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同學們都非常努力,李沫時間有限,她不能把全部的時間用在學習上,所以能有現在的成績都不容易了。 孩子們已經五歲了,喜歡到處瘋玩。李沫自己做服裝生意的從來不虧待他們,每天穿得漂漂亮亮的出門。 其他的倒是不敢給,小孩子抱金磚過鬧市不行。白杏和顧福更忙了,孩子大了看不過來,一個人守著一個孩子。 好在孩子們比較聽話,顧長林給他們定了一個作息表,他們都嚴格的遵守。 李沫拿著作息表一看都想哭,自己這個大人都不容易做到,顧長林莫不是把孩子當成兵在訓? 早上七點起床,二十分鐘洗漱然后跑步三十分鐘。七點五十坐上桌吃早餐,八點半開始寫顧長林布置的作業。 顧長林從孩子三歲就開始教他們識字,還讓李沫教他們外語。日常生活常用的詞語和單詞。 五歲開始顧長林教他們課本上的知識,每天都要按時完成顧長林布置的作業。晚上顧長林回來檢查,然后教新的功課。 寶寶們上午就在學習中度過,吃完午飯幫著奶奶收拾桌椅掃地,之后和奶奶爺爺去午休。 午休起床后由爺爺奶奶帶著出去玩,五點鐘乖乖的跟著爺爺奶奶回家做飯吃。晚上八點準時睡覺。 李沫和顧長林再忙也會趕回來吃晚飯,如果哪天回來晚了寶寶們都不愿意睡覺,再忙也不能忽略孩子。 顧長林愛孩子也寵孩子,但是他說的事孩子如果沒做好他會很嚴厲。孩子們都很敬畏顧長林,一個眼神他們就能乖乖聽話。 在李沫面前他們愛撒嬌的很,每天晚上都要李沫哄著睡。大一以后李沫就搬回來住了,孩子們三歲以后顧長林讓他們自己睡一間房。顧福還特意做了兩張兒童床。 李沫準備開一個服裝廠,專門做女裝和童裝。這個世界上最好賺的是女人和孩子的錢。她以前很喜歡看時尚雜志,讀大學學過素描,沒事照著畫過衣服版型。 這件事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起來的,剛起步李沫也沒打算做多大。前期肯定是辦不起來工廠的,八零年代的廠子效益好也沒人賣。 今年寒假李沫和顧長林跑了一趟上海和廣東,實地考察過兩地的服裝廠。 廣東的廠比較新穎,上海的老廠子比較保守。對比質量和做工后李沫選擇了上海。 她自己備設計圖,服裝做出來后貼自己的商標。所以廠子設計新不新穎不重要,質量和做工才是關鍵。 加上李沫親人都在這邊,偶爾不方便過來也有人幫她照看。小舅天生大膽,他不顧家里人的反對辭職了。 小舅對別的不感興趣,上海的房子少人多,他考慮到這層問題專注于做房地產。 李沫小舅有眼光也有魄力,小舅的錢不夠她也投入了一筆資金,能不能收回本都無所謂,就當支持小舅了。 小舅認識的人挺多的,這回和服裝廠定合同也是小舅陪著李沫和顧長林去的。有小舅疏通關系,事情好辦了不少。簽了保密合約和訂購合同后,李沫先預付了一筆押金。 李沫做的童裝的商標是她自己畫的一對漫畫雙胞胎寶寶,以兩個孩子做原型。女裝取自霓裳羽衣的霓裳。 李沫把后世就行起來的衣服加以改動,加上一些符合現在潮流和審美的元素。衣服有比較保守的也有稍微大膽的,適合不同人群。 上海服裝廠是大廠,做工很快元宵節后就打電報通知李沫衣服已經做好了,還寄來了一件樣板。 李沫又開學了,她要去出版社實習。時間上沒有在學校那么空閑。李沫看了成衣后覺得很滿意,由其實兒童服裝,質量特別好。 有孩子的人就理解天下母親的心,自己不愿意讓孩子穿差的衣服那其他的母親呢?兒童用品質量、安全、衛生一定要把好關。 李沫讓舅舅在上海幫著驗貨,確定貨沒問題后請人幫著押送過來。舅舅頗具商業眼光和頭腦,他見李沫的衣服款式和質量都不錯,索性自己拿了不少貨在上海賣。 李沫在黑市鬧市區開了一家霓裳成衣服裝店,里面分出一小部分賣童裝,李沫在大學區附近也開了一家。 生意都特別好大學附近的店面請了馮春的婆婆幫忙照看,其他員工都是請的大學里勤工儉學的學生。 大二的時候馮春跟著李沫賺了不少錢,她和家里一商量在黑市買了一棟房。孩子的戶口都轉過來了,孩子們在這邊讀書。 公婆平時在這邊帶孩子做做飯,她老公放假就來這邊住。馮春其實想讓她老公辭職跟著李沫干,公婆覺得做生意還是不穩定,馮春只能作罷。 公婆也不是不眼饞,就是誰知道這生意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做不下去了,不敢用前途賭。馮春平時跟著李沫賣點東西賺點錢,孩子他爸工作有穩定收入家里過得挺好。 李沫現在發愁的是怎么把品牌做大做好,現在必須要找人全國各地區推廣。現在還沒有打廣告和代言,李沫想著怎么才能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產品。 打瞌睡有人遞枕頭,顧宇南畢業后不太想去工廠上班,他頭腦靈活喜歡做生意。之前電子產品的生意他賺了不少錢,這回他想繼續跟著李沫干。 收到顧宇南的投奔信,李沫高興極了。她也不怕浪費錢,直接長篇大論的發電報過去。 顧宇南收到電報后也不耽擱,提著行李就來了黑市。大伯母一家雖然可惜宇南大學畢業不去工廠,但是這幾年家里做生意著實賺了不少錢,他們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他離開了。 顧宇南來的這一天是周末,李沫一大早就吩咐顧長林去火車站接人。顧宇南帶了兩身換洗的衣服輕裝簡行的過來了。 上午十點到的家,李沫今天特意沒出門。老家來人白杏好好的整治了一桌好菜招待。 “四爺爺、四奶奶、小嬸我來了。” “宇南來了,快進來坐。餓了吧?沫沫你們年輕人聊,我去廚房做飯。” “源源、恒恒哥哥來了你們快過來。” “mama我們作業還沒做完呢。” “你們休息會,晚點再寫作業。” 孩子們猶猶豫豫想來又有些擔心,顧長林對他們說:“過來吧,等會寫也一樣。” 孩子們能記人了,每年回去老家顧澤南都帶著他們上山下水瘋玩。 孩子們撲過來喊道:“哥哥來了。” 顧宇南抱著兩個孩子和李沫他們聊天,李沫把計劃和顧宇南詳細的說了。 “現在情況就是這樣了,我們如今最重要的是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霓裳的牌子,有認同咱們的產品。我不方便全國四處推廣,能信任的人太少,所以這件事只能交給你了。” “小嬸您放心,您怎么說我怎么做,肯定不拖后腿。” “你先出去各省推廣,讓那些商家進咱們家的貨。成功的單子你給我發電報來,我及時給你匯產品過去。等咱們的衣服知名度變大后自然有人上門來找咱們訂貨。” “這樣說我還能游遍全國呢,這生意能做。” “你別貧,這件事特別辛苦,還需要會說話人靈活。小嬸相信你,你是家里最靈活的孩子了,我把話放在這里,你賣出的訂單給你分百分之三十的提成。” 顧宇南表示受到了驚嚇,他忙說:“小嬸這也太多了吧?” “只要你推廣出去產品你就是功臣,給你再多也是值得的。加油孩子,賺大錢回來娶媳婦。” “小嬸你別開我玩笑了,還好我逃出來了,不然我媽現在一準讓我結婚。” “結婚也挺好的啊,你前兩年也賺了不少錢還是大學生,村里大姑娘小媳婦誰不中意你?” “小嬸,我不想這么早結婚。等我以后賺大錢了再娶我喜歡的女人多好啊。” “那行,咱們就賺大錢。對了認不認識穩重口才也好的人,咱們還得多請人跑生意。” “咱們村里倒是有一些小伙子說要跟著我一起做生意,我瞧著他們不太穩重又不好意思拒絕,就說以后又生意再帶著他們。” 想了一會顧宇南猶猶豫豫的說:“其實村西頭顧三爺家的顧祥挺適合的,他特別會說。雖然村里人都說他無所事事,但前幾年我也見過他倒賣東西,好像還干的不錯。” 顧祥在當時人眼里是個不務正業、從不上工干活,沒事就在村里浪蕩的人。 都二十二歲了沒有一個人上門給他說媒,顧宇南怕小叔小嬸對他也和村里人一樣的想法,所以才很猶豫。 李沫皺眉想了很久才記起來,她在顧家村呆的時間不長,時間又過去這么久了。 她好像記得在誰家辦酒席的時候見過,長的挺不錯的,也很會說話哄人,照宇南這么說是個不錯的人選。 李沫看著顧長林以示詢問,顧長林點了點頭。 李沫繼續問宇南道:“既然他做了這么久生意了,現在這么好的機會他不可能不抓住啊。他現在應該也不會來咱這吧。” “也是啊,要不我先問問他,能來是最好了。” “行,你去和他談,如果他能來我給他百分之十五的提成。” “小嬸我下午就去給他打電話,咱們村里裝了電話線。” “行。還有,你現在也沒幫手,村里不是有小伙子嗎,你去挑幾個合適的跟著你出去跑。一個月三百塊的工資不少了吧?” “不少了,小嬸這么高的工資他們都會跟著我走的。” “這些事交給你負責了,小嬸先謝謝你了。飯好了,咱們去吃飯。” 事情緊急,顧宇南也不耽誤,心里估摸好人選后給村里打電話。他選了三個人跟著他一起出去,都是人品不錯又肯干的。 顧祥那邊不在家,所以顧宇南拍了一個電報過去約時間通電話。 三天后顧祥回了電報約好當天晚上打電話。顧宇南飛快的吃完晚飯后就跑出去打電話了。 回來的時候應該是不太理想,李沫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果不其然人家顧祥生意干的有聲有色,未來可期不需要來給別人干活。 人選還要慢慢物色,現在還是早期還能堅持下來。兩天后顧澤南等的人到了。 一群小伙子們心里有夢想,迫不及待的坐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 他們從此天南地北跑業務,半年后人員也從最初三個發展但是十個。 這半年李沫陸陸續續的出了不少新款,顧宇南他們四處跑業務也是有成效的。 霓裳的新穎款式在各省愛美的女性中傳開,其中兒童衣物也頗受廣大人名的歡迎。 訂單多了不少,李沫也沒少賺。她打算先成立一個小廠。中檔服裝還是從上海服裝廠下訂單。 這邊的廠子主要做高級服裝,等以后還能專門開辟一個區域做定制服裝。 不過李沫一個人忙不過來,而且設計一途她并不是專業的,現在能搶占市場憑借的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眼光。 李沫打算招聘一些設計師,然后從大學和民間招聘專業人士進廠。工資和待遇比如今普遍地方高上一層。 這個時候的大學生畢業都有工作分配,大多數人也樂意服從安排。 但總有那些不愿安穩平淡過一輩子的人,他們本身有才華想要出去闖蕩。 高手在民間,很多人在學業上不精通,上不了大學,可是在其他方面是佼佼者。 李沫在家里店子門口張貼招聘廣告,還在報紙的角落打上小廣告。 這還是因為她在出版社工作求了很久的人才求來的。 這個主意挺不錯,自此以后越來越多的人來打廣告,出版社還小賺了一筆。 李沫放假四處尋找地皮打算建廠房,只有比較偏的地方才有空地。 李沫也不計較那么多,找了一塊比較好的地買下來后開始找人建房子。 小舅是做房地產的,手下有施工隊這不就過來給李沫蓋廠房了。 李沫買了一千平方的地,買地建廠房市里給了不少政策優惠,鼓勵李沫支持市里的經濟發展。 李沫建了一個三百平方的小廠子,還花三百平方做了兩棟員工宿舍。 剩下的四百平方李沫暫時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就留著,以后如果生意做的好繼續加蓋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