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大明徐后傳在線閱讀 - 第155節

第155節

    徐妙儀緩緩點頭,“你說的也有道理,或許我多想了。不過呢,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嘛,我從小經歷了太多的變故和背叛,免不了疑神疑鬼的,尤其是當了娘之后,看著小小的生命一點點長大,不想讓他們也經歷我小時候受過的磨難和痛苦。”

    朱棣輕輕擁著妻子,“不會的,有我在呢。我不容許任何人傷害我們的孩子。”

    徐妙儀靠在丈夫溫暖的懷中,“我知道你會,不過我是母親嘛,也有保護他們的責任。東宮將來若是嫡子朱允熥立為世子,成為國儲,我娘家徐家和常家是世交,將來我們沒有可愁的,為大明守護好燕地,盡到藩王的職責就夠了。就怕呂側妃作妖,顛倒了嫡庶,朱允炆成了國儲,到時候就……”

    徐妙儀眼里閃過一絲恐懼,喃喃道:“我外祖全家慘死,還有表哥的父親朱文正之死,歸根到底,都因為皇權的歸屬。皇權之下,任何血緣親情,任何君臣之誼都不堪一擊,我真的很害怕歷史重演。”

    朱棣安撫著拍著她的背,“我明白,保護你們,絕不能寄期望任何人的仁慈,我會有所準備的。”

    經歷了李善長事件,朱棣已經連親爹洪武帝都不敢相信了,皇權面前,任何人都是螳臂當車,唯有……

    安胎藥有助眠的功效,徐妙儀在丈夫懷中睡去,朱棣輕輕給妻子蓋上薄被,悄悄走出房門,來到書房,負手看著墻上掛著的輿圖。

    馬三保進來了,低聲說道:“殿下,奴婢托了宮里的關系打聽清楚了,王妃是從御書房出來才暈倒的。”

    朱棣雙拳一緊,“可王妃自己說,她是和胡善圍在御花園散步時眩暈的。我就覺得父皇母后興師動眾賞賜了這些東西有疑問,原因就在這里,看來王妃在御書房受了父皇的責問,動了胎氣,父皇心中有些愧疚。”

    朱棣北伐凱旋,洪武帝只賞賜了寶鈔十萬。徐妙儀生朱高熾等三個孩子時,都沒有這樣豐厚的賞賜。父皇突然變得如此大方,朱棣本就多疑,覺得有異,便命馬三保暗中打聽。

    有的時候,你對一件事有無數個猜測,而猜測的那個最壞的結果,往往就是現實。

    徐妙儀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和胡善圍一起說了個謊言敷衍過去,可這個謊言猶如一記重拳,打在了朱棣的心口。

    朱棣覺得,自己剛剛做出的各種承諾太可笑了,他分明連妻子都沒有好好的保護住。父皇始終對徐妙儀有成見,一旦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父皇就會疑心她的立場。

    倘若坐視下去,徐妙儀恐怕會淪落到和外祖父謝再興一樣的結局。

    馬三保伺候朱棣多年,知道主人動了怒氣,可對方是皇上,父子生隙終究不好,于是小心翼翼的說道:“殿下,王妃如今并無大礙,此事——”

    “等到有大礙的時候做什么都晚了。”朱棣面沉如水,看著墻上掛著的輿圖,“做好最壞的打算吧。”

    馬三保猛地抬頭,“殿下是說……”

    朱棣點點頭,“準備好海船和火炮,暗中招募人手,組建海軍,將來萬不得已時,我們可以繼續張士誠當年沒有實現的計劃——攻下琉球國和南海諸島。”

    最壞的打算,就是帶著徐妙儀和孩子們遠走高飛,占地為王。

    妙儀許了他一生一世,他定不辜負她的深情。

    馬三保說道:“奴婢手下的商隊已經陸續從葡萄牙人手里買了佛郎機大炮和□□,正秘密送到一個孤島,還有一批匠人在那里日夜效仿鑄造我們自己的火器,殿下放心,無論將來發生何事,燕王府都足以自保。”

    馬三保得了沈萬山的藏寶圖和海航圖,遠走海外數年,加上朱棣暗中支持,回來時成了海上巨賈,手下有龐大的商隊和海船,馬三保在沿海一帶是鼎鼎有名的馬百萬,沒有人知道他其實是燕王府的大管家。

    八年前馬三保尚不會游泳,八年后他已經是海上一方霸主了。

    朱棣點頭,冷冷說道:“太子這些年過的太自在了,是時候給他制造一點點麻煩,讓他回去解決自己的家事。”

    沒過幾天,八月初一大朝會上,有官員上奏,說東宮嫡子朱允熥已經十二歲,應該立為東宮世子,以明國本。

    立刻有御史反駁道:“廣澤郡王才十二歲,秉性未定,此時立世子尚早。”

    提出奏本之人冷笑道:“早立國本,是為明嫡庶,穩定朝局。當年東宮太子不到八歲時就立為吳王世子,如今廣澤郡王已經十二,忠厚仁德,禮賢下士,可立世子。”

    御史駁道:“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年皇上常年在外征戰,當然要早立國儲。如今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況且東宮太子就是國本,有了太子,何必再立世子。”

    御史的靠山是呂氏家族,他當然反對立朱允熥為東宮世子,自以為辯駁的理由無懈可擊,豈料不知從那個角落里跳出來一個口無遮攔的官員,猶如投進一塊巨石,攪混了水。

    那個官員說道:“廣澤郡王才學平庸,若立其為世子,必殃及大明江山社稷。東宮皇長孫朱允炆年輕有為,天縱奇才,忠孝仁義,實乃國之幸也,堪為國儲!”

    轟隆!

    仿佛朝著一鍋沸油里潑了一盆水,朝野上下當即炸開鍋!連呂大人和馬全兩個朱允炆最強大、最忠實的支持者都暗暗著急:這種話你心里想想就行了,捅破了這層窗戶紙,就再也糊不上去去了啦!

    再觀其相貌,面白無須,應該是剛中進士的年輕人,想要升官,急于表現自己,可惜太著急了,反而好心辦壞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當即有人認出了此人的身份,大聲罵道:“呸!廣澤郡王是東宮唯一的嫡孫,外祖是為大明打江山的開平王常遇春!也就你這種不認祖宗的兩姓賤人會顛倒嫡庶,枉顧論理綱常!”

    無論暗中支持誰,都討厭此人口無遮攔,從此攪合得朝野東宮永無寧日,便一哄而上,將諷刺毒舌對準了此人,一擁而上,撕咬蟄殺。

    呂大人低聲問馬全,“這人是誰?為何都罵他兩姓賤人?”

    馬全八面玲瓏,人脈頗廣,立刻道出了此人來歷,“他叫做楊士奇,幼年喪父,母親迫于生計,給了一個羅姓人做妾,他就改姓了羅士奇,叫后來羅家人見他讀書有些天分,就容許他改為生父的姓氏,故他們都罵他兩姓賤人。”

    呂大人低聲道:“我觀此人臨危不亂,面對群臣圍攻,唾面自干,倒也是個人才,就是太缺心眼了。”

    馬全說道:“年輕人嘛,又是那種見不得人的尷尬出身,急著出人頭地,總想一鳴驚人,犯點錯無所謂。以后暗中培養他,會是一條不錯的忠犬。”

    揚士奇一石激起千層浪,早朝前所未有的熱鬧,龍椅上的洪武帝面無表情的看著群臣圍攻一個年輕的小官員。

    過了許久,洪武帝抬了抬手,身邊的太監叫道:“肅靜!”

    洪武帝問坐在下首聽政的東宮太子朱標:“太子,你怎么看?”

    作者有話要說:  太子:爹,這是一道送命題。

    揚士奇是朱棣的人,也是個傳奇人物。

    ☆、第242章 世子之爭

    這是個兩難問題,若同意嫡子朱允熥為世子,順應了禮法,可是太子朱標的心偏向庶長子朱允炆。樂—文他若說要立嫡,那么朱允炆以后就沒有機會了。

    可是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尤其是小舅子鄭國公常茂看著自己,小舅子的小舅子——青年大將藍玉也在一旁虎視眈眈,朱標不敢說他想立朱允炆為世子。

    朱標說道:“兒臣覺得孩子們還小,秉性不定,此時議論立世子,為時尚早。”

    強壓之下,朱標選擇逃避,先幫朱允炆拖延著,將來或許有所轉機。

    洪武帝面無表情,他又指著一直保持沉默的鄭國公常茂說道:“常愛卿,你以為如何?”

    常茂久經沙場,威壓之下,泰然而若,說道:“回稟皇上,自古以來,無論皇族還是民間,選擇繼承者都是一樣的規矩……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若年歲相同,擇賢者立之。”

    親meimei在東宮為太子妃,被冷落多年,痛失長子朱雄英,最終抑郁而終。鄭國公常茂當然明白太子偏寵呂側妃,偏向庶長子朱允炆。可是千百年來,普世大眾認定的就是有嫡立嫡的規矩。

    凡是違背這個規矩、顛倒嫡庶的、枉顧倫常的,朝廷必定經歷動亂,甚至遭遇滅頂之災。太子被呂側妃迷惑,誤入歧途,但洪武帝是明君,他不會犯這種錯誤。

    何況還有父親常遇春昔日的君臣之誼在,常茂覺得呂氏家族、馬全還有他們的附庸們不過是一群跳梁小丑,不足為懼。

    常茂自信洪武帝肯定站在親外甥朱允熥這邊,被群臣噴得狗血淋頭的“兩姓賤人”楊士奇又不怕死的站出來說道:“元人進犯中原,禮樂崩壞。大明建國以來,皇上崇尚古禮,修大明會典,重祭祀禮儀。既然皇上可以法古建邦,分封諸王,為何不能效仿上古五帝時代的禪讓制,擇賢能者當政呢?臣覺得皇長孫朱允炆就是天縱奇才,千百年難得的賢德之人,不用拘泥嫡庶常論。”

    古代皇權繼承,最初是賢者得之的禪讓制,上古五帝堯舜禹皆是如此,并非以血統為主的世襲制。洪武帝建立大明,為表示正統地位,效仿上古堯舜禹等圣賢,實行“三請三讓”的禮儀,登基之前群臣們請求他當皇帝,他三次推脫。群臣三次請求,才“為免其難”的登基為帝,其實他不可能將皇權旁落,所謂效仿古禮,只是類似祭祀的政治表演而已。

    轟隆!早朝又是一片嘩然,此話不僅亂了嫡庶、還推崇他們一直反對的法古建邦,簡直大逆不道,是讀書人的恥辱。

    群臣們輪番上陣,痛罵楊士奇,恨不得活剝了他的皮。常茂和藍玉都懶得回頭看楊士奇一眼,更別提和此人爭論了,簡直辱沒了他們尊貴的身份。

    楊士奇唾面自干,巋然不動。

    這次大朝會過后,楊士奇立刻被貶到西北某個偏僻的縣城當小縣官去了,但是他攪合撥亂的東宮世子之爭也由此開始,永無寧日。

    東宮,呂側妃聽聞朝堂的亂局,頓時大怒,拍案而起,“這世上怎么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上趕著巴結你,差點壞了我們的大事!和你外公說,找個借口奪了楊士奇的官,壓得他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

    朱允炆說道:“外公和岳父說楊士奇是個人才,遠遠打發出京城當個小縣官,避避風頭,慢慢調/教磨礪,以后會是一條聽話的好狗。”

    呂側妃問道:“皇上下朝后有沒有問你同樣的問題?”

    朱允炆淡淡道:“問了,我說弟弟是嫡子,我無意和他爭什么,我和弟弟從小就感情極好,無論外面如何詆毀,如何挑撥,都不會影響我們兄弟之間的情誼。”

    呂側妃有些失落,“如此一來,皇上會不會覺得你沒有進取之心?”

    朱允炆瞥了母親一眼,說道:“在這個時候,不爭就是爭。何況皇族這些皇孫,有誰能夠和我比肩?我是最優秀的皇孫,根本不用刻意在皇上面前表現什么,皇爺爺最欣賞的人始終都是我。”

    呂側妃始終覺得心懸,“朱允熥有沒有疏遠你?”

    朱允炆給母親倒了一杯茶,“從他出生開始,我就無微不至的關心他,愛護他,母親還覺得我多事,現在明白我為何這么做的吧?朱允熥始終在我的掌控之中。母親,還是那句老話,您只要抓住父親的心,千萬不能讓父親迫于壓力,開口立朱允熥為世子。其他的都不用您cao心,我自有謀斷。”

    不知為何,呂側妃不敢喝兒子倒的茶,她接過茶杯,做樣子沾了沾唇就放下了,“你父親的心始終在我這邊,不會立朱允熥為世子的。否則他早就松口續娶太子妃,馬氏就是你的新嫡母。”

    提到新婚妻馬氏,朱允炆沒有一絲動容,就像說別人家的妻室,“只盼望馬氏肚皮爭氣,能一舉得男,皇爺爺和皇后定更加歡喜。我知道皇爺爺今生的遺憾是皇后生的兒子夭折,如果有一個馬家血統的重孫,我們就多了一個重要的籌碼。天生日久,水滴石穿,慢慢讓皇爺爺不再堅持嫡庶。”

    朱允炆冷靜的分析現狀,“母親,我們不要奢望皇爺爺現在就立我為世子,我們只需拖著皇爺爺不立朱允熥為世子就行了。將來父親繼位,一切都會是我們的。您要有耐心,懂嗎?”

    對結發妻馬氏,對疼愛他的皇爺爺,甚至對于親生父母,朱允炆只是當做問鼎皇權的工具,長子的冷酷無情,像極了呂側妃。但是呂側妃又怕這樣的長子,她能cao控丈夫,卻對長子束手無策。

    她希望長子能夠像丈夫一樣,對她有情感的依賴,這樣cao控起來才能得心應手,可是長子的情感卻在另一個女人身上……

    她對長子唯一的焦慮就是常槿,哪怕這個女人已經遠走西南,依然是她心中的一根刺。

    呂側妃觀察著兒子的神色,試探著問道:“允炆,那個常槿……若知道朝中世子之爭,會不會從西南回京城幫著朱允熥?到時候你如何應對?”

    朱允炆冷冷的看著呂側妃,“其實母親是想問,常槿視朱允熥為親子,倘若她回到京城,站在朱允熥這邊,兒子會不會心軟,將世子之位拱手相讓?”

    呂側妃被說中了心思,尷尬的囁喏片刻,說道:“母親是想提醒你,你早就走向了一條不歸路,要么登頂,要么落入萬丈深淵。朱允熥現在依賴你,信任你,但他終究會長大,會覺醒,遲早和你反目成仇。到時候常槿也護不住你。”

    提到常槿的名字,朱允炆的瞳孔一縮,再睜眼時,已平靜如古井,“我不需要一個女人來保護我。朱允熥是我養的寵物,寵物不聽話,反噬主人,扔掉就是了。”

    呂側妃不相信,她抓著兒子的手,“你不要小覷情感的力量,它會使人失去理智,否則你父親怎么會對我言聽計從?你現在信誓旦旦說什么都沒用,只要常槿回到京城,一切都會改變的。除掉這個軟肋,你以后就沒有任何弱點了。你若不忍心,為娘會替你動手。”

    朱允炆甩開母親的手,“除了殺人,母親就沒有其他方法嗎?殺了常槿,朱允熥形同喪母,他會懷疑我的。”

    呂側妃說道:“那就連朱允熥一起除掉。”

    朱允炆指著御書房方向說道:“今時不同往日,母親當錦衣衛是擺設嗎?毛驤是個厲害人物,母親想要自毀長城,就盡管去殺吧。”

    朱允炆拂袖而去。呂側妃在身后喊道:“我真的會殺了常槿!”

    朱允炆停下腳步,側身說道:“隨便。”

    呂側妃叫道:“我不是隨便說說。”

    朱允炆無言離開,不再理會母親。

    回到書房,朱允炆對心腹太監說道:“盯緊母親那邊的人手,若有任何人往西南方向而去,格殺勿論。”

    八月十五皇家家宴,徐妙儀在燕王府養胎,沒有進宮,朱棣帶著三個孩子給父皇母后請安。秦王朱樉還在雞鳴山皇陵思過,缺席家宴,倒是秦王妃王音奴被大張旗鼓的接到宮里,就坐在馬皇后的下首,額頭上戴著華貴的珍珠瓔珞抹額,遮掩住了蜈蚣般的傷疤。

    沒有太子妃,二皇子妃王音奴要代長媳之職。

    皇上要懷柔北元降軍,馬皇后夫唱婦隨,對王音奴的態度轉暖,這幅珍珠瓔珞抹額是馬皇后賜的,顆顆都是高麗國進貢的上好東珠,閃爍著溫潤的、淡金色的光芒,王音奴五官生的極好,舉止大氣溫婉,配上名貴的首飾,頓時艷壓群芳,人到中年,依然將諸位比她年輕的王妃都比下去了。

    不過沒有人嫉妒她,她越完美,人生就越悲劇……

    “王爺,輪到我們向父皇母后敬酒了。”周王妃馮氏低聲對朱橚說道。

    “好。”朱橚站起來,隨手扶起馮氏。小夫妻并肩走到龍椅鳳座前敬酒,王音奴就坐在馬皇后身邊。

    時隔八年,這一次是最近的距離,朱橚似乎被她額頭東珠的光亮閃了一下,潤濕了雙眼。

    不遠處東宮呂側妃席面上,朱允炆細心的挑去鰣魚上的魚刺,遞給母親,“您最愛吃的鰣魚。”

    呂側妃食欲全無,低聲說道:“你是不是殺了我派去西南的人?”

    朱允炆低聲笑道:“母親要發瘋,我就陪您一起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