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馬家的事,曹颙在京城時便聽過一些,并沒有怎么在意。自打康熙給曹颙指婚后,馬家臉上抹不開,已經鮮少與曹家走動。雖然曹家并沒有允許,但是馬家早將曹颙當成姑爺看的,就是馬連道的太太田氏在親戚面上也炫耀過幾遭,沒想到卻是成了笑話。 馬連道長女參加康熙五十年的“小選”,使了銀錢,撂了牌子,沒有往宮里當差,去年嫁給一個外放守備,跟著往任上去了。 見到曹寅父子,馬連道卻是十分熱絡,似乎中間這幾年的疏遠都不曾有過似的。 曹寅不是小氣之人,況且又是多年的故交,亦是笑著應酬,沒有不耐煩之意。 馬連道心中暗暗松了口氣,對曹寅又羨又妒,兩人同庚,同是內務府世家出身,他如今還在郎中任上熬著,對方卻已經是顯貴。不過,這次聽到消息,故意尋個機會過來,只作是“偶遇”,卻并不是為了曹寅,而是為了曹颙。 他心里有些慌,神情有些僵硬,原還想稱呼聲“世侄”,卻是無法厚著臉皮開口,便只是帶了恭敬對曹颙道:“額駙也進京了,這實是萬歲爺的恩典啊!” 曹寅在旁見了他的不自在。擺擺手道:“老兄客氣什么,只需叫他名字就是!” 曹颙不是擺架子之人,但是卻沒有主動熱絡的招呼馬連道,只是站在父親身后,看著這一切。等曹寅發話,方說道:“父親所言正是,世伯喚小侄名字即可。” 話雖這般說,曹颙態度卻只是平平,并不見什么親熱。“無事不登三寶殿”,雖說馬連道只說是偶遇,但是瞧著他說話行事更像有備而來。 馬連道訕笑著說:“既是這般,那我就拿大,稱一聲孚若賢侄了!” 又說了兩句話,曹忠來稟話,說是太太、奶奶那邊問了,何時啟程進程。馬連道不好再耽擱,立時開口,邀請曹寅明日務必攜家眷往馬家赴宴。 曹寅猶豫一下,為難的說道:“馬兄。明日要往宮里遞折子,等陛見;若是馬兄不嫌叨擾,改日定當登門拜會!” 馬連道略作盤算,卻是自己急功近利了些,忘了陛見這碼子事;再算算曹家在京城的親眷往來,輪到馬家時少不得也五、六天后。還有七、八天才到萬壽節,估摸著曹家父子要三月下旬方離京,日子還算是寬裕。這樣想著,馬連道便也不再勉強,只說去交接差事,與曹寅父子作別。 不枉費自己費心打探,才這般不著痕跡的與曹家恢復了往來,看來在太太那邊也能交差事了。 三年前,有七阿哥橫插了一杠子,使得馬曹兩家聯姻的事情泡湯。如今,曹府這邊已經興土木,專門使人打聽了,曉得曹家二房要進京了,馬連道兩口子的心思又活絡開。長女雖然出嫁,次女卻也十四,眼看到了說人家的年紀。 雖說曹家二房的曹荃已經病逝,沒有當家的男人,但是幾個兒子都將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等到守孝期滿,少不得要在京中婚娶。 雖說二房的幾個曹家子弟比不得長房嫡子曹颙身份尊貴,但是只要姑娘嫁過去,與曹家、平郡王府、淳王府那邊便都有了關系。 有曹寅的爵位在,與伯爵府聯姻,自己的閨女與郡主格格做妯娌,說出去也是體面。總比小門小戶出來的守備女婿強百倍,大閨女嫁的不滿意,使得田氏念叨了好幾年,馬連道的耳朵也沒少遭罪。 憑著他與曹寅的交情,加上前面親事不成多少有曹家理虧之處,這若是開口聯姻,還不是小菜一碟! 想到這里,馬連道不禁有些飄然,腳步立時也輕快許多。 等馬連道離去,曹颙見父親面帶疲色,便請曹寅上了馬車,自己個兒起馬隨行。 前前后后,曹家一行人,七、八輛馬車,上上下下五、六十口,進城去了。 曹府前廳,平郡王訥爾蘇與塞什圖兩個正坐著閑話。 訥爾蘇早就叫人從曹府這邊打聽了,曉得曹家的船今兒到京,本是要往碼頭親迎岳父、岳母的,但是被部里的差事耽擱,出來時時辰不早了,便直接往曹府這邊來。剛好遇到塞什圖過來,便一起在廳上說話。 曹佳氏前兩日剛診出來,有了身孕。訥爾蘇已經有兩個嫡子,正盼著添個嫡女,歡喜的什么是的。曹頤聽到信兒,也往王府探望jiejie,心中只羨jiejie好福氣。且不說京城各王府,沒有幾個嫡福晉這般受寵的;就是受寵,能順利誕下嫡子的,也是屈指可數。 雖然廳上這連襟兩個,塞什圖是妹夫,訥爾蘇是姐夫,但是敘起年齒來,還是塞什圖年長一歲。 訥爾蘇想到自己膝下已經四子一女。塞什圖成親三年,卻沒有添丁的消息。小姨子的孝期還要再守三、四個月,瞅著塞什圖的目光便帶了些思量。 塞什圖低頭喝著茶,想起自家在沂州的茶園來。 去年五月,曹颙在沂州買的那塊茶園,分作六份,除了送平郡王府、淳郡王府、四阿哥、十三阿哥、十六阿哥之外,自己還留了一份,送給妹子曹頤這邊,算是后添的嫁妝。 去年臘月,這冬茶炒得千金難買,那些皇子阿哥的門檻高,覺羅家一個沒落的紅帶子,眾人自少了顧忌,登門求茶,想要接手茶園子的不少。 有個老郡王,最是大方,使管家送了京外幾處產業的地契來,想同覺羅家換茶園子。 這幾年覺羅家雖說日子好些,但勝在人口少,喜塔拉氏對錢財之物并不上心。況且這塊園子,是媳婦家給添的嫁妝田,也沒有婆家人處置的道理。