;backgroundcolor:pink#9900ff;quot;value=《家祭無忘告乃翁》onclick=(;quot;xet/?novelid=4186248;quot;);gt; 德高望重的文淵閣大學士病重,在子孫科舉前夕留下‘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喟嘆后閉上了眼。 哪曉得子孫不成器,整日游手好閑不學無術,沒幾年就把家業敗盡了, 痛心疾首的他從棺材里爬了出來, 從此,振興家業成了他的使命!! 《家祭無忘告乃翁》手機版鏈接;lt;input type=button style=;quot;backgroundcolor:pink#9900ff;quot;value=《富貴爸爸貧窮兒》onclick=(;quot;);gt; 第71章 找對象 夜長夢多,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事,趁著大家伙同情心泛濫趁熱打鐵,能收多少糧食是多少。 太陽已經落山了,晚霞紅彤彤的,負責曬玉米的同志們彎腰撿曬場的玉米,收進保管室,防止半夜下雨臨時了,唐大壯擱下背簍,挨個喊人來拿醬油和醋。 最后就剩下唐知綜的糧食和唐知國要的豬rou。 “知綜,rou我擱背簍里,你大哥他們來喊他記得拿。”rou不抓緊時間處理,明早就壞了,唐大壯害怕唐知綜忘性大,提醒了他好多次。 唐知綜:“你自己和他說唄,我得守著稱糧食。” 生產隊的稱是老稱,稱砣稱桿的那種,重量稍大的物件要兩個人抬著,旁邊專門站個人負責看刻度斤數,無論哪種唐知綜都做不來,看唐大壯要走,忙叫住他,“大壯哥,走啥走啊,光我和會計哪兒忙得過來,來來來,你是老干部了,幫著大家伙趁早把糧食稱出來啊。” 他動作迅速,說話時已經把扁擔塞到唐大壯手里了,又喊李建國過來配合唐大壯,他們兩負責挑糧食,會計負責看斤數,而他就拿了根凳子坐在旁邊,聽會計報數后記在本本上,賬目明細記清楚,防止日后扯皮。 糧食要挑到公社去,過稱后倒進籮筐就成,背糧食來的多是女同志,說話算話的那種,各家沒有稱,裝糧都往多了裝,有些多出四五斤的直接不用退,有多少算多少,很是干脆。 有幾戶人家多給了20多斤,爽快得很,出于感激,唐知綜點了她們家兩個勞動力留下幫忙。 人家肯為生產隊顏面多貢獻分力量,投桃報李,他自然要表揚表揚,而最大的表揚就是安排他們干活拿工分。 提前領到差事的人自是滿心歡喜,也不回家了,去幫著收玉米,精神面貌明顯好很多。 曬場圍著很多人,像關在學校熬了數月的學生,放假后心都飛了,有活的干活,沒活的聊天,孩子們在曬場上瘋跑,比任何時候都熱鬧。 到985斤時,輪到了稱唐知軍家糧食,他說的捐40斤,過稱時,唐知綜喊李建國,“分兩次稱,先稱15斤,再稱25斤。” 稱糧用的保管室專用籮筐,里邊是小籃子,方便區分米,麥子,玉米,總量夠數就成,聽了唐知綜的話,李建國不明白他的意思,唐知綜沒解釋,“稱15斤。” 他語氣正經,周鳳臉色變了變,不知是慪氣還是其他,“15斤就15斤吧。” 沒辦法,先稱了15斤米,剩下的再稱有27斤,多了2斤,李建國問她是全交還是退兩斤給她,周鳳瞅著唐知綜,“不用退了,又不是提前過了稱,多點少點肯定有偏差。” 唐知綜挑眉,提前過稱?是意有所指呢。 又怎樣,他不理她。 唐知綜喊李建國,“建國,把15斤糧食倒進籮筐,剩下的倒進保管室的石柜里。”保管的石柜是專門用來囤糧的,防鼠又防潮。 李建國就是個老實干活的,沒有深想唐知綜的用意,倒是唐大壯察覺不對勁,既然待會要挑走,裝進石柜又要弄出來,不是多此一舉浪費時間嗎?他有心想問唐知綜是不是又打什么鬼主意,礙于人多,害怕丟了唐知綜面子,憋著沒吭聲。 后來稱的糧食都裝進石柜去了,人們沉浸在災區群眾受苦受難的生活里沒跳出來,沒人注意有問題,待最后半背簍糧食稱完,漫天紅霞已暗淡下去,月亮懸在了空中,周圍幾顆星星閃爍著。 唐知綜握著筆輕輕劃過交糧人的名字,又數了數戶頭,得,就差蘇家人反應快,最先回過神。 村里家家戶戶都有人來露臉,自然注意蘇衛山幾兄弟沒露面,李大娘是個熱心人,主動問唐知綜,“知綜,要不要我過去喊蘇國良他們,都啥時候了,他們家連個人影都沒有,肯定躲著故意不來的。” 蘇國良是當著全村的人面說交40斤糧食的,轉身就沖傻充愣關門不出,真夠丟臉的。 “大娘,你去也沒用,稍微有點擔當的人就不會拖到最后都不出現,你要去了,沒準反過來咬咱一口,說咱上門搶他糧食呢,吃力不討好何必呢。”凳子硬,坐久了屁股痛,唐知綜把糧食總量記在本子最后,說道,“他們冷漠就冷漠吧,咱心胸火熱,愛國愛民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