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節
當時朝堂之上,季銘一番言論可謂大義凜然,擲地有聲。 亦是因著季銘當時的那一番話,元化帝方才當機立斷,下令三司會審徐景。 眼下稅改改革如火如荼,季銘又巴望著更進一步登上相位。 在這個時候,季航自然是舍得筆墨去為自己的祖父造勢。 因此,季航思量一番,當下便決定在邸報上大肆宣傳,避開徐景跟閔地之事的細節,反而著重筆墨去贊揚季銘。 在那次朝會之后,季航私下亦是與祖父言及此事,也自然是曉得。 雖然那次朝會看似乃是因著季銘的奏言,方才令元化帝下令徹查閔地之事。 也由于在朝堂上那一番為國為民的奏言,使得季銘受到不少低階官員的敬佩。 但季航卻也知曉,那一次朝會上的種種,都是在右相孫惟德的掌控之中。 不論是被彈劾的徐景,還是被牽連的左相杜允文,甚至是他的祖父季銘,當時都落入了孫惟德的算計之中。 祖父當時在朝上一力主張嚴懲,也是形勢之下的無奈之舉,甚至還因此得罪了左相一黨。 要知道先前祖父所圖的乃是右相之位,還為此拉攏了吏部尚書鄧仕建,此事必然是瞞不住孫惟德的,若是不然,只怕也沒有朝會上的那一出了。 眼下祖父因著右相之位已經開罪了孫惟德,又因著立諫嚴懲徐景而見怪于左相杜允文。 內閣三位宰相,已經有兩人已經與他們季家交惡。 唯獨剩下一副相陶明哲,如今卻又是個式微的。 而且,如今左相因著有一眾守舊派的支持,自然是地位穩固。 而右相孫惟德也一改往日行事之風,變得強勢了不少,且還時不時地在朝廷內外秀肌rou,特別是經由徐景一事之后,元化帝考量到孫惟德右相一黨的勢力,說不定也不會輕易去動右相之位。 那么內閣三位宰相之位,便只余下一個副相陶明哲了。 若是祖父季銘想要登上相位,目前只怕奔著副相之位去,才是最明智的了。 畢竟陶明哲自奪嫡之爭后,蟄伏了這么久,勢力已經大不如前,相較于孫惟德跟杜允文,是較為式微的那一個。 只是副相總歸只是從一品,在內閣三相之中還是要矮上一頭。 當然,他們季家能夠想到這些,副相陶明哲也不是個笨人,自然是也能預料到。 只怕今后與副相一黨也少不了有些紛爭了。 而那些勛貴世家的守舊派們,原本就是因著新稅制的事情不滿,對季銘這個新政的主持者自然也是容不下的。 季航在知曉了內里之后,也是感嘆不已。 孫惟德不愧是在朝多年的老相輔了,這么一番動作,卻是將他們季家推到了一個孤立無援的境地。 不過好在這樣的處境,對于季家來說也未必全是壞事。 畢竟季家如今勢大,隨著新政的推行,今后將會更甚,如此大權獨攬,指不定會惹得元化帝的懷疑。 現在季家已經在朝中并無旁人可以結盟依仗,只能牢牢地靠在元化帝身旁,如此的季家,只怕才是最令元化帝安心的季家吧? 季航如今掌控著邸報,也可以說是控制著整個華朝朝野內外的輿論。 眼見著季家當前面臨困頓,自然是要抓住機會為季家造勢。 既然朝中已經被孤立,那么百姓民心就變得更為重要了。 季銘與朝堂之上,為了閔地百姓,不畏左相權勢,當朝直言進諫,一力主張徹查閔地之事,嚴懲徐景。 此事雖然讓季銘身處困頓,但也可以為他取得名望。 要知道,有時候一個人的名聲和威望,也是極為重要的,甚至在某些時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既然失去了尋求盟友的機會,那么收獲華朝內外官員百姓的推崇與尊敬,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征求了季銘的意見之后,季航當機立斷,正式下令屬下各位翰林分別行文,準備于邸報之上刊載此事。 因而,這幾日,邸報署的各位翰林都是分別得到了任務,又是引經據典,又是借古喻今,詩詞、雜文、實論、辭、賦紛紛上陣,紛紛為新政搖旗吶喊,明里暗里贊揚季銘。 細細看了手中的文章,卻乃是一篇賦。 文章不僅頗具辭意,更是氣勢非凡,讀起來朗朗上口,贊頌之情溢滿了整篇文章,可謂是文采飛揚。 不得不說,這翰林院真不愧是匯聚了天下讀書人之中的飽學之士,作出的文章實在是篇篇精品。 只是這也贊揚得太過了。 即便是季航這個自認為面皮頗厚的人看了,也是覺得臉上有些發燙。 文中所贊揚的,真的是他的祖父季銘么? 稍微在文章上刪改了幾筆,季航便也不再多看,直接放在一邊。 拿起手邊的茶碗,正預吃茶,卻見他的院侍進來回話。 “大人,戶部顧大人派人送了帖子來。” 第169章 第169章:君子之間 自打都察院彈劾了徐景,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便抽調了官員,于前些日子正式進駐戶部開始徹查此案。 徐景乃是閔省人, 都察院所彈劾的亦乃是閩江數省之事,故而戶部此次牽扯入調查范圍的省份一共有五個, 皆乃是閩江流域的省份,其中閔省是重中之重。 顧云浩他們閔省清吏司這段時間越發忙碌了。 不僅要處理原本閔省田地丈量的爛攤子, 還要全力配合三司的調查。 不得不說,元化帝下令嚴查徐景閔地之事, 這確實是起到了預料之中的效果。 顧云浩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徐景被彈劾之后, 他們戶部的氛圍更是變了不少。 以前即便有季銘的高壓,在錢卓然跟唐守忠的逼迫之下,戶部的官員們按著既定的進度推行新稅制,各省清吏司也按部就班的督查各地的田地清理丈量之事。 但這些官員們也都并非是愚鈍之輩,稍一思量, 便知曉此次的新稅制改革, 是損及了不少權貴的利益。 因而,在整個稅制推行的過程中,不僅地方上的官員存有顧忌, 就連他們戶部的官員,也有不少人心有擔憂,害怕因著此事開罪朝中權貴。 不過現在好了。 前有湘省王守明一案, 后又有徐景被都察院彈劾, 也算是為戶部的官員們吃了一個定心丸。 王守明那可是前任戶部尚書王守和的堂弟, 徐景更是當朝禮部左侍郎,還是左相杜允文的女婿,如此背景的兩個人都被處置了,由此可見元化帝新政推行新稅制的決心。 如今戶部上上下下的官員,在對待新稅制的態度上,明顯較之前要積極了許多。 就連先前對閔省田地丈量清理之事避之不及的郎中陸安寧,也不再只是單純的將棘手之事推給顧云浩便作罷,也一改先前的做派,開始參與到閔省的田地清理之中。 當下這個局面,對于一心期盼新政得以順利推行的顧云浩而言,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因著要配合三司調查徐景在閔省所為之事,這些日子,他們閔省清吏司較先前要忙了許多,但司里的官員卻都沒有一句抱怨之言,反而都是有一種如釋重負之感。 畢竟沒了徐景這樣的權貴壓在前面,他們要重新清理丈量閔省的田地,便輕松多了。 這日,散職時間已過,但司里的一眾官員侍從卻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而是繼續埋首忙碌著手頭的事情。 顧云浩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便動手整理了手頭的資料冊簿。 看著同一間公務室的楊光和李輝兩位主事仍在忙碌,也不多言其他,直接道:“兩位主事近日辛苦了,在下與人有約,先行一步。” 戶部的主事,乃是正六品的官階。 而顧云浩是從五品的員外郎,雖然在這偌大的戶部不算什么,但在他們閔省清吏司,顧云浩之上僅有一個正五品的郎中陸安寧。在這司里面,他這個員外郎,其實便等同于‘二把手’了。 所謂官大半級壓死人,更何況這個大了他們半級的人,還是右相孫惟德看重之人。 自從徐景之事后,孫惟德近來在朝堂之上一改往日作風,突然變得強勢起來,甚至可以說不僅完全壓過了左相杜允文,就連如今勢頭正勁的季銘也不有所不及。 朝中眾人本就不敢小瞧孫惟德,如此一來,更是不敢招惹這位右相。 但好在顧云浩雖然為右相所看重,但卻一如既往的謙遜有禮,待人接物也頗為灑脫和氣,并無什么仗勢之舉,讓人也不由心生好感。 而且,在公事上,顧云浩也是極有才能,遇著難事也敢擔當、不推諉。 對于這樣的上司,楊光跟李輝都是頗為信服的。 故此,見著顧云浩與他二人這般說話,李輝兩人皆是笑道:“多謝大人關心,下官等忙完了手頭的事便回去,大人請自便。” 對于李輝跟楊光兩人的善意,顧云浩自然感覺得到。 只不過在官場上,作為上峰,既要懂得拉攏人心,也要曉得保持距離,遂也不再多言,只含笑點了點頭,便出了公務室離開。 “東翁。” 剛一出門,卻見趙啟迎面走來。 趙啟入部這段時間,盡是將全幅心思都放在新稅制一事之上,現在不僅已經熟悉了戶部的環境和公務,更已是顧云浩的得力助手。 只見他拿著一本田冊,走至跟前,說道:“這乃是咱們司里新估算出來的閔省七州九府的田地畝數,以及估算下來的稅入情況。” 顧云浩接過那本冊子,略微翻了翻首頁,卻又遞了回去,說道:“總算是估量出來了,你且拿著放到我書案之上,今兒我有約,只待明日一早看過后,若無差錯,便可呈交上去了。” 聞言,趙啟不由愣了。 以他對顧云浩的了解,這位年輕的東翁是個絕對的新政派,可以說是新政一事便占據了他的大半心思。 若放在之前,顧云浩要是知曉了閔省那邊的估算冊子得出來了,肯定是第一時間翻看查閱的。 如今卻是要留著明日再看,決定先去赴約? 這個能讓東翁放下閔省田地之事去赴約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知到底是何人,能讓大人如此在意?” 這些日子以來,趙啟跟顧云浩的關系近了不少,也并無那么多的顧忌,遂直接笑著問道。 “朋友。” 顧云浩輕聲一笑,說道。 ** 時辰已經不早了,但因著日頭長,朱雀街的大街上仍是人群往來不息。 明月樓是朱雀街上出了名的茶樓。 因著裝修的雅致,頗受一些文人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