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儒生如何處置?
孔府查抄是查抄了,但孔府查抄完了就完事了嗎? 這一次的孔府事件波及甚廣,處理得稍微不當,便是麻煩不斷。 以下有這樣幾個問題急需要去解決 一是大宋邸報批判孔府犯罪,被儒生們打砸,大宋邸報的可信度在民間受到了挑戰,有儒生指責大宋邸報已經被石子明控制。 二是被打砸的大宋邸報報社現在無法正常運轉,京師要發布出去的信息受到了嚴重阻礙。 三是儒生們被扔進了牢獄,后續該如何處理,這一次參與打砸的儒生人數高達五萬之多,這樣的人數都可以組成一支龐大的軍隊了。這些人都是大宋的知識分子,用后世的話來說,都是精英人才。 關于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徐處仁向趙桓謹言,可以在大宋商行下成立一個京師快報,由政事堂認領,對外發布公函。 為了得到皇帝的同意,他還進一步闡明了京師快報的意義,說京師快報的主要職責是專門對外公布東京所發生的事件,其他地方一律不干涉,這就和可以登載全國事件的大宋邸報區分開了。 其實政事堂當然想干涉全國輿論,但他娘的皇帝搞的大宋邸報已經在前面占了先機,現在政事堂想往自己手里再那點輿論主動權回來,只好退而求其次了,而且這一次的孔府事件,正是機會。 趙桓思忖片刻,倒覺得徐處仁這個提議可行,不僅僅是解決了眼下的問題,也算是給大宋邸報找了半個制衡的對手,反正不管是翰林院的還是政事堂的,都是他趙桓的。 于是這事立刻就去辦了,以前政事堂的辦事效率非常低,一件小事都要磨蹭半天,但現在有了翰林院做對手,還有皇帝空前的壓任務,相公們各個像打了雞血,整個東府都像瘋了一樣。 京師快報的地址都沒有定,便先臨時從政事堂出了一版出來了,開始大量印刷,與此同時,官文被快馬加鞭送到各地,在各州縣開始瘋狂印刷,以政事堂京師快報的名義對外售賣。 就這樣,趙桓又通過京師快報賣了一筆好訂閱,真是羨慕死后世那些撲街作者了。 這京師快報在賣之前,大肆宣傳自己的來頭,便是由東府政事堂主辦,絕對的官方權威。 京師快報一出,真是舉國嘩然,人們這才不得不相信大宋邸報那一版加長版登載的關于孔府的罪狀全部都是真的。 一時間滿大街的讀書人捶胸頓足,哭天喊地,如同死了爹娘一樣。 有的人甚至精神錯亂,開始焚燒家中的儒家經典,還有的跳河自盡,只覺得從小所學都成了笑話。 當然,還有心態良好的,非常贊同京師快報上說的孔府與孔夫子之間的關系,后人不肖,出了這么些混賬東西,非圣人學術問題,而是這群孔府敗類仗著手里的權勢敗壞圣人名聲,理當廢除,當今天子圣明,將孔夫子請入了英靈殿。 這下民間對于大宋邸報的抵制迅速減弱,各地的邸報也陸續開始恢復正常。 擺在趙桓面前的還有另一件事,五萬多儒生如何處置? 法不責眾,就這么算了? 這顯然不是趙桓的風格,儒生膽敢打砸皇帝的東西,便是跟皇帝對著干,若是就這么算了,以后皇帝要推行的一系列新政,遇到了類似的阻力,難道也算了? 劉彥宗非常清楚皇帝的想法,秦檜也非常清楚皇帝的想法,石子明也非常明白皇帝是怎么想的,兩府的相公自然也都知道皇帝的心情,若是不給出一個交代來,這件事恐怕要往最快的方向去發展了。 保不準皇帝要學秦始皇來個“焚書坑儒”,那他娘的這大宋就玩完了,所以兩府相公們心情也是忐忑的,肯定要阻止皇帝下殺手,但如何處置呢?總不能全部都關起來,關個十來年吧? 這樣真的太浪費人才了,這些儒生當中可是有一些人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家寒窗苦讀十載,未來前程無量,于國家也是有用的。 在皇帝的御書房,御史中丞何也又搶在了兩府大臣前頭,他張嘴說話必然石破天驚,至少要驚得兩府大臣額頭冒汗。 “陛下,儒生膽敢對大宋邸報打砸,便是公然藐視天子威嚴,臣以為當全部誅殺,以儆效尤!” “不可!”汪伯彥連忙站了出來,“朝廷若是對儒生行屠戮之舉,必然引起天下動蕩,臣以為可對儒生進行罰款,一來是警告他們,二來朝廷也有一筆收入?!?/br> 趙桓倒是對汪伯彥另眼相看了,果然還是要給他們壓力的,不然還有動力賺錢?你看,現在宰相就伸著脖子動著歪腦筋在想辦法搞錢,連這里都能想到賺錢。 趙桓并未急著表態,徐處仁連忙道“臣附議,陛下,此乃兩全其美之策,儒生們也得到了警告,朝廷也受了益?!?/br> 提到賺錢,戶部的周朝那自然是最高興的,他連忙道“臣附議,陛下,臣以為每人當罰一百貫,合計五百萬貫!” 周朝一說出這個數字,在場的所有大臣都心動,去年童貫那貨花一百多萬貫便將燕云賣了下來,雖然是空城,但那也說明五百萬貫的龐大。 站在趙桓的角度來看,宋朝的一百貫相當于后世近十萬元,這他娘的的確太少了,打雜朝廷機關,就罰這么點錢就完事了? 劉彥宗出列道“陛下,臣以為,罰是一定要罰,但不能僅僅是罰這么簡單,若是藐視天子威嚴,僅僅是罰款這么簡單,那對于那些上戶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威懾力,這儒生當中,便有不少是上戶人家的子弟,一百貫對他們來說塞牙縫一樣簡單?!?/br> 眾大臣又開始心里罵劉彥宗不是個東西了,又在慫恿皇帝干壞事了。 “劉卿以為?” “臣以為,每人一千貫!再發配西南和嶺南之地,朝廷在那里興修私塾,所有儒生必須義務授業,除最基礎的吃住,朝廷不予餉銀!” 何一聽又要發配邊疆,連忙站出來道“陛下,萬萬不可,西南與嶺南之地都是蠻荒邊緣,儒生們很難適應,長期在那里,必然有生命之憂。” 石子明連忙站出來道“何相公此言差矣,嶺南與西南之地,都有我大宋子民,別人能在那里生存下來,為何這些儒生卻有生命之憂?” “你這是強詞奪理!儒生自小習圣賢書,不做苦力之事,那些邊遠小民如何能比?” “何相公,邊遠小民也是我大宋子民,天子日月所照,同為父母所生,怎在何相公那里,便變成了可以隨時唾棄的螻蟻了呢!”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