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陛下沉默良久,說:“你以為太極宮萬世永固,你要做它的主人。愷兒,有時候,風一吹,太極宮就要散成灰塵,連痕跡都留不下。” 此后太子依舊常常前來請安,似乎這對父子之間,依舊父慈子孝。 所有光影都停留在過去,很早之前的過去,撫子內親王的眼前只剩下了黑暗。撫子內親王抱起了鳴鸞琵琶,用手指撫摸過琵琶上鑲嵌的螺鈿,借觸覺在心中還原出鳴鸞琵琶的樣貌。 隆正十八年,在右衛府任職的李延齡抓住了一個飛賊,從飛賊的藏身之處找到了一把異常貴重的螺鈿琵琶,審問飛賊之后得知那是日本國撫子內親王的鳴鸞琵琶,于是親自將鳴鸞琵琶還給了內親王。 隆正十九年,壽安皇太女去世,淮王逼宮,成了太子,掌握了國璽。為了防止再次發生宮變,太子調整左、右衛府職事,李延齡在此次調整中被外放離京。李延齡在長安時,偶爾會來內親王府上聽琵琶,和眾人一起坐在垂簾外靜靜聽,并不說話。他離京后,撫子內親王再也沒有聽說過他的消息,也就漸漸忘了他。 原來李延齡還活著。 撫子內親王欠李延齡一個人情。隆正十九年,壽安皇太女去世后第三天,陛下被困宮中,曾寫下兩封加蓋了國璽的密詔,太子——那時還是淮王——隨后就掌握了國璽,他一直以為密詔是被第五內相帶出宮的,實際上那密詔是由撫子內親王藏在頭發里帶出宮的,那密詔由她帶出宮,交給了第五內相。 撫子內親王出宮時,宮人搜查內親王的衣袖和鞋子。撫子內親王剛剛走出安仁門,身后就追來了一隊侍衛,撫子內親王察覺到事出不妙,在這時遠遠看見了在安仁門外巡查的李延齡,于是急中生狠,橫下心將兩封封死的密詔交給了李延齡。追來的侍衛傳報:淮王替宮人向內親王賠罪,請內親王重新入宮小坐、梳洗整理。 淮王沒能從撫子內親王身上發現密詔。 李延齡替撫子內親王收好了密詔。如同他曾經將鳴鸞琵琶完好地還給內親王,借聽琵琶的機會,他將密詔完好地還給了內親王。不久后,兩封密詔中的一封密詔被淮王截獲,淮王一直以為密詔是由第五內相帶出宮的——雖然他怎么也想不出來第五內相到底是怎么通過審查將密詔夾帶出來的。 淮王只截獲了一封密詔,那封密詔詔壽昌公主回京——壽昌公主沒得到詔書,她最后一次回了長安,此后再也沒進過長安城。淮王不知道到底有幾封密詔,只能派人繼續盯著第五內相。第五內相為了穩住淮王,既不承認淮王的懷疑,也不否認,淮王派人死守第五宅邸,禁止第五內相再次入宮,第五內相最終死在了一場大火里。在第五內相以性命為賭注的拖延中,另一封密詔被順利送到了三朝老臣陳國公手中,密詔上寫著一件沒有發生的事:淮王殺害手足,廢為庶人。 南朝已成過去,南朝覆滅的命運并沒有成為過去,陛下不想看到自己的子女互相殘殺、敗壞國運。 父慈子不孝,淮王成了太子。太子說陛下老了、糊涂了,以為自己只是一位父親、一位兄長,忘了自己是一位皇帝。太子廢黜各位兄弟的王位,軟禁親弟、流放meimei——不過,太子始終有所忌憚,不敢再進一步。密詔是一把懸在太子頭上的利劍,太子不敢讓自己的各位弟弟meimei死了,如果他們要死,那不能和他有一點點關系,否則……他就要被老臣們捧著詔書廢黜了。 第五內相以自己的死保住了諸位親王的性命。第五內相死于一場火災。 太子不止懷疑第五內相,他也懷疑過撫子內親王。當太子暗暗傳達出自己的懷疑后,撫子內親王立刻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她說自己只是來求琵琶道的,太子如果懷疑她,她可以只留下聽聲音的耳朵、學琵琶的手——太子不敢再懷疑了。 撫子內親王失去了眼睛,然而,如果那天沒有遇到李延齡,撫子內親王失去的將不是眼睛,她會像第五內相一般失去性命。 韋衡在寫給撫子內親王的信里寫明了自己要殺李延齡。撫子內親王向韋衡回信,隱去密詔之事,將李延齡為自己找回鳴鸞琵琶之事如實相告,并言鳴鸞琵琶乃日本國一寶,希望韋衡能因為李延齡曾經找回這把琵琶而留下他的孩子的性命。韋衡答應留下李延齡五歲以下子女的性命——李延齡有八個子女,其中三人未滿五歲。 撫子內親王希望將欠下的人情還給故人,來到了范寧郡。 撥子撥動琵琶弦。撫子內親王從回憶中抽回思緒。 琵琶聲響了幾下,隨后又停了。 撫子內親王說:“郎君既然來了,就坐著聽吧。” 屋中溫暖如春,屋門開著,門上垂著一道緋紅色氈簾。賀蘭奢早就進了屋子,一直只在屏風后站著,聽見撫子內親王說話,從屏風后繞過來。佛子和奉玄去找棱伽學折扇舞了,賀蘭奢不用學——賀蘭奢要裝作服侍在撫子內親王身側的人,而不是跟在她身后的人。 賀蘭奢問:“殿下何時知道我在的?” “郎君站在門口的時候。” “殿下如何知道是我?” “紫蟬的步子停了一下。看見棱伽和其他人,紫蟬不會那樣停住步子。” “您不怕我?” “郎君只是來為我解悶罷了。郎君要殺我,入室之后自然會直接過來,而不是在門口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