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應試教育的魅力
既然錢給自家了,大不了待會自己找機會,去取空間里的東西的時候,她再買上多多的rou,尋個機會給一鍋燉了,以后再時不時的拿出來給家人補充營養唄! 嘿嘿嘿…… 打定了主意,收好了錢,安羽寧跟著哥哥jiejie身后,一起蹦跶到李興田的身邊時,恰巧的就有人上來問菜價。 李興田也精明實在,見到人家問價格,自己也不忙著報價,反而是順手從高高摞起的菜堆上,隨手拿了一顆菘菜抱在手里走向客人。 家里的菘菜,因為老三勤快舍得施肥,再加上因為要出來賣,老三在家里已經挑選好了的緣故,所以每一顆,小的都三四斤朝上,大的還有五六斤一顆的,看著就黃胖可愛。 李興田把懷里抱著的菘菜,外頭的葉子扒了兩片下來還不算,順手把其中一片遞給問價的人。 “大娘您嘗嘗,咱家這菘菜可是從幽州府倒騰過來的種子,菜甜津津的不說,芯子還跟咸蛋黃似的泛著紅,可是稀罕品種!不是我說大話,您老先嘗嘗看,不好啊,保管不讓您老買。” 問價的老太太聽到李興田如此吹噓,又看著他手里的菘菜,的確就如他說的這般好,老太太接過李興田遞過來的一片葉子,也不嫌臟,揪下頂上看著嫩些的黃紅色葉子,放到嘴里咀嚼著。 還真是越嚼越甜,脆生生的,水份也很足。 這樣的菜,即便是不拿來腌酸菜,就是拿來剁碎了參rou包餃子,或者是拿來清炒,再不然就吃生的拿來當蘸醬菜也是極好的。 親自嘗過了味道后,老太太點著頭,心道這賣菜的漢子是個實在人。 老太太再撕了一塊菜葉子到嘴里,一邊嚼著一邊問李興田,“后生啊,我看你這菜不錯,怎么賣的?” 李興田看著有門,忙笑的殷勤,“大娘,我家這菘菜可是鎮上獨一份,味道好不說,價錢也不貴,一個錢兩斤。” “一個錢兩斤還不算貴啊?剛才我走過來都問了,前頭那攤子也賣菘菜,人家一個錢都三斤!” 李興田看著老太太斤斤計較的沖著自己曲起三根手指,他也不惱,反而依然還是笑著給老太太分析。 “大娘,可不是我吹噓,就一個錢三斤的菜,哪里有我家的這個好?就不說這味道,這水靈的勁頭,就只說這菘菜包芯,他們那個也絕對沒有我家這個包的嚴實吧?大娘,咱不怕貨比貨就怕不識貨,您老是過來人,有眼力見,誰好誰壞,您老啊一眼就能分得清,您老說,是不是這個理?” 老太太聽完李興田嘰里呱啦一達通話,想想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自家就是這瓦堡亭鎮上的人,家里雖然有田地,但卻佃給了村里的遠親耕種,每年除了得到些糧食,這菜啊草啊的,可都不是自家的。 他家吃菜燒草,可都得花錢買呢! 不過自家在鎮上釀酒賣,倒也不差這幾個大錢,家里老爺們釀酒也辛苦,大冬天的新鮮菜難得,這樣品質好的菘菜,放地窖里存著也不拍壞。 琢磨了半天,老太太拍板,“成,看在你這個后生實在的份上,你給我來三十顆,挑各大的拿!” “哎,好嘞,大娘,你勤等嘞!” 開張的生意,就這樣在李興田的實力演說下成功了。 反正這會子人不多,李興田工夫足的很,真就在車上給老太太翻找了三十顆芯子包的緊實,個頭又大的菘菜出來,在得到老太太滿意的確認點頭后,他拿出帶來的大秤,先把老太太帶的麻袋給過程,記下了重量后,又忙活著把三十顆菘菜裝麻袋里。 在三個小的殷勤的幫忙下,不一會三十顆菘菜便全部統統入袋。 李興田把秤上的鐵掛鉤勾住麻袋的頂端,又從車板地下抽出了一根光滑的木棒子,穿過秤上的提繩,接著客氣的招呼著隔壁擺攤賣蘿卜的漢子幫忙,兩人一人抬著棒子的一頭,把掛鉤上掛著的大麻袋給抬了起來。 別看只有三十顆菘菜,可因著是撿個大的拿,每個都五六斤朝上,可見這份量不輕。 這賣蘿卜的漢子,要不是因為自己分了他一個犄角給遲來的他賣蘿卜,他眼下都尋不到好地方。 得了李興田的情,在李興田請他幫忙的時候,對方就爽快的應了。 當然李興田不知道的是,這貨來賣蘿卜,自己居然還沒有秤,眼下這般爽快的答應幫忙,打的還是想待會借秤的主意呢。 李興田肩膀扛著棍子,一手扶著以防棍子滑下來,一手卻在cao作著兩人中間的大秤。 把秤砣慢慢的往外移,直到秤砣開始想往下滑的時候,李興田又把秤砣往里頭推了推。 待到看到秤桿高高翹起,李興田這才卡準了秤砣停留住的秤星,招呼賣蘿卜的一起把東西放下,這才又招呼著老太太看秤。 “大娘,您來看,三十顆菘菜,一共一百八十三斤,秤都翹的高高的,我保證只有多沒有少。” “成,成,我看到了,后生啊,你算算一共多少個大錢。” 老太太自然看到了李興田的cao作,對于剛剛那高高翹起的秤桿,她當然清楚是咋回事。 李興田在心里默默算著賬,還沒等他起個頭呢,邊上的安羽寧麻溜的開口了。 “奶奶,菘菜一文錢兩斤,一共一百八十三斤,您給九十一文錢就成,多余的那一斤,看在您是開張生意的份上,我就不算您的錢了。” 安羽寧此話一出,不要說算賬的李興田愣了,就是邊上的老太太與賣蘿卜的漢子也驚訝了。 這孩子隨口就說出了數目,這結果能對嗎? 安羽寧看著身前的三個大人,在自己報出了結果后,俱都是一副不相信的模樣不說,還一副自己趕忙加緊時間,掐著手指頭在拼命算賬的樣子,安羽寧無語的撇嘴。 好吧,讓他們去慢慢算吧! 他們這些沒有經歷過現代應試教育,不知它的魅力,更不知乘法口訣表,不知珠心算的古人,又豈能了解,這一百八十三斤賬目的簡單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