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古北口的軍報一日一報,但果然不出皇帝所料,沒有多久,北安州的兵馬異動便銷聲匿跡,金兵大舉北撤,一切都慢慢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轉眼間就是大燕復興三年的夏初。 在此期間,朱漣誕下一女,李清照和朱淑真也即將臨產。 皇帝的后宮安樂祥和,朝政也早已走上了正軌,皇帝逐步實現了當甩手大爺的目標,他乾綱獨斷,廢除了朝會例制,不再舉行日常性的朝會,而是改為一月一大朝會,每半月一次小朝會。 小朝會上,皇帝只與內閣及六部和各大衙門主官議事。 正在皇帝安心享受幸福生活的當口,一個噩耗從海外傳來。 晁蓋奉皇命率大軍進攻東瀛本島,遭遇了東瀛人的強烈反抗。 在與東瀛人的作戰中受傷感染,最終不治身亡。 晁蓋之死,海外軍團軍心大亂,由此潰敗,不得不退守九州島基地休整待援。 晁蓋與梁山諸人辛辛苦苦開拓血戰出來的海外大好局面幾乎要毀于一旦。 野心勃勃的東瀛人打了勝仗之后,野心暴漲,不但要收復九州本島,還要進攻高麗和琉球群島,建立一個大東瀛帝國。 這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了。 王霖面色沉痛,深望著臉色同樣悲傷披星戴月前來報信的神行太保戴宗,沉聲道:“戴宗,海外還余下多少人馬?” 戴宗沉吟道:“刨除那些亂七八糟的海盜流民,大軍約莫還有五萬余人。” 王霖倒抽了一口冷氣:“傷亡竟這般慘重嗎?” 當時晁蓋引軍出海時號稱十萬大軍,雖然有些虛,但七八萬人還是有的。 這其中還有王霖從西軍中抽調的兩千多軍官精銳。 “回陛下,我等輕敵了,導致功敗垂成,晁大哥身死,實在是有愧于陛下……”戴宗痛心疾首,垂首大哭。 晁蓋率大軍由九州島登陸大舉進攻東瀛本島,一開始戰事順利,可以說是望風披靡,一直打到了東瀛人的都城平安京之野。 東瀛權貴皇室放棄平安京逃之夭夭。 大軍興高采烈,晁蓋更是在平安京外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準備翌日便開進平安京,然后再向朝廷報捷。 但誰能想到,東瀛人居然糾集了兩支數萬人的軍馬,其中不乏刀術高明的刀客充斥,從左右兩路趁夜進行反攻,醉酒后的晁蓋不慎中了亂箭,大軍潰敗而下,傷亡巨大。 王霖沉默了片刻,嘆息道:“晁大哥以身殉國,朕心甚痛。來人,傳旨,追封晁蓋為鎮海王,謚忠勇。晁蓋雖死,其爵位由子嗣承繼,世襲罔替。 晁蓋以下,凡戰死在東瀛將士,皆按功封賞。” 上官清自去傳旨,其實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如何善后。 海外軍團目前暫且由阮氏三兄弟統率,但這三兄弟明顯不是領軍之才,要指望阮氏兄弟率軍繼續反攻東瀛,或者說是抵御東瀛人的反攻,后果可想而知。 要是撤離海外軍團,晁蓋這些年在海外奮斗血戰的成果就會化為泡影。 而東瀛人則會順勢取琉球,再攻高麗,直接成為大燕沿海的巨大隱患。 對于東瀛人的野心,沒有人比王霖更清楚了。 王霖沉吟著,扭頭望向靜靜站在堂下的燕青和岳飛,“小乙,鵬舉,你們意下如何?” 燕青拱手道:“陛下,臣以為,當擇良將率一支我軍主力出海增援海外,至少要守住九州和琉球,同時兼顧高麗,不能讓我大燕在海外的子民被東瀛人屠戮!” 岳飛也出班道:“陛下,學生愿意領軍出征海外,為陛下分憂!” 王霖搖頭苦笑道:“鵬舉不可輕動,金人始終是我大燕的心腹大患,對金作戰,朕還是要指望鵬舉與諸將勠力同心,共御外敵。” 燕青深吸了一口氣,他知道皇帝對于海外的重視程度,一點也不亞于國內,海外撤兵絕無可能,所以就只有增兵的一條道。 但派誰去取代晁蓋,還真是一個問題。 常理來說,從晁蓋的部下擇其能者代之是最好的辦法,但梁山諸將沖鋒陷陣還可,運籌帷幄差得遠。 而從朝中選人,還要能壓得住陣腳才行,這意味著普通軍將不合適。 要知道海外軍團中多是桀驁不馴之輩,還有不少海盜流民,普通武將難以勝任。 燕青心念電閃,拱手再道:“陛下,臣舉薦韓良臣。” 韓世忠戰功彪炳,在民間威望甚高,又得皇帝信重,韓世忠去海外,統御海外軍團應是得力人選。 岳飛也拱手道:“學生附議!韓良臣通曉兵法,驍勇無敵,堪為海外主帥。” 韓世忠嗎?王霖沉吟起來,韓世忠倒是合適人選,但……他還是有些不太放心,梁山諸人過去是江湖之人,又長期在海外,韓世忠去海外能力是夠了,但影響力還不足,不足以壓服海外諸將。 旁人不說,派韓世忠去,阮氏三雄及李俊張橫這些人能服嗎? 萬一再起內卷,海外軍團就徹底毀了。 第647章 親征東瀛(2) 王霖輕輕搖頭:“良臣統兵之能毋庸置疑,但海外諸將以梁山諸人為主,韓良臣威望不足以懾服諸將,朕以為不妥。” 王霖說著,突然想起一個人來。 玉麒麟盧俊義。 盧俊義現為一方主將,坐鎮薊州,也是協助岳飛抵御金人的大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