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發怒的姜初臨
姜雪離開之后,趙四嘆口氣,指著天殘對趙正說:“唉,看見了沒?這天殘也是五行宗的風云人物,本屆的第一隊列弟子,上一刻還是風光的天榜預定弟子,不過幾個呼吸,雙臂盡碎,無奈截肢。唉,榮光這東西當真不可信啊。”趙正道:“我還從來不知道榮光是為何物呢。”趙四道:“沒事兒。以你的天賦,這東西的滋味估計很快就會嘗到了。到時候,你可千萬要把持住,否則,這天殘的下場就是你的下場。”趙正道:“嗯?什么意思?”趙四道:“人吶,要認清自我,不要被外物蒙蔽,那樣很危險。”趙正不明白趙四的意思,天殘截肢,似乎讓他不太高興,也只好默然低頭,將軍臺山頂閣樓一層的小屋陷入死寂。 —————————————— 將軍臺山腹中的洞xue,苗玲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道:“眾位師兄們,要不我們出去走走的,你們不覺得這里太小了嗎?”旁邊的董貝道:“可是這里靈氣濃厚,出去了,哪里的靈氣相對有點兒稀薄。”齊微道:“我也想出去了。大比都快半個月了,我們這都算半個月禁閉了,我想出去透透氣。”林楓道:“都是元嬰了,千年壽元,半個月就受不了了?”姜初臨道:“透氣是小事,我覺得我們應該出去看看那幫小家伙比的怎么樣了。萬一,能碰見一倆個順眼的,隨手指點指點也算盡了老祖的義務。你說呢?”林楓道:“也好,那我們出去吧。” 姜初臨和林楓二人從臺上站起,來到洞xue門口,二人各自朝前拍出一個令符,洞xue出現道裂縫,五人這才架起遁光,離開山中洞xue。五人出得洞xue,直接到將軍臺山腳下,林楓道:“不是想逛逛么?我們就從弟子們上山的路徑走上去,如何?”姜初臨道:“嗯,這主意不錯。” 五人一行看起來只是尋常走路,實際上確實無比迅捷。在半路上,齊微道:“苗玲師姐,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美好身材沒有被人看見才出來的?”苗玲仰頭道:“也許,這算小半個原因吧。”董貝道:“我說苗師妹,身材好,可不可以不要這么炫耀。畢竟,你得照顧一下你師姐我的情緒啊。”苗玲嘻嘻笑道:“怎么,董師姐,你嫉妒了?嗯~,你不該像這樣冷若冰霜嗎?”,說完還裝作做清冷模樣。姜初臨道:“一個個千年老太婆,居然在我面前裝少女,你們以為我不知道么?”苗玲道:“元嬰十二劫,人家才剛過二劫,還有大好的千年時光呢,怎么不能是少女呢?”林楓哈哈笑道:“苗玲啊,我給你算算,啊。金丹八百,元嬰十二,你總共大概有倆千壽元,你現在已經是元嬰二劫,已經過了一千年。如果按照凡人算的話,你現在大概是五十歲的老太婆,你說你算不算少女?”齊微道:“就是。”,有對苗玲道:“憑什么我們是不如中年的糙漢子,你就是青春少女呢?”董貝道:“齊微,這你就不知道了,我們是年輕的心態,就是到了十一劫,我們也是年輕人。像你這種心態變老的人,就是剛元嬰一劫也是個中老年人。”齊微道:“怎么就又是心態了?”林楓呵呵笑道:“齊微啊,你還別不服,普遍心態年輕的女性元嬰成仙率比我們男性元嬰要高一籌呢。” 齊微道:“行了行了,我認栽。你們快看前面那三個人,中間的人好像沒胳膊。”。原來,那是在等待了一個下午的趙正和趙四在天殘醒來以后護送這天殘下山而來。在趙正等三人看來,前面五個人好像走的很慢,普通閑庭散步那樣,可是他們五人又很快,一眨眼他們就來到了跟前。 趙四認出了眼前的五位老祖,連忙拜道:“拜見五位老祖。”趙正見趙四下拜,也學樣拜道:“拜見五位老祖。”,天殘卻只是鞠了一躬。林楓奇道:“你們這是干什么?”天殘回答道:“今弟子有恙,恐不能為五行宗弟子,勞煩二位師弟送下山去。”姜初臨道:“怎么,誰把你胳膊砍下來的?姜雪沒有給你接么?”天殘道:“弟子雙臂盡碎,已經沒有重新再接的可能。所以,弟子求姜執事幫我截肢,就成這樣了。”姜初臨追問道:“是誰把你打成這樣的?”天殘低頭道:“是姜老祖的親傳周武周師弟。”姜初臨面無表情寒聲對趙正與趙四道:“是真是假?”趙四道:“不敢蒙騙老祖,天殘所說,屬實。”姜初臨道:“嗯,很好,很不錯。你們先下山去吧。” 直到看到趙正一行人走了三四里路,姜初臨這才爆發,將軍臺山腰上一瞬間充滿了秋日般肅殺的氣息。五人行中,齊微和苗玲臉色漲紅,董貝也一搖一擺,唯獨林楓泰然自若,他用手拍拍姜初臨的肩膀道:“老姜,你再不消停,咱那三位師弟妹要受不了了。”姜初臨這才收了氣息。而遠處的趙正對趙四說:“趙四哥,剛才那幾個呼吸,真冷,怎么突然又好了呢?”趙四眼珠轉轉道:“你別管,也許是有人不高興,與你無關。” 姜初臨恢復正常之后,齊微林楓問道:“林師兄,元嬰六劫竟如此可怕?”林楓笑道:“怎么?不相信四百年后的自己?”齊微道:“并非不相信,只是六劫和二劫真有這么大差距?”林楓笑道:“其實也沒有,老姜的實力就是在元嬰六劫里也可以算是佼佼者,而你們在元嬰二劫也只能算泛泛之輩,所以才顯得差距大。”董貝道:“看來,我們還又很多路要走啊。”姜初臨道:“這沒什么,我在二劫的時候也和你們差不多。告訴你們吧,成仙以下,如果你在本階層內不是一般正常的情況,你的進階會比平常人困難很多。佼佼者?不足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