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陳父也是個惜才的,一早看準文秀才是個讀書的好材料,平日里便沒少幫他。 文秀才也算爭氣,和陳寧遠一道考中了秀才。因此也成了二牛村最有前途的青年才俊。 自此文母算是挺直了腰桿子。她認定自己兒子是文曲星轉世,將來定能中狀元,光宗耀祖。又大著膽子,湊了十兩銀子,便跑到陳家來提親。 文母為人魯莽,行事也沒個章法。陳父頗有些看不上眼。 可那文秀才到底是他一手栽培出來的弟子。陳父覺得他為人本分,懂得感恩。將來必定會善待自家閨女。因而,還是答應了這門親事。 原主也是看好文秀才的前途,一心想當狀元夫人,這才點頭答應了。 本來兩家都定好了,等原主過了十五歲,就讓兩人成親。陳父早早就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就怕閨女嫁過去受苦。 誰成想,短短一二年,陳家接連遭難,徹底落魄了。 文母不止目光短淺,還是個勢力眼。她這輩子只為自己兒子盤算。生怕陳家連累了他家,便早有了悔婚之意。 原著中,原主不愿意丟了這門婚事,便不斷與文母斗智斗勇。 無奈之下,甚至引誘了文秀才,行了不才之事。又威脅文母,若是不答應這門婚事,她就去官府告文秀才,毀了他的前程。 文母到底還是答應了,卻也生了一肚子氣。 陳父這時本就病重在身,偏偏他一生清白名譽,全被不孝女毀了個干凈。最后還得拖著病體,去求那文婆子。 文母本就是個得理不饒人的潑婦,當面便指桑罵槐,把陳父狠狠羞辱一通。 陳父忍氣吞聲,答應把賣田的錢,都填在嫁妝里。文母這才松了口,勉強同意讓二人完婚。 回家后,陳父越想越不痛快,最后竟被活活氣死。 原主卻不愿意為父親守喪,挺著大肚子,百日熱孝內,便嫁到了文家。 后來,她受盡婆婆折磨,可以說全是報應。 * 如今陳寧寧穿了過來,便打定主意,還是盡快想辦法解除婚約為好。 就算文秀才相貌端正,秉性善良,又有幾分才氣??伤谠鞅晃哪副浦苫睿鄣寐淞撕⒆拥臅r候,卻不曾幫原主說半句好話。 后來,文母罵原主是不會下蛋的母雞,日日折磨她。文秀才也只是躲在一旁,悶不吭聲。 這人奉行百善孝為先,總說寡母獨自拉扯他不易,事事不敢違背他母親。 陳寧寧覺得,與其嫁給這種愚孝媽寶男,在極品婆婆手下艱難度日。倒不如不嫁為好。 只是這事還須得從長計議。 等文秀才收到信趕過來,陳寧寧便找借口把陳母先打發出去。 又耐下性子來,把陳家如今光景困難,都同文秀才說了。同時也表明了想要拿回那塊玉的意思。 文秀才也覺得,陳家實在太難了,便當場答應回家就同他母親商量,把那塊兒玉送還給陳家。 就好像他回去一商量,他那摳門又蠻橫的老娘便會答應似的。 陳寧寧實在拿文秀才的木頭腦袋沒轍,便作勢哭了一場,委委屈屈地說。 “自從我陳家出事后,文大娘便一直在外面放風聲,說我哥壞了讀書人的氣節,如今還被奪了秀才名號,只是白身。我們陳家也算犯了科,若當真有些自知之明,便該主動登門退婚才是。也省得妨礙了你的前程。” 文秀才一見這小姑娘實在可憐,頭上還有傷,臉上全是淚,頓時便有些傻眼。 陳寧寧又繼續說道:“我十三歲就同你定了親,認定你是我相公。這些年,我們陳家待你如何,你心知肚明。如今你倒給我個準話,到底還要不要這門親事?若是不要,我立馬登門跟文大娘把話說清楚。也省得她里里外外說我配不上你?!?/br> 文秀才又是可憐她,又有點羞恥,連忙解釋道:“這婚事早早定下,哪有違約的道理?我自然也認定了你,又怎會悔婚?你且放心,等回家后,我自會勸說我娘的?” 陳寧寧又凄聲說道:“如今我爹快病死了,我哥也急等著請大夫,我家已經沒米下鍋了。哪個還能等你回去慢慢說大道理?我如今只要你把那塊玉拿回來,給我應急。你再跟你娘商量一二日,我爹我哥我們陳家,都要被硬生生拖死了?!?/br> 文秀才見她這般哭,連忙從懷里掏出二兩銀子,又開口說道:“這些銀子是我跟同窗借的,你先拿去周旋應急?!?/br> 陳寧寧再也顧不得其他,顫巍巍站起來,抓著秀才說道:“你到底明不明白,這些錢根本不夠。我不賣那塊玉,我娘就要賣田了,我堂叔擺明了要騙她。村里事情鬧得這么大,你不會不知。 如今我只問一句,能不能把玉給我拿回來?若是不能,下午我就去你家找文大娘退親。只怕那時你娘又會說,讓我家賠那十兩銀子定錢。我家如今哪來的十兩銀子給她?文大娘又會找借口,把我的玉給扣下,抵了那十兩銀子。這不是活活逼死我們一家嗎?” 文秀才聽了這話,整個人呆若木雞。 只是想起他母親以往的行事,恐怕當真能做出這些事情來。再想想這些年,陳先生待他一向不薄,說是傾囊而授也不為過。 他家中貧寒,先生便把自己的藏書借給他拿回去抄。他去考秀才,苦于羞澀,路費不夠,大舅兄便處處暗中助他,又不讓他難堪。 如今未婚妻把話說到這份上,他若是還沒有作為,簡直妄為人。 想到這里,文秀才一咬牙,又說道:“你且先躺下歇著。我立刻回家把那玉拿回來,給你應急。” 寧寧這才一臉虛弱地坐在床上,擦著眼淚說道:“我也知道為難了你,只是我家如今實在不能拖了?!?/br> 文秀才連聲說道:“你放心,我曉得你心里苦。往后再有什么事情,你也別憋在心里了,不妨來找我商量。” 寧寧點了點頭,又喊來了弟弟寧信,讓他送文秀才回家去,在門外等著,把玉帶回來。 陳寧信剛剛在外面,已經把他倆的話聽了個正著。此時再一看二姐這副弱不禁風,凄慘可憐的模樣,倒像是見了妖怪一般。 沒想到二姐居然也學會作戲了。不止唱作俱佳,還耍起了全武行。 照這樣下去,就算以后她嫁到文家,恐怕也吃不了文婆子的虧。 這樣想著,陳寧信的心中就如同打爛了醬料鋪一般。他也不好再說什么,便帶著文秀才出去了。 這時,陳母端茶走了進來,卻見陳寧寧已經下了床了,翻出了半年前作的新衣服,正往身上套呢。 陳母見狀,連忙說道:“你身子都沒好利落,不好好休息,又換衣服做什么?” 陳寧寧搖頭道:“文秀才一向怕他老娘,這事恐怕瞞不了多久。等小弟回來,我便帶著他進城去,先把那玉當了再說。省得文老娘再打了過來,把玉又搶回去。” 陳母也知道勸不住閨女,便連忙說道:“不如我跟寧信去賣玉,你就在家中休息?!?/br> 陳寧寧搖頭說道:“您面軟也不會說道,寧信又還小,只怕當鋪子不愿意給開價錢。還是我去吧。您就留在家里,照顧爹和哥哥。” 說著,她便往頭上帶了一頂紗帽,擋住了臉。 陳寧寧在現代也是自己開店磨煉出來的。當初不止要學廚藝,買菜進貨,選鋪租鋪;還要提防同行之間的各種算計,事事都要她自己來。 一朝穿到古代,就算要賣這塊玉,她也要拿個好價錢。不然,這般謀劃,豈不是都白費了。 陳寧寧的態度實在堅決,倒有些一家之主的強勢。陳母奈何不了她。只得從懷里拿出了一小塊碎銀交到她手里,輕聲說道。 “那好歹租個車,路上買些點藥,可千萬別鬧出事來。” 陳寧寧點頭答應了。陳母又上前幫她換好了衣服,又拿出了一雙看起來還算趁腳的鞋,親自給她換上了。 陳寧寧又對陳母解釋道:“想要賣個好價,還是穿得體面些好。” 陳母點了點頭,又摘下紗帽,幫她收拾打扮一番。 這時,寧信也回來了,陳寧寧便問道:“可拿回來了?” 寧信連忙上前來,從懷里掏出一塊手帕子,打開來,給她看里面包的玉。 陳寧寧也分不出玉制好壞,乍一看,這倒像個半圓形,是個龍戲珠的樣式,那珠上正好有個“寧”字。 也難怪養父母給她取了“寧寧”這個名字。 這玉佩,陳寧寧看著倒沒什么稀奇。只是下面墜著那顆玉珠子,看得她忍不住一愣。 原來陳寧寧的外婆也曾有過這么一顆珠子。當初說好要留給陳寧寧的,小時候也沒少拿給她玩。 可外婆去世后,珠子卻被舅舅家的大表姐提前拿走了。 陳寧寧再想去要,舅舅也不肯認,非說那珠子就是外婆留給大表姐的。 此時,陳寧寧再看那顆玉珠,越看越像外婆的那顆。珠上刻著同樣的花紋,上面也帶著一個“寧”字,正好是她外婆的姓氏。 陳寧寧便忍不住動了幾分心思,又對陳寧信說:“我不大方便走動,你先去村里顧輛牛車來,我把這玉收拾一下,也好留個念想。” 陳母又拿了一些銅錢給陳寧信,拉著他出去,又交代幾句話。大意就是jiejie如今還傷著,叫他路上仔細點,好生照顧jiejie。 母子倆離開后,陳寧寧便拿起那塊玉佩來。 大概是小時候經常玩玉珠的緣故,摸索片刻,她便把那珠子連帶上面的絡子都摘了下來,收進了懷里。 不大會兒的功夫,陳寧信又回來了,進屋對陳寧寧說道:“姐,村東頭的馬二叔答應拉咱們進城去?!?/br> 陳寧寧點頭說道。“好,那咱們出發吧?!?/br> 陳母仍是不放心,又拿出一件厚實的衣服給陳寧寧披在肩上。 陳寧寧又說道:“娘,不打緊的,等我和弟弟回來,咱家的事情便有著落了?!?/br> 陳母仍是一臉欲言又止。 陳寧寧便拍著她手,笑道:“您呢,回屋里好好陪我爹吧?!?/br> 陳母沒辦法,只得目送他們離開。 這時,東屋里突然傳來一陣響動,陳寧遠叮叮咣咣地跑出來,手里還攥著一本書,直愣著眼,開口問道: “娘,寧信去哪兒了?他又不老實念書,什么時候才能考取功名?” 只聽他說話,倒是十分正常。再看他那雙眼,卻是一片渾濁,如同失了魂一般。 看著這樣的大兒子,陳母又忍不住落下淚來。又勉強解釋道:“你兄弟跟你妹子有事進城去了,等會兒就回來了?!?/br> 陳寧遠聽了這話,噔噔倒退兩步,把手里的書往身后一丟,嚷嚷道:“那兩個小的去城里做什么?城里處處陷阱,人心險惡,就算是同窗都會害死人。他們都是惡狼。不行,我要去把寧信和寧寧拉回來?!?/br> 說著,他便瘋跑出去,陳母想攔都攔不下來。 看著大兒子遠去的背影,她又落下淚來,凄聲喊道:“遠兒,你快些好起來吧。不然咱們這一家可怎么過活呀?” 只可惜無人應她,陳寧遠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第3章 賣玉 王老爺要你陳家死 家住二牛村東頭的馬二叔,也算是個精明的農民。 農閑時,他便趕著牛車,常拉村里人進城去,好歹賺個腳力錢。除此這外,他又喜歡同人聊天,城里城外大事小情,他都了解個大概。 陳父雖說是秀才公,又在城里當教書先生,也算是極其體面的。可陳父平日里從不擺讀書人的酸架子,對村里的孩子也都十分照顧。 誰家孩子在讀書上面有天份,也愿意讀書。陳父便帶著他們去考青山書苑。就連村中那位啟蒙的老先生,也是陳父想辦法請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