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現在大作業告一段落,李老師便把幾位同學留了下來。 “這個設計競賽是對保障房的梳理和提煉。對于現階段的你們,有些難度。但是挑戰的過程也是一種進步。設計分為四大類。一戶,居住空間內的效率設計。百姓,以100戶為單元分解消化保障房需求。萬人家,重點研究和解決好保障人群大社區配置。第四類,就是前三類的綜合設計,系統性研究。獎項方面,社會建筑師和在校學生是分開的。” 李老師環視同學,“我和其他老師的意見是,如果你們有時間的話,不妨嘗試一下。先從低難度做起,一戶或者百姓。怎么樣?有意見都說說。” 葉翹綠眼眸亮了起來。與眾多同行切磋的機會,她躍躍欲試。 湯玉舉手,“老師,什么時候交圖呢?” 李老師:“十二月二十八號。” 也就是說,只剩一個月不到了。 葉翹綠看著葉徑。 他不回頭。 她就一直盯。 盯到他向她望過來。 她以唇形說,“我們一起。” 他微微點頭。 這個競賽,最終定下的人是五個。葉徑、葉翹綠、鄒象、吳天野、湯玉。 昌艷秋報了h大的周末志愿下鄉,便退了出去。 李老師的建議是從一戶開始做起。一戶要求的單人、雙人、三口、三代同堂四種戶型,和葉翹綠先前的大作業戶型有相似之處。 李老師鼓勵說:“在完成一戶的基礎上,往百姓沖刺。” 同學們就這樣接下了這個競賽。 白天的課照上,晚上幾個同學待在教室研究戶型。 這個階段走得很快。 40平方米,從單人到三代同堂。通過模塊化的樓板、家具靈活轉換,利用的是空間共享。 這個概念是鄒象說出來的。“在日本有一個名字叫‘孤獨死’。即是一戶住宅等于一個家庭。這次的競賽命題其實是把居民單位擴大。要思考的不是一戶人家如何居住,而是這3000戶的社區如何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 鄒象的想法,讓大家找到了新方向。都是優秀生,對于單體的認知能力比較強。才四天就定下了基本方向。 把開放性和私密性結合起來做一個戶型,再假設四個戶型為一個最小的組合體,共享某些公共設施。而當越來越多的組合體再組合時,則形成了生活基礎組團,共享的便利亦隨之增多。 第五天,葉徑提議說:“不如挑戰綜合類。” 一戶、百姓、萬人家三個層次的設計完成之后,再提交一個策劃提案,即是競爭綜合類獎項。 “野心不小啊。”說歸說,吳天野拍了掌,“行,要玩就玩大的。” 鄒象看向兩個女生,“你們呢?是要多休息還是多熬夜?” 湯玉笑笑:“在學校,這種團隊合作的機會不多。我要好好珍惜。” 然后,其余人的目光集中到葉翹綠。 她這兩天剛冒了兩個痘,熬夜熬出來的。 她說,“我覺得,我們要去一趟s市。去感受一下任務書上的萬人家基地。” 鄒象嘖嘖出聲,“不怕繼續長痘?” 葉翹綠瞪他一眼,“我剛上網買了祛痘水。” 葉徑說:“三無產品,別亂用。” 她跳到他身邊,“你知道什么有效的祛痘方法嗎?”他的皮膚好到連毛孔都沒有,讓她羨慕嫉妒恨。 “沒長過,不知道。” 她一聽,更恨了。 第30章 第18章(修) s市的上下橋是當地成功的城中村改造, 毗鄰香港。交通便利, 旁邊有工業園和數碼城。 一行人首先來到了下橋村。 鄒象自小生活富足,他以為城中村就是臟亂差。 然而, s市的城中村, 卻是不少成功人士的孵化地。隨著s市關內的房價攀升,租金水漲船高。許多初來乍到的夢想族, 只能暫租在城中村。 吳天野調侃說, “說不定我們畢業之后就得租這種地方。” 鄒象聳聳肩。 調研分成兩個組。 葉徑和葉翹綠一起,另外三人另一組。 分組是吳天野提議的。 鄒象沒有意見。他怕再遭惡狼撕咬。 湯玉猶豫了下,瞄了葉徑一眼之后, 她跟在鄒象和吳天野的身后走了。 葉翹綠自然沒有察覺湯玉的眼神,她的心思都放在正事之上。和另外三人揮了揮手, 她背著大背包, 往反方向而去。 葉徑靜靜跟在她的后面。 城中村巷道狹長,村民自建的樓棟哪有間距可言。 幾層樓的公寓,都是租給外來人。租金比非城中村便宜。但是自建樓沒有產權。供水、供電都只設立一個總表在村子。房東自行分裝水表, 電表。這就造成了房東對租客的水電費漫天要價。 葉翹綠走過這個街道,見到了很多棟出租公寓。 在她聽過的許多創業故事里,那些擺過攤,搬過磚, 干過苦力,做過粗活的人,是不是就從這些地方展翅的。 公寓門口有租客出入。她上前去聊天。 個性開朗的她,言語帶著學生的稚嫩和天真。 好幾個租客駐足回答她的問題。 走出這條巷子之后, 她回頭和葉徑說,“原來城中村租客素質很高的。”有銷售、有設計,有營銷等等,攝影師、程序員也多。 “不然呢。你以為畢業生走出校門就能租兩三千的房子?”葉徑去便利店買了兩瓶水,將其中一瓶打開之后,遞給她。 她接過,“我想……我以后還在d市找工作吧。省點兒租金。” “嗯。” 兩人再走過去,就是社區文化廣場,以及村博物館。這些都是村民文化傳承最集中的反映。 走過長長的巷道,葉徑說:“市中心的地越來越少,未來的城市更新或許會以舊城改造為主。” 葉翹綠點頭,“s市不是在填海嗎?” “嗯,再填下去能和香港連成一片。” “你也會說冷笑話啊。”她哈哈一笑,“那到時候你買pg模型更方便了。” 競賽的指定基地在一個高架橋附近。 下午,一行人打車過去。 條件書并未規定具體的紅線,只是給出一個大范圍。由參賽者在地塊內自行選擇建筑用地。 烈日炎炎,吳天野一路高歌,走到橋下的陰影處,“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下等三年。” 鄒象橫過去一眼,“你躺奈何橋下別回來了。” 葉翹綠看著吳天野立在兩條大高架之下,小小的身影跳著跳著。 一眼望去,橋底的柱子之間堆疊起錯落的空間。 湯玉招著手,“吳天野,走了。” 吳天野無奈走到太陽下。 基地很大,有廠區,有村子。 大家選了幾個可建區域,比較之后,都是中規中矩的地塊。 葉翹綠猛然回頭,看向那個高架橋底。陽光刺眼,她瞇起之后,再用手背擋光,“哎……我們利用橋下的空間當做保障房的基地怎樣?” 鄒象側頭望去,挑起眉,“日本城市有很多高架橋下的空間例子。” “對,我想起日本新宿的橋下商街。”葉翹綠笑了,“我覺得高架橋底有一定的開放性,也能充當城市景觀。這就是城市和社區能源的共享。” “我國現在高架橋下的大多是……”湯玉沉吟,“停車或者休閑場所。” 葉翹綠說:“沒人做過,不代表不能做。反正概念性設計嘛。這次競賽,肯定有其他學生想的更古怪。”所謂的建筑思考,以理性的邏輯,展開不合邏輯的想象。 葉徑:“去那走走先。” 鄒象扛起他的單反相機,到處拍照。“我倒想在高橋架下住保障房。” “先收集資料,回去再商量方案吧。”吳天野擦著汗,“十二月份了,夏天還沒完。” 湯玉走到橋底的陰涼處,“就是不知道這長條的地形,堆砌方塊能不能堆出新意。”她抬頭。橋底露出的混凝土灰暗成漬。 葉翹綠順著她的視線向上。兩條狹長的高架橋,上下交錯。“明天去買模型材料,這個空間要用模型來推敲。” 湯玉看她一眼,再看向葉徑。 卻見他將濕紙巾遞給了葉翹綠。“擦汗。”淡淡的調子。 湯玉自嘲一笑。她為自己先前的愚蠢而反省。葉徑這樣的性子,如果他不喜歡,又怎么會共餐那么久。他連競爭的資格都沒給她。 葉翹綠抹著臉,“葉徑,你為什么不怕熱了?”她記得,九歲他很愛吹電風扇。 “心靜自然涼。” “我心都沒動啊。”她理直氣壯。 葉徑冷冷的,“你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