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撥弄水火
公子帆搖了搖手中的折子,孫中規的臉上立馬就變了顏色。公子帆也沒有繞彎,微微嘆了口氣道:“公子的折子上來,為何不發?其實并不是朝廷不知道,而是實在沒有辦法去處理,而你這種方式,真的是太弱智了!用太守印來舉檢自己,好讓自己進京,若是直接被刑部下令斬殺呢?” “大人,草民也實在是沒有法子,只有去搏一搏才有可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除此之外,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你是覺得自己這樣做會很高尚嗎?” 聽了公子帆如此嚴明的語氣,孫中規不由得打了個冷戰,的確,如果沒有公子帆的幫助,自己又會不會成為刀下鬼呢? 公子帆無奈搖頭:“實在是……你這做法實在太荒唐了!”孫中規也不做聲,其實現在,公子帆也是在教會他為人處世的韜略。 良久,公子帆將一份奏折放在文案上展開:“心里有百姓,就是好的。至于如何做,就在你了!我已求得一份空榜,由你私訪門第,回鄉查案。當然,這份折子你也要隨身攜帶,不要弄丟,作為你的地位憑證,以免后患。你要珍惜這次機會,彰顯自己的實力,使自己的夢想成真,為黎民百姓造福、為官一鄉。” 孫中規連忙跪拜謝恩,公子帆則匆忙上前攔著他下禮:“你這是做什么?當朝,君為皇室平天下,是君子之道。于情于理,你該在大殿上跪拜天子,而非同朝者官。做人要有底氣,能者多勞,是為善事,公子應當懂得。這樣,我派人與你去取身外所攜之物,你暫且與云童同居于書院,詩詞歌賦也可以有些交流,另外敘敘舊!” 孫中規連忙下拜:“謝大人。” 公子帆安排好,一伙人離開,在公子帆身后側門,一個身影悄然而至:“先生竟對他如此放心。”來者,正是靖王。 “正因為他初入仕途,我才會放心讓他去做。而且譽王殿下那邊也排出了結果,不知道是否會放水。” “縱然放水,也不會像先生一樣,直接許諾一個按察使的職位出去。” “……” 國子監內,公子帆又開始了講學,從譽王那里看,今年科考的改革還是不錯的。所以,他立刻又變得十分受這些學官尊敬。 榜發,各路考生紛紛前去探榜,云童卻不急,因此,孫中規也不急。但是管家沒能沉得住氣,與人前去窺探了。不一會兒,就聽到他們回來高呼:“中了,中了,都中了,全都中了。” 聽見這呼聲,把蕭靜兒吵了出來,忙問:“中什么了?” “閣子第二,孫先生第一!孫先生是要‘連中三元’啊!” 這時公子帆也回來了,聽到這些一臉淺笑:“叫他們準備好去皇宮殿試,另外,讓孫循穿上已備好的新衣前去赴試。人是我選的,讓他們后悔去吧!” 進了正堂,蕭靜兒倒上了一杯菊花茶,微微一笑:“你看看管家的樣子,被你這一句話,都嘚瑟成什么樣了!也不管管。” 公子帆聽了,笑容滿面:“他們這點小九九,我不過是當作裝聾作啞罷了!這幫人,真是被京城里的風氣給帶歪了。”說到這里,便幽幽地嘆了口氣。 “不過,兄長,你現在與靖王兄長已經是半依半離,如此做法,會不會讓敬王擁有可乘之機?” 公子帆點點頭:“他也該動了。” …… “宣,三百才子進殿!”震天鼓聲蕩氣回腸,高雅之樂在宮闈之內流轉。 鯉魚躍龍門,這是唯一一次可以走宮闈正門。蘇素也是參了考的,只不過因為他是朝官,所以為國子監生。發榜時,一百零四名,也是好運氣。但是叔侄同考,云童位列第二,他這個叔叔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叔伯不用擔心,您這靖王殿下的貼身帶刀侍衛可是我換不來的。”不知何時,云童已站在了蘇素的身邊。 “你個……,算了,不說了,說你等于是說了自己。” 看著蘇素的樣子,云童不由“呵呵”一笑,沒有再做聲。悠哉悠哉地上殿備試。 孫中規則安之若素,對于這些東西都沒有什么感覺。或者說,這種官場的人情世故,他還沒有什么感覺。其實也不過是些許一角,還沒有涉及到那個高度。 云童和孫中規是最后上來的,但是他們卻是站在最前面的。這個時候,很多人才把心思集中在他們二人身上,不過這種態度,靖王還是十分認可的。 入列站好,教習楊環將皇榜捧至公子帆面前。即刻,圣樂震天,與靖王示意后,公子帆起封皇榜宣讀圣旨: “皇恩浩蕩,澤披天下,圣上有旨:”學子齊跪,“冥冥中天,喜得才子,然朕抱恙,特批監國皇子靖王、國子祭酒云帆,親督殿試,以拔名類薈萃。命云起為主考官,霍桑、楊環為佑。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學子平身。” “謝殿下!” 靖王入座,公子帆陪侍。云起立前抽題,對簽問道:“何為‘穩定’?” “回大人:江山無事是為‘穩’,安穩江山是為‘定’。”蘇素脫口而出。 “詳解。” “百姓祥和,安居樂業,便不會有造反之心,這是內穩。敵寇來犯,將官外發,便可以安穩疆界,這是外定。安定,不僅僅是安穩,更要延續這種情況。” 云起點點頭,示意他退下,又問他人。 “先要有小的安定,才會有大的安定。否則的話,一切都是空談。”孫中規出列拜行,“古人云:攘外必先安內。大人的話的確如此,但是還是理想化了一點。現在江山不穩,是因為大炙內部還有問題,比如說官員的貪腐、地霸的壓榨,這些問題不除,還是會內憂外患。雖說不可能全部懲處,但是肅清內政仍然是重中之重。” 云起隨即開口:“現在是科考階段,當以題目為基。” 孫中規意識到自己的失言,拜數下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