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公立學堂
書迷正在閱讀:主播被迫營業日常、[綜漫]抽卡嗎抽卡嗎、陛下她不想翻牌子、美人兒、[綜]廢后不易、兩個小孩過家家(高干)、重生之農女學霸、[綜童話]穿成辛德瑞拉的惡毒繼姐、重生妖嬈男神,夜少的專屬美人、我的左手有丹爐
宋士慧的出現,讓楊軒再次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清楚認識到古代讀書人知識的局限性,以及科舉考試的局限性。 如果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學術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如墨家、道家等學派稍稍涉足自然科學研究,那么到了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千余年以來中國讀書人完全偏向社會科學研究,而忽視了自然科學研究。 為了出人頭地,讀書人最先讀三字經千字文,繼而讀四書五經,言必先稱圣人之言,對自然科學一知半解。 雖然在中國古代有火藥、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等四大發明,有這樣那樣農業技術,但無疑都是數千年民眾經驗總結,其中鮮少理論研究。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偉人告訴我們教育需要從娃娃抓起。 如果說先前在順慶府對公務體系改革是生存需要,現在相繼大敗韃子、流寇,在四川站穩腳跟之后,對教育體系改革那是為了發展需要。 如何改變明末教育體系,或者說中國傳統教育體系,只要稍稍對比,就可輕易得出如下結論。 一、改私塾教育為學堂分級教育:與滿清愚民不同,明朝世人開放,朝堂主張君臣共治,地方主張官紳自治,不論達官貴人,還是富家大戶,無一例外的就是拿出金錢購買公產興辦私塾,教育族中子弟,希冀能夠識文斷字,不做睜眼瞎,不被外人欺負。希望族中子弟能夠出人頭地,光大門楣。 就像筆者先祖,清初湖廣填四川來到川省,歷時百余年到六世祖時期略有薄產,每年能夠收上百余擔糧食之后,便于族中兄弟一起各自捐獻出一部分家產作為族中公產,延請讀書人前來族中教育族中子弟。 在鄉下不僅僅筆者先祖如此,鄉下其他大的家族也莫不如。就拿筆者所在行政村來說(明清時期一個里相當于現在三五個行政村),有陳楊張三大的姓氏,人數最多,最有錢的是陳氏,族中不但有公田建立私塾,而且還設有祠堂逢年過節辦朝會。 筆者所屬楊氏,以及另一大姓張氏,雖然比不上陳家,但也有公田,隔三差五的請了私塾老師教育族中子弟。 在明末清初,或者說在封建社會,遍地私塾,老人對讀書人的尊崇可一點也不比當代遜色。 但若以現代人眼光來看,明朝私塾雖然甚多,但族中子弟一起就學,而不論年齡大小,讀書多寡,能力大小,可以說胡子眉毛一把抓,囫圇吞棗。 要改變這種現狀,那就是按照現代教育模式,整合私塾學堂,建立新式學堂,按照年齡、讀書多寡分級教育。 第二,學堂教育中加入自然科學教育。 正如前面所說,中國自古以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從古到今飽讀詩書之輩如過江之鯽,數不甚數,但由于未經歷西方文藝復興,或者說經歷西方數百年自然科學體系教育,教育過程中漠視自然科學教育。 主角要做的就是在傳統教育基礎上,逐步引入自然科學教育,如中小學數學、幾何教育,中學簡單物理教育、化學教育、地理教育等。 可以說在將韃子趕出漢中之際,暫時解除滿清政權、流寇的威脅之后,楊軒就思索如何建立現代學堂分級教育制度。 回到cd府之后一個半月,這天各縣教諭、學正濟濟一堂匯集于總督衙門,開始認真檢討這個問題。 這些教諭學正一個個也憋壞了,自甲申年以來流寇入川川省陷入戰亂,各地學堂廢弛,讀書人被殺害眾多,大家好不容易盼到一個太平年歲總督衙門重開鄉試,自己門生古舊也可以中得舉人有一個好出生。 現在聽侯爺提起如何教書育人,大家一個個談得頭頭是道,看大家口沫橫飛楊軒連連搖頭,大家所說不是沒有道理,但離自己主體相差太遠了。 楊軒著急,身邊的學政徐孔徒更著急,徐孔徒崇禎初年進士,甲申巨變之際為邛州知州,流寇入川流落民間,后來投靠義勇軍被委任為學政。 作為學政徐孔徒當然知道楊軒真正用途,舉起手制止眾人繼續發言,掃視眾人一眼道:“大家都為飽讀之士,所說未嘗沒有道理,但大家所說的道理,與我們這次所要革除大弊不同啊?!?/br> 眾人一聽,大家一個個目瞪口呆?讀書人雖然社會地位奇高,但本質上還是一個清水衙門,難道在這清水衙門之中還有什么大弊不成? 徐孔徒顯得得意洋洋,在與大人徹夜長談數日之久后越來越其中問題,現在看大家眼神,當即提出讀書有什么好處?讀書過程中如何因材施教? 眾人一片嘩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當然是為了出人頭地,當然是為了升官發財。 徐孔徒連連搖頭,當即搬出早已準備好的說辭,讀書最基本目的就是為了識文斷字不做睜眼瞎,不被外人欺負。 讀書深沉次目的就是為了出人頭地,光大門楣。 大家最先不服氣,現在聽學政大人如此一說,也不好提出什么反對意見。 讓人氣餒的是大家雖然不反對讀書的目的,但對如何改變這個現狀方法五花八門。 為了平息大家爭論,到最后楊軒不得不出馬,親自解釋學堂分級教育的好處。 大家見侯爺意見如此,也不好反對,只得點頭同意。 經過兩天勸說,基本上確定新式學堂分級教育推行方法,那就是: 1、由四川省學政徐孔徒召集地方學正、教諭編輯組成編委會,分別編輯語文、數學、自然學、地理學、歷史學等教育課本。 2、在各府建立教師培訓班,挑選讀書人培養老師。 3、在全省范圍推廣新式學堂分級教育,計劃在兩年年以內,各縣需要建立一個完整小學,各府需要建立新式中學,全省建立一個新式大學。 4、在五年內,各個鄉建立一個完整的新式小學堂,各個里建立不完整的新式小學堂。 5、鼓勵地方鄉紳與官府合辦新式學堂,官府給予新式學堂老師一定教育補助。 ....... 楊軒利用自己權勢強勢推行新式學堂教育,徐孔徒召集百余個秀才一天到晚在鳳凰山研討課程設置,而在地方上各地紛紛擾擾,整個讀書人躁動起來。 在順慶府西充縣一個鄉鎮,幾個穿著棉袍的讀書人坐在茶館里面,不是從兜里伸出大手拿起茶杯猛喝一口,驅散外面的冷氣。 一個四十余歲讀書人搖頭道:“十年前中得秀才有了功名,本來以為未來可以捷報頻傳,但誰料到多次不第,現在離家外出成為這私塾老師。 堂中二十余個學生,大家水平參差不齊,有剛剛啟蒙讀三字經、千字經的,也有讀完四書五經的,但這些孩子頗為頑皮,一天到晚c心不小啊。 現在官府貼出告示,不知這公立學堂是什么樣?。俊?/br> 旁邊另一個穿著皮襖的有錢公子搖頭道:“楊軒雖然出身讀書一脈,但其為人j詐虛偽,周先生不是不知道? 楊軒口口聲聲免除三餉,但那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重新清丈土地,你不是不知道,重新清丈之后收上去的錢糧比過去朝廷加派三餉還要多。 楊軒巧立名目征收什么商賦關賦鹽賦礦賦等等,稍稍拖延就處罰罰款,搞得天怒人怨啊?!?/br> 王公子是方圓數十里大戶人家,過去依仗權勢不繳稅賦,重新清丈之后土地面積劇增每年需要繳納百余擔糧食,今年年初就因為少繳錢糧而被處罰。 奪人錢財如同奪人性命,之后王家堅決反對新政,王公子更是隔三差五的邀集三五好友一起聚會抨擊時政,聲言如此做法完全顛覆官紳共治結構。 周瑾在王家所設私塾設館,大家也只得附和對方,免得賓主不歡而散。 周瑾三十余歲,崇禎年間中得秀才,其后參加數次鄉試不第,因為生活所迫到王家莊開館授課,以貼補家用。 這一日傳來消息,說什么官府準備建立公立學堂,府城正大量招收公立學堂老師。 凡是被選上的,不但不需要離鄉背井遠走他鄉開關授課,工作有保障,更為重要的收入不菲。 想到平日受東家白眼,周瑾不甘寂寞,不顧王公子反對還是決定出去試試運氣。 由于有秀才的功名,不需要參加縣試,周瑾這天來到順慶府城。 午時剛過,周瑾趕到玉山書院,還沒有走到街口,道路上都是絡繹不絕的人群,大家三三兩兩的呼朋喚友趕往書院。 大小府試參加了七八次,第一次遇到這樣多人,周瑾感覺奇怪,連忙停下腳步問旁邊路人道:“兄臺,這人山人海的,比起往年院試還多,怎么這么多人?” 旁邊一個面色焦黃,身材瘦小的中年讀書人笑道:“過了院試,不過由童生變為秀才,而這次考的則是教秀才的先生。 凡是通過的進入公立學堂,每年有二十余兩銀子收入,也可保家庭衣食無憂。” 周瑾重重點了點頭,趕緊排隊報了名,經過一天考試,周瑾順利的入圍公立學堂教師,這未來三個月之內主要工作就是學習基本算學知識(國人算學水平比較差),討論確定初級教材。 也就是在這天,周瑾慢慢理解初級教育的目的,那就是經過五年學習,學員能夠識文斷字,能夠簡單計算與處理一些數里幾何問題。 而不是像過去那種生怯的千字經、四書五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