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書迷正在閱讀:遮天之張子陵、撩上何少,以身相許可好、我爸是首富、會穿越的外交官、位面之紈绔生涯、醫者無眠、末世之小冰河、po-18.com被兒子死對頭睡過之后(np 母子 年下)、綜漫之重建地府、萬界之出租自己
傳令兵原本已經是跪伏在地,被楚皇這么一吼,現在更是五體投地,戰戰兢兢,恨不得直接和殿中的地毯融為一體。 然后顫顫巍巍的說道。 “西西涼急報,清清云郡主和昌王世子在前往京都途中,在西川境內遭遇山洪,現下落不明” 傳令兵此刻只感覺鋒芒在背。 他在接到這個線報的時候,就已經不停的在心中說著完了完了。 而如今,見到楚皇如此震怒,更是嚇得魂不附體。 楚皇確認自己沒有聽錯后,伸手掐住了龍椅的扶手,臉色陰沉無比。 怎么會出事呢? 怎么能出事呢?!! 這山洪早不發晚不發,偏偏等到昌王府的人前往京城的時候發生! 而且,真的就是山洪嗎? 西涼,大宛王庭,東義縣。 不像譚明遠當局者迷,作為旁觀者,第一時間,楚皇就把之前西涼大宛入侵東義縣的事情連接了起來。 最近西涼大宛總是蠢蠢欲動,這次,會不會有他們的手筆? 而究其原因,卻要從守歲之事說起。 楚國的百姓,乃至一部分朝臣都以為,楚皇要求昌王府每年都要將嫡子嫡女接送入京陪他守歲是一種隆恩。 但他和昌王府都十分清楚。 這只是楚皇對于昌王的一種制衡和試探。 所謂的守歲,不過只是一個由頭。 真正的寓意,不過只是將昌王的嫡子嫡女當做質子罷了。 沒辦法,誰讓當時昌王的功績實在太大了。 他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將楚國從深淵一把拉起,并且直接推上了高座。 為了壓低他的威望,楚皇對外宣傳的時候都不得不“冒領”昌王的功勞。 將擊退梁國和康國的功績放在了他的頭上。 不過,那時候,他的確也是御駕親征,說是他的功績,也勉強說的上去。 但事實的真相,不少人其實都懂,但卻不敢說,也不能說。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當時的昌王已經明白了當時的楚皇已經開始忌憚他了。 原本一同從微末打拼而起的兄弟,在一個成為皇帝,一個成為臣子之后,他們之間的關系,總會發生變化。 但當時的昌王的確并沒有其他的心思,并且,他也體諒楚皇的擔憂,于是,他沒有入京,而是直接就留在了邊境,交出兵權,再將已經成型的士兵和將領全部交給了楚皇。 僅以此舉,以全往日情義。 正因為昌王此舉,才讓楚國真正進入和平年代。 并且,因為昌王的威望實在太高,在往后十幾年內,第一代楚皇勵精圖治,實施各自良策治下,他也的確是有所手段,在位的十幾年內,楚國幾乎是一年一個樣。 十年后,整體國力便已經超過了梁國和康國,那時候,哪怕沒有昌王,楚皇也有自信抵御兩國。 而在民間,因為楚皇的大肆宣傳,瘋狂曝光自己,今天降個稅,明天修個路,到處都在歌頌楚皇為圣德明君。 借此宣傳,加上昌王后續一直保持著低調,十幾年后,昌王的威望總算是降了下來,民間不再出現只知昌王不知楚皇的現象。 至此楚皇才算是真正坐穩了皇位。 而后,在他要退位給太子的時候,他秘密獨自前往西川,見了譚元昌。 君臣二人十幾年未見,一人已然老邁花甲之年,另一個卻看著依然如同中年儒將。 兩人秉燭夜談。 待到楚皇再次回京之后,在第二任楚皇登基的第一年年歲之際,譚子城帶著還處于年幼的譚明遠三人第一次前往京都拜見太上皇。 而后,在太上皇老淚縱橫之下,定下了每年前往京都陪同皇室守歲之約。 這一定,就持續了近一個甲子多的時間。 直到當下,楚國治下正德一百一拾二年。 經過近百年的流逝,除了某些知曉內情的人之外,已無其他人知曉譚元昌的事跡。 哪怕是譚婉君他們對自己這個曾祖父知曉的也不多。 這是譚元昌定下的。 在他的囑咐里,特意叮囑了,不要把他的事跡給下一代講述過多,就當他是一個普通的老頭子就行。 這點譚明遠很明白。 自己爺爺只是不想讓后代知曉了家里還有這么一個無敵的老祖宗后,再起什么多余的心思。 他也不得不感嘆,自家爺爺對楚國真的可以說是忠良無雙了。 而只有譚元昌自己知道,他其實就是不想后代因為這多余的野心再掀起戰亂。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對于譚元昌,也許只有這句話能描述當時他的心理了。 回到朝堂之上。 楚治,也就是第四任楚皇,沉思了許久。 在他沉思的這段時間里,龍椅之下,所有朝臣鴉雀無聲。 “戶部侍郎何在?” 沉思了許久后,楚皇重新坐回了龍椅,沉聲說道。 “臣在!” “微臣在!” 兩個聲音一前一后在下面的朝臣中傳出。 接著兩個人從朝列中走出,來到堂前,將玉圭一拜,對著楚皇屈膝而跪。 這是戶部的左右侍郎,左侍郎段齊,右侍郎黃平。 原本早朝這兩人是沒有資格上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