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宗哥你這不是在消遣我們吧?” 王光宗搖頭,肯定道,“真有這事,那告示還是我親手貼的呢!” 外面一番亂哄哄的交談之后,在靜下來的一瞬間,忽然有一個聲音響起,“我前幾天好像的確有看到一個類似告示的東西貼在外面,但是還沒來得及看,就被鎮東頭二麻子給扯走了……”因為鹽坊司的特殊性,誰也沒覺得會有什么大事,也就沒管那么多,要不是這會兒聽王光宗說起,根本就沒人會想起這茬。 外面一陣詭異的安靜之后,又有三三兩兩的聲音想響起。 “我好像也看到過。” “我記得當時還聽二麻子嚷嚷說‘什么那個砍頭的亂貼東西,這種事也是能亂說的嗎’……” “聽你們這么一說,我也記起來了,好像是有這么一回事……” 確定過這個消息的真假之后,大家伙不但沒安靜下來,反而一下子炸開了鍋。 “怎么回事,鹽坊司為什么要關門啊?” “要是鹽坊司關了,以后我們去哪里買鹽啊?” “總不能讓我們去臨鎮上去買吧?路那么遠,一來一回可就是一整天還多的時間!” “路遠都不是什么大問題,臨鎮上的鹽應該也不多吧,哪里有多余的供給我們這么多人!” 大家伙七嘴八舌的詢問的,都是同一個問題:鹽坊司關門了,他們以后要去哪里買鹽? 都說柴米油鹽,這東西根本缺不得啊! 原以為是個無解的難題,誰知王光宗聞言,臉上的表情更古怪了,“你們真的都看了那張告示了?” “看了呀。” “看了,不就是說鹽坊司關門的事么,還有啥?” 聽到這樣的話,王光宗也是無奈得緊,“你們要是真看了,就該知道,鹽坊司雖然關門了,但是鎮上新開了一家鹽坊,大家伙以后可以到那里去買鹽。” 這話又是一記重磅炸彈。 晉國上下,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鹽向來都是官府壟斷獨家經營的東西,不允許私人經營,若是誰敢販私鹽,被抓了那可就重罪。 可是他們聽到了什么,隸屬于朝廷的鹽坊司關門了,而鎮上又另開了一家鹽坊! “真的假的啊?” “騙人的吧?” “好好的,鹽坊司關什么門,反而另開了一家?朝廷怎么會干這種麻煩事?” 王光宗聽到這話,當即就樂了,“騙你們干啥,不然好好的,我為啥不在這兒干了啊???我倒是希望它是假的呢!!!!趕緊散了吧,散了吧,圍這兒做什么呢,這兒又沒有鹽買。。。” 他說著話,揮著手就準備關門了,旁邊的人眼疾手快的一把抓住了他,問道,“嘿,宗哥你別走啊,那告示如今都沒影兒了,大家伙誰也不知道新開的鹽坊在哪兒,這幾天也沒聽到啥消息,你倒是給大家說說啊!!!” 王光宗聞言,哦了一聲,道,“一下子沒想起來給忘了,新開的鹽坊就在鎮東頭,最大的那一棟樓,名字叫謝氏鹽坊。得了,不跟你們多說了,我還有事呢,要買鹽的快去吧。”話逸說完,他就直接溜進屋去,順手把門給關上了。外面的人反應過來,想要攔下他,可以已經晚了,門已經關上了,任由他們把門拍的震天響也無濟于事,王光宗已經從后門離開了。 大家伙見狀,也只得作罷。。。。 安靜下來仔細想想王光宗的,感覺不對啊。他說鎮東頭最大的那一棟樓,這沒啥,問題是后面的那幾個字——名字名字叫謝氏鹽坊,這話問題可就大了。 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大晉朝如今是宋家的天下,可是新開的這家鹽坊,它竟然叫謝氏鹽坊! 也就是說,向來隸屬于朝廷的鹽坊司關門了,同時又新開了一家謝氏鹽坊,這擺明了是前者在給后者讓道呢!變向來說,也就相當于是朝廷在向謝氏妥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天底下,誰有本事讓朝廷低頭讓道啊! 眾人會意過來,不由得開口唾罵王光宗,罵這小子簡直太不厚道了,說謊之前也不打個草稿,好歹編造得像一點兒啊,這話說的假的,擺明了是把大家伙兒當猴兒來耍。。。 其實王光宗也是冤枉的,他說的每一句都是實話,包括新開的鹽坊叫謝氏鹽坊這一句話,但是在場的,沒一個人相信他的話,因為他說的話,對大家伙兒來說,簡直太過匪夷所思。 在這個君王為天皇權至上的時代里,朝廷的腰桿子從來都是挺得最直的,因為站在背后給他們撐腰的是皇上。朝廷從來不會像任何人低頭妥協,即便真要退讓,那也是人家內部的事,就像是胳膊跟大腿的較量一樣,輸贏對朝廷來說,都是沒有什么損失的。 可是如今王光宗卻告訴他們,一向高高在上從無敵手的朝廷莫名其妙的退卻了,把關乎民生之本的重要物資交到了一個別人手里。是的,是完全轉交,而非是分一杯羹的形式,因為王光宗還說了,鹽坊司直接關門了,以后再也不賣鹽了。如果把這看作是一場較量的話,擺明了是朝廷輸了。 可是,朝廷會輸嗎? 在這些老百姓眼里,朝廷是無所不能,所以他們的答案毫無疑問是否定的,朝廷不會輸。所以,在他們看來,就是王光宗說謊了。 其實他們不知道,王光宗剛聽到上面傳來的消息,說鹽坊司會關門,以后鎮上的鹽將由謝氏鹽坊經營的時候,他的驚訝可不比這會兒在場的任何人低。 而且這些人不知道真相,可以很自我的認為他說的一切都是假話。然而他不行。因為他接到的是朝廷頒發下來的正式文書,上面還蓋了州府的印璽。 所以,即便他心里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不愿意,也無法否定那是鐵打的事實。鹽坊司要關門了,而鎮上會新開一家謝氏鹽坊,接替朝廷的鹽坊司,壟斷這個關乎著民生之本的重要物資。 說來荒謬可笑,卻又是不爭的事實。 王光宗其實并不是本地人,家中也是有背景的,之所以會來到這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上的鹽坊司里干活,不過是因為犯了錯誤,被發配下來的罷了。而且因為他這些年來死不認錯,家中的長輩雖然覺得他受到的處罰已經夠了,但是他都沒有開口求饒,家中長輩沒有臺階下,自然也就只能讓他繼續窩在這兒了。 這次的事,對于王家的人來說,也算是個契機。鹽坊司關門了,他沒地方待了,把他調回去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對王家來說是好事的事,在王光宗看來,就不那么美妙了。 雖然當初的事的確是他的不對,剛被下放到駱駝嶺的時候,他心里也是一千個一萬個的不愿意,心里憋了一口氣,想著你們有本事就罰我一直待在這里,以后求我我都不回去了。 然而這樣的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改變了。 第一年的時候,他還憋著一口氣,在鹽坊司當值期間,雖然瞧著對誰都客客氣氣的,但是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他眼中的輕蔑。這也是很正常的,他畢竟是出生于富貴人家,自小養尊處優錦衣玉食,丫鬟小廝成群伺候著,如今要他屈尊降貴的迎來送往的,他能如表現出來的那樣無所謂以及平靜才有鬼了。 換做是從前,即便是駱駝嶺的縣官見了他,那也得小心的伺候著。可如今呢,他身在鹽坊司,每日里引來送往的,大多都是商家農民,錦衣玉食者一身銅臭,再好的綢緞也遮不住那張一張張無知的嘴臉。面朝黃土背朝天,終年在地理田間勞作的勞民們,身上的衣服少有一件是完好無損的,打了幾個補丁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更甚者打了十幾個二十個補丁的也是常見的。這些人拿著一塊銅板也緊張得不行,左一層又一層的拿一塊布包裹著,揣在最貼近身體的地方,每次接過這些錢,讓王光宗覺得,仿佛能聞到一股子奇怪的味道一樣。 剛來到駱駝嶺的時候,他幾乎都快崩潰了,但是從小良好的教養讓他時刻謹遵禮數,恪守自己的言行,所以即便再看不起這些人,他也不會表現出來。只是每當鹽坊司的大門關上之后,他都會回到房內將周圍的東西盡數砸個干凈,以此來泄憤。 而因為這茬,他剛來的那一年,買那些東西的人生意格外的好,幾乎每天都能接到他的生意。那些人還不止一次的納悶過,心想這王小哥的癖好真奇怪,居然喜歡收集這些東西。完了又繼續感嘆,鹽坊司真是個好差事,不然王光宗哪里來這么多錢買東西。他們不止一次幻想過,自家的孩子長大了出息了,能進鹽坊司當差。 是的,對于駱駝嶺的大多數來說,進入鹽坊司,對于他們來說,就是祖墳上冒青煙的好事。然而對于王光宗來說,不過是犯錯之后被下方的地方而已。 人與人之前的差距,在有比較的時候,總是顯得格外的殘酷。 來到駱駝嶺的第一年,王光宗可以說是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幾乎就要熬不住想要去求饒了。但是骨子里的自尊不允許他低頭,于是就這么僵持著開始了第二年的生活。 習慣是一種可怕的東西。即便是對于王光宗來說,也是如此。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他后知后覺的發現,剛來時那些對他來說無法忍受的東西,似乎也沒那么難以忍受了。他都快忘了,屋內的東西又多久沒換過了。甚至后來他路過之前經常光顧的店鋪時,還有老板或是店小二打趣他,說“王小哥兒你家里是不是堆滿了放不下了,都好久沒來我們店里買東西,大家伙可都指望著你養活呢。” 后面的話明顯是在打趣他。因為這些店鋪在他還沒來之前就開著的,據說已經開了很久了,根本不可能因為少了他一個人就活不下去。至于前面那句話,倒是讓王光宗一頭霧水,問過之后,他才從那些人口中得知,他自己原來還有一個手機這些破爛東西的癖好的。 是的,在他眼里,這些在這個小鎮上的人看來足夠精美上檔次的東西,在他眼里不過是破爛垃圾而已。 經過此事之后,王光宗的心里漸漸趨于平靜,時間日復一日的過去,他漸漸也發覺,從前他看不起的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優點是大多數人無法比擬的。 錦繡加身的商人雖然一身銅臭,看起來無知到了極點,但是在做生意的時候,他們卻比大多數人都精明,知道如何以最少的利益博取更大的利益,也知道在什么時候該做怎樣的取舍,以將損失降到最小。 而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成天在地理田間勞作的老農們,大多數時候能預測到天晴下雨,知道在什么時節播種什么時節收獲。他們大多數都知道荒山野嶺中什么東西可以吃,什么東西不能碰。因為那是他們的先輩在饑荒災難的年代里,用生命總結下來的經驗,而后一代代的傳下來的。 在這個偏遠落后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上,他看到了許多從前看不到的事物。他漸漸也就明白了,父親將他下放到這個地方的用意。 而在理解了這些之后,他原已經打算修書一封回錦州去向父親認錯,可是后來出了一些意外,改變了他的想法。 幾年的時間,從最初的憋著一股氣,想著求他也不回去,到之后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準備修書回家認錯,再到后來因為一些意外,讓他下定決心留在這個小地方。 人生總是充滿了意外,或起或伏,誰也無法預料。 鹽坊司關門一事,卻成了關鍵轉折點。 王家的人想借此為臺階召他回去,而王光宗原本暫時還不想回去,只是他留在這里的理由卻沒有了。 他還記得剛接到從州府傳來的文書的時候,原本以為是什么無關緊要的小事,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隨便掃了一眼,卻沒想到會看到那樣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 盡管他當時心中有萬千疑惑,卻也無處尋找答案。因為從州府上傳來的文書,只是簡單的對此事作了交代,并沒有提及具體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不知道,而是因為沒必要。因為州府管理著一方土地,根本沒必要像這樣的一個小鎮上的鹽坊司交代一切。 而因為此事,因為想要了解這其中發生了什么,王光宗第一次主動走出了駱駝嶺,回到了州府。但卻不是回家,而是去找昔日的好友。 這一去,卻發現不過幾年的時間,許多人事卻都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的好友得知他上門來,紛紛閉門不見,更甚者,直接讓下人將他趕出去。原因再簡單不過,一群勢力眼的小人罷了,見他被下放幾年不得歸來,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他被王家放棄的信號,而沒有了王家的王光宗,在這些人看來,一文不值。 雖然早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真正面對的時候,王光宗還是忍不住冷笑。這一幕幕,赤|裸|裸的宣告了他之前的人生有多失敗,瞎了眼識人不清。 好在,他也不是失敗到了骨子里,總算還有那么一兩個人沒有將他拒之門外,而是當做上賓迎進家門。然而可笑的是,這些個待他一如舊時的人,放在從前他根本不甚在意。 花費了兩天的時間,他到底是得到了想要的消息,雖然還有些事不清楚,但總比之前一無所知的好。 “北方。涇縣。天水山莊。”他念叨著這幾個詞,無聲的笑了。 這天底下就沒有不透風的墻,區別只是多少而已。 宋鴻逸答應了顧傾城的條件以換取鹽的提取技術,作為交換,他將欒州,錦州,并州,金州四個地方劃出來,下達圣旨,這四個州縣內的鹽坊司即日起關門不再營業,并且由州縣上發出通知,告知下屬的各城鎮官府,鹽坊司關門不再營業之后,這些地方的鹽將由謝氏鹽坊獨家經營。 此消息一出,舉朝上下,震驚不已。 雖然探查三方之間的協議,但是宋鴻逸之前秘密前往天水山莊的事,以及身在涇縣的二皇子宋承瑀也在同一時間去往天水山莊,這樣的事,只要是有心人都能查得出來。 只是擺在眾人眼前的事實,卻是叫人難以相信。 此事又跟顧淑妃有關! 距離涇縣地龍翻身才沒過多久,顧淑妃觀察甚微博學多識,根據一些細小的事提前預料到地龍翻身的發生,并且頂著被千夫所指的壓力,將涇縣百姓攔在城外,而在事故發生之后,又鎮定的指揮當地的官府,對傷員進行救治,將損失降到最低。 在大陸歷史上,發生地龍翻身的例子不少,但是一一細數,每一次的損失都十分慘重,讓人痛惜不已,而像涇縣這樣的情況,古往今來,從無先例! 因為這事,顧淑妃幾個字在天下百姓心中才真正有了分量,不再只是因為美貌而引人談論,而是被眾人打心底敬重。 涇縣之事才過沒多久,又傳出這樣的消息,如何讓朝中眾人不震驚。要知道,他們對于顧淑妃的認識,可要比天底下大多數人還要深刻,因為顧傾城善心的捐款,他們大多被迫“自愿”捐款以重建涇縣災區。 而這一次的事相比涇縣地龍翻身一事,所帶來的影響更甚。說到底,也是跟受眾有關。涇縣的事再如何出人意料,真正受到恩惠的也不過只有涇縣的人罷了,而鹽的提取技術所帶來的影響,范圍就會囊括整個晉國。 在震驚的同時,也讓不少人羞愧不已,特別是司掌鹽業這一塊的。他們苦心竭力這么多年,到頭來卻比不上一個常年行走于深宮之中養尊處優錦衣玉食的后妃,簡直讓他們抬不起頭來。 盡管這個消息如今還未曾公布出去,但是他們已經可以想象得到了,在晉國百姓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顧淑妃這三個字將會被如何的稱頌,與此同時,他們又會被多少人背地里唾罵。 而關于涇縣一事,王光宗即便身在駱駝嶺,也是知道的,只是相比其余人,時間要晚上那么一點,但也比普通百姓快多了。然而,這件事帶給他的震驚還未曾消去,又傳來了更為讓人驚訝的消息。 在鹽坊司當差幾年,他比一般人更為了解晉國鹽礦的情況,了解如今的情況十分不樂觀,若是長此以往下去,總有一天會發生鹽礦缺乏,百姓就連如今精打細算省著吃鹽的生活都保不住的情況,這是足以動搖國之根本的重大問題。 這些年來,朝廷一直在加大力度,四處搜尋新的可食用鹽礦,收獲卻寥寥無幾。 至于毒鹽的提取技術,不是沒有人研究過,但是時間長了沒有進展之后,久而久之就被擱置了。 然而顧淑妃卻是再這樣的情況下,冷不丁的就研究出了這項技術,聽起來簡直有些虛幻。 “顧淑妃……” 從錦州回來之后,王光宗幾乎將這三個字念了千遍。 在這兩件事之前,他當然也是知道顧淑妃這個人的存在的,只是跟這晉朝的大多數百姓一樣,他所知道的,也僅限于她傾國傾城的容顏以及十年盛寵不衰的傳奇。 古語有云,英雄難過美人關。其實不止如此,但凡是男人,對于美人,總是會多兩分關注的。王光宗自然也不例外。但在此之前,他也只是偶爾在聽到別人談起的時候會幻想一下,所謂傾國傾城的沒人究竟是何等模樣。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因為想再多也只是一場空,相比廟里供奉的泥菩薩,好歹還能見上一見,可是身處深宮的顧淑妃,卻是連見都見不上一面。 然而如今的情況卻不一樣了。 之前通過涇縣地龍翻身一事,他得知了顧淑妃離開后宮去到天水山莊養病。原本就有些意動,想著如果去了涇縣,也許就有機會見到這位傾城佳人的真面目了。但也只是想想而已。駱駝嶺位于南方,而涇縣則是在北方,這一南一北的距離,可不是幾天的時間就能夠到達的。 但是誰也沒想到,這還沒過幾天,就又出了鹽這事兒。又因為這件事的影響,臨近的幾個州的鹽坊司都得撤掉,他也就沒了繼續留在這個地方的理由,同時對于那位被眾人談道的顧淑妃,又多了幾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