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明艷后
接下來便是一番繁瑣的流程,至此新的帝國誕生,宏光二年五月,也就是歷史上的崇禎八年五月,1635年,方浩篡奪皇權,改元“新歷”,記為新歷元年。 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改朝換代的背后,那是天怒人怨的無恥勾當。 皇帝,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麗,醉生夢死。 這時一名朝臣站了出來,道:“啟奏陛下,后宮不可一日無主,臣請陛下選秀。” 方浩看著這個前朝官員,心中極度開心,難怪那些皇帝都喜歡佞臣,這個朝臣,真是甚慰吾心啊!心中有點飄飄然了。 “臣等附議!”眾臣連忙拜倒。 方浩心中高興,但是臉色如常,不曾表露半分,道:“好吧,既然眾卿都這么說了,那就準備準備吧,何放,傳朕旨意,由各級篩選上來的佳麗參加殿選。” “吾皇英明!” 雖然是篡位,登基事件也不能草草了事,眾人便開始認真準備了起來,朝廷等人也是人心各異。 “皇上,太皇太后服毒自盡了。”當方浩正處理繼位的事情,周蕓就帶給了方浩一個消息,讓他措手不及。 “怎么會這樣,快帶我去看看。”方浩不由有些驚訝。 “我們篡奪明王朝基業,可能她無法經受這個打擊吧。”周蕓精神低落地說道。 ………… 坤卿宮,太皇太后居住之所。 方浩來到她的身邊之時,太皇太后已經被扶到鳳床,還有幾個美貌的宮女在旁邊小聲哭泣。 她的面容已經發黑,明顯中了劇毒,看著屋子里面的血跡還有死前掙扎的痕跡,明顯死前很痛苦。 新皇繼位,太皇太后就自盡死去,這簡直是對自己無恥篡位最大的控訴,也算是她對自己篡位反抗的一種方式吧,方浩的內心非常復雜。 “皇家斗爭果然是尸山血海,非常殘酷。”方浩心中暗道,這一次不知道有多少人殉國呢?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你們先出去吧!”方浩對著旁邊哭泣的幾個宮女和太監說道。 “是!皇上。”宮女和太監不敢怠慢,連忙退下。 待眾人都退下后,方浩抓住太皇太后張焉的手,她的手還是溫熱的,并沒有死亡多久,方浩不由松了一口氣。 一道白光從虛空降下,張焉發黑的臉色慢慢好轉,最終完全修復,根除了她身上的毒素。 “是你!你救了我?”張焉緩緩睜開眼睛,入眼就看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人。 雖說名號是太皇太后,但是太皇太后只不過三十來歲,不得不說人非常漂亮,而且有一種高貴的氣質。 此刻,張焉在努力思索著什么,她不明白,自己明明吃了一種無藥可解的毒藥,為什么現在一點事都沒有,而且并沒有中毒的跡象。 從屋子里面嘔吐的黑色血跡可以看出,自己確實中毒了,但是為什么現在沒事了呢? “對,是我,是我救了你,你為什么要自殺。”方浩問道。 “方浩,你果然狼子野心,先帝對你有知遇之恩,但是你卻謀朝篡位,竊取朱家江山,我無法阻止你,除了一死以證清白之外我還能做什么?”張焉眼睛一紅,含淚問道。 “我這是被手下逼的,我本無此意。”方浩摸了摸鼻子,頗為不好意思。 “哈哈,可笑,你以為我是傻子,如果你有沒謀朝篡位的想法,他們會這么做?你忘了出征之前對我的保證了嗎?”張焉怒極質問道。 “我沒有忘記,但是這些事情也不是我能控制的,而且,天下皇權有能者據之,要不是這些皇族無用,并不適合當皇帝,也輪不到我來篡位,我不想做被殺的岳飛,最后我還是我希望你能夠支持我。”方浩看著她美麗的眼睛說道。 “謀朝篡位大逆不道,我不會支持你的,你就死了這份心吧。”張焉說完閉上了眼睛。 “好吧,先帝遺孀我會好好對待,不會讓他們受委屈,我先離開了,好好休息。”方浩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這女人挺倔強的,方浩本想告訴她真相,但是忍住了,自己和她無親無故,而且都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彼此都不怎么了解,便熄了這個心思,未來的幾年,這個社會會發生天翻地覆的劇變,她自然會明白的。 “好好照顧她。”走出宮殿之前,方浩對一旁的幾個宮女說道。 “是,皇上!”幾名宮女恭敬地回答道。 太皇太后張焉看著方浩的背影,內心非常復雜,她承認方浩是一個不輸于岳武穆的英雄,本來對他非常有好感,可是卻發生了謀朝篡位這樣的事情,她實在無法接受。 還有一點,他是如何治療好自己中的劇毒呢?這個人似乎并不簡單。 ………… “小德子,進宮多久了?”漫步在金碧輝煌的皇宮中,后面跟著亦步亦趨的一名小太監和幾個宮女。 當方浩入主后宮之后,皇宮里面也面臨了大洗牌,各位管事爭先恐后地投靠新的皇帝,小德子就是皇宮管事給自己安排的御前太監。 至于崇禎以前的太監,早就因為物是人非打發到了別處,畢竟皇宮的競爭非常激烈。 “回皇爺,奴婢自八歲入宮,已經六年了。”小德子語氣諂媚地回答道。 “不錯,只要你忠心耿耿地為朕辦事,朕是不會虧待你的。”方浩說道。 回過頭看著眉清目秀的小德子,甚至有一絲女人味,難怪以前的皇帝喜歡讓太監照顧自己的生活, 不用方浩自己去主動要求,很快就不斷有宮女和太監來讓自己熟悉后宮,教方浩如何在皇宮生活。 作為皇帝,皇宮中一套皇帝的規矩,皇帝之稱,始于秦代,秦始皇統一宇內,躊躇滿志,為了表示權威,有別于以前諸朝帝王的稱號,便把帝王改稱為“皇帝”。 皇帝自稱為“朕”,此外還有“孤”、“寡人”、“官家”的稱謂,其他人休想染指。除此之外,還有一套與眾不同的稱呼,如:下達命令為“詔”;用章為“璽”;生病不叫生病叫“不豫”;干錯了事叫“浮云蔽日”;外出叫“幸”;就是當了俘虜,也得叫“北狩”;死了絕對不能說死,叫“駕崩”,這些被特殊化了的“獨家規定”,顯示出的是皇家的特權和專權。 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是有規定的。比如穿衣戴帽,皇帝禮服的具體規定:“龍袍,色用明黃,領袖具石青,片金緣,銹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云,領前后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襟左右開。錦、袷紗、裘各惟其時”。 對于規定中的內容是不能有絲毫含糊的,皇帝生前如此講究,死后的講究就更加紛繁復雜了。 皇帝死后要加“謚號”,這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普遍推行,除此之外還要入太廟立室祭奉,所以從西漢開始又有了立“廟號”之說,一般開國的皇帝叫太祖、高祖、世祖,其次叫太宗、世宗等。 古代大體上在唐以前稱謚號,唐以后多稱廟號,這是因為唐以后的謚號又加了尊號,而且尊號的用詞越來越多,稱呼起來實在麻煩,為了方便起見,主要稱呼皇帝的廟號,一般都是三個字,比如“唐太宗”、“明太祖”。 從唐代以來,在稱呼“謚號”的同時,又增加了“尊號”,這是臣下給皇帝的阿諛逢迎之詞,不僅在死后,而且在生前都可以奉承,甚至可以不止一次的奉承,于是,尊號就可以累加起來。以清朝垂簾聽政的那拉氏為例,最初同治皇帝就給她“慈禧”二字,到了她死的時候,就增值為“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 其實,無論是皇帝,還是帝后所得到的一大串尊號也不一定都是歌頌,有時也是一種走過場的形式,比如光緒皇帝,他被慈禧太后幽禁,形同囚犯,死后也按常規得到了一大堆純屬官樣的廟號、謚號和尊號,叫“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在漢武帝之前,我國的紀年都是以該帝王之名來稱謂的,如“秦始皇二年”,漢武帝之后,每個帝王都有了“年號”,新登基就改為“元”,所以,從漢武帝建元元年開始,我國2000多年的歷史中,每一年都是以年號為稱。 起初每個皇帝可以使用幾個年號,但是到了明清,每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一般年號都是兩個字,如順治、康熙、雍正等,也有三個字的,如王莽的“始建國”,也有四個字的,最多的是六個字,如西夏的年號“天授禮法延祚”。 這樣,皇帝就有了本名、廟號、謚號、尊號、年號五種稱號,某些皇帝為了炫耀自己的功德,還自起了別號,如乾隆皇帝就自稱為“古稀天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