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可無奈莫殷這實在是無法下手,裴麗別無他法,才只得用上了這最后的威脅法子。 安家和李家分別是帝都的兩個三流世家。 說是三流世家都有些抬舉他們,畢竟這兩家都根基尚淺,自第一代發家到現在也不過堪堪百年時光,跟帝都那些個動不動就幾百年歷史的世家根本無法比。 這根基尚淺的世家里最容易出的就是仗著自己有權有勢便不把其他人當人看的人。當時在粥鋪時那三個紈绔子弟是如此,現在在背后想暗搓搓下黑手的幾個當家人也是如此。 再小、再新的世家,只要它能在帝都被冠上“xx家”的名號、只要它能在帝都站穩了腳跟,都不是他們這些普通的小老百姓小明星可以招惹的。 那時嚴漠確實是想辦法擺平了安家和李家,但由于當時情況緊急,也只是明面上的擺平。安家和李家氣不過,心中憋悶想找人出氣也是正常的。 在他們看來,自家的孩子被人揍了還能不允許他們報復回來了?!這是個什么理兒?!也不看看他們是怎樣的家底!這樣忍氣吞聲那他們的面子往哪兒擱?! 不就是差點輪了個小姑娘嗎?算什么事?!他們家這樣的人家,什么樣的女人弄不來?!能看上那女孩子就是她的福氣!偏就那女孩子嬌貴了?! 竟然還敢打傷他們家的孩子! 裴麗這話就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訴莫殷,你若是不按照我說的去做,一旦安家和李家怪罪下來,可沒你的好果子吃。 真以為那嚴五爺能護著你一輩子?誰會為了一個小演員去得罪兩個世家? 普通人在這時候也許就怕了,順著裴麗的話點了頭,莫殷卻是看她一眼,站起身來。 男人穿著一身款式精致的紅色長衫,繡工精巧,布料綿軟,腳上蹬著一雙銀白長筒馬靴,上刻復雜花紋。 整個人從頭發絲到腳底板都寫滿了“貴氣”與“傲氣”。 他就這樣站直了身子看著她,神色里似乎帶著點不可一世的不屑。 莫殷:“怎么判是法律的事,你求我有什么用?你真以為有誰能凌駕于法律之上?你有這空閑還不如去想著幫曾陽笠找個好一點的律師。” 他話里雖然像是說的都是曾陽笠的事,但了解前因后果的裴麗就硬生生地聽出了一絲別的味道。 就好像在說……再有錢的人家也不能仗勢欺人、無法無天,他們當時用錢權擺平的那些事,總一天會以法律的形勢重新回報到那些人身上。 裴麗的表情霎時就是一僵。 她想過莫殷會給出的各種答復,但卻就是從未想過這個。 說到底,裴麗在娛樂圈混慣了,也慣于在各種法律的漏洞里找空子。她這些年來接觸的人非富即貴,都是有“特權”的人。 時間久了,她竟是都忘了,有些事情說到底還是要靠法律解決的。 只是若是真走了法律那條路子,那曾陽笠的前程可就…… 莫殷卻沒有再回頭看她一眼,只顧著朝前走去。 待剩下的這幾場戲拍完,他在《珠玉傳》中的戲份也就可以正式殺青了。 他無意再于此過多糾纏。 對于曾陽笠和裴麗來說,《珠玉傳》中教主長絕一角十分重要,重要到他們為了這個角色敵視莫殷至今;但對莫殷來說,這只是個起點罷了。 未來還有更廣闊的路在等著他,何必拘泥于這小小一隅? 至于其他……慢慢掰扯便是。 第71章 殺青結束 莫殷在《珠玉傳》戲份殺青的時候, 孫導特意召集全劇組的人舉辦了一個小的殺青宴。莫殷原本以為只會有幾個與他熟悉的演員參加,但出乎他意料的, 當天除了實在不方便出席的幾個, 全劇組的人幾乎都到場了。 連傷還沒好全的趙興都參加了。 莫殷站在幾乎人滿為患的大廳里有些感慨。 像這樣子的個人殺青宴一般是不會有那么多人參加的,除非當天殺青是個在圈中地位一流的大碗;像莫殷這樣其實連一部代表作都沒有的新人, 殺青宴上一般都是冷冷清清的。 這是圈中的常態。 而現在這種情況只能說, 不管眾人心里的真實想法究竟如何,但莫殷在圈子里起碼算是已經站穩了腳跟。 莫殷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經過這兩個多月的合作, 孫導對莫殷的印象極好。 現如今娛樂圈說來水確實深, 圈中人心也浮躁。進這個圈子的人的初衷多是向往那種作為明星的光鮮亮麗的生活, 真正因為喜愛這一行而進入圈子的能幾個? 每年新人不少, 好苗子卻少。如今這時代娛樂圈里“小鮮rou”橫行, 人人吹捧美色的時代, 讓眾人仿佛忘記了演戲并不少光有一張臉就足夠的。 莫殷拍戲認真、悟性好、態度也好, 更難得是身段相貌也是樣樣不缺。長絕教主其實是個很考驗武打底子的角色,稍有不慎就把這應該“容貌姝絕”、可“千里行、隨步殺人”的角色演成一個空有外貌、四肢不協調的花瓶。 但莫殷卻把握得很好。 他的教主外貌上足夠吸引人,氣勢上也是絲毫不遜色于其相貌。 那些武打戲,連武導看了都是連連夸獎的。 孫導愛才,自然喜歡莫殷。 在酒會上更是連連對著莫殷敬酒,平日里一個話不多的人,竟是拉著莫殷絮絮叨叨地講了一整場酒宴的話。 其實莫殷明白他的心思, 但凡有點才氣的, 都難免有些恃才傲物、杞人憂天。 孫導這是在擔心國家影視行業的未來。 也許其他人聽了可能會覺得孫導這是想太多, 一個國家的影視行業, 用得著你一個小小的新人導演來擔心? 那么多老牌藝術家呢! 但莫殷卻很明白這種心理。 他一邊拍著像是喝醉了酒在撒酒瘋的孫導的肩膀,一邊道:“我明白孫導您的意思。但既然已經開始有人關注問題所在了,我們就應該對這個行業有信心。總會有許多像孫導您這樣的人的。” 問題最可怕的不是沒法子解決,而是根本沒人發現和提出。只要一旦有人意識到這一點,這國家多少能人志士?還擔心解決不了? 孫導卻呵呵地笑著捧著酒杯道:“那……哪能就那么說呢。那些個老藝術家都不著急,我哪能多說話?又得被圈里人說成什么樣啊。” 孫導說著又嘆了口氣。 現在圈里有一個十分奇怪的風氣。也許是因為近幾年入圈子的新人都太不讓人滿意了,最近新拍攝的那些個電視劇也實在令人失望,無論是圈外還是圈內都開始興起了一股子“過于推崇老戲、老演員”的風氣。 這本沒什么不好。 老演員們是前輩,在經驗上自然該是比新人們多的,在演技上也應該是勝于新人的。新人自然該尊敬他們,向他們學習;但問題就在于這個“過”字上。 過猶不及。 現在娛樂圈太推崇老的東西,一旦新弄出來的東西和老的不一樣,無論事實與否,觀眾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批判。 一部戲若是翻拍了,有多少觀眾會連新戲看都不看一眼就口口聲聲地說還是老戲好? 老戲是經典,是榜樣,但它應該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久而久之,哪還有人敢去創新? 莫殷道:“老的東西應該是一個啟程的點,而不是終點。它存在在那,就是給人以參考著改進的,而不是像標桿一樣被奉上神壇。那些老藝術家們……我相信他們希望的一定不是每出一部新戲所有人都說比不上原本那部老的,他們一定也是希望被超越的。” 只有這樣,才說明這個娛樂圈在隨著時代而前進、而不是后退。 娛樂圈若停滯不前,他們自身又何來的發展? 孫導被酒氣熏染地醉醺醺的眼睛似是亮了亮。 他看著莫殷,笑道:“你這思路倒是有趣,和我有個一直搗鼓著要翻拍老電影的朋友一樣。如果有機會我介紹你們認識,你們一定有很多共同話題。” 莫殷笑:“如果真有機會,那是我的榮幸。” 這天的殺青宴熱熱鬧鬧地舉辦到了半夜。 等過了12點,孫導才把眾人都趕了回去。 畢竟莫殷是殺青了,其他人第二天可還要繼續拍戲呢。 莫殷離去時自然又是一番相送不提,與熟悉的幾個藝人互相交換了通訊號碼,莫殷回到宿舍略微修整了一下,便直接趕到了火車站。 他來接來帝都游玩的莫家三口。 此時已是十月之初,恰逢國慶長假。莫殷想著自己現在賺了錢、家里的生意也有了起色,自然該讓從未出過遠門的莫父莫母還有自家meimei來帝都游玩一圈。 體會一把這里不同的風土人情。 莫家人久不見莫殷也想念得很,再加上確實也想來看看莫殷如今居住的環境,便答應了。 現在這時候在后世極為方便的動車、高鐵之類還未全面問世,莫殷本想讓莫家三口直接乘飛機來的,但莫父莫母這么些年節約慣了,楞是不肯。 莫殷勸都勸不住,只能由著他們買了綠皮火車票,坐了許久才到達帝都。 也幸好買的是臥鋪,如果是硬座,那不是折騰死人了嗎? 莫殷匆匆趕到火車站才覺得自己仿佛失算了。 他單想著十一莫小霓正好放假可以出來玩,還不用請假影響課業;卻忘了十一的帝都是個怎樣人滿為患的樣子! 面積本不小的火車站,楞是被接人的、來游玩的、乘車的給擠得水泄不通。 說是摩肩擦踵都不是夸張用法。 莫殷恍惚間想起自己以前在網絡上看的段子“問:建議十一去帝都哪里好玩?答:建議——不去。” 莫殷:“……” 莫殷覺得自己有些窒息。 但莫家三口來都來了,總不能再讓他們回去吧? 莫殷摸了摸鼻子,只能硬著頭皮上,一邊撥開人群一邊尋找莫家三口。 以莫父莫母的性子,應該會等在比較空曠的外圍…… 莫殷這一邊前進一邊找人,卻沒發現周圍已經有人注意到了他。 莫殷現在大小也是個明星,來火車站這種地方自然不會光著一張臉就來。 事實上,莫殷也是有很認真地帶上了墨鏡、口罩,經過了一番偽裝的。 但無奈,粉絲們的眼睛永遠是最亮的。 在莫殷沒注意到的地方,有幾人在竊竊私語。 “你們覺不覺得……那邊那人長得有點像莫殷?!” “哪個?哪個?那個穿黑t恤的?別說還真有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